自制简易装置在全麻哮喘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论文_吴剑峰, 冯祥,章颖

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北广水,432700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沙丁胺醇给药装置在全麻哮喘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并术中发作的择期开腹手术患者27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n=12),在气管导管接口处给药,观察组(n=15),通过自制简易装置给药,比较二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哮喘起效快用药量少。结论:自制简易装置给药起效快、药物用量降低。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简易给药装置的制作与使用

1.1.1材料:沙丁胺醇气雾剂,一次性使用压力传感器,一次性使用压力延长管

1.1.2制作方法:去掉塑料外壳的沙丁胺醇气雾剂与延长管通过带孔螺帽相连接,带孔螺帽取自压力传感器的三通阀,延长管的长度根据气管导管的长度来截取,为气管导管长度加1厘米,延长管穿过螺纹管三通接头的采样口并与之固定,一手固定螺纹管三通接头一手按压沙丁胺醇气雾剂瓶即可给药。

1.2一般资料:选择有支气管哮喘病史逆行择期开腹手术患者,患者哮喘病程5-23年,术前均给予吸氧、平喘、祛痰、解痉等治疗以控制哮喘症状。术中如发生气道痉挛症状即随机入组观察,供观察病例27例,其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28—71岁,ASA分级Ⅱ-Ⅲ级。27例患者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二组,对照组(n=12),通过沙丁胺醇直接在气管导管接口处喷雾给药,观察组(n=15),通过自制简易装置在气管内给药。

1.3麻醉与管理:所有患者均按常规术前准备,给予咪达唑仑2mg、长托宁0.5mg肌注。入室后建立外周静脉通道,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听诊肺部呼吸音。麻醉诱导药物为丙泊酚1-2mg/Kg,芬太尼2-4μg/Kg,顺式阿曲库铵0.2mg/Kg,采用间歇正压通气,呼吸频率12次/min,潮气量8ml/Kg,吸呼比1:2,术中全静脉药维持麻醉,丙泊酚4mg/(kg*h),瑞芬太尼0.2μg/(kg*h),顺式阿曲库铵2μg/(kg*min),按需调节。如术中发生气道压持续升高、通气阻力增大,排除其它呼吸管路梗阻原因,或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即确认术中哮喘发作,评估工作在1分钟之内完成,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对照组在气管导管接口处给药,观察组通过自制简易装置给药。观察呼吸机气道压力,听诊肺部呼吸音,记录各患者用药量及用药前后的主要生命体征。

2结果

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哮喘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格!!!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1对照组与观察组在用药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不大,气道压用药后均减小;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起效时间短用药量少;3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均少见。

3讨论

麻醉中诱导哮喘发作的因素很多,哮喘时有发生,麻醉中哮喘的症状及治疗有其特殊性,沙丁胺醇气雾剂是治疗哮喘的重要药物。与在气管导管口处喷药相比,自制简易装置给药具有以下优点。一,给药精准,药物通过细导管直接喷到气管上,而不是大量附着在气管导管上。二,不影响呼吸,给药时不需取下螺纹管,有利于供氧。三,减少污染,药物直接给到气管内,并密闭于呼吸回路中,可避免药物喷到大气中而污染手术室。实验结果也应征了以上优点,表明自制简易装置给药效果好,有利于全麻病人哮喘的治疗。

论文作者:吴剑峰, 冯祥,章颖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自制简易装置在全麻哮喘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论文_吴剑峰, 冯祥,章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