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肿瘤患者在外周血单核细胞采集期间低钙血症的预防时机论文_兰大华谭文霞

探索肿瘤患者在外周血单核细胞采集期间低钙血症的预防时机论文_兰大华谭文霞

兰大华谭文霞

(重庆新桥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重庆400037)

基金项目:第三军医大学临床科研基金【中图分类号】R271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291-02

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迅猛发展,使造血干细胞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和恶性实体瘤、遗传性疾病及严重免疫缺陷性疾病、急性放射损伤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又一主要治疗手段,被称之为绿色治疗方法。临床通过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肿瘤患者实施治疗,但是在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时有发生,若不注意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采集效果甚至使采集中断,其中以枸橼酸盐应用引起的低钙血症最为常见。目前关于患者预防低钙反应如何处理,临床工作中方法众多,我科于2011年以来共完成338例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收集,疗效满意,且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02月~2012年5月我科共338例肿瘤病人实行了DC-CIK免疫细胞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143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71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36岁;观察组患者195例,其中男性96例,女性99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2岁。

12仪器与耗材:采用德国Fresenius Kabi 公司生产的COM.TEC 血细胞分离机和一次性血细胞分离管道(P1YA);血液保存液(I)(ACD-A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有限公司)及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13动员方法:外周血单核细胞供者在采集前三天,每日以人白介素-2粉针30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在采集前一天查血常规,其中白细胞>2×109/L,血小板>80×109/L,红细胞压积>25%,单个核细胞绝对值>05即可开始采集。

14外周血单核细胞的采集: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分离,选择干细胞采集程序。安装P1YA管道后,检测机器所有泵、阀门、传感器以及报警系统后,用09%生理盐水和血液保存液(I)预冲满管道以排出管道内气体,预冲结束后,再次检查各管道是否链接正确;之后进入设置患者参数程序,输入性别、身高、体重、红细胞比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单个核细胞比例等。设置血液流速为50ml/min。抗凝剂与全血比例为1∶10。总循环血量根据供者动员情况、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以及患者治疗方案来决定,一般为3~5个循环,总循环血量在1500ml~2500ml,单核细胞收集量为30~60m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预防低钙的方法:在采集过程中,将补钙方案分为两组;实验组(147例)于静脉予10%葡萄糖酸钙10ML分两次缓慢推注,分别为采集第一个循环结束时,与采集结束拔针前;观察组(195例)在采集过程中不预做任何处理,待低钙反应发生时再予10%葡萄糖酸钙10ML处理。

2结果

21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采集,无一例因低钙反应而终止治疗者。

22首先,应了解枸橼酸盐反应判定标准,我们在此将其分为三类;①轻度:口唇、面部或四肢末端麻木;②中度:除轻度症状外还有肢体麻木、恶心、呕吐、胸闷、头晕、手足抽搐、肌肉震颤;③重度:烦躁不安,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心室颤动甚至停搏。

实验组143例中,29人发生低钙反应,发生率占19%,临床表现以轻微的口周发麻为主、其次为手指尖发麻,经将拔针前钙剂提前应用后缓解;观察组195例中,75人发生低钙反应,发生率占38%,以口周麻木、心慌、手足抽搐为,经钙剂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

3讨论

近年来,外周血单核细胞移植技术因其采集方便,对患者损害小,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1-2]。

机采外周血单核细胞过程中,必须以复方枸橼酸钠抗凝全血,但枸橼酸盐可鳌合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不能离子化的枸橼酸钙而引起血液中钙离子下降,引起低钙血症,是最常见的采集相关副反应,严重的时候有可能影响采集的进行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预防枸橼酸盐中毒主要有两种方法:口服或静脉滴注钙剂。但何为最佳方案,各治疗中心尚未统一结论。

早期研究表明,如不预先或在采集过程中预防性补充钙剂,低钙血症的发生可高达50%[3-5]。随着此项技术在临床的大量应用,对钙剂应用的研究也随之增多,后期主要表现在口服与静脉的研究对比上,据相关文献报告,静脉给药较口服钙剂能更好、更快的纠正低钙血症的发生[6]。在我科的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血钙浓度的检测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因此,主要是通过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作为观察的指标,有相关文献报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19%[7]或38%[6],但在我科行外周血单核细胞采集过程中,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于文献报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肿瘤患者在行外周血单核细胞采集过程中钙剂的应用时机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桂岚,李志祥,李哲先.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机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6):450.

[2]王峰蓉,黄晓军,任汉云,等.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23(8):403406.

[3]Uhl L,Maillet S,King Set al.Unexpected citrate toxicity and severe hypocalcemia during apheresis.Transfusion[J],1997;37(10):10631065.

[4]Reddy RL.Mobilization and collec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progenitor cells for transplantation[J].Transfus Apher Sci 2005;32(1):6372.

[5]Ikeda K,Ohto H,Nemoto Ket al.Collection of MNCs and progenitor cells by two separators for PBPC transplantation: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Transfusion 2003;43(6):814819.

[6]黎纬明,游泳,夏凌辉,等.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期间低钙血症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47):5658.

[7]丁思娇,邓春江,陆颖,等.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监护及不良反应的处理[J].黑龙江医学,2009,23(11):4245.

论文作者:兰大华谭文霞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9

标签:;  ;  ;  ;  ;  ;  ;  ;  

探索肿瘤患者在外周血单核细胞采集期间低钙血症的预防时机论文_兰大华谭文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