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住宅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引言:新时期国家经济迅猛发展,房屋建筑质量要求随之快速提高。当下国内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比例,这种建筑体对结构完整性、耐用性、安全性具有较高要求。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满足质量管理要求,必须提高建筑材料性能,通过科学配比来优化项目施工质量,加强输送、浇筑、养护等环节的优化,保证整个施工工艺满足预期质量要求。
1.混凝土施工技术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各项施工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但是各项施工技术发展仍然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在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就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相关负责人的注意。这些问题的存在降低了民用建筑的质量,也阻碍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发挥,下面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存在的几点问题做简要分析。
1.1施工技术、作业团队能力有限
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虽然很容易掌握,但是在其应用中还是包含了很多的实际操作知识和专业化理论知识,只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才能更好的把握施工中各项技术细节,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目前在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人员普遍存在施工能力差、施工效果粗糙、施工技术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大部分施工作业人员是农民工,他们在施工前没有经过系统的施工知识培训,直接造成施工技术地下;另一方面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过于重视如何控制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完全忽视。
1.2施工规范不完善
科学全面的施工技术规范,有利于施工作业人员更好的开展技术施工工作,从而提升民用建筑施工质量。可见,技术规定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的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还存在施工技术规范不健全、约束力差,不能对民用建筑施工形成有效的规范。这种问题的存在,与国家对建筑施工领域约束力度不够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与建筑业对施工技术规范不严格有关。虽然国家也出台了建筑施工技术规范,其中也包括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但是这些规范的不够细致全面,十分的笼统,并且无法与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相符,所以缺少应用的实际性。目前,民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大部分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都流于表面形式,在实际应用中缺乏技术规范的监督工作,导致无法发挥出技术规范的作用,无法通过有效的技术规范,提高民用建筑施工质量。
1.3施工方对施工技术的认知不足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不够重视的情况。施工人员作业全部按照自身的经验施工,而缺少对施工技术图纸的参照,存在过于重视施工效率,轻视施工技术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非常不利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更约束了施工技术对提升建筑质量的作用。施工作业人员不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情况,应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改变这种情况,从而促进施工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2.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措施分析
2.1设计构造的基本要求
根据施工要求,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C20 ~ C40,在此范围内再对混凝土进行选用; 同时,基础的配筋除了要满足科学的构造要求和承受作用外,还要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方法增加相应的承受能力,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及控制温度裂缝的钢筋,以钢筋控制裂缝的产生。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模板最好采用钢模板或术模板或钢木混合模板,钢模板有利于混凝土的保温,同时根据温度控制的要求采取温度控制措施。木模板也可做为保温材料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首先应对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应力等进行预算,确定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及控制温度的指标,制定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温度控制指标确定温度控制的措施,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确保工程质量。温度指标预算的确定方法有很多种,较为精确的可采用有限元法,一般可用简化的计算方法。
2.2后浇带法工艺分析
首先,浇带法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大于有关混凝土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施工人员可利用工后浇带的方法将水加入伸缩缝间距,但是地上结构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而伸缩缝最大间距不能超过混凝土的伸缩极限,为了同时加强屋面保温,采取相应的外墙保温是最科学的,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出墙、屋面等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如为了抗震,需要在地上结构设置防震缝时,其混凝土的要求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地下室结构超长是我们常见的情况,除地下室顶板和地下室外墙会受到温度的较大影响外,地下室内部的混凝土结构受到温度的影响不大,而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实际上,后浇带能够解决的只是施工中混凝土的自收缩,其温度变化产生的顶应力是无法解决的,更无法替代伸缩裂缝。有的施工人员将后浇带和伸缩裂缝看成是相同的,其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它们的用途是不同的。
其次,浇带法的施工。施工中,我们首先要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质量,预防泥浆或混凝土疏松。后浇带两侧最好用钢筋支架隔离开,同时由设计人员确定两侧的断面形式,如果客户要求地下室有防水功能时,地下室的后浇带不能留成直槎。施工单位要请专业人员进行后浇带的清洁,预防后浇带钢筋的腐蚀和生锈,影响使用效果。在封闭施工后浇带之前,首先要把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同时安排除锈,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涂刷界面剂,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要比两侧混凝土的强度大,同时利用掺加了微膨胀剂束加强混凝土的收缩。通常情况下,收缩后浇带的施工最少要进行两个月,因为这段时间,混凝土的收缩已经完成了60% 以上; 对于沉降后浇带,要等到高层建筑结构封顶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就是要求高层建筑先施工,再沉降; 根据科学的沉降观测,当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果发现高层建筑沉降较小,就可以提前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2.3混凝土浇筑、养护
首先,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表面出现泌水现象十分常见,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必要及时清理表面的泌水。因泵送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泌水情况也较严重,如不及时清理干净,就会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其次,及时按温度技术进行保湿养护保温养护措施,为了预防裂缝,应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的样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温度保持持续的时间,根据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浇筑后温度时间不少于15d。当拆除混凝土表面的保温隔膜时,要逐层拆除; 保温养护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湿度要一直保持,主要是为了预防温差裂缝。保温养护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保温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以预防裂缝的产生,其次,也是为了减慢混凝土的降温速度,再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整个混土的抗拉强度,预防裂缝的产生。同时,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保证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护。施工人员应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来确定混凝土的具体养护措施。
3.结语
房屋建筑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有很多客观因素,但是,只要在施工中加强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就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监理和质监人员责任心,一些混凝土中常见问题就能尽可能的避免。
参考文献:
[1]李向阳.浅谈民用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4,05:160.
[2]王小兵.浅谈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J].门窗,2012,10:280+282.
[3]梁海军.工业及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4,22:105-106.
论文作者:于漫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温度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技术规范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