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过程,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环境监测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自身发展与要求的技术能力的不协调,指出了环境监测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监测技术;现状和发展
1前言
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日益加快,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于是环境监测应运而生,已经经过了大约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工业发达国家的环境监测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污染事故调查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以及环境质量监测。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生了因化学毒物的排放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和环境分析,是这个时期环境监测的主要特点。
到了六十年代,人们认识到了影响环境的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引入了一些相关技术手段,这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执行越来越严格,加强了对企业的污染排放监控,污染的监控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这个时期的环境监测主要以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为主。
七十年代中期,对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将环境监测的焦点放在了环境质量监控上来,环境监测范围也扩大到了面源污染和区域性的环境质量。
八十年代初,发达国家建立了连续监测系统和生态监测系统,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可以连续观察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情况,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未来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监测数据的获取、处理、传输、应用能力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范围不断扩大,促进了环境监测的现代化,监测具有实时性、连续性。
2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
2.1我国环境的监测的发展历程
我国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是为了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保工作的发展。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国务院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通过了第一个环保文件,是我国环保事业的起点,接着国家计委、建委和卫生部联合颁布了工业“三废”排放标准,1974年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1979年通过我国第一部环保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这个起步阶段很多中心城市都成立了环境监测站,并对重点区域进行了污染调查和监测,并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环境保护制度。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第一次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召开,建成了四级监测站,将保护环境做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环保工作进行了发展阶段,在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监测站点网络化、采用布点规范化、处理数据信息化”等环境监测目标。在这一阶段,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属于充实提高深化阶段,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等政策文件,将环境分析和监测列为现代化科技研究的内容之一。
2.2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经过3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环境分析,发展到了物理和生物监测、生态监测、卫星监测等多种监测手段,从最初的间断性监测发展到了自动连续性监测。监测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断面扩大到了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直到全国。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体已经形成,主要以环境分析为主,以物理监测为主,生物监测和生态监测做为辅助。
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规范的技术体系,环境监测的方法、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报告逐渐形成,形成了标准化的发展。监测信息可以公开,环境管理实现了政务公开,兼顾环境管理和公众需求两个方面,不仅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环境监测的作用也大大增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是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不断增强,各级监测站点的监测能力逐渐增强,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的要求处理监测业务,进行常规要素监测的站点明显增多中,现已有114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1200多个地表水监测站,1400多个环境噪声监测站,接近100个海洋监测站,600多个地下水监测站,50多个生态监测站,700多个酸雨监测站,其中有200多个监测站组成了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形成了管理型的环境监测网络,组建了以环境要素为基础的监测网络,建立了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污染自动监测系统、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系统、生态监测系统等组成的监测系统用于进行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测。
二是监测实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环保系统包括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四级监测站2300多个,有近3000个的监察站,拥有环境监测人员45000余人,环境监察人员44000余人,环境科研所有近300个。环境监测站可进行环境质量、污染源监督、应急、服务性和科研监测,可以开展多个项目的环境监测,可以承担复杂的环境调查。
环境监测的物质基础不断加强,有大约价值6.5亿的监测仪器,其中原子吸收、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先进的监测仪器就近1300台。环境监测管理日趋规范化,已发布环境标准400余项,包括大气、水质、噪声、辐射、农药等各个领域的监测,已开发研制多项环境标准物质,可以辅助进行实验室质控。建立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和一系列质量优化布点认证办法,使计量认证得以实施,并有了相应的考核机制。
最后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可以实现计算机化,并与多媒体技术进行结合可以进行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制。建立了全国、省级的环境监测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数字地图,监测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
3我国环境监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环境监测与发达国家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监测系统的能力不强,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未普及实验室认可,具有较大的物质缺口,监测技术的配套性差,经费投入欠缺,地区发展不均等。但是由于是处于发展时期,有机遇,也有挑战。
在未来15年内,我国环保工作的目标是水和空气的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的标准,生态环境改善,人们享受清新的空气、纯净的饮用水和放心的食物,加大对生产和生活污染的防治,有效处置废物,保证环境的安全。
为了配合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适应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需求,在环境监测技术方面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创建和完善符合中国实际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二是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三是重视对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和突发污染事故预警监测系统的研究,四是完善室内污染物现场快速测定方法,五是加强空气和水质便携式监测仪器和设备的研制,进行快速分析法和自动连续监测系统的研究,六是加强对重点区域环境污染现状的监测和调查,七是加强对污染源的总量控制和省界断面污染物的监测,八是进行生态监测和环境标准国际化的研究,九是研究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十是加强对环境污染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开发信息深度加工方法,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
4小结
本文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了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该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进行以上分析和研究,认识到了环境监测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对环境监测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是国家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目标,也是提高环境监测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的必然需要,希望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可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使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万本太等.论中国环境监测发展战略[J].中国环境监测,2005,21(1):1-3.
[2]李国刚.中国环境监测科技发展需求分析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6):5-8.
[3]王心芳.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整体水平[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1):1-6.
论文作者:黄锡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监测站论文; 环境论文; 我国论文; 技术论文; 多个论文; 监测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