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四川小吃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途径论文

信息时代四川小吃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途径论文

信息时代四川小吃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途径

□ 成都 谭成立 徐 培

信息时代打破了传统产业相互独立的格局,带来了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契机。四川小吃产业是餐饮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业的重要要素。研究这两个产业多节点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不仅有利于小吃产业及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有利于四川小吃文化的传承和四川美食旅游品牌的打造。

一、四川小吃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小吃产业发展现状。《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对小吃的定义是用于早点、夜宵、茶食或席间的点缀,以及茶余饭后消闲遣兴的小型方便食品。近20年,我国特色小吃产业的营销额年增长均在10%以上。据中国烹饪协会统计,2017年小吃营业额约1.3万亿元,占了整个餐饮业营业额的三分之一。

2.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十二五”期间,四川省打造了975个各类旅游县(市、区、镇、村、寨),构建了4个各类体系及平台,建设了30余个智慧旅游城市或景区。2014年四川智慧旅游体系荣获“2014中国智慧旅游创新项目TOP10”。2018年四川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112.75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5.12亿美元,同比增长4.5%。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过4万亿元,增长8%。旅游收入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25%左右。

但是,西方人直接把中国的学术思想运用于科学研究之中,这种更深层次的“东学西渐”,还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

二、四川小吃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语境下的产业,已打破边界清晰、分立发展的传统格局。以产业融合为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是推动旅游转型升级的重大切入点。《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成都市川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办发〔2016〕22号)倡导食品加工业、旅游业等多产业联动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同年,《四川政府印发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包括小吃在内的食品业是颇具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小吃及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传统特色小吃文化的传承和旅游业的特色发展,更有利于旅游产业及传统小吃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符合现实发展及政策导向,具有极好地发展基础。

三、四川小吃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1.原料种植+乡村旅游。世界旅游组织将乡村旅游定义为:旅游者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小吃的原料种植环节与乡村旅游的场所存在区域上的天然重叠性,符合融合开发的条件。

观察胎儿正中矢状切面多为观察胼胝体及小脑蚓部等重要结构,胼胝体与小脑蚓部均要到16~18周之后才能发育完成,而孕周较大的胎儿由于胎头较低,颅骨衰减明显等原因极难获得正中矢状切面,故选择孕周19~34周的胎儿,对其分别进行二维及三维的扫查方法获得正中矢状切面。

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农业、气象部门除了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气象预警工作之外,在行动上,也应当做好与预警工作相关的支持性工作。建立省、地市、县三级灾害信息管理与发布的预警机制,有效解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难题,不断增强在这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的预防、监测和信息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气象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在第一时间传送至用户手中,以便用户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农业生产损失。

5.小吃文化博物馆+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地方小吃是一种民俗文化,是老一辈传下来的饮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品牌。可以说,品尝地方特色小吃的过程,就是一次体验式的民俗旅游过程。2016年川北凉粉公司建起了占地20余亩的川北凉粉文化博物馆来展示凉粉的起源、制作、工艺,游客还能在此体验传统农耕文化。借鉴川北凉粉跨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打造高品质的四川民俗小吃非遗博物馆,并以此为依托,打造民俗旅游文化小镇或街区。以独特的文化故事为依托,通过特色民俗体验、情景化的复古生活场景及各类爆款的特色小吃,来打造一个精品特色餐饮购物中心。如成都龙泉驿的洛带博客小镇,便是集博物馆聚落、文化商业街、艺术工作室、企业会馆群、五星级酒店为一体的国际高端人文旅游小镇。它以客家人五次大迁徙为线索,汇闽、徽、晋、川、海派等建筑于一镇。2013年洛带博客小镇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

4.餐饮经营+美食旅游。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近年来非常重视“食品旅游”发展,2012年发布了《全球食品旅游报告》,2015年举办了首届全球食品旅游大会。成都市于2019年2月14日发布了《成都建设国际美食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公布了6项主要推进举措及19个重点项目,其中有12个是美食街区(城、镇)建设项目。“吃的有特色”是现代旅游的主要发展趋势。传统特色小吃作为众多游客的旅游打卡地,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资源。可以打造景点+小吃的美食街区、购物+小吃的休闲街区、传统工艺+小吃的传统特色街区、亲子+小吃的家庭聚会美食街区或者国际美食+传统小吃的世界美食街区等。建设中要突出小吃背后的地域文化特色,让特色小吃不再只是简单的餐饮配套,而是货真价实的民俗美食。通过美食旅游,在打造经典旅游线路的同时,也“捧红”特色小吃品牌,塑造并提升旅游资源,形成双赢的局面。

3.小吃包装企业+文创旅游。中国的很多地方小吃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已成为美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地方特色小吃是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集中展示,地方小吃文化有助于留住游客,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外包装,可在展示和传递传统小吃文化的同时,形成当地独特的包装风格,宣传地方小吃品牌。此外,还可将各类包装文化与传统小吃文化相结合,打造小吃文化文创产业园。在文创园区内还可开辟专门的特色小吃区、文创产品销售区等专项区域。一方面为文创园区提供餐饮及购物的配套,另一方面还可为文创项目的发展提供平台。通过文创景点带动特色小吃以及文创产品的发展。由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推出的成都文创旅游APP“YOU成都”上线,集结了成都市的文商体旅等资源,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旅游消费体验。2018年5月成都文广局发布了《关于认定首批成都市文创产业园区评审结果公示表 》成都认定了首批31个文创产业园区。从名单来看,尚无以小吃美食文化作为主题的文创园区,小吃产业文创旅游尚有极大的潜力可挖。

《四川统计年鉴2017》中2016年四川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728.6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6453.9千公顷,油料作物1307.1千公顷,水果产量9793237吨。四川省具有极大的原料种植资源,通过与乡村旅游中的农家乐、耕种农庄、果蔬采摘、小动物饲养、亲子或团建活动等旅游形式相结合,能充分利用原料种植的土地资源。

2.小吃加工企业+工业旅游。工业旅游资源,是指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产业资源。小吃是食品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品工业旅游是食品工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产物,游客通过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完成整个旅游活动。截止2007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共345家,其中食品工业示范点103家。四川省共有8家,其中有4家为食品企业。《四川省工业旅游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省工业旅游力争实现年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亿元。2018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经济和信息化厅拟认定15家单位为“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其中,有13家是食品类企业;小吃类企业有2家,与小吃制作相关的调味品类企业有3家。小吃加工企业应加大工业旅游项目的建设力度,拓宽项目类型,通过建设小吃类工业旅游项目带动小吃产业的发展及转型升级。

6.网络平台+网络旅游。“网络旅游”简言之是一种凭借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网,该网是旅游服务商与旅游消费者之间交流沟通的渠道和中介,与在线旅游的概念相似。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国人在线旅游预订的花费达6026亿元,同比增长34%,已远超传统旅行社门店消费。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0亿,占网民整体比例的73.6%。各小吃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淘宝、京东、苏宁等主流电商销售平台,并加大自身电商平台的建设及投入力度,扩展线上及线下两种销售途径。此外,还应充分利用新兴的网络宣传手段,做好小吃产品及其文化旅游的营销工作。通过展示小吃产品及制作过程和其文化传承,提高观众对于美食旅游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出游意愿。根据2019年2月24日的抖音数据,抖音粉丝排行榜前10名的抖音网红共圈粉4.1亿余人。凭借录制的短视频,抖音产生了数量极大的网红明星、网红店铺、网红景点、网红小吃等,如重庆洪崖洞、西安摔碗酒等。信息化时代,将给小吃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带来新的机遇,将其与网络旅游进行有机整合,将会带来1+1>2的效应。

四、四川小吃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产业集群现象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的现象。集群可以扩大客流量,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产生互动关联效应,通过打造小吃产业工业园,将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这将有利于小吃产业集群化的出现。小吃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可与多个旅游类别进行融合。小吃产业的集群化,为各个旅游类型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四川小吃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能提升地区的经济收入。

四川小吃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得到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小吃产业链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两个产业的共同发展及转型升级,更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大地发展前景。

农村商品经济首先从农副业、加工业开始对国有企业产生冲击。1982年,在土地承包的基础上,一些农民开始搞副业,山东商河县一些农民做起了收羊、宰羊、销售羊肉的业务,我在当地调研时发现,收羊的农民与国有企业延伸到基层的供销社、收购站竞争,他们双方互相架大喇叭喊话,供销社说的是“要拥护国家的统购统销政策”,农民个体户的大喇叭喊着“我们收羊价格高”“我们的羊肉便宜”,竞争的结果显而易见。在对比中,民营企业的生命力充分显示出来,农民个体户走进了流通渠道,对实行统购统销的国有企业形成了巨大冲击。

[基金项目: 本文为1. 川菜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乡村智慧旅游与食品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C15G09;2. 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四川传统特色小吃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及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SB0208]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标签:;  ;  ;  ;  ;  ;  ;  ;  ;  ;  ;  

信息时代四川小吃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途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