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盛梅 四川省内江市实验小学 641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至关重要。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学最主要的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因此,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它更是受到关注。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文章很多,但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并不多,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又确实存在低效问题,其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1-032-0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
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能力之一,阅读能够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也能够促进语言解读能力的提高。但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足,老师只是注重文章的含义,没有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小学生能看懂这篇文章但是仍然无法理解其他文章的意思。老师总是给小学生布置大量阅读任务,但是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没有实质上的提高。接下来着重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小学生认为阅读枯燥乏味。据相笔者调查,许多小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枯燥乏味,即使是有的小学生被老师强制要求进行课外阅读,也是大致地读一遍草草结束,进行佳句摘抄的小学生更是几乎没有。课堂上进行阅读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小学生每次做到阅读理解就失去了做题的信心,有的小学生乱写一气,很少有同学静下心来通篇读完文章。另外因为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小学生无法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久而久之,形成阅读障碍,对阅读理解失去信心。小学生认为阅读枯燥乏味,从而阅读兴趣较浅;如何让小学语文阅读过程生动有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提出了挑战。
2.小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空间。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是以老师为主体,有些老师直接告诉小学生记忆标准答案或者独自分析阅读后告诉小学生答案;老师主导小学生的思考方向,小学生独立探索阅读与思考阅读的过程较少,不利于小学生阅读思维的发散。我国的语文课本留给小学生很多课后问题,这些问题都有统一的答案,特别是试卷中让小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的问题。但是这恰恰限制住了小学生的发散思考能力的成长,每个小学生因为思考方式的不同对文章都有其自己的理解,统一的答案会固化小学生的思维,影响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小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空间,不利于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小学生的有效阅读;如何有效地给予小学生独立思考空间,给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提出了挑战。
3.老师阅读教学工作误区。小学生的理解水平不高,对于一篇文章的正确理解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引,即老师的教学质量是小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直接影响因素。如果老师的工作能够到位,无论是课外阅读数量还是阅读方法班级的平均质量都会好于其他班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重视帮助小学生选择有价值的书籍进行阅读,小学生就会受益良多。但是当前许多老师只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单单重视成绩而没有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本质上的提高。因此,我国小学生语文阅读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作为语文老师,重视起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鼓励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热爱阅读。老师阅读教学工作重成绩而缺乏阅读方法指导的误区,使得小学生阅读素养较低;如何有效走出误区,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方法策略,给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提出了挑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水平,就要更新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思想,探索更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出发,探索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策略。
1.让小学生热爱阅读、善于阅读。阅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不断获得全新的知识,不但视野得到开阔,而且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高。阅读方法是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让小学生热爱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发散想象力,提升学习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因为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在课堂上注意力极易分散,所以会对时间较长形式单一的文字阅读感到乏味厌倦。用小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将小学生的兴趣转移到阅读上,有利于保持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小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热爱阅读、善于阅读。
2.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强调,课堂的主体是小学生。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引导作用,具体的思考要教给小学生。老师要弄清课堂的主人是小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要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符合小学生理解能力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思考,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小学生阅读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发挥,有利于小学生在更鲜活的实例里理解阅读内容。只有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小学生才能以更积极主动的心态展开阅读。
3.让小学生主动思考。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不能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含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只是让小学生重复简单的字句记忆,这使小学生往往忽略文章的结构和细枝末节,影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老师要在让小学生掌握基础字句的前提之下,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了解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含义。可以抛出疑问,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思维,有利于发挥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只有小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目标泛化,学生思维被局限,教学模式单一,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必须在课堂中巧留空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扩充学生感性知识,培养学生阅读中的主动思维习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刚.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群文天地,2012(12).
论文作者:刘盛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小学生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老师论文; 能力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文章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