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第二医院 河北唐山 064200)
【摘要】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的临床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120)。常规组予以常规眩晕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DHI评分及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HI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DHI评分显著降低,组间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数值下降明显,与常规组患者数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常规药物与手法治疗基础上,辅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抑郁焦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180-02
良性发作性未执行眩晕患者发病与其神经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中多采用药物治疗或者手法治疗的方式。焦虑抑郁为患者常见的不良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与患者的预后效果。文章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常规组,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现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120)。实验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55:65,年龄取值在29岁到75岁之间,年龄均数为(53.86±4.13)岁。常规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56:64,年龄取值在28岁到75岁之间,年龄均数为(53.79±4.22)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区别,可以实施分组讨论(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眩晕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6mg/次,1次/d。手法复位每日1次,连续治疗14d[1]。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国药准字H20153014,生产企业: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1片/次,1次/d,同样连续治疗14d。
1.3 评价标准
采用Jacobson修订的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与工嗯呢该状态,F表示功能评分,E表示情感评分[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DHI评分,且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3]。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实施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应用卡方与t值予以检验,差异性比较应用P值予以评价,P<0.05则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DHI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HI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DHI评分显著降低,组间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眩晕患者多合并具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着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产生较大影响[4]。手法复位为当前临床治疗良性阵发性未执行眩晕的有效方式,在此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有助于抍患者临床治疗的整体效果。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够与血浆中蛋白融合,生物转化率相对较高,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通过粪便排出,对患者机体所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5]。基于数据比较的结果来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HI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DHI评分显著降低,组间差值比较表明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也会有所差异。同时,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数值下降明显,与常规组患者数值比较区别显著,证实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综合上述内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常规药物与手法治疗基础上,辅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眩晕状态,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建议在临床治疗期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晓莉,李一名,闫海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9):31+35.
[2]孙慧,万秀明,贾庆霞,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0):2594-2596.
[3]刘真,闫占峰,矫璐璐,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的中西医研究现状[J].现代中医临床,2017,24(01):45-47.
[4]王志斌,陶祥明,陈欣,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淮海医药,2016,34(04):390-392+395.
[5]魏雪莹,刘芳.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分析[J].贵州医药,2015,39(10):915-916.
论文作者:王海亮,刘赵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患者论文; 阵发性论文; 实验组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评分论文; 常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