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学文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3
【摘要】中国传统婚姻以“男娶女嫁”为主流模式,而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却普遍盛行“女娶男嫁 ”的婚恋习俗。傣族是中国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些痕迹,同时受宗教文化与民族观念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傣族婚俗,并通过“从妻居”的方式沿留至今。本文从西双版纳傣族婚俗的独特性及成因入手,对其“女娶男嫁”的婚俗现象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字】西双版纳;傣族;“女娶男嫁”
婚姻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道德观念和传统习俗的再现形式,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在中国传统婚嫁习俗中,“男娶女嫁”、“内外有别”已约定俗成。然而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人民,却有着令人惊叹的“女娶男嫁 ”婚恋习俗,并遵循“女外男内”的分工模式。但这并非代表着对“男尊女卑”社会性别意识的对抗,相反这是一种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现象,蕴含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和深层的文化内涵。本文拟对西双版纳傣族婚俗中“女娶男嫁”的独特性及成因入手,对西双版纳傣族“女娶男嫁”现象做初步探析。
1.富有民族特色的西双版纳傣族婚俗
与中国传统男婚女嫁不同,西双版纳傣族盛行“女娶男嫁”的赘婚习俗。这一独特的民族风俗,不仅记录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更为傣族增添了浪漫气息与神秘色彩。
1.1西双版纳傣族的基本概况
傣族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群,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公元1世纪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史记》中称傣族先民为‘滇越’,亦称‘乘象国’,《汉书》、《后汉书》中以‘掸’‘擅’等名称出现。公元1180年,西双版纳傣族首领叭真以景龙为中心建立‘勐泐’地方政权,称“景龙金殿国”。[1] 元代成立车里军民总管府统辖西双版纳等地区,“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把辖区划分为‘十二’个提供封建负担的行政单位——西双版纳,傣语‘西双’即‘十二’,‘版纳’即‘一千块稻田’之意,从此便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名称。”[2] 西双版纳州分布有傣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等13个民族,全州总人口1133515人(2010年),傣族316151人,是西双版纳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于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
1.2西双版纳傣族“女娶男嫁”的赘婚习俗
西双版纳的赘婚习俗历史悠久,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不断延续,保持了本民族传统的风俗文化,独具民族风情。
1.2.1“女娶男嫁”解说
所谓“女娶男嫁”,是指男孩到了特定岁数要嫁出去,而女孩则要把男孩娶回家门,即夫君到妻家上门落居的婚俗,又叫“上门女婿”,俗称“赘婚”,傣族称为“宾黑”。 赘婚之习起源于周代,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原始社会母系遗风的反映,更具有鲜明的古老性和时代性特征。
1.2.2 “女娶男嫁”的表现
傣族人家喜爱女儿,以生女儿为荣。女孩儿被称作“摇钱树”,而男孩儿则被称做“赔钱货”。傣族男子到适婚年纪便要上门女家,在男子出嫁前,要到女方家里做苦力三年。三年间,男子每天都要砍柴、榨糖、舂米,上山割橡胶或下江淘金。通常第一年要砍满女家3年的木材,第二年上山割胶下田种地,第三年采银采矿为女方打制银饰,期间男子吃住都在女方家里但只能睡客厅。期间长辈们会看男子的表现,只有通过三年的考验,才能嫁到女方家里,举行婚礼正式成为夫妻。此外,傣族人民十分尊重知识,崇尚知青,她们偏爱戴眼镜的男子,认为是文化的象征,因此若男方是戴眼镜的读书人,那么苦力就可减半,做两年或一年半即可。
傣族“女娶男嫁”的婚俗独别具一格,其“彩礼”环节更饶有风趣。西双版纳傣族男子在上门前都要准备丰厚的嫁妆也当彩礼,一般有全套的银器、数亩香蕉林和二三百棵橡胶树。西双版纳的橡胶树价值不菲,平均每棵橡胶树每年都会为家里带来300元左右的收入,陪嫁过去的几百棵橡胶树会把男方家里“赔光”,这就是男子被称为“赔钱货”的缘由。
1.2.3从妻居
西双版纳傣族婚姻中普遍盛行丈夫到女方家居住的从妻居习俗,村民通常以“上门”作指代,且居住的时间两至十年不等。传统的从妻居一般是男方先到女方家上门居住三年,而后带着妻子回到自家住三年,再回到妻家住三年,这样来回直到继承一方财产建立独立的家庭为止。傣族不同地方对从妻居上门时间有着不同的规定,如西双版纳勐海县规定上门时间最短为14年,长者可达18年,[3]在一些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傣族村寨,招赘女婿不仅是婚嫁需要,同时也可以为女方家庭带来劳动力,减轻家庭的负担。傣族有俗语“上门的姑爷给人家做奴仆”更能说明从妻居反映的风俗传统。
1.3西双版纳傣族的两性地位和两性分工
西双版纳傣族是一个“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民族,傣族女性的地位、自主权和受尊重的程度普遍高于男性,男女也有着不同的地位和分工。
1.3.1感情和恋爱自由,但“女娶男嫁”模式使男性处于被动状态
西双版纳傣族青年男女交往自由,男女恋爱,傣语称为“约骚”,传统恋爱的方式有多种:有的通过丢棉籽布包觅偶,有的通过“赶摆黄焖鸡”寻觅伴侣,或通过山歌对唱传情等方式寻找对象。如今还普遍流行夜访的方式,一个家庭几世同堂共同就寝于大卧室,未婚女儿靠楼梯边睡,男子夜晚可翻墙而入用竹竿“捅”女方家的竹楼,姑娘听到声音后便下楼和男子幽会。若交往顺利,恋爱成熟时便可私定终身,此时男方便可搬至女方家开始接受三年苦力考验。期间女方家人可设法“刁难”男方,而男方只能低眉敛首任凭调遣,稍有怠慢则可能被打发走人。三年期满若取得女方家同意,男方便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女方家提亲。直到纳彩、迎亲、唱《送女婿上门歌》、举办婚宴等活动结束后,才意味着新郎嫁入女家,双方结成秦晋之好。可见,西双版纳傣族男子入赘并非一蹴而就,婚恋自由但上门艰难,“女娶男嫁”模式仍然体现出男方处于被动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西双版纳母系家庭重女轻男,遵循“女外男内”的分工模式
在封建社会,西双版纳贵族可以多妻,解放后,广大农民实行一夫一妻制。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家庭中女子地位高于男性,在傣族历史上曾记载“男子不事稼穑,惟护小儿;妇女尽力农事,勤苦不辍。”而今,傣族家庭内部以女子为主导,由最精明能干的妇女当家。她们不仅要进行田间劳动,还担负着全部家务劳动,饲养家畜、摆地摊卖水果等增加。而上门的女婿,在三年考验后便过上清闲的日子,平日在家带孩子,或晒太阳、抽烟、喝茶、打麻将等来消遣时间。
2. 西双版纳傣族“女娶男嫁”婚俗的原因探析
西双版纳傣族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演进中保留完整,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其“女娶男嫁”的婚俗虽原始古老,但成因仍有迹可循。
2.1母系制遗风使赘婚习俗得以延续并保留至今
傣族是中国的母系社会,他们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没有经历过多转折。傣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从岭南向南迁徙,定居在西南边陲,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封建领土制的实行其封闭性客观上使傣族保留了很多原始社会性质的文化。[4]傣族“女娶男嫁”的入赘婚与从妻居就是母权制遗风的反映。傣族民间故事“八百媳妇”后以“女儿国”的形式广为流传。《开天辟地的传说》中指出,最早的召片领是一位女性,她是傣族地区的土地之神。“元代李京《云南志略》:‘金齿夷…,娶嫁不分宗族,不重处女。’《马可波罗行记》:妇女产子,…立起工作,产妇之夫则抱子卧床四十日…,受诸亲友朝贺。’这些都是原始婚制和母系制的遗存,和后来傣族中女子有财产继承权并实行‘娶夫’的习俗可以相互印证。”[5] 因此西双版版傣族的赘婚习俗使母系制遗风并不断延续保留至今。
2.2宗教文化渗入婚姻习俗
傣族是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由于小乘佛教提倡出家修行,西双版纳男孩在七八岁便要送到佛寺学习佛经和文化,否则就不会得到佛祖的庇护,自然也不会得到姑娘的垂青。初入梵门的孩童经过训练可不断晋升为“帕囡”、“帕弄”、“督”等。他们修行间除了要学习佛教知识,抄写贝叶经外,还要学习傣文和打制银器的本领。傣族是崇尚知识的民族,“知识”主要指佛教文化,“没当过和尚的人被称为‘岩败’、‘岩冷’,即没有知识、不开化的愚人,甚至难以娶妻。”[6]现在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傣族男子白天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而晚上则到佛庙学习佛法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傣族男女青年虽然恋爱自由,却在时间上有所限制。关门节,是傣族传统的宗教节日,傣语称“毫瓦萨”,意为佛祖入寺,定于傣历九月十五日,历时三个月。[7]关门节为小乘佛教的安居斋戒期,从关门节开始,傣族男女就不能谈情说爱或谈论娶嫁,而要诚心听经、献经或投入生产活动。直到三个月后传授佛法结束一切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傣族的婚姻习俗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
2.3民族观念驱使两性差异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勤劳善良,从小学习劳务活动培养了她们强烈的独立意识,表现在“在经济上,女性有独立的经济行为和收入,在观念上,女性不认为自己与男方有从属关系,在理家上,女性有清晰的家庭共有财产和夫妻各自财产细则。”[8]她们认为,女人当家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是大家应遵守的准则。在田野调查中,大多数女性都以自己经济独立、掌握家庭主权而自豪,虽然劳累辛苦,但并不愿意改变这种分工局面,她们更愿意用权威用劳动来经营自己的家庭,使幸福生活绵延不断。
此外,西双版纳传统住房建筑为“干栏”式住屋,以粗大的木材作支撑分为上下两层,客厅卧室在上层。人们外出都要经过高高的楼梯柱子,傣族妇女身穿长筒裙,抱着孩子很不安全;而男性胳膊结实有力能更好保护孩子,因此人们更愿意让男性在家照管孩童。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民族观念也驱使西双版纳傣族男女形成不同的分工模式。
3.西双版纳傣族婚俗的发展及社会现实意义
解放后,随着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基础的提高,西双版纳傣族社会风俗也相应发生着一些变化,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3.1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婚俗的演变
近代以来,民族交融使父权制因素逐步增长,从妻居性质发生本质变化。“傣泐男子在婚后的居住模式不固定,他可以在妻子的出生之家、自己的出生之家或者生育之家流动,即轮流采用从妻居、从夫居、新居制等居住模式,但从妻居必不可少,而且是第一位的。” [9]如今男女双方成婚后就建房盖屋,成立自己小家庭的也有许多。解放后,西双版纳文明开化程度也显著提高,傣族人民摒弃旧时“女尊男卑”的陈旧思想,傣族男子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地位也随之提高,两性地位逐渐实现平等,家庭财产继承权也从女方继承逐渐转变为以男女共同继承,家庭更趋于民主化。
3.2西双版纳傣族婚俗的社会现实意义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明不断前进,人类不仅追求基本的物质资料,还对精神文明有着深刻思考,傣族普遍重视女性的地位,体现对女性的关怀和尊重。傣族人民大男子主义思想相对淡薄,凡事尊重包容妻子,多沟通交流,很少有吵架或暴力行为,强烈的家庭观和浓厚的责任感为广大男女青年提供典范,其低离婚率对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维持家庭和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西双版纳傣族“女娶男嫁”婚俗是母系遗风,是远古延续下来的文明,对少数民族罕有的文化现象加以重视与保护与传承,对研究人类历史与世界文明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结论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都创造了自已光荣的历史,形成了瑰丽的民族文化。西双版纳傣族的“女娶男嫁”婚俗,作为少数民族独有的一种婚嫁习俗,反映了傣族的历史演进和文化变迁,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融合,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傣族婚俗也受到一定冲击发生着变化。在传统与现代交汇的今天,更应注重保留民族风俗,保护民族文化,让中国“文化强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释与参考文献
[1][2][3][7]胡绍华.傣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3页,第5页,第159页,第122页.
[4]农详亮. 对壮族不落夫家的新探讨兼议傣族的入赘婚[J].广西民族学院,2005年2月,第18卷第1期第10页.
[5][6]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傣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第1版.第32页,第194页.
[8]董印红.西双版纳傣族女性婚姻观念变迁与社会文化发展[J]现代妇女,2011年第3期
[9]章立明. 从妻居并非母权制的遗孓--西双版纳傣泐从妻居再研究[J].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4年10月,第30卷第5期第22页.
作者简介:阮嫄媛(1994-),女,云南曲靖人,本科,从事民族文化研究;
论文作者:阮嫄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傣族论文; 西双版纳论文; 婚俗论文; 习俗论文; 民族论文; 方家论文; 男子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