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故障技术分析及线路运行管理论文_郭光吉,孙文强,蔺振涛

配电线路故障技术分析及线路运行管理论文_郭光吉,孙文强,蔺振涛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寿光市供电公司 山东寿光 262700)

摘要 :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供电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很大的资金和时间来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字:配电线路、接地故障、 架空线路、巡视、接地装置 预防措施

引言 :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促进电力事业和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细化管理措施,完善行为规范,提高安全可靠性、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降低线损和运行维护费

一、配电架空线路接地故障技术分析

电力系统可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包括直接接地、经电抗接地和低阻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高阻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我国3~66 k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接地是一种常见故障。10 kV配电线路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接地故障,特别是在雨季、大风和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接地故障更是频繁发生。

1 接地故障的特征及检测装置

1.1接地故障的特征

1.1.1中央信号:警铃响,“某千伏某段母线接地”光字牌亮,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1.1.2 绝缘监察电压表指示:故障相电压降低(不完全接地)或为零(完全接地),稳定性接地时电压表指针无摆动,若电压表不停地摆动,则为间歇性接地;

1.1.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装有中性点位移电压表时,可看到有一定指示(不完全接地)或指示为相电压值(完全接地时)消弧线圈的接地报警灯亮;

1.1.4发生弧光接地时,产生过电压,非故障相电压很高,电压互感器高压保险可能熔断,甚至可能烧坏电压互感器。

1.2 检测装置

对于绝缘监察装置,通常采用电压互感器加上电压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及监视仪表构成。值班人员根据信号和电压表指示,便可以知道发生了接地故障,并判定接地相别。

2、发生接地故障的原因

导线断线落地或搭在横担上;导线在绝缘子上绑扎或固定不牢,脱落到横担或地上;导线因风力过大,与建筑物距离过近;配电变压器高压引下线断线。

3、对接地故障的危害和影响分析

3.1 对变电设备的危害

10kV配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后,变电站10 kV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检测到零序电流,在开口三角形上产生零序电压,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励磁电流增加,如果长时间运行,将烧毁电压互感器。在实际运行中,近几年来,已发生变电站电压互感器烧毁情况,造成设备损坏、大面积停电事故。

接地故障发生后,也可能产生谐振过电压。几倍于正常电压的谐振过电压,危及变电设备的绝缘,严重时使变电设备绝缘击穿,造成更大事故。

3.2 对配电设备的危害 :

接地故障发生后,可能发生间歇性弧光接地,造成谐振过电压,产生几倍于正常电压的过电压,将进一步使线路上的绝缘子击穿,造成严重的短路事故。

3.3 对区域电网的危害

严重的接地故障,可能破坏区域电网的稳定,造成更大事故。

3.4 对人畜危害

对于导线落地这一类接地故障,如果配电线路未停运,对于行人和线路巡视人员(特别是夜间),可能发生跨步电压引起的人身电击事故,也可能发生牲畜电击伤亡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5 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发生接地故障后,一方面要进行人工选线,对未发生接地故障的配电线路要进行停电,中断正常供电,影响供电可靠性;另一方面发生接地的配电线路将停运,在查找故障点和消除故障中,不能保障用户正常用电,以及夜间、不利于查找和消除故障,将造成长时间、大面积停电,对供电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

3.6 对供电量的影响

发生接地故障后,由于要查找和消除故障,必然要停运故障线路,从而将造成长时间、大面积停电,减少供电量。影响供电企业的供电量指标和经济效益。

二、线路运行管理

1、控制线路故障的预防办法

1.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成立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协调、指导、调度、监督专项治理的开展。

1.2、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量化目标,细化任务,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1.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真正形成全社会关注保护电力设施的良好氛围。

1.4认真做好春、秋检及日常维护工作,抓好设备的检修质量,明确要求设备检修“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处理完并经验收后,对于不能确定性质的或本部门不能独立完成的缺陷立即汇报乡镇电管部、生产技术部、调度部门、安全监察部协调处理。设定专责人,各专责人之间有明确分界点。

2、对于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预防,以减少接地故障发生。

2、1对配电线路定期进行巡视,主要检查导线与树木、建筑物的距离,电杆顶端是否有鸟窝,导线在绝缘子中的绑扎或固定是否牢固,绝缘子固定螺栓是否松脱,横担、拉线螺栓是否松脱,拉线是否断裂或破股,导线弧垂是否过大或过小等。

2、2 对配电线路上的绝缘子、分支熔断器、避雷器等设备应定期进行绝缘测试,不合格的应及时更换。

2、3对配电变压器定期进行试验,对不合格的配电变压器进行维修或更换。

2、4 在农村配电线路上加装故障指示仪,缩小故障范围,减少停电面积和停电时间,有利于快速查找故障点。

2.5在配电线路上使用高一电压等级的绝缘子,提高配电网绝缘强度。

3.配网运行管理评估方法

配电专业管理的绩效评价,重点突出“超前管理,预防为主”的专业管理思想,各项指标均将人为影响的因素降为最低,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使各项指标向最佳值靠近。

3.1“配网管理”活动的绩效评价

3.1.1因配网管理造成500kV过境线路障碍异常。

3.1.2因配网管理造成35kV输电线路障碍异常。

3.1.3因配网管理造成10kV配电线路障碍异常。

3.1.4因配网管理引起的事故、障碍、异常隐瞒或采取其它手段来使实事失真。

3.2配电事故次数、架空线路非计划停运次数、架空线路跳闸率均定为0,这就要求配电线路全年不能发生任何事故或非计划停运,发生1次就要受到考核。

3.2.1架空线路可用系数暂定为99.95%,以后会逐年提高。

3.2.2设备检修超周期率、检修及事故处理时间超定额时间、设备技术监督合格率、超巡视周期次数、缺陷数量、均留有一定的允许数值,主要考虑目前设备装备状况及外力的影响,以后会逐年提高标准。

3.2.3设备完好率反映配电设备的健康状况,是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基础,必须保证达到100%。

4、效益分析

配网运行管理,通过深层次的技术分析及配套的细化管理,不但减少了配网的障碍率,同时使得配电线路的运行和管理有了充分的保障,同时认真做好春、秋检及日常维护工作,抓好设备的检修质量。不断细化和完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经过严格的组织措施、现场管理、绩效考核和持续改进,实现配网运行管理的“可控”、“能控”、“在控”。一是使得配电线路的运行和管理有了充分的保障,注重了前期准备工作和培训学习,工作班成员知道工作中的控制措施和质量标准,保证了施工工艺和检修质量。二是优化了作业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停电时间,创造了企业最佳绩效。三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

论文作者:郭光吉,孙文强,蔺振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配电线路故障技术分析及线路运行管理论文_郭光吉,孙文强,蔺振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