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李忠香, 刘孝波

浅议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李忠香, 刘孝波

李忠香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中心小学 273301;刘孝波 山东平邑兴蒙学校 273300

摘 要: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认真、严格地训练,长期训练,时时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计算能力 习惯养成 兴趣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的整体数学成绩影响非常大。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有几点策略特呈现如下:

一、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计算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们都谈到了兴趣的重要性。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孩子们的计算兴趣,要让他们爱上计算,乐于去计算。只有这样,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是成功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可以借用多媒体课件、投影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教具、学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中计算、计算竞赛、自编计算等方式训练,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计算转变为爱计算和乐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二、要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l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就会出错。如果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没有熟练撑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直接影响数学成绩。

三、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0,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在学生出错处加上评语导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一定要把错题重做一遍,对正确的知识再次加深认识巩固。教师要因人、因题,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了解,自我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揭示规律

在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如果学生对计算理解不透彻,对计算法则没有掌握,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因此,要引导学生透彻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并通过智力活动,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1.利用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把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化难为易。如在一年级上册学习8+6时,师生利用小棒操作,可以在8的后面接着数9、10、11、12、13、14;也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把8凑成10,要把6分成2和4,8+2=10,10+4=14;或把6凑成10,把8分成4和4,6+4=10,10+4=14。

2.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计算15-9,因为9+6=15,所以15-9=6。

3.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法则,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培养计算技能的过程。开始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培养学生言而有理,行之有据,以保证运算的自觉性和正确性;熟练后就可以迅速得出结果,以提高计算速度和便于后继学习。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摘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小学数学教与学》。

论文作者:李忠香, 刘孝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  ;  ;  ;  ;  ;  ;  ;  

浅议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李忠香, 刘孝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