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联盟的产业创新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系论文,产业论文,联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 言
产业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已落后于实践。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等领域日趋丰富成熟的研究成果相比,产业创新体系(系统)的研究成果显得较为薄弱,尤其是对产业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以及演进形成机制的研究更有待深入。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表1中的关键词在题名中检索,得到的结果并不多,如表1。
从实践层面来看,自2007年6月起,科技部等中央六部委联合推进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工作,并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2010年印发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其中《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着重指出,要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各省也纷纷建立了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可见,产业创新联盟已经走向实践,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
因此,研究由不同创新联盟构成的产业创新体系,对加快技术创新的组织建设、培育和提升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引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1 产业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产业创新体系的研究源于Breschi和Malerba(1997)等在国家创新系统和技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演化论和学习理论提出的产业创新系统概念,认为“产业创新系统可被定义为开发、制造产业产品和产生、利用产业技术的公司活动的系统集合”[1];在国内,张凤、何传启(1999)首次提出了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将其视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柳卸林(2000)指出,技术创新具有不同的系统层次,在产业层次则是产业创新系统,在区域层次则是区域创新系统,在国家则是国家创新系统[3];陈劲(2000)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许多产业创新系统构成的,可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应用到产业中,通过推动主要创新源之间的协作和信息流动,加强产业的竞争能力[4]。
目前的研究焦点集中在“以实现特定产业创新为目标的网络体系”上,强调节点、通道之间的联系,企业、高校、政府之间仍然是二维的关系,且没有突出产业联盟的主体作用,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区分度不高,并且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与产业发展的实际过程有所脱节。
基于在科技管理部门长期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产业创新体系是某一特定产业在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集群化、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克服单个企业创新的局限,以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为基本单元,以企业创新联盟为组织形式,基于现有的学科基础和技术条件,在龙头企业及终端产品的带动下,依托产业分工链条和产业配套支撑平台所建立起来的立体创新网络。
这个体系由若干个创新联盟构成,每一个创新联盟都是由产业创新链条和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垂直交叉所组成的具有横纵结构的立体系统,整个创新是一个多路径、多回路、多环节的网络化过程。它的创新主体是某一产业创新联盟,联盟内的企业通过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产生创新聚集,进而获得创新优势。其中,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带动了整个创新联盟的发展,决定着创新联盟的运行效率[5]。
产业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反映了龙头企业通过核心产品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创新的过程,通过创新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发挥了产业链整体创新的竞争优势。罗斯维尔首次提出,今天的技术创新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个网络过程[6]。柳卸林指出,创新体系是对网络关系的确认。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看,这种结构是一种介于市场与层级制之间的混合治理方式,产业创新体系充分体现出了技术创新的网络化特征。因此,本文从网络结构中的节点、通道以及与环境的关系这个经典的分析框架入手,来解析产业创新体系的内涵和特征。
1.1 从节点上看,产业创新体系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的特征
产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产业创新的内容是十分丰富而复杂的。因此,产业创新体系也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的特征:从动力机制上看,有技术发明的推动力、市场需求的拉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从创新对象上看,由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组成,产品创新是指因技术发生较大变化而生产出的新产品,工艺创新又称过程创新,是基于生产过程技术变革的创新,如炼钢工艺中的氧气顶吹转炉工艺的采用是对平炉工艺的突破和创新;从创新产出上看,创新体系由系统创新、核心创新和配套创新组成,系统创新产生的结果是基本原理的新突破,如通信技术中的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变、互联网的诞生等;核心创新产生的结果主要是基于技术结构的变动,如汽车变速箱、发动机中曲轴的创新等;配套创新主要是局部性的、边缘性的创新,比如汽车减震器的改进等。
1.2 从横向和纵向的通道看,产业创新体系具有传导性的特征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产业创新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发展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创新活动都会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产业链、产业联盟的创新活动。可以说,产业创新具有连锁反应。通常是某些产业的创新会呼唤另一产业的创新,比如VCD的推出自然要引发光碟技术的创新与改良,核能的开发和利用自然会对安全性和废物处理产业提出创新要求,连锁式地对产业创新产生影响。
如果创新链中的某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首先取得了优势地位,使产品更新换代,那么它必然会要求上、下游的企业能够提供符合它技术要求的原料或者零部件,制定相应的销售计划,提供更高级的技术支持,获得更好的服务。这样,在创新链中技术创新能力强、掌握了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的高端企业就会具有比较优势,成为核心企业,带动整个创新联盟参与市场竞争。
1.3 从与环境的关系上看,产业创新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协同性的特征
产业的全球化、生产的国际化、跨区域的合作研究,都意味着知识流动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创新体系也越来越开放,创新资源跨区域的特色日益明显。开放的手段包括从海外获得资本和中间产品、购买外国的专利和特许权、不同地区的公司之间的联盟、技术咨询、直接投资等。
产业创新体系是一组由众多创新行为主体及其互动构成的网络系统,是一种“软”组织,强调各行为主体间分工与协作。各种要素自身的活力和效率,单独并不能在整体上增强创新体系的功能和效率,各要素之间必须进行广泛有效的相互联合,协同推进。通过互动学习使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创新行为相互关联、相互支持,体现出“集体创新”的特性。这种创新的整体相关性,将衍生出最有利于创新实现的机制和模式。创新的成效不仅在于体系中各种创新要素的差别,更在于将不同要素综合在一起的运行效率上的差别,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应该时刻遵循协作推进、整体最优的原则。
2 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机制
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获取竞争优势,以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核心,以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接,前后联系,形成创新链条,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一个企业的单体创新就转化为产业的整体创新。
产业创新链条形成的原因是单个企业的力量不足以在创新竞争中保持优势,链条上的各个主体通过基于分工的上下游关系相互作用,即纵向联合;产业链条上的任一节点(企业)顺利完成创新都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配套条件的支撑,企业与这些主体之间通过合作关系形成了创新支撑平台,即横向联合;纵向的创新链条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对应了一个创新支撑平台(也可能是共用一个支撑平台),这种纵横交错的组织形式即是产业创新联盟;不同的创新联盟在长期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中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整个产业的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将推动产业的发展,是产业创新活动的高级阶段,为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组织形式。
下文从形成的过程、原因、创新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等方面描述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机制。
2.1 纵向联合,形成基于产业分工的创新链条
产业创新体系形成的起点是某一个或几个实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开展的创新活动。优势企业一般是产业中掌握了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的经济组织,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资金支持,有强烈的创新愿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这些优势企业在创新活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障碍,难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如企业实力不足、创新的外部性问题、市场不完善等,即使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也面临着创新资源短缺的问题。于是,这些优势企业开始寻求合作创新。
最好的创新合作伙伴便是产业分工链条中的上、下游企业。产业分工链条是同一产品在不同生产工序上形成的统一体系,使得上、下游企业在中间品进口、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即使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加工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技术设备引进、中间品进口、人力资本流动等途径充分利用技术扩散效应带来的益处,在“加工中学”,在加工中逐步实现产业链升级。
产业创新链条的形成机制如下。
产业创新链条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共享长期业务计划乃至重要的销售预测与成本信息,并与供应商、分销商共同设计、开发和制造新技术系统。有些公司甚至通过延长还贷期、提供技术援助、设备、人力或帮助寻找新客户来支持上下游企业渡过难关。
产业创新链条上游的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向下游企业提供新的具有技术挑战性的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半成品、设备,共享信息和设计思想。他们掌握的信息和产品技术知识常常是重要的创新源,激励并支持下游企业实现创新,提高核心企业的创新效率。上游企业在创新过程的早期阶段就参与到创新之中,帮助核心企业进行开发、设计、制造等工作,可以促进设计与生产之间的知识分享与融合,因为质量控制和及时交货都是由上游企业保证的。比如海尔在其产业创新联盟中采取SBD(共同发展供应业务)模式,将产品的设计方案直接交给厂商来做,供应商成为了海尔的设计部和工厂。这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体现出了产业链共赢的特征[6]。
产业创新链条下游的作为核心企业的产品分销商、消费者(包括企业消费者和个人消费者),向上游企业提供服务、关于竞争对手的技术信息,这将使企业获得更充分的市场信息,降低创新的市场风险,同时下游企业的合理化建议也是创新构思的重要来源。比如海尔集团根据消费者的建议生产出可以洗红薯的洗衣机,就是产业创新链条的下游引导、拉动核心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
产业创新链条是从纵向的角度考虑创新之间的关联和传导,是具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上、中、下游节点组成垂直创新链,构成产业链的企业群体通过互动及需求激励或供给激励,先后或共同推出存在上、下游关系或配合关系的新商品或商品组合[7],包括原材料的创新,生产设备的创新,关键零部件的创新等等。产业链创新关注的是特定产业的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技术推动、需求拉动、双向互动的创新过程:下游企业的需求拉动上游企业创新,或上游企业创新推动下游企业产品创新,如图1。产业创新链条中各企业的合作方式包括:纵向一体化、联合研究与开发协议、合作生产合同、联合制造合同、双边技术交流(交叉许可、技术共享、相互第二来源协议)等方式[8]。
图1 基于分工的产业创新链条
2.2 横向联合,形成基于创新链条和支撑平台的产业创新联盟
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通过产业创新链条开展合作创新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产业创新链条上的核心节点(或任一节点)要顺利完成创新、实现创新效益的最大化,除了在纵向上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创新以外,还必须有横向的创新支撑。这些支撑包括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政策导向的政府机构,提供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新工艺的科研机构,标准制定、咨询和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支持机构等。产业创新链条需要政府提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科研机构提供知识资源、技术资源,需要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技术市场、教育培训、咨询服务,需要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这些都是实现产业创新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产业创新链条和创新平台通过交叉形成产业创新联盟的机制如下:
一是企业借助产业创新平台的支持,将R&D活动拓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提高创新成功率,减少创新的整体风险,比如与高校合作建立关键技术研发基地;二是企业利用社会中现有的、甚至是闲散的各种资源,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以整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缩短开发时间,比如签订R&D合同、购买专利、引入创业投资的参与等;三是在与创新平面中的高校、中介服务机构合作的过程中,各种创新知识将在企业之间流动、传播和放大,这将有助于企业在更广的范围内积累创新知识、获取技术专长,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创新能力的增长和提高。
在创新支撑平面中,企业是承载创新资源的主体,政府、科研机构、相关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的活动都要围绕企业创新进行,处于支持和辅助地位。企业还是研究开发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收益主体和执行主体,更是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通常情况下,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确定创新战略和重点,部署创新资源,推进创新活动,应用创新成果并享有创新收益。企业可以在全球、全国范围内配置资源,推进创新活动,通过官产学研金介结合的形式,利用政府、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的资源开展创新工作。在创新组织形式上,呈现出松散化和虚拟组织的特点,企业与相关创新主体以合同委托、定单项目、共建研发机构的形式开展合作创新。
产业创新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对应着一个支撑平面,这种由创新链条穿过若干产业创新支撑平面的横纵结构组成了一个立体的创新联盟,如图2。这个联盟是以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为核心,在某一产业标准或龙头产品的带动下形成的创新联盟。
图2 基于创新链条和创新支撑平面的产业创新联盟(产业创新平台)
从理论层面来看,产业创新联盟形成的内在驱动力是为了获取并应用核心战略资源。不管任何一个企业,都很难独自拥有谋求持续竞争优势所需要的所有战略资源[9],而联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从其他主体获取创新资源的合法途径。同时,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必须迅速且富有成效,而组建创新联盟可以为企业带来技术互补、创新要素共享、风险共担、协同最优的好处。创新联盟的组织形式包括一次性联盟、契约式联盟、股权参与型联盟(参股、控股、交叉持股)、合资型联盟(共建研发机构)、国际联合型联盟和虚拟企业六种形式[10]。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当前最流行的合作创新模式,并且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突破性进展,被誉为“20世纪末最重要的组织创新”[11]。
2.3 竞争与合作。促成基于不同创新联盟的产业创新体系
在某一特定产业中,存在若干个产业创新联盟,共同推进着产业的发展和演进,也共同构成了产业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受到技术、经济、资源及政策环境的影响,如区域创新战略、与创新相关的制度框架(如知识产权制度、科技评价制度、政府补贴政策等)、政府调控的方式、技术市场等,这些要素主要通过法律规章和科技计划等形式作用于创新组织要素,是调控创新活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12]。
产业创新联盟的竞争与合作促成创新体系形成的机制如下:
第一,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产业中的竞争不仅仅表现为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一个产业创新联盟同另一个产业创新联盟的竞争,一个企业集群同另一个集群之间的竞争。创新联盟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不同的技术流派参与到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进行竞争(创新联盟是产业标准的引领者)。如果政府支持某个企业,实际上是支持了以这个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联盟,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就是很好的例子。第二,不同创新联盟在展开激烈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共享创新资源和知识,展开了广泛的技术合作。一方面,创新联盟或联盟中的企业与竞争对手合作可以分担技术创新的风险,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并有利于行业标准的制定。在一些高技术产业和系统性基础研究领域,R&D成本并不是某一个产业创新联盟可以独自承受的,比如在通信领域中程控交换设备的R&D投入高达10亿美元、航空产业中新型发动机的R&D投入高达15亿美元,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创新提供了集中资源的有效途径,形成研究开发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竞争态势下不同创新联盟的合作有利于扩大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共享创新资源,增加市场适应能力。汽车产业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丰田与福特公司联合开发速度控制系统、与日野公司联合研发越野车等。
另外,在技术上首先实现创新的企业通常可以凭借其技术优势,利用规模降低单位成本以及普遍流行导致的学习效应,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但是,一个产业联盟的创新不可能永远隐蔽起来不让外界知道其创新的奥秘,因为创新主体的要素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它只能使企业获得短期垄断利润,随着产业的成长,更多企业将加入到这一行列中,这一产业联盟必定还要在竞争中不断创新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曼斯菲尔德、施瓦茨和瓦格纳的研究表明,R&D信息在12个~18个月内便会被竞争对手获取,关于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详细特征和操作信息在12个月左右就会泄露出去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某个创新联盟与其被动地等待技术创新的扩散,不如把握主动权,利用技术扩散为自身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柳卸林也指出:一项重大创新一旦进行,将导致现存市场结构的不均衡,成功的创新者获得额外的增长速度和垄断利润,成为创新的受益者。但是,这种垄断会因大批第二代创新者进入而被削弱,引起技术创新的周期性群集现象[13]。
一般来说,某一特定产业内,各个创新联盟出于提升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在持续的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了产业创新体系。这个形成机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由某类基础研究的创新和突破(根本性创新)而引发多个企业同时或相继完成创新。如一系列的电气发明推动的美国电气产业,形成了以电气、化工、汽车等领域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浪潮,并奠定了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
二是某一创新联盟出现重大突破,由于技术的溢出、扩散和渗透,其他创新联盟通过学习、引进、模仿以及相应的改良或是督促关联企业创新,而后可能有重大创新。技术外溢的渠道包括技术许可、专利技术的公开、发行出版物与召开技术会议、与创新企业的雇员交谈、雇佣创新企业的员工、产品反求工程等。比如Cytel和Sumitomo化学公司结成生物技术制剂的R&D合作伙伴、IBM和苹果公司为研发下一代操作系统软件进行技术转让合作、日产汽车安装雷诺公司的1.9升柴油发动机与雷诺汽车安装日产公司的V6CQ汽油发动机等。
三是不同创新联盟通过交叉持股、兼并、收购等方式促进了创新资源的流动和整合,降低了创新的风险和成本、促进了创新的产生与扩散,这种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平台、创新动力、合作机制。比如大众持有铃木19.9%的股份,铃木也持有大众2.5%的股份;通用公司持有五十铃公司49%的股份,并共同研发载重货车和柴油发动机;三菱与沃尔沃相互持股5%,在汽车通用零部件的研发上展开合作;五十铃将为大众提供7.0升柴油引擎和3.0升引擎,大众将向五十铃提供乘用车引擎控制系统和车身安全技术。
总的来说,创新联盟的竞争与合作最终促成了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这个创新体系使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创新行为相互关联、相互支持,体现出创新的整体相关性,从而产生最有利于创新实现的机制和模式,最终形成了由一个个具有十字轴结构的创新联盟共同构成的产业创新体系,见图3。
图3 基于不同创新联盟的产业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