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的研究进展与启示论文_孙慧静,刘宇

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的研究进展与启示论文_孙慧静,刘宇

(山东滨州职业学院护理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9)

【摘 要】根据实际和相关理论,对我国社区护理事业中的人力资源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客观的指出其中的不足和成因,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以期能够提供相应的思路和借鉴,最终促进我国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关键词】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92-02

Research and Revelation of Community Care Human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SUN Huijing

*Binzhou Vocational College,Binzhou, Shandong 256609,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ory and practical realities,We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care human resources and indicate the shortcomings and causes in our country,which may provide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objective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and to protect the life and health of people.

【Key Words】Community Car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oposals

近几年来,我国社区护理服务在社区居民健康促进、合理分流患者及预防保健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社区工作已初具规模,设立了家庭病床,建立了专门的社区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开设了护理专家门诊,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从而节省和降低现有的医疗费用,缓解了大医院就医的压力。但是由于人口老化、乡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慢性病患者数目的不断增加,导致居民对社区卫生中心的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对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1 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1.1社区护士数量不足和医护比例不佳

我国目前从事社区护理服务的护士仅有10万人左右[1],占全部护士的约1%。[2]黄娟等在对南宁市3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研中发现,从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人数平均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1.2%,医护比例1.6:1;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士人数平均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3.3%,医护比例为1.5:1,[3]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社区护士与社区医生的比例标准应为2:l或4:1。由此可见我国的社区护士配置还远达不到要求。美国各层次护士总数约为300万,其中有1/3的护士从事社区护理服务工作[3]。就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现状而言,护理服务尚未覆盖100%的社区居民,若扩大社区护理服务规模,社区护士数量将更显不足,不能满足社区卫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社区护理人员的教育水平偏低

据国内多项社区护士基本情况调查资料显示[4],目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学历结构中中专占主导地位,约占52.6%~76.9%;大专学历占7.2%~41.6%;无专业学历的护士占3.0%~15.9%;本科学历只占1.2%~15.0%。[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册的护士学历高低与地区经济发展不成正比,高学历层次(大专及以上)以东部最弱(21.3%),中部(31.2%)略高于西部(29.6%),低学历层次(高中及以)中部(8.5%)和东部(9.3%)差异不大,西部较高(16.O%),其中近30%的大专学历和近14%的本科学历是中专学历的护士在参加工作后通过继续教育的途径获取的。虽然近几年高等护理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专科及以上护理毕业生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中专学历的护士仍然占主体,较低学历的护理人员配置只能满足基本的社区卫生服务,而距真正实现“六位一体”的社区护理的宗旨尚有一定的距离。

1.3社区护士人员的知识储备不足

一项关于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学科知识的调查显示[6]:未系统学习过护理伦理学、精神病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的护士占48.4%、66.4%、75.4%;50%以上未学过营养与膳食、护理心理学、卫生保健;70%以上未学过人际沟通、急救技术、免疫技术、社会学、计算机应用知识等,系统学习过人际沟通、社会学、计算机应用、老年护理学的人数最少,占20%,而这些护理人文知识是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必备的知识体系。由于护理学科体系不健全,大部分护理人员在校时的教育重点放在护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其他人文学科知识相对缺乏。

1.4缺乏高学历的资深社区护理专家

资料显示[7],近年来,除了目前我国已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外,独立的社区护理机构也将相继出现和发展,如社区护理院、社区护理中心、护老院、老人日托院等这就需要大量的具备高素质的、具有综合护理能力的护理人员,而社区护理工作比医院护理有更高的要求,即护士必须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决策问题等能力。[8]国外社区护士以资深人员为主,具有更高的学历要求。如在韩国,从事家庭护理专业的护士,认证资格为硕士学位,在某一领域3年以上工作经验,资格考试合格,此资格只能在不间断专业工作的情况下维系10年。[20]美国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临床经验丰富的注册护士承担,至少有3~5年的临床经验,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及协作和管理能力。而就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现状分析,高职称人才极为缺乏,初级职称人员则相对较多,社区护士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职称偏低、专业技术能力不全面、知识结构老化等现象,很难适应社区人群的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单一、局限,没有体现社区卫生工作“六位一体”的性质

目前社区护士主要工作是疾病的治疗护理,护士平均每天用于注射、输液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55.0%[9] ,规模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除从事护理工作外,还需兼职记账、收费、发药等非护理工作,工作内容相对局限。尽管在二级以上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家庭出诊服务,但服务内容单一、局限,主要是基础护理及老年慢性病护理。服务对象主要是个人,考虑家庭、群体和社区还较少;对疾病的预防方面很少考虑,更少考虑对群体行为干预而达到健康促进的最终目标,没有真正体现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据报道[10],美国社区护理能够提供多元化服务,早在20世纪70年代,其社区护理中心作为初级保健服务的主要场所,在护士的直接领导下,在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以及治疗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进入城区的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占总人口的42.1%,从而蕴含着大量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 启示

2.1 打造整体素质高的“全科式社区护士”

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在护理教学中以人文社会科学观为基础,注重人们对健康恢复、健康促进的体验,突出社区护理的特点,培养出的护士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敬业精神[11]。调查结果显示[12],100%的护士认为社区护理人员必需具备沟通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92%的人认为应该具备分析判断、计划决策和组织协调能力;93%和90%的人分别认为需要具备预测、评价能力;94%的人认为需要具备心肺复苏、心电图、换药、计算机应用等操作技术。这就要求社区护士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能处理各种复杂健康问题的能力,适应复杂的环境,同时,要学习护理人文知识,人际沟通、观察、咨询等各种新技能。在基础教育培养方向上,主要应重视社区护理能力的专业培养,例如,创造性思维、评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符合社区护理岗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2.2院校融合,建立实用性课程体系,推动社区护理教育的实践性和技能性

教育部2006年提出,在高等院校护理本、专科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建立“医院-社区”联合性质的实践教学基地。沈慧霞等[14]认为,应从社区护理工作的实际岗位出发,将围绕以解决实际工作中某一问题为核心的所有特定目标归纳在一起,与这些特定目标对应的内容进行整合,一起成为专业课程,在此原则指导下,建设了临终关怀、公共卫生与管理等9门课程。索海英等[15]认为,重要的课程是:社区护理学、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职能。另外,有资料表明[16],预计2040年,我国老龄人口总数将达到3.74亿人占总人口的24.48%,成为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因此,在老龄化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老年人的健康护理更需要社会提供服务场所、服务设施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应支持高校开设社区护理专业,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人文课程,注重人际沟通、应急救护技术等能力的培养,促进社区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2.3科学引进护理高端人才,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在人力资源的获取方面,李晓惠[17]经过研究提出:社区护士准入标准和资格认证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长期工作,其规范化、制度化对于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社区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选拔社区护士前应按需定岗,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公开岗位标准,实行双向选择,以保证引进合适的人才。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市与各高校联合,实施毕业生招聘会等形式,引进了一批高学历人才;一些地区政府采取返聘大医院高职称离退休护理人员到社区任职的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社区护理的人才质量。孔菊红和王桂华[19]提出充分利用医院的高年资、高职称护士,高等院校高学历护理教育人才和从事多年社区护理工作的老护士等联合培养社区护理专家团队,对于提高社区护理队伍整体水平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4建立长效考核机制,促进自我效能的提高

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薪酬激励制度势在必行。首先结合社区护理服务岗位的特点,建立长效考核机制,鼓励护士不断树立新目标,挖掘新鲜感,促进自我效能的提高,避免产生从最初对工作的热爱到应付工作再到逃避工作的状态。在薪酬福利方面,体现人性的薪酬体系,建立自主灵活分配的激励制度,给予每项护理工作以适当的权重,鼓励合作,避免过度竞争而伤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员工收入与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工作量等挂钩,做到奖惩分明。其次,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要充分考虑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的各种因素,[18]如服务方式、服务对象、环境条件、工作时间等,从过程质量、终末质量着手,运用多方面资料,建立可行的质量评价制度,有助于激发社区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社区护理服务水平代表着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尽管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卢蓉;姜润生;黄丽;徐正英;沈海文;张杪.昆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3,06.

[2]王亚东,李春雨,李静,等.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应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条件的现状.中国全科医学,2005,8(19):1559-1562

[3]林环,汪丹,王裕端,等.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和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24(11):77-79.

[4]侯淑肖;尚少梅;万巧琴;刘利群;周薇;金晓燕;王敏;邓述华.社区护士岗位设置与职责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2.

[5]张佩珍;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体系201.医学美学杂志,2014,19(4):355-357

[6]Brigid R, Jam R. Pre registration Nurs ing Educationin Aust rali a, New Zealand, the Unit edKingdom, and the Unit ed Stat es of America.Nursing Education,2001(40):120-126

[7]黄万琪,舒剑萍,程清洲,等. 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护士进修杂志,2006,21(3):254-257

[8]王茜,王薇,胡燕中美社区护理现状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全科护理2014,03,679~681

[9]孙洪梅,张巍颖.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护理研究,2005,19(5):932 -933

[10]安力彬;李文涛;姜波.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04. 71—72.

[11]程建红.张清华。陈国英,等.社区护理人才需求预测及规划性培养的研究[J3.护理研究.2004.18(3):535-536.

[12]叶杰.潘雨利.杨秀娟.等.在社区护理发展中护士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

[13]郭红.韩国社区护理的发展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55—557.

[14]沈慧霞等.建立完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想[J].医学信息,2007.20(7):1151—1153

[15]索海英,李晓霞,王玲,等.北京市社区护理工作现状调查研究.护理研究,2004,18(1):31-33

[16]李秀玲.从美国社区护理方式看中国社区护理发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6(5):71—72.

[17]李晓惠,邹晓清,贝冬莲.对深圳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及学历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231-233

[18]王菊芳,孙伟芳,陈丽红.对上海社区护理发展趋势的探讨.中华医院管杂志2005,21(1):66-69

[19]孔菊红,王桂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区护理需求及对策探讨.中华护理志,2004,39(4):314-316

[20]张静伟,姜丽萍.国际社区护理体系对我国社区护理开展的借鉴作用及启示.世界全科医学工作嘹望·2008,11(14)·1257~1258·

作者简介:

孙慧静,女,(1971-),职称; 副教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社区护理。

通讯作者:

刘宇,副教授,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

论文作者:孙慧静,刘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的研究进展与启示论文_孙慧静,刘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