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三科 陕西西安 710038)
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恢复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20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111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中回归正常生活101例,占90.99%,发生心理障碍者49例,占44.14%;对照组患者中回归正常生活65例,占66.33%,发生心理障碍者70例,占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5.50%(106/111),高于对照组的76.53%(7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中,能够全面优化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加强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可积极应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干预;乳腺癌;术后恢复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虽手术治疗可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因术后身体外形的改变及患肢功能的受限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幅度的降低,再加上术后化疗会产生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对化疗产生恐惧、不愿继续复诊而增加术后复发率[1]。我院自2012年以来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月在本院通过手术辅助化疗的209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111例)和对照组(98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组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4.97±10.3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62±2.25)年;乳腺癌Ⅰ、Ⅱ、Ⅲ期分别为46、44、21例,肿瘤发于左乳者59例,发于右乳者52例;护理组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8.35±8.87)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29±2.54)年;乳腺癌Ⅰ、Ⅱ、Ⅲ期分别为33、37、28例,肿瘤发于左乳者55例,发于右乳者4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于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围术期进行相关知识普及,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对患者实行切口护理,防止患者切口感染,督促患者及时用药,于日常生活方面给予患者所需的帮助,并给予体能运动方面的指导,令患者愉快度过围术期。之后进行周密的出院指导,并与患者约定适宜的复诊时间,交待患者如有疑虑,及时沟通。
护理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加用,(1)康复宣传指导:于患者出院时发放本院拟定的“康复计划手册”,围绕“乳腺康复指导”的话题展开系统的、分阶段的知识宣教,从乳腺癌理论知识、术后饮食、术后心理调节、术后运动锻炼等方面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2)系统化评估: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多方面分析患者的生活习惯、文化修养、服药依从性、兴趣爱好、家属概况、饮食规律等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讨论式或开放式的模式进行交流,和患者产生良好互动,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及不适症状,及时解决患者生理与心理的顾虑[2]。(3)延续性交流:可通过建立微信交流群的模式或定期举行交流集会的模式向该群体患者宣教相关知识,为患者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制造温馨轻松的环境,争取以此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其中术后生存质量观察指标为回归正常生活例数及比例、心理障碍发生例数及比例;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在末次随访进行,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3选项。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患者中回归正常生活101例,占90.99%,发生心理障碍者49例,占44.14%;对照组患者中回归正常生活65例,占66.33%,发生心理障碍者70例,占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5.50%(106/111),高于对照组的76.53%(7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周期不断延长,但乳腺根治手术因术后乳房的缺失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术后康复[3]。再加上患者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及康复锻炼的重要性缺乏了解,导致术后不能积极配合化疗及康复训练,从而使很多患者失去了最佳的康复时机而病死。延续性健康护理是住院护理的继续和延伸,近年来用于临床后效果显著。
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期间应用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能够保障患者树立正确康复理念、保持积极良好的恢复心态,详细讲解患者功能未能顺利恢复造成的严重后果,强化其在这方面的认知感,提高患肢功能锻炼依从度[4]。而通过面对面、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能够有效深入交流,促使患者尽快掌握患肢功能锻炼的科学方法,促使其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将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中,能够全面优化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加强患者医疗依从性,临床可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叶桦,王虹,代晓捷,等.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14(1):159-161.
[2]陈殷琴,陈国珍,郑婉婷,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7(17):7-9.
[3]李静芝,张丽娟,由天辉,等.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4(19):3059-3061.
[4]徐锦江,孙铭,顾立学,等.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6,15(9):972-974.
论文作者:张云,高芳宁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乳腺癌论文; 延续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