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述评--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理论研究综述_民族团结论文

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述评--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理论研究综述_民族团结论文

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理论研究综述之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民族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邓小平理论的深入研究,民族理论界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发展。特别是金炳镐教授等主编的《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民族理论界开始全面、系统地研究邓小平民族理论。现将改革开放以来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邓小平民族理论体系的研究

许多学者主要侧重于从总体上系统地去研究和把握邓小平民族理论体系,这是完整把握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1.邓小平民族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研究。多数学者认为,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金炳镐等认为:“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现阶段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结合起来,把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与实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正确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形成了一整套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从而组成了新时期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提出邓小平民族理论是新的历史时期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注: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1页。) 彭英明认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产生是“与我们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相一致的”,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报告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形成的开始,而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则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有了全面、系统、完整的概括和总结(注:彭英明:《试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民族研究》1994年第3期。)。杜玉亭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开始出现的标志。(注:杜玉亭:《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杨发仁则提出邓小平民族理论开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时期,认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认为这一阶段邓小平在民族理论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和邓小平在建国初期主持中共中央西南局工作这两个时期;第二个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为这一时期“邓小平的民族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注:杨发仁:《邓小平民族理论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新疆社会经济》1996年第3期。)

2.邓小平民族理论体系构成研究。学者们对邓小平民族理论主要思想内容的研究,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是都认为邓小平民族理论内容涵盖广泛,从总体上讲就是回答和指导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何尽快赶上先进民族的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黄铸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民族问题上有两个基本思想,一条是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一条是着眼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起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两条基本纲领,一条是政治纲领,一条是经济纲领。金炳镐等提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四个层次结构,认为“邓小平民族理论是一个整体结构,由四个相关联的层次构成:核心层次是民族发展;基础层次是民族问题的基本论点;中心层次是政策和制度保障;目的层次,即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注: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39页。)朱在宪认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是民族发展理论,主体思想是马列主义民族观。(注:朱在宪:《邓小平同志的民族问题理论体系初探》,《北方民族》1996年第3期。) 杜玉亭认为邓小平同志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中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由理论基础、目标系统、保障系统三大有机部分组成。(注:杜玉亭:《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3.邓小平民族理论地位研究。近年来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邓小平民族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关系问题,二是邓小平民族理论与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问题。

对邓小平民族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民族工作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注:《解放军报》,1994年9月30日。),这是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政治定位, 明确地阐明了邓小平民族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关系问题,即邓小平民族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是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围绕这一基本认识,学术界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金炳镐等认为“以民族发展为核心,这正是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的重大建树”;认为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民族问题实质的理论突破;二是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突破;三是关于民族工作根本任务的理论突破。并提出“邓小平同志首次把生产力标准引入民族工作。”(注: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77页。)韦剑峰认为,邓小平民族理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继续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着眼于民族地区发展起来;二是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看它能否发展起来;三是对民族地区的政策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四是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注:韦剑峰:《邓小平民族观初探》,《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李家秀则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这一问题入手专题论述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发展,认为“邓小平同志不仅制定了新时期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发展和共同富裕,同时还制定了为达到这一伟大目标的一系列方针、步骤和策略等等,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注:李家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发展》,《民族研究》1994年第6期。)

对邓小平民族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金炳镐等认为,前者是后者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从邓小平民族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关的十三个方面对两者的个性和共性关系问题加以分析,认为“邓小平的民族工作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属于这一理论,受这一理论指导又具有自身特色的。”(注: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74页。)罗庶长从邓小平民族观的四个方面专题论述了这个问题,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包括许许多多方面的内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不少篇章谈到民族和民族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的民族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注:罗庶长:《邓小平的民族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

4.邓小平民族理论特点研究。金炳镐等把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求实性、时代性和系统性。认为:“求实性体现在民族理论探索上,不唯书,不唯上,不照抄照搬,只求实;体现在工作原则、方法上,强调说实话、干实事,不搞空头政治,不搞形式主义”;求实性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一个鲜明特点。认为邓小平民族理论充满了全新的时代感,而且是整体综合性、结构层次性和功能目的性的高度统一”,所以系统性是其重要特色。(注: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79页。)杜玉亭把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特点归纳为三个统一: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与世界的客观实际高度统一,把中国民族问题纳入时代的主题;二是民族理论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统一;三是民族理论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统一。(注:杜玉亭:《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朱在宪认为“邓小平同志民族观的思想体系具有完整的理论性和系统的逻辑性的总体特征”,认为“邓小平同志的民族观,体现了理论性和逻辑性的统一、战略观与政策观的统一、认识论与实践论的统一”。(注:朱在宪:《邓小平同志的民族问题理论体系初探》,《北方民族》1996年第3期。)

二、关于邓小平民族理论思想内容的研究

1.关于民族平等思想的研究。金炳镐等认为,“民族平等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立足点。”认为邓小平的真正民族平等的思想是对我国民族政策、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客观评价和科学总结,邓小平提出的“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虽然是针对西藏而言,但其精神却具有普遍意义,“真正的民族平等”的含义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业已实现,各民族政治平等,并为各民族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平等提供了政治前提和政治保障,而真正实现各民族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上的平等,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关于促进民族平等的途径,一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杨荆楚则从西藏的发展和实际情况具体论述了我党在西藏实行的真正民族平等政策和邓小平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的思想。(注:杨荆楚:《立足于民族平等,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学习〈邓小平文选〉的几点体会》,《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 杜玉亭认为:民族平等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真正的民族平等观点的提出,说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中还有不平等现象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可以说是在中国实现真正平等的时期”。(注:杜玉亭:《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2.关于民族团结思想的研究。金炳镐认为,“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民族团结,特别强调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阐明了增强民族团结的途径,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金炳镐等认为在邓小平同志的民族团结思想中,“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作为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把发展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经济作为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把党的团结作为民族团结的核心,尤其是强调党的领导核心的团结”,“把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消除民族隔阂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的先决条件。”还认为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强调的目标是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邓小平同志不仅提出了这个最广泛的民族团结,还提出如何实现这个团结,提出加强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注: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30页。)刘绍川、张炯认为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一是把加强全党的团结,作为加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首要条件;二是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加强党的团结和各族人民团结的关键;三是把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作为全党思想理论工作者的一个共同任务;四是把全国各民族中的劳动模范和革命骨干,作为各地区、各部门各族职工群众团结的核心;五是把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作为新时期党的统战工作和人民政协工作的首要任务;六是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照顾少数民族利益,落实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共同致富,作为加强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七是把为促进和实现祖国统一、民族统一的利益而奋斗的立场,作为解决一切民族问题的根本立场。(注:刘绍川、张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民族理论研究》1994年第1期。)黄贤友、 马奎认为邓小平民族团结理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的实施和不断深入,为各民族团结和交往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加强民族团结就是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各民族团结的内在因素;四是真正的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五是搞好民族团结,首先要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方法上同少数民族商量,在态度上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六是搞好民族团结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得到发展。(注:黄贤友、马奎:《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团结理论》,《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

3.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研究。金炳镐等认为,“从国情出发,实行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的核心。”认为邓小平提出的要使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真正实行区域自治的“真正实行”的含义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二是说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使作为政治制度的民族区域自治,在各民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注: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76页。)杜耀富认为,邓小平把民族区域自治及其法制建设推向新的阶段,使之适应时代需要,趋向完善。认为:“邓小平在西南地区实行或准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所做的艰苦卓越的工作,为党和国家依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积累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实践经验;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作出了比解放初期更大的新的历史贡献,这就是1982年宪法和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和实施”。他们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关系论述,成功地解决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主要课题,即一是在建设民族区域的法制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是创建民族区域自治法制的基本原则,充实了马列主义关于解决民族问题要从实际出发的原理,把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方法和原则提到哲学认识论的新高度;三是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根本任务;四是指明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注:杜耀富:《毛泽东、邓小平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6期。)王玉认为,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适合中国情况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策的思想;二是要使少数民族真正实现民族平等,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三是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和思想。”(注:王玉:《邓小平论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研究》1996年第5期。)

4.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思想的研究。加快少数民族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和宗旨,也是近年来邓小平民族理论思想研究的热点问题。金炳镐等认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人民共同繁荣,是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的中心内容,是邓小平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核心思想”,“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使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的根本宗旨”。(注: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136页。)王勋铭认为,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指明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应有之义,同时也提供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客观条件。”这个客观条件有两条,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创造出强大的物质基础;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优越的社会环境。这一条件也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最有效的手段。他还认为:“邓小平关于民族政策的实质是发展的论断,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治保障。”(注:王勋铭:《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论指南——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帮助和发达地区的支持。做好扶贫工作是邓小平民族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朱培民认为“邓小平不仅指出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对振兴中国经济的意义和作用,而且提出了发达地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方式。”(注:朱培民:《论邓小平发展民族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蔡孝恒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关于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的思想。认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邓小平主要强调从五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全党对做好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必须给以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规划党中央应给予帮助和支持,保证其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二是国家在经济上要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支援,在重大项目上要向民族地区倾斜,在人才上派干部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三是先富裕起来的地区要帮助落后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四是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五是坚持国家社会扶贫与少数民族自身努力相结合的原则,推动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注:蔡孝恒:《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实现共同富裕——学习邓小平关于做好扶贫工作的论述》,《民族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李瑞以内蒙古为例,深入论述了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认为在边疆民族地区应把“发展摆在首位,在发展中注意克服不稳定因素,强化稳定的基础。”(注:李瑞:《在邓小平关于发展与稳定的思想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内蒙古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民族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对于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问题,杜玉亭提出对邓小平同志的发展和共同繁荣两个观点的认识问题,主张“‘发展’是对中国少数民族乃至对汉族和世界各民族都适用的共性概念,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适应于中国少数民族现代发展实际的个性概念”。该文还对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注:杜玉亭:《发展与各民族共同繁荣论略》,《民族研究》 1997年第2期。)

5.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两个基本方面,即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金炳镐等认为:“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辩证地看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邓小平不仅从战略高度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任务,而且也为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和方法。”(注: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48页。)蓝荃彬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榜样”;“邓小平同志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的思想的运用和发展。”这些思想都适应于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注:蓝荃彬:《邓小平关于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战略思想浅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振奋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金炳镐等提出“要全面地、历史地和深入地理解邓小平关于‘民族精神’的含义”。认为“邓小平所说的民族精神,是以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为基本内容,以维护祖国的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核心思想,以服务于解决特定的社会发展任务为实际目的作为其含义的。”认为只有完整地理解民族精神的含义,才能正确地把握振奋民族精神的方向。(注: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145页。) 何常林的《论邓小平的民族精神》一文专题论述了邓小平同志的民族精神思想,提出邓小平民族精神的三个方面:一是自尊自信精神;二是民族自立自强精神;三是民族自治自安精神。邓小平自尊自信精神体现在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思想上,体现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上,体现在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前途命运的论述上;认为邓小平民族自立自强精神的核心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注:何常林:《论邓小平的民族精神》,《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三、关于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

1、关于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研究。 对于邓小平民族工作指导思想,学者们也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金炳镐认为,“邓小平非常重视民族工作,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强调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繁荣,致力于全中国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富裕、强盛。他为国家制定了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其根本目的就是使中国富裕强盛起来,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认为“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邓小平关于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注: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139页。)马俊毅认为, 邓小平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民族的发展来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客观标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建设,一切方针、政策的制定,都要遵从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这个不变的目标。只有遵从这一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观念,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更快发展,从而带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得到发展。(注:马俊毅:《邓小平关于民族工作的原则与方法》,《民族研究》1997年第6期。) 杨金银从五个方面来论述邓小平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一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指针;二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工作的根本目的;三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工作的基本政策;四是发展经济,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五是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注:杨金银:《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南》,《民族工作》1995年第3期。)

2、关于民族工作基本原则的研究。 邓小平关于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他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和我们党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地区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体现。对此,金炳镐认为,邓小平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概述:“一是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首要原则;二是民族工作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总目标相结合,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三是把从政治、经济、文化上诚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诚心诚意地为少数民族服务,作为民族工作的宗旨,这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原则;四是稳步前进,是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注: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51页。)马俊毅认为,邓小平民族工作基本原则包括:“树立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的思想意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上诚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诚心诚意地为少数民族服务;民族工作要稳步前进;要把政策当作生命,正确制定、执行民族政策;‘要同少数民族商量’;要实事求是,注意调查研究等”。(注:马俊毅:《邓小平关于民族工作的原则与方法》,《民族研究》1997年第6期。)

杨发仁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小平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我国民族地区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做好民族地区的各项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注:杨发仁:《邓小平民族理论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新疆社会经济》1996年第3期。)

3、关于民族工作主要方法的研究。 关于邓小平民族工作主要方法的论述,金炳镐等认为,一是‘政策就是生命’,正确制定、执行民族政策是民族工作的关键环节;二是‘同少数民族商量’,是民族工作的基本方法;三是注意摸清楚情况,注意调查研究,是民族工作的基本方法;四是原则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是民族工作的重要方法。(注: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141页。)刘绍川、 张炯对邓小平民族工作方法进行了论述。认为“邓小平同志把同少数民族商量,作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原则’和‘工作方法’,就是邓小平同志要求把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具体运用到民族工作上来,把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方法贯彻到处理少数民族内部关系的工作上来。”(注:刘绍川、张炯:《邓小平民族思想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4 月版。)此外,他们在《民族工作的光辉文献》一文中认为:“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是邓小平同志历来所坚持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为了解决少数民族问题,邓小平很重视对少数民族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种把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和及时地解决问题、开展工作联系起来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虚心听取各方面代表人物经过调查研究后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的态度,对我们做好民族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注:刘绍川、张炯:《民族工作的光辉文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 年第4期。)

邓小平民族理论内容丰富,我国学术界对其研究的范围广泛,涉及民族理论的各个方面。本文仅就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综述,相信以后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和发展。

收稿日期:1998—06—01

标签:;  ;  ;  ;  ;  ;  ;  ;  ;  ;  

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述评--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理论研究综述_民族团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