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王森浩部长在全国煤炭工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_煤炭论文

推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王森浩部长在全国煤炭工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_煤炭论文

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王森浩部长在全国煤炭工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煤炭工业论文,健康发展论文,工作会议上论文,部长论文,摘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煤炭工业“八五”时期的简要回顾

煤炭生产稳步增长,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1994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12.3亿吨,提前一年实现“八五”规划目标。预计1995年达到12.8亿吨,继续位居世界第一,比1990年增长2亿吨。 “八五”期间煤炭行业基本建设预计完成投资759亿元,开工矿井207处、11360 万吨,投产矿井166处,新增生产能力8777 万吨。 煤炭出口1995 年预计2650万吨,比1990年增长49.5%。

扭亏增盈工作持续发展,大部分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好转。在国家逐年放开煤价、抽回亏损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国有重点煤矿亏损额逐年下降。1993、1994两年分别减亏20亿元,亏损面由1992年的90.3%,下降到1994年的68.8%。1995年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预计亏损14亿元,比1992年的58亿元下降44亿元。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取得成效,减人提效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实施建设100处高产高效矿井规划,已建成33处, 预计到1995年底将有53处矿井达到高产高效标准。1993—1995年,国有重点煤矿精简分流人员50万人,职工总数减少3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0万人;原煤全员效率预计1995年为1.76吨/工,比1990年的1.22吨/工提高44.2%。

煤矿多种经营发展迅速,非煤产业初具规模。煤炭企业单一产品、单一产业、单一经营的格局有所改变。预计1995年国有重点煤矿多种经营产值达到300亿元,相当煤炭产品产值的一半,比1990年增长2.4倍。目前,已形成多种经营厂点2万个,生产产品4000多种,从业人员200万人,1995年利税总额达到20亿元。

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煤矿安全状况好转。截止今年12月20日,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比1990年下降17%;国有地方煤矿下降3.6%;乡镇煤矿下降32.8%。乡镇煤矿开始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八五”期间,乡镇煤矿发展很快,今年产量将达到5.9亿吨。1994年3月国务院召开全国乡镇煤矿工作会议,确定了“扶持、改造、整顿、联合、提高”的“十字方针”,年底国务院颁布了《乡镇煤矿管理条例》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按照会议部署,依法全面开展了清理整顿工作,关闭了一批无证非法开采的小井,引导乡镇煤矿逐步走改造、联合、提高的发展道路。

煤炭地质、设计、机械制造、科研、教育、环保、审计、纪检、监察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八五”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经验,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中央确定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在这个前提下,努力将中央的大政方针与煤炭工业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践中我们认为值得肯定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条:

一是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促进观念的转变。煤炭工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传统观念对人们的思想束缚较深,成为改革的最大障碍。这些年我们正是抓住这一要害,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入手,以转变思想观念为重点,通过理论学习和典型示范,努力破除以产量为中心的产品经济观念,树立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销售的新观念;破除重投入、轻产出的粗放经营思想,树立以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的新观念;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依靠自身努力求生存、求发展的新观念;破除单一产业、单一产品、单一经营的旧观念,树立以煤为本、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新观念;破除“铁饭碗”、“铁交椅”观念,树立人才流动、竞争的新观念。随着观念的转变,不断开阔了人们的思路,从而推动煤炭工业的改革和发展一步步地向前迈进。

二是深化改革,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解决制约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根本出路在改革,抓住转换经营机制、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煤炭企业就会增强活力。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也进一步促进煤炭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变。在减少各种指令性计划的同时,工作重点正逐步转到规划、协调、监督、服务上来,加强了必要的宏观调控,加强了政策研究和法制建设,国务院颁布的两个行政法规填补了煤炭立法的空白,《煤炭法》草案已报国务院审议。

三是必须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始终抓住减亏增盈不放。党的十四大之后,面对煤炭企业走向市场的新形势,我们确定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扭亏增盈为目标”的指导思想。这些年始终按照这个思路指导工作,把发展经济的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上来,加强总量控制,实现产销平衡;依靠科技进步,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狠抓减人提效,实行集约化生产;加快转产分流,发展多种经营、第三产业;强化企业管理,努力增收节支;严格执行“三不”原则,加强货款回收。因此,使煤炭企业在增支因素很多、困难较大的情况下,保持了连年减亏增盈的好势头。

四是必须坚持弘扬煤炭职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近几年,煤炭工业在经济运行中受资金紧张的困扰,面临许多困难,甚至影响到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弘扬“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倡导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风格。在1995年初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大张旗鼓地表彰了500名劳动模范和100个先进集体,进一步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同时狠抓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政勤政建设,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保持了矿区和职工队伍的基本稳定,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实践证明,部党组近几年的工作方针、思路是正确的,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必要的、有效的,符合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这些成功的做法,我们在“九五”时期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

在充分肯定成绩和进步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制约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有些方面相当突出。一是经营粗放,用人多,效率低,亏损面大。二是历史包袱、基建债务沉重,营业外支出大,安全、生产、生活欠帐多。三是基建开工规模不足,生产后续乏力,可供建设、利用的精查储量严重不足,资源接替困难。四是乡镇煤矿开采技术落后,资源浪费大,相当一部分乱采滥挖,安全生产状况差。五是煤炭工业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职工文化技术素质与煤炭工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这些问题都增加了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的难度,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既要看到形势好的方面和有利条件,认清本质和主流,坚定前进方向和胜利信心,也要足够估计一些潜在问题的严重性。

二、“九五”时期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

“九五”时期正处在世纪之交,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到本世纪末,在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 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做好煤炭工业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将一个什么样的煤炭工业带入二十一世纪。提交这次会议再次讨论的《“九五”时期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纲要(草案)》,对“九五”煤炭工业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政策、战略措施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我们的行动纲领。

经过五年的努力,到本世纪末,我们要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煤炭工业经济体制,多数国有重点煤矿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煤炭工业技术面貌有较大改观,用人多、效率低的状况基本改变;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管道输煤、煤层气开发、坑口电厂和洁净煤技术四个战略性起步工程有较大进展;国有重点煤矿总体上扭亏,大多数企业扭亏为盈;煤炭工业整体素质提高,实现优质、高产、安全、高效,基本摆脱困境,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煤炭职工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和提高。

“九五”的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个关键环节。转变经济体制,就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继续坚决地、积极地推进经济体制和其它方面的改革,进一步理顺各方面经济关系,健全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秩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继续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主要靠增加投入、上新项目,偏重追求经济数量和速度,忽视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消耗高、质量差、效益低的生产发展方式和状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实行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客观趋势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对煤炭工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抓好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就是抓住了纲,牵住了牛鼻子”。“九五”煤炭工业的工作,要始终贯穿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这条主线,切实把它体现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经过五年努力,取得明显进展。

围绕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九五”时期,要认真贯彻以下十条方针:

第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保持供求基本平衡为目标,组织煤炭生产。必须把握好煤炭工业发展速度,处理好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要采取限产压库、调整生产结构、制止乱采滥挖和非法无证开采等措施,调控煤炭总量,创造一个产销基本适应的煤炭供求关系。

第二,坚持“中央地方一起上,大中小煤矿一齐搞”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原则。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的长期方针。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特别是乡镇煤矿快速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实行“中央地方一起上,大中小煤矿一齐搞”的方针是正确的。今后要继续贯彻“扶持、改造、整顿、联合、提高”的方针,抓好清理整顿,全面提高乡镇煤矿的素质,实现健康发展。

第三,坚持“抓大放小”,把国有煤矿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与成败。国有煤矿是煤炭工业的骨干,增强这部分企业的活力,关系到煤炭工业持续发展和职工队伍的稳定。要开阔思路,勇于探索,加大国有煤矿改革力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逐步建立起新的经营机制。要实行“抓大放小”的方针,抓住一批起骨干作用的大型企业,放活一批小的企业。

第四,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进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煤炭工业经济效益之所以差,根本原因之一是长期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靠增人实现增产,造成人员多、效率低,企业负担重;技术投入少,科技含量低;产品单一,产业结构很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没有形成。“九五”时期,要围绕上述问题的解决,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第五,坚持“安全第一”。煤炭工业的特点决定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重要地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丝毫放松,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的关系,切实把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全面提高企业素质,提高煤矿抗灾能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六,坚持科教兴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基础,实施科教兴煤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世界煤炭工业日新月异,正向着技术密集型发展。我国许多高产高效矿井的实践也证明,只有坚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才能根本改变煤矿落后面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定要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把部党组《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煤战略的决定》落到实处,使煤炭工业的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第七,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九五”煤炭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资金的筹集,四个战略性起步工程的推进,五个重点科技攻关的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要认真研究国际市场,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的经验武装煤炭工业。同时要进一步扩大煤炭、煤机及其他产品出口,加强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第八,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我国煤炭资源条件、经济环境千差万别,计划经济时期对各煤矿投入不同,各煤矿所处的生产阶段不同,造成了企业之间经济效益的悬殊。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掩盖企业经营的好坏,挫伤企业积极性。“九五”期间对国有重点煤矿不再实行总承包,而实行分类指导的方针。在综合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企业采取不同政策,为企业进入市场创造平等竞争条件。

第九,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煤炭行业“九五”期间解困、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扶持。但是国家的财力毕竟有限,从目前国家已明确的扶持政策看,满足不了煤炭工业解困的客观要求。我们一定要横下一条心,眼睛向内,把立足点放在加强自身工作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走出困境。

第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两个文明同步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实现“九五”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要切实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始终不渝地坚持抓好。

三、1996年的重点工作

1996年是跨入“九五”的第一年,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煤炭企业扭亏增盈、扭转资金紧张局面,走出困境的压力很大;解决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历史包袱、历史欠帐及其它深层次问题,决非易事;转变经济体制,深化企业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前进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在所难免。认真做好明年的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于巩固和发展“八五”取得的成绩,顺利完成“九五”的各项任务,具有重大意义。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自我加压、负重奋进的艰苦创业精神,开创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1996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是:(1)国有重点煤矿亏损降到10 亿元以下,争取回收拖欠货款100亿元;(2)百万吨死亡率,国有重点煤矿为1.1左右,国有地方煤矿为4.5,乡镇煤矿为9;(3)完成国家计委下达的生产建设计划:全国原煤产量12.9亿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5亿吨; 国有重点煤矿基本建设投资154.6亿元,投产井13处、1615万吨。

1996年煤炭工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扭亏增盈为目标,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强化企业管理,大力调整结构,推进科技进步,搞好安全生产,提高职工的物质文化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明年的工作要抓住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这个纲,坚持两手抓,扎扎实实地推进煤炭工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夺取两个文明建设的新胜利。

(一)以搞好国有煤炭企业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加快煤炭工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步伐。

实行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改革的力度。党的十四大以来,煤炭系统的各级领导班子,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涌现出一批思想解放、大胆开拓、实干进取的先进典型。他们的实践再次证明,条件再困难的企业,观念一变,就有思路,就有办法,就会面貌一新。相比之下,一些单位迟迟迈不开步子,工作进展不大,根本的原因还是观念没有转变,仍然把解困的希望寄托在国家扶持上。这个问题我们虽然年年讲、年年抓,但是,等靠要的思想,因循守旧的思想,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并不是所有单位都解决了。因此,要继续抓住转变观念这个关键环节,进一步解放思想,力度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是按照“行业管理、资产监管、分类指导、政策扶持、推向市场”的思路,改革盈亏管理模式,打破行业内部的大锅饭。对条件比较好的企业,从明年起实行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税后利润除出资者应得到的权益外,都留给企业,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条件比较差的企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调整产业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九五”期间扭亏为盈。对条件很差和已进入衰老报废期的企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全面实行转产。

分类指导的重点放在第三类企业上。部专门成立了困难企业解困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帮助这些企业研究制定摆脱困境的规划、措施,并在基建投资、三产贷款、技改资金、亏损补贴等方面,采取必要的倾斜政策。困难企业多的省(区)煤管局、煤炭厅也要成立解困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负责,一抓到底。企业之间要互相支持,扶危济困,争取在3—5年内使特困企业走出困境。

二是深化企业改革,推进转机建制的进程。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进度。明年初,兖州、郑州、平顶山、盘江矿务局和中煤建安公司5家试点企业按新的体制和经营机制运行, 到年底基本完成对原矿务局所属二级单位子、分公司的重组和设立,构筑起以“母子制”为内部结构的集团公司框架。其它试点单位要抓紧制定方案,研究论证,加快改制步伐。对大同矿务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集团公司进行重点指导;会同福建省政府,抓好永安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加快组织实施《监管条例》,理顺国有企业财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分工监督和企业经营的关系。在抓好向大同局派出监事会试点的同时,上半年向已改建为国有独资的大型煤炭企业派出监事会。

全面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现分灶吃饭,彻底打破大锅饭。要通过会计核算和劳资统计的改革,对煤炭生产、多种经营和后勤服务进行科学界定,实行分别核算,分别统计,模拟市场运转。根据企业内部单位的不同情况,实行承包、租赁、国有民营、资产转让、股份制等不同的经营方式,促进存量资产的优化,使国有资产向效益好的方向流动,把经济搞活。

加快煤炭行业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争取在3—5年内基本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煤炭企业实际的养老保险体系。在省级统筹基础上,明年要重点搞好全行业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调剂。各单位要树立全行业一盘棋的思想,严肃结算纪律,强化征缴手段,实行养老保险基金分级负责制,确保应上缴的调剂金足额上缴。

煤炭行业的康居工程是国家安居工程的组成部分。要实行康居工程与行业房改相结合,解危解困与实现住房规划目标相结合,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建立企业新的住房机制,为向商品化、社会化过渡打好基础。

三是加大基建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明年,要召开现场会,推广新集煤矿的经验,建立投资决策责任制,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新矿区、新机制、新项目、新机制。同时,改革勘探、设计、施工、基建程序等方面一些不适应的规范、规程和标准。搞好设计施工队伍、装备和基地规划,加快设计院改企建制的步伐。整顿、规范煤炭建筑市场,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对煤炭资源要实行经济评价,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资源勘查、评价体系,并做好精查地质报告有偿使用工作。继续实行谁用煤、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各行各业和用煤大户投资办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办矿,拓宽煤矿建设资金渠道。

按照国家计委有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的规定,积极争取国家在“九五”期间增加煤炭资本金数额,使新建项目具有还本付息的能力和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的能力。

四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实行“三不”原则,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煤炭流通秩序。煤炭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家的流通体制改革相配套,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既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又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努力提高流通运营的质量和效益。其目标模式是,煤炭企业和企业化的销售公司成为煤炭经营主渠道,减少流通环节,产需直接见面,购销纳入合同管理,按市场原则公平交易。

实行“三不”原则是煤炭流通领域里的一项重大改革,从当前看是解决货款拖欠的有效途径,从长远看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商品交换规则、依法经营的有力举措。明年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三不”原则,在保证不欠新帐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清理回收旧欠款上,争取收回100亿元。同时,不见钱不请车,彻底解决代垫运费问题。

加强对市场的研究。研究用户的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研究煤炭价格的形成机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来指导生产和销售。强化对煤炭市场的宏观调控,合理划分市场销售范围,严肃运销计划的申报和管理,做好地区煤炭品种的调剂,实现产运销平衡。鼓励打破行政区划、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按产供销的实际需要,建立产销联合体或集团公司。发挥自律性行业协会的作用。研究与煤炭流通体制改革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依法整顿、规范煤炭流通秩序。

五是加快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煤炭法律法规体系。在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两个法规的同时,加快煤炭立法步伐。集中力量,精心组织,推动《煤炭法》修改、协调、审议工作,争取明年由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年底前出台实施。加强煤炭企业法制建设,开展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特别是要学习与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法律知识,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煤炭企业要依法经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法律审核制度,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扭亏增盈为目标,下大力量推进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是强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促进减亏增盈。加强总量控制,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销售。扩大经济效益好的煤矿的产量。对煤质差、成本高、效益差的矿井,继续采取关停、限产的措施。对采掘关系紧张矿井,采取限产量、促掘进措施,对乡镇煤矿通过法律、行政和联合销售等手段控制盲目增产。发展洗选加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质增收。

严格控制和减少企业职工总数。在政策上,除对国家统一分配和安排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外,原则上不再招人;对统分人员,一律面向生产一线,顶替非正式用工;企业新建矿井和改扩建项目,实行新的用人机制,所需人员原则上由内部调剂或通过基建队伍转岗解决。继续精简机关,精简人员,1996年要分流15万人。所有精简分流的人员都要与原煤脱钩。

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内部经济核算、内部银行和经营调度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的经营管理机制,强化目标成本管理,加强对成本的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把管理费降下来,力争压减三分之一。继续搞好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加强煤炭物资行业管理,发挥煤炭物资市场整体优势,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处理积压物资,盘活闲置的固定资产,千方百计节支降耗,提高效益。

二是调整基建布局,搞好重点项目建设。煤矿基本建设要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少铺新摊子。在建矿井中,没有效益的要停建。新建项目要充分考虑开采条件、需求条件及外运条件,合理布局,优先开发煤炭主要销地资源条件好、经济效益好的煤矿。所有项目都要按下达的投资计划指标,并考虑各种增支因素来安排工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留缺口。矿区改扩建要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综合效益为目标,以煤、电、路、焦化、建材及其产业综合发展为模式,逐步进行补项配套,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投融资步伐,积极引用外商直接投资,搞好煤炭重点项目的建设。加大第三批日本能源贷款使用额度,缓解国家基本建设资金紧张的状况。认真做好福建投资贸易治谈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抓好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搞上市股份制企业的改制工作。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多种经营,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实行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抓好四个战略性起步工程,特别是在煤电的综合开发和煤层气开发利用上,明年争取有新的进展。

合理利用国家的贴息贷款,建设一批效益工程。明年多种经营产值要达到360亿元,销售利税率达到10%以上。 对现有的多种经营项目,要进行一次清理,没有效益、无还贷能力的,该停的停,该关的关。上项目必须进行科学的论证,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所有贷款项目,都要按新机制运行,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用新增效益还贷。在实行统贷的情况下,尤其要强化还贷意识。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第一产业的步伐。煤炭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和自然优势,拓展第一产业的领域,鼓励精简下来的富余人员转到第一产业,创造新的价值。发展第一产业要采用新的经营方式、新的经营机制,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服务、分户经营、自我解困。有条件的,要组织专业化生产,实行集约化经营。

四是强化安全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防治瓦斯、煤尘特大事故为重点,搞好矿办小井和乡镇煤矿的整顿,切实解决思想松、管理松、纪律松的问题,真正把强化管理、强化责任、强化培训、强化监督的工作落到实处,杜绝无人负责的现象。加强“一通三防”技术改造,必须保证吨煤一元资金专项治理瓦斯煤尘,落实“四项装备”措施,提高矿井抗御瓦斯灾害的能力。事关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和一、二类物资应由矿务局统一购置。对高瓦斯矿井,要坚持先抽后采。狠抓质量标准化,严格现场管理。凡因违章造成的重大事故,不仅要严肃处理责任者,也要追究失职的安全监察人员的责任。继续搞好安全业务培训,重点岗位、重要技术工种的工人,必须持证上岗。

五是以建设高产高效矿井为重点,加快实施科教兴煤战略。要加快进度,明年再建成15处高产高效矿井。建成王庄、新集等5 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矿井,原煤人员效率达到10吨/工。 要按照高产高效的要求,加大现有矿井技术改造力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采掘机械化,减面减人,合理集中生产。

认真组织好部确定的五项技术攻关及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的起步工作和成果推广工作。

进一步提高煤矿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集中力量开发研制一批技术含量高、技术性能好、可靠性强的煤矿机械产品,以适应高产高效矿井和技术攻关的需要;同时大力发展适用技术和机械产品,促进各类煤矿提高技术水平。

加快煤炭专用通信网和煤炭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在明年基本完成由85个卫星地面站组成的卫星专用网建设,继续进行井下和矿区的通信改造,完成煤炭部和省煤管局(厅)、直管局的计算机联网,开通电子邮件,以适应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整体素质的需要。

科教兴煤,教育是基础。煤炭教育要围绕人才培养和提高队伍素质,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积极推进中国矿大“211”工程建设。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

六是坚持“十字方针”,引导乡镇煤矿健康发展。结合颁发煤炭生产许可证工作,加强执法检查,推动乡镇煤矿的清理整顿,依法关闭无证非法开采的矿井,帮助暂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尽快达标。争取1996年底完成有条件的乡镇煤矿的发证工作,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煤炭生产秩序。

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建立乡镇煤矿发展基金,提高维简费标准,争取贷款等,引导和扶持乡镇煤矿增加积累,提高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抗灾能力。结合重点产煤县建设,开展以矿井联合、规模经营、集约化生产为重点的综合技术改造,减少矿点个数,提高单井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回收率。

(三)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为煤炭工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政治保证。

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宣传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部党组提出了《关于“九五”期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提交这次会议讨论,定稿后正式下发贯彻落实。这里强调四点:

一是下力量加强职工队伍的建设,努力培养一支“四有”的特别能战斗的煤炭职工队伍。继续按照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确定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要达到的六条标准,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要持之以恒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持之以恒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搞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旗帜鲜明地弘扬正气,理直气壮地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持之以恒地弘扬煤炭职工“特别能战斗”精神,“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爱矿山、做主人、献身煤炭事业”的精神,激发广大职工自觉投身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之以恒地抓好基层区队建设,全面普及做四有职工、建五好班组、创六好区队、建文明单位的活动,把两个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要结合班子调整,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下功夫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增强党性,廉洁自律。严格政治纪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各级党组织对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继续转变用人观念,大胆选拔一批德才兼备、思路开阔、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抓好党政干部队伍、企业家队伍和科技干部队伍的建设。

坚持不懈地抓好反腐败斗争。继续坚持中央确定的反腐败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三项工作格局,着重在抓深入、抓落实、抓实效上下功夫。正确对待群众的举报,认真查处大案要案,严肃惩治违法犯罪分子。同时,掌握政策界限,旗帜鲜明地保护大胆改革的领导干部。继续狠刹公款吃喝玩乐风,抵制一切严重脱离群众和违反群众意愿的行为。在领导干部中,加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教育,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大兴实事求是之风,艰苦创业之风,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之风。彻底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侈浪费、以权谋私等歪风邪气。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与群众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特别要关心离退休的老干部、老工人及伤亡职工的家属。

加强企业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适应企业改革的新形势,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健全民主集中制,探索和完善党管干部的有效机制。积极稳妥地在生产一线发展党员。继续开展创先争优、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群众网等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维护矿区稳定。煤炭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继续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务实”的方针,紧紧围绕部党组的中心工作,围绕煤炭工业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投身改革;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克服困难;坚定信念,增强信心,理顺情绪,维护稳定。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支持各级政研会开展各种研讨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参谋作用。

认真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加强舆情调研,倾听职工的呼声、反映,及时掌握信息,及时解决问题,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对因严重官僚主义而导致发生不稳定事件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确保职工的基本生活,特别是要保证职工工资和离退休费的按时发放。动员各方力量做好特困职工家庭的扶贫解困工作,开展互助自救活动。部党组遵照中办、国办的指示精神,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措施,要抓紧落实。春节期间职工的生活,要及早安排。

四是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要逐步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目标明确、责权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的精神文明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广泛参与的局面。

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保证机制,逐步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日常经费要列入财务计划。有计划地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建设,改善矿区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专职政工队伍。企业在深化改革中,一定要保留精干的政工机构,并按职工总数1%的比例,配备专职的政工干部。 要加强政工队伍的自身建设,关心和解决政工干部的实际问题,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展争作合格宣传思想工作干部的活动。继续实行一岗两责的制度,形成全员全方位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格局。煤炭行业的各级组织、各级干部都要坚持两手抓,都要结合本职业务,做好思想工作。要把这一条作为考核班子、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组织制度上,保证两个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新形势、新任务,对各级煤炭工业管理部门提出了新要求。部机关各司局和各煤管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精简会议,精简文件,精简评比评选活动,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运用典型指导面上的工作。要切实加强政策研究,善于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和普遍性的要求具体化,有效地加强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保证煤炭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标签:;  ;  ;  ;  ;  ;  ;  ;  ;  ;  

推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王森浩部长在全国煤炭工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_煤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