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_社会价值观论文

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_社会价值观论文

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成年人论文,价值观论文,基本特征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价值观是一种对事物有明确取向的评价和判断,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阶段持久性。因而价值观是一种观念体系,人们的行为正是在价值观的指向和激励下,不断适应和创新的。人不是天生就有明确的价值观的,是经过后天的环境熏陶、教育和社会实践逐渐形成,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着。价值观对人生实践的导向作用非常强劲。

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正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向?它对我们的价值观教育会产生怎样的启示?本文在对安徽省8城市(含农村)2426名未成年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回答。

一、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演变与社会背景关系甚大,并且有一个渐进性的过程。由于不同年代的未成年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在其价值观的演变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因此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也是有差异的。当代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在其渐进性演变中,主要呈现以下基本特征:

(一)在不断成熟的进程中总是伴随着幼稚性

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既有成熟的一面,也有幼稚的一面。从成熟的方面来看,“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干大事”等等诸如此类的誓言和豪语,其实已经表现出价值目标的成熟性,而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当然,这种成熟性有一定的局限。

表现出幼稚的是,对“早恋”这样的问题,“觉得很正常”的未成年人占总数的21.35%,认为“可以理解”的未成年人占21.93%,两项加起来为43.28%;远远大于“不赞成”的比率(38.58%),情感问题对成年人来说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而对未成年人来说未必是。未成年人对情感尤其是对异性的情感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本身就不成熟,更不具有稳定性。在个别访谈中我们也得知,对于“早恋”这样的情感问题,有些未成年人只是觉得“好玩”,并不当真,幼稚是未成年人的特性之一。

未成年人对于青少年轻生现象的看法,也表现出相当的幼稚性。在“应当珍惜生命”的问题中,“不清楚”(23.21%)和“无所谓”(18.22%)两项之和为41.43%,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自杀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年龄趋小。如:2007年“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安徽太和县张营小学5名13岁的女学生集体投水。这与心理准备比较充分的成年人自杀是不一样的,大多与未成年人本身的幼稚有关。但这种情况不单是幼稚性的问题,也表现出未成年人对生命意义的误读和对生命尊重的曲解,如昆明扒机幸存少年见到同伴从高空坠落毫不难过。

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幼稚性也表现在其它方面,像未成年人“个性留言”中所言“早得贵子”、“嫁个好老公享清福”、“祝你发财当大老板”、“娶个美女当老婆”;在爱好一栏中,填写“泡妞”、“杀人游戏”、“去死吧”;在特长一栏中填写“找美女”、“觅情人”等,看上去似是戏言,但我们又不能不认为是这些未成年人幼稚的内心价值取向。

(二)在框架构建中承受着向心力与离心力的综合作用

未成年人在回答“你认为最大的幸福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他们经过慎重考虑得出如下结果:依次是“有知心朋友”(26.75%)、“功成名就”(23.62%)、“有个好伴侣”(20.18%)、“助人为乐”(16.74%)、“能挣大钱”(5.48%)、“见义勇为”(5.39%)、“能当大官”(1.86%),这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和谐需求和个人精神需要的结合,是社会向心力作用的结果。

使未成年人感到最苦恼的事在很大程度上是离心力在起作用。排序第一的是“不能被人理解”(38.21%),尤其是女性未成年人比男性未成年人更渴望被人理解,其比率是男性未成年人的近两倍。

向心与离心看上去似乎是对立的,但它们能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得到平衡、和谐。一般认为,向心是正向的教育在起作用,使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这符合国家的要求,努力实现社会预期。离心是形形色色的负面影响在起作用,使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偏离正常轨道。由于向心力与离心力都是动力,同时作用于人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两者相当,就会促使被作用的未成年人在思维上出现短暂停滞或是无所适从的情况,导致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出现变异。

(三)在渐进性价值认知的同时不乏跳跃性价值认知

未成年人在回答“最期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其排序是“有道德的人”(22.83%)、“对社会有用的人”(19.87%)、“出人头地的人”(18,51%)、“平庸的人”(14.01%)、“有大本事的人”(13.72%)、“光宗耀祖的人”(11.05%),成为“有道德的人”的选率最高。“道德”曾一度遭到成人的冷落,也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价值观,使其中的道德观念成分漂移游荡,表明未成年人价值认知的回归,深刻体现了未成年人价值观发展中的渐进性。

未成年人在回答“长大后最想干什么?”时,“干大事”的选率最高(23.49%)。从形式上看显示出未成年人人生目标的宏大,其实这是跳跃性认知的表现。我们分析“最期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数据就可看出这一点:做一个“平庸的人”的选率(14.01%)竟处第四位。显然“干大事”与“平庸”不在一个层面上,相提并论有悖常规。有“大本事的人”才能“干大事”,这是常理,但在同一未成年人群体中,选做“有大本事的人”(13.72%),与选“干大事”(23.49%)的比率有明显差距。当然,选“干大事”与选“平庸”或选“做有大本事的人”不是同一部分未成年人,但把接受调查的未成年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跳跃性认知就显见了。在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进程中,渐进性与跳跃性始终融于一体。

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来自对事物的基本认知。渐进性是人认知的基本规律。渐进性认知符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而跳跃性认知却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经验积累,在未成年人中也时有表现。

(四)在传统成分与现代意识的交织中艰难演化

研究表明,34.87%的未成年人认为社会上最不文明的行为是“不赡养父母”,意味着这一代未成年人愿意接纳“赡养父母”这种传统美德。尽孝道是社会大力提倡的,未成年人有自己的想法:61.99%的人认为尽“孝顺父母”这种孝道“永远不过时”,可见多数未成年人表明了一定会孝顺父母的态度。

赡养父母,善待老人是中国的优良道德传统,多少年来一直沿袭着。但近年来,这种传统受到严峻挑战。当今社会“空巢”现象凸现,如何孝顺父母、赡养老人成了一个很棘手的社会问题。2006年“上海‘孝星’评选,年轻人全部出局”,从一个侧面说明赡养问题不再是有无经济能力的问题,而是有无孝心,能否尽孝道的体现。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多数未成年人表示能接受这种赡养父母的传统美德。

未成年人价值观的现代性体现在,一方面对传统观念的摈弃,一方面对新生事物的悦纳。比如在对待“情”、“性”的问题上,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就比较开放;在竞争意识上也比较强;在生活方式上倾向于快节奏;在人际关系上青睐和谐等等。不论社会怎样发展或发展成怎样的社会,接受传统,承前启后都是存在的,这些都是社会的构成要素。同样,一个社会没有现代性,也就不可能向前发展。

(五)在追慕时尚中难以彻底摆脱意识落伍

未成年人的时尚本身是未成年人价值观的表现形态之一。在通常情况下,表达时尚的观念与行为是一致的,但时尚在未成年人身上却有观念与行为的离异现象。比如一边对韩流、超级女声、大长今追慕得五体投地,看上去很“时尚”、“现代”,一边又对大长今缺乏了解,有占总数26.47%的未成年人连“大长今”是哪国人都搞不清楚,很难说清他们在时尚、追慕什么。

对社会时尚内涵的熟悉度,也不像我们原先估计的那样,也有32.37%的未成年人搞不清“韩流”是什么,“Rain”是谁,“金喜善”是男是女;对“超女”这种草根偶像的了解也仅限于表层,连“玉米”、“凉粉”、“盒饭”、“粉丝”各代表谁也没有弄清楚。可见,未成年人价值观现代性的强弱并不能完全用时尚的程度来体现。

时尚与未成年人有不解之缘,历来如此。近年来“哈韩”风靡国内,现在又进入“动漫”时代。尽管网瘾是未成年人的一种病态时尚,但未成年人依然欣喜接纳。无论时尚本身的优劣以及引致的后果如何,未成年人总是快步紧跟时代的步伐,追寻时尚语境。行为上的前卫,促使时尚的生成,同时理想化的成分增多,意识上落伍的几率增大。时尚与落伍是未成年人价值观中的孪生姐妹。

(六)在集聚意识趋强的表象下存有离散情绪的张扬

未成年人对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基本认同的,五成多的未成年人“喜欢”班集体,近五成的未成年人也“关心”班集体,35.86%的未成年人“经常参加”集体活动,还有42.62%“有时参加”集体活动,都表达了他们较强的集聚心理。这种集聚心理的背后,是一种纯真的流露,抑或是郑重的表白,还是出于无奈的选择,需要进一步探究。

在未成年人中,“不参加”、“不想参加”班集体活动的两项之和为16.61%,对班集体“不关心”、“无所谓”、“不知道”三项之和为36.52%,这些数据表明未成年人存在较浓烈的离散情绪。

未成年人的反抗性、叛逆性的价值认知,在其它方面也有表现。对传统理念的传承,在某种程度上,不是未成年人心底的选择,是一种从众心理、“随大流”思想的驱使,有些也是出于无奈。脱缰正是未成年人价值选择的最佳期望之一,实际上也已在静悄悄地实践。

不受父辈的约束,不受外界的干扰,“我行我素”,未成年人想达到这一点,但现实中,不可能完全做到。反抗约束是未成年人的事,习惯约束,或者是强化约束,是成年人的事,两代人的价值取向在这里让人感到泾渭分明。在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频显传统色彩的现代社会里,要想绝对不受世俗的影响,完全摆脱传统,未成年人是无法做到的。

(七)在自尊、自信与自卑的旋涡中蹒跚前行

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性,价值取向间是一种并存互容的关系。自尊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在当代未成年人身上表现得很具体,这说明,未成年人实际上并不一味拒绝传统,他们只是对传统有较强的选择性。自信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撑,不少人很多时候缺乏的就是自信,导致悲观和失败。自卑却是一种充满消极气息的隐匿个性的主张。以“三自”(自尊心、自信心、自卑感)为例,在未成年人中表现出:

1、自尊心最强。认为自尊心“很强”(28.11%)和“强”(31.32%)的未成年人的选择率之和为59.43%,仅有3.34%的未成年人称“没有自尊心”,认为自尊心“不强”的未成年人也只有9.56%,“不知道有没有”的未成年人有6.59%,这部分人不能很快确定自己的自尊心的存在与否。

2、自信心次强。未成年人认为自信心“很强”(26.34%)与“强”(23.37%)的两项之和为49.71%,近半数的未成年人充分肯定了自己的自信心,认为“没有”自信心的仅有4.62%,表示自信心“不强”的也仅有11.29%,有4.16%的未成年人不敢确定“有没有”自信心。

3、自卑感显著。未成年人认为“经常有”(18.3%)与“有时有”(42.62%)自卑感的两项之和为60.92%,这个比例是比较大的。表明未成年人在自尊、自信的情境下,也有大面积的自卑阴影。

综合起来看,在2426个被调查的未成年人中,有3.34%的人认为自己没有自尊心,有4.62%的人缺乏自信,有60.92%的人有自卑感。单从这三个选率,我们就可知道至少有52.96%的人生活在自尊、自信与自卑的漩涡里。应该说这种融结既是现实的也是合理的。

(八)在精神喜新中夹杂着心理阻滞惯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在未成年人中存在我们预期的反响。虽然有16.86%的人对此毫不知情,并有7.63%的人感到“无所谓”,但75.51%的人赞成(52.59%)或比较赞成(22.92%)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绝大多数未成年人的精神喜新表现。

未成年人对于“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掌握得不很全面,只有12.24%的未成年人能写出3条以上的内容。这说明,一方面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还陷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阴影里。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接受来自社会新导向的主动性还不够强。我们虽然不提倡也不期望未成年人过早地涉足政治领域,但对其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使未成年人具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仍是必须强调的。

喜新标志着未成年人接受新事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其价值取向的一种亲和方式。比如对一些新奇鲜活事物和自然形成的价值理念,未成年人的好奇心总是很强烈的,而且接受得快。阻滞是未成年人价值取向对外排斥的一种表达,它是一种心理惯性。比如对一些来自成人世界,表达成人意志的事物,作出消极的无可奈何的选择,甚至出现阳奉阴违的表现。研究表明,在未成年人价值观中喜新与阻滞共处。

二、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发展趋向

(一)同步发展不会改变

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发展与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基本同步:一是对成年人中的不良习惯的看法,有40.35%的人表示“很厌恶”,有35.08%的人“反感”,这两项加起来是75.43%,换句话说,有75.43%的人赞成人要有良好的习惯,这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二是对“忘恩负义的人”的看法,有42.91%的人表示“鄙视”,有33.1%的人表示“看不起”,还有6.06%的人表示“不能理解”,三项之和为82.07%,八成以上的未成年人主张知恩、感恩,这与社会的价值导向一致。

社会价值导向的变化、发展是价值观的主导方面,无论哪种群体或哪个层面的价值观都没有彻底脱离社会价值导向的可能性。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是不成熟的,它更容易受社会价值导向的干预。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发展在正常轨道上运行,在离心力强大的时候,它可能一度偏离轨道,但很快就会被社会价值导向发觉,进而予以干预,使其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因此说,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变化、发展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发展是基本同步的。在这个大前提下,在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中时而出现异常、反复,甚至发生局部或某个层面的变异,也是一种正常现象。

(二)摆脱意识渐趋强烈

未成年人对传统和现实的接受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摆脱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追求。通常而言,摆脱有两种,一种是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另一种是摆脱现实生活的羁绊。是彻底摆脱,还是有选择的摆脱,这里有两个因素:一是要看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态势,二是要看未成年人在怎样的社会土壤中生存。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不可能期望未成年人彻底摆脱传统思想,也没有适宜未成年人彻底摆脱传统思想的社会土壤。但未成年人表达出来的意愿却是强烈的,仅以上网为例,未成年人不希望父母、老师“管”自己上网的事(19.37%),期望他们“支持”(15.58%)和“默许”(10.39%),这三项合起来是45.34%,足以说明未成年人摆脱意识的强烈程度,这种摆脱意识将继续强化。

(三)扬弃传统愈加明显

未成年人中存在扬弃传统心理。比如:以往我们给未成年人的教育,强调见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要“见义勇为”,就像少年英雄刘文学、赖宁等那样英勇无畏,这是传统思想观念在起作用。“见义不为”、“见死不救”不是我国的传统。而现在,“见义勇为”不是唯一的选择,更多的未成年人开始青睐“见义智为”。这表明,未成年人有明显的扬弃传统心理,他们已不认为不“见义勇为”就是一件丢人的事。

按照传统思想观念,当见到坏人正在干坏事时的第一反应是“见义勇为”,否则就是“道德不高尚”。本次调查可知,遇到这种情况时,未成年人不仅可以“见义勇为”(11.95%)或“报警”(23.99%)或“报告成年人”(17.64%),也可以“心情紧张”(15.37%)、“感到很害怕”(7.75%)、“不知道怎么办”(7.63%),甚至可以“装着没看见”(10.67%)、“偷偷溜走”(5.19%);在谈到学习雷锋是否过时事,认为“过时”(12.45%)和“有点过时”(28.24%)合起来有40.69%(这与《中国青年报》2007年3月5日刊登的42.0%的青少年认为“雷锋依然是值得自己学习的好榜样”的结果相近)。这些反应表明未成年人的选择性多了,有强烈的扬弃传统心理,并将继续加剧。

未成年人生存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会里,彻底不接受传统是不可能的。问题不在于未成年人接受了多少传统,而在于接受了哪些传统,这些传统对他们起了什么作用。研究表明,多数未成年人不愿接受太多的传统,扬弃传统心理也在不断强化。

(四)迷茫认知依然存在

未成年人的迷茫认知是不能很快消除的。在回答“对中学生出走”看法时,未成年人表现出来的确是一种迷茫认知:持“赞成”态度的占12.32%,有这种认知的未成年人中可能有一些类似的举动;表示“可以理解”的占37.14%,表明这部分未成年人肯定了这种做法;“搞不清楚”的占4.7%,态度虽然不肯定,但其中也可能有“可以理解”的成分。

在询问未成年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看法时,43.52%的人认为是“社会正常现象”,只有28.93%的人认为是“丑恶现象,要严厉打击”,还有21.25%的人认为“可以理解,要宽容”,有6.3%的人“不知道”,显然,为数不少的未成年人在此表达的是迷茫认知。

大多数未成年人都会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不需要成年人特别刻意地去引导和启发,也不需要现实世界的下意识暗示,因为这是人的成长规律,但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不等于认知的清晰正确。认知的清晰正确除了自身努力外,需要外界因素的有益干预,离开外界因素的作用会出现畸变。未成年人向来比较强调自我意识,不期望外界干扰,这只是未成年人的一厢情愿,一种自我表达,虽然会不断得到未成年人之间的相互鼓励,但未必就能获得正确的认知。

(五)“自我情绪”持续显露

“自我情绪”其实是一个中性概念,没有优劣对错之分。未成年人的“自我情绪”的不断显露体现在以下方面:强调自我,突出个人,青睐竞争等。在未成年人解答“学习目的”时,尽管“为祖国”(12.65%)、“为社会”(11.25%)的选择率处在第3、4位,“为父母”(13.23%)排在第2位,但“为自己”(22.42%)还是稳居第1位,前后四者的比率相差10个百分点左右,表明相当部分未成年人把“自己”看得较重,从一个层面反映出未成年人价值观中的“自我情绪”在渐进性表露。

(六)抗争精神继续强化

在未成年人中树立抗争精神是不容易的,但是,一旦未成年人认定要“抗争”,却是十分认真的。当未成年人遇到与自己利益紧密相关的人与事时,其表现的态度就能说明其抗争精神的强弱。未成年人在表达“遇到挫折时的态度”时,有46.99%的人表示要“勇敢抗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的抗争精神在不断加强,这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体现了未成年人已经具有初步的抗争观念与不断强化的意识。

(七)宽容心理得到进一步张扬

未成年人有这样或那样的超出人们预期的一些想法和举动,宽容心理的张扬是其中之一。在考察未成年人对人品的看法时,他们认为,“宽容”是继“自尊”、“自信”之后的最重要的人品,排在第3位,足见未成年人对宽容的重视。

未成年人受委屈或受到情感伤害时,与我们原先的认为相反,他们不是看重“强烈报复”,而是首先想到“宽容别人”(44.76%),17.23%的未成年人尽管“不知道怎么办”,但不能排除其中也有“宽容”别人的成分,“责难自己”(12.65%)也是一种“宽容别人”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不能提倡。

三、讨论

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演变是社会、家庭、个人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面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特征、趋向以及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予以对待,焦心积虑于事无补,惊慌失措更无理由。现状反映的是客观事实,我们没有必要“犹抱琵琶半遮面”。问题暴露出来对教育决策有好处,至少我们可以了解未成年人在想什么,做什么,准备怎么做,不至于被蒙在鼓里,还在坐井论道。我们应冷静地思考,探求深层次原因,下大力气针对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和诉求,研究相应的教育措施,加强有效引导。

标签:;  

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_社会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