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念论文,原则论文,生命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3010(2007)03—0030—03
一、生命教育的概念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
人在生命展开和生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种偏向:一是重生活不重生命,把生活当作人生的全部。比如:一些选择自杀的青少年,往往将生活中一时的挫折、痛苦当成“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而决定放弃生命。又比如:吸毒者为了体验短暂的“飘飘欲仙”的感觉,不惜损害生命机能。自杀者因为生活感觉不好而放弃生命,吸毒者为寻求生活感觉好而残害生命,其本质都是为追求某种生活感觉而漠视生命意义。另一种偏向是重生命不重生活。比如:有的人认识不到生命必须要由生活来表现,刻意抑制生活欲求。他们缺少人生动力、进取精神,生命色彩十分单一、暗淡。显然,这两种偏向都会导致人生的不和谐。我们开展生命教育,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青少年的人生沿着这两个方向走向极端。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从认识人的自然生命入手,进一步认识人的社会生命,帮助他们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还要使受教育者通过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完善道德品质,去追求高尚的精神生命。也就是说,生命教育要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的意义、价值,正确看待生与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
(一)重建生命的神圣感
人类自古以来就敬畏和崇拜生命现象,这使人的生命带有一种先验的神圣性。远古时代,一些特别的东西,如:石头、树、鹰、虎、月亮、太阳等,都被人们当成顶礼膜拜的对象,人的生命则更被视为神的恩赐。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不断增强,各种神圣之物在人的认识中逐渐被“解魅”。人们发现,石头不过是由矿物质组成,植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动物是有机体,而曾经那么神圣的月亮、太阳也不过是一颗普通的星体。至于人的生命,无非是一堆化合物罢了。人类崇拜、敬畏、服从的对象越来越少。
生命神圣性的消解引发了一些触目惊心的人生危机。自杀,是对自我生命的作践;残杀他人,是对他人生命的作践。这些现象告诉我们,虽然科学为我们提高了改造世界的能力,理性给我们提供了透视万物的捷径,但人类不能不保持对自然、宇宙尤其是生命神圣性的体认。我们必须对生命存有敬畏心、崇拜心,做到不悖逆生命的本质、不破坏生命的自然成长,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不为所欲为。生命教育要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认识到生命的神圣和可贵,认识到这是现代人获得人生真正幸福的基础。
(二)培养社会责任感
人的一生,是从自我生活走向理性生命、伦理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直至走向宇宙生命的漫长过程。因此,人应当自觉地从自我生活走向普遍性的生命,由自我的感觉体会他人的感受,进而培养起对他人、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意识。生命教育要让青少年认识到: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家人和社会;人的生命来自于父精母血,在社会中存在、发展。学校和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教育他们在自我奋斗的过程中认识到与他人、社会的关联,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协调好生命与生活的关系
追求快乐与幸福是人的本性。《礼记·乐记》云:“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快乐是人生活中的感官感受,产生于肉体愉悦的基础之上;幸福是人生命中的理性感受,建构在心灵、精神之中。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育应该满足、提升、规范人们追求快乐、幸福的途径和方法。
生命教育要让人们学会将生命与生活协调为一体。首先要让青少年认识到,快乐是有限度的,过度的快乐会危及生命,并最终失去快乐。比如:沉溺网吧或吸毒,会对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造成莫大的伤害。我们追求好的生活感觉,决不能以损害生命健康为代价。其次,大多数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坚持感觉主义至上,常常忍受不了生活中的痛苦。如果人们因为当下、此在的感觉不好而放弃生命,那么人生将永远定格在痛苦之上,反之,如果咬咬牙挺过去,以生命的存在超越痛苦,则必将翻开生活新的一页,获得幸福与快乐。最后,虽然人的一生是从感性生活走向理性生命的,但缺乏感性生活的生命是萎缩的,生命之树需要感性生活去滋养、培育和壮大。
(四)正确处理现实中的问题
生命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有问题意识,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为核心展开教学活动。
据分析,当前青少年面对的生命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包括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等等。比如:与同学有不同看法,怎么办?与他人意见不和甚至吵架,怎么办?怎样与老师、父母更好地沟通?男孩子如何正确地向心仪的女孩子表达爱慕之意?女孩子又如何友好而不伤害对方自尊心地接受或拒绝对方的求爱?在社会上遇到突发事件怎么处置?如何与陌生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等等。二是如何正确对待物欲的问题。人是有理性和文化素养的,可以克制非分、过度的欲望。学校课程应涉及这些问题:父母不让看动画、打游戏,怎么办?大人不给钱买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怎么办?还有,诸如竞争压力下的相互攀比问题;如何正确对待欲望;怎样克服嫉妒心理,等等。三是怎样面对学习压力的问题。要帮助孩子们思考:怎样正确看待中考、高考?如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寻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以减轻学习压力?如何正确对待分数的高低及排名顺序?如何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避免对分数近乎疯狂的、置生命于不顾的痴迷和追求?学校教育要让孩子们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之路。四是如何正确面对社会中的问题。要让孩子们懂得关注社会,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的阴暗面,学会在社会上与人交往,等等。在课堂上,老师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摆出来,让孩子们比较、讨论、选择,最终达成一致,并内化为他们的品德习惯。
三、生命教育的原则
(一)全民受众的原则
生命教育的受众应该是全体公民。这是因为,青少年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实际上是由社会的不良风气导致的。比如:物质主义泛滥,享乐主义盛行,许多家长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尺度,等等。这是全社会都应该深刻反省的事情,也是生命教育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生命教育应当将全体公民纳入教育的大系统中,成为广泛的社会性教育。
对全民进行生命教育的重点是创建优良的社会风尚,消除社会上物质主义泛滥、享乐主义盛行、金钱和权力至上的不良习气,为青少年创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螺旋式推进的原则
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程度,选择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与他们的成长、发展、学习、交往密切联系的内容,并进行科学地组织、编排。要按照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按地域规划,分层推进,逐步展开。
(三)知行统一的原则
生命教育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生命。
(四)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生命教育既要通过教师传授,通过家长、社区、医院等机构、团体的帮助使其内容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又要倡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互动,还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救、自律和自我教育,增强在困境中的应对技能和求助意识。生命教育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开发、利用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学科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落实生命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参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和自然和睦相处的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标签:青少年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