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综述_失业证明论文

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综述_失业证明论文

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对策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问题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上其他许多非体制方面的原因,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这种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如何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提出的主要对策包括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增长速度、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发展非国有经济、培养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现将目前解决就业问题的各种观点综述如下。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普遍认为,解决就业问题必须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世界各国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都表明,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助推器,与就业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关键环节。有的观点认为,如果我国GDP年增长低于7%,将会带来严重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如果GDP年增长超过10%, 通货膨胀压力将增大,GDP年增长8—10%比较适度。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调查资料推算,“八五”期间,我国GDP每增长1%,可以新增74.4万个就业岗位,如果“九五”期间就业弹性系数保持不变,GDP年均增长能够达到9%,5年间可以新增就业岗位3415万个。还有的观点认为,1998 年中国经济增长7.8%,可以新增加746万个就业机会。1999年经济增长速度(含结构调整因素)与新增就业机会的对应关系大体是:经济增长7%, 新增就业机会709万个;经济增长8%,新增就业机会810万个; 经济增长9%,新增就业机会912万个。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从理论上讲,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的类型有多种。如果一种经济增长是由技术革命引发,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有较高的替代作用,则这种经济增长就有可能伴随着高的失业率。我国经济增长正经历迅速的“资本深化”过程,特别是国有工业企业资本密集程度迅速增高,不仅不吸收新增劳动力,还要不断排斥大量富余人员。“八五”期间,我国出现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率和高投资增长,但并没有带动相应的、较高的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弹性系数达到历史最低点。我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8 %,而就业增长率仅为0.5%。因此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要把经济高增长、低就业或无就业模式变成经济高增长和有相应比例的就业增长模式。应当把促进就业作为“十五”计划的目标之一。

二、投资与就业的关系

解决就业问题需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而经济增长体现在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长上,因此从理论上讲,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扩大投资规模。根据世行1995年对中国劳动状况的研究报告,中国劳动力人口(15—64岁)约7.3亿人,占世界劳动力供给数的29%, 相当于发达国家3.73亿人的1.96倍,而中国国内投资总额仅为世界总量的3.4%, 中国用不足4%的投资资源解决着世界1/4以上人口的就业问题。 由此看来,中国仍需要扩大投资来增加就业。

对于扩大政府投资解决就业的作用,目前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观点认为,扩大政府投资对扩大就业具有局限性。从理论上讲,扩大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使私人投资减少,使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的投资下降,从而不能有效改善失业问题。从政府投资的投向看,基本建设项目,如修路、架桥、修码头等,都属于资金密集型的项目,能够吸收的就业有限,而且这些项目所能吸收的劳动力在结构上与失业下岗职工存在差异,因此,希望通过扩大基建支出以解决失业下岗职工问题能否奏效值得怀疑。从国际上看,扩大政府投资解决失业的效用可能被高估了。罗斯福在其第二次新政(1935—1944年)期间,先后完成了25万个工程项目,耗资数百亿美元,也才为35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仅是全国失业人口的1/3。而我国目前的失业下岗人员数以千万计,仅就财力而言,要通过扩大政府投资来解决我国如此严重的失业问题是根本不可能的。

有的观点则认为,政府投资对扩大就业具有促进作用。目前政府加大了对基础产业的投入,虽然其中大多数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对劳动力吸纳的能力较为有限,但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连动发展,会引发新的市场需求,因此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还有的观点提出,从投资投向上保证政府投资对扩大就业的作用,其中一种主张提出,进行重点投资,即造地、造路、造人、造环境。造地是指将一部分闲置劳动力引向开荒造地、围海造田,将大量荒地、滩涂变成森林、牧场、渔场和良田。造路是以建造公路、铁路为主要内容的整个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比较拥挤、车流量比较大,或在能源比较富的地方搞基础设施建设应是进行投资扩张的首选目标。造人不是指增加人口数量,而是指提高人口质量,即通过教育投入,把一批低素质的劳动力改造成高素质的劳动力。造环境是指让更多的人从事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等工作。这四项重点投资不是增加几百万个就业机会,而是能增加几亿个就业机会。另一种主张提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从各国经验看,从事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公共开支,是刺激经济增长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依靠劳动密集方式发展基础设施,能够促进高就业增长,这些劳动密集型的基础产业包括开展植树造林、兴修水利设施、大兴农田基本建设、国土整治和修建乡村道路等,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

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的关系

大多数观点主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问题。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处在以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的结构转化阶段。第一产业不仅不能吸纳劳动力,而且还将排挤出劳动力。第二产业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也不会增加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在我国现阶段,将100 万元人民币分别投资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可分别安置400、700和1000多人就业。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据统计,发达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约为50—60%,吸纳社会劳动力的50—80%,而我国第三产业仅占GDP 的30%多,吸纳劳动力不到30%。可以说,我国目前正处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时期。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导部门,应该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增加就业的战略性选择。当前,尤其要大力发展餐饮业、旅游业、批发和零售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文化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及法律、会计等中介机构。

另一种观点主张一、二、三产业都有增加就业的潜力,不可偏废。目前在中国,一产也能大量吸收劳动力,因为土地还没能充分利用。如果引导得好,在新一轮的承包开始后,荒山荒坡荒滩的开发就会吸引大量劳动力。如果搞成农业产业化,并且与出口创汇农业结合起来,效果更好。第二产业也还能吸收劳动力。关键是要把小企业的位置摆正。在国外发达国家,大多是以大企业为核心,周围很多小企业为之配套服务,共同发展。一个大企业搞好了,可带动一批小企业。小企业搞活了,发展了,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因此应同时发展一、二、三产业,开辟每一产业的就业空间。在保持较为合理的比例之下,发挥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提高相对产出率,使得就业乘数逐渐增大。同时,三次产业都要在科技革命和创新意识的带动下,催生出新兴行业。

第三种观点则主张通过产业的复兴与新兴产业的构筑来形成持久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传统产业的复兴具备市场的基础,而且,传统产业中不少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强,如果实现传统产业的复兴,对于缓解现阶段较严重的就业问题将做出很大的贡献。

还有一种观点主张发展非农产业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特征属需求约束型的“买方市场”,转移规模、速度和方向应取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理论和实践经验,将城市作为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而应走以向农村地区非农产业转移为主的道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中就业的主要方式是进入农村的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各种服务业。

四、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就业的关系

一种观点主张,在就业快速增长和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应当适当节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节奏,节制一般企业的主动下岗。集中精力搞好大型骨干企业减员增效,搞好停产和半停产企业下岗人员的分流安置。

另一种观点主张,要尽量减少劳动力的供给而扩大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劳动力供给的措施一是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二是降低青少年劳动力参与率,政府一方面应当向青少年和失业人员提供教育培训机会,一方面应当通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和利益驱动,促使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延缓就业;三是借鉴国外的经验,实行家庭单职工制及灵活工作制,包括工作岗位分享、非全日工作等。对于用提前退休来减少劳动力总供给则要十分谨慎,针对目前大量提前退休的状况,近年内不宜采用这一办法。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措施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还有一种观点主张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功能。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进入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有效的劳动力市场能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应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完善其信息、服务、中介、再培训的功能,将处于分割状态的各地劳动力市场尽快统一起来,建立全国统一、高效、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目前,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一般都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或代管机构。今后要努力把再就业服务中心和劳动力市场衔接起来,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同时,积极拓展劳务输出渠道,引导我国的劳动力进入国际劳动力市场就业。

五、制度改革与就业的关系

制度是关系到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制度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增长,不合理的制度对增加就业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大量的文章对如何通过制度改革来解决就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归纳起来有以下观点:

1、摧毁单位福利制度,解决中国制度性失业问题。 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从下岗向正式的失业转型,改变企业对下岗职工负责到底的政策,由地方政府集中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二是建立统一的覆盖城市所有经济部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提供体系,把住房与单位脱钩放在第一优先的位置,由城市政府购买单位住房,把建设和分配住房的责任从单位转移到城市政府,建立以城市为基础的公房系统,彻底消除建立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的制度障碍。三是收入货币化,提高人们的有效需求。

2、实行参与制和分享经济解决企业下岗问题。 社会主义企业不能靠牺牲企业职工的利益来换取企业的效率,工人参与管理和分享企业净收益符合社会主义企业的本意,参与制和分享经济是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和下岗严重的可行办法。

3、在全国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即对今后的初、 高中毕业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延缓进入劳动力市场。目前在全国已经有36个城市试行劳动预备制度。通过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每年可使几百万劳动力延缓进入劳动力市场。

4、对企业实行补偿制度,鼓励企业招收失业和下岗职工。 凡是招收失业6个月以上职工并签定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或者招收35 岁以上职工的企业应从失业保险金中一次性给接纳职工的企业安置补助费。另外,还应当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工商部门应当对申请个体经营或者合伙经营的失业职工办理登记,在他们领取营业执照以后,社会保险部门按标准给予一次性经济扶持。成立再就业和解困基金,再就业基金主要按照职工分担、企业补助、行业调剂、社保集中统筹的办法,不足部分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资金由财政补助。

5、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失业保险制度。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新型的失业保险制度应当覆盖不同所有制企业,包括集体企业、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等,提高失业保险费比例,以家庭人均收入为标准,援助低于各地区最低人均收入和最低生活标准的失业者。

六、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与就业的关系

许多观点主张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公有制经济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在对国有经济进行调整的时期,它已不再是就业的主渠道。因此,劳动力的就业就要转向非公有制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提高我国劳动力的就业水平。

中小企业也是今后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力量。据统计,1978年到1996年从农业转出的2.3亿劳动力,绝大部分在中小企业就业。 在工业部门新增的8000万人中,有75%是由中小企业安置的。近几年来,在国企和城镇集体企业不断减员的情况下,城镇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了1500万。因此,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是解决我国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

在解决失业问题时,许多发达国家都采用了扶持中小企业带动就业的策略。90年代以来的国际经验证明,美国、英国等国的大公司近年来不断裁减员工,但是这些国家的失业率却没有上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里的中小企业非常具有生命力,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如果我国政府、金融机构等都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就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

标签:;  ;  ;  

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综述_失业证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