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_话语权论文

话语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_话语权论文

话语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起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话语权论文,和谐论文,起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黑格尔说:“熟知并非真知。”此言不假。人们对于那些熟知的事物和现象会不假思考,按照某种“刻板印象”去理解和掌握它,对于那些听滥了、说滥了的概念和词汇人们会把它当成一个标签不求甚解、熟视无睹。或许,“和谐”就是这样一个几乎被人说滥了的词,人们每天都会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和它不期而遇,“审美疲劳”的作用已经使人们似乎对它没有感觉了。但是,问题是,真正理解它深刻的内涵的人究竟有几个呢?

在我看来,和谐理论至少对于我们一贯以来的思想现实和制度现实都是一种颠覆。和谐理论的价值本质是:一、承认世界的多元性;二、讲求在多元的现实面前彼此尊重、实现均衡和某种程度上的对称。其题中应有之义为:彼此宽容、尊重少数与弱势者,不再利用强势和多数而专断——和而不同、和谐共处。这样一套价值体系和我们曾经坚定不移地信奉和实施的东西是大不相同的。我们过去的许多理论和做法几乎都是建立在单极化基础上的理论和实践。比如,我们常常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实行“舆论一律”。对于反对的声音总是归为“反动”、“不和谐音”而必欲除之而后快。在某些时期,甚至对于某些人、某些观点“只许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和谐理论则颠覆了我国在历史、政治传统中偏于单向度权威的观念,转而引入了寻求各种力量、价值、权力在社会博弈中达成平衡、对称的社会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讲,民主是一种在各方参与下的妥协的社会形式,而和谐则是实质性地寻求均衡的现实本质。因此,将和谐作为一种政治和价值的追求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那么,和谐的起点是什么?我认为应当是在话语体系中实现话语权分配的公平,达成话语力量的均衡,各方话语主体都有适当的话语空间和话语权。在现实中,一些社会群体成员是缺乏话语权的,尤其是一些弱势群体。这构成了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冲突的基因。解决这个问题尽管不能完全依赖传播沟通,但传播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传播力量的对称结构无疑是有着解决问题的重大价值的。在传播学中有一个理论就是:隔阂产生偏见,偏见产生冲突,话语权的不和谐导致很多社会群体的声音被淹没,这种群体性的“失声”是隔阂产生的根源,进而为冲突埋下隐患。因此,和谐的话语体系可以通过公众群体参与话语表达的形式,疏导公众内心积压的情绪,从而使国家与社会、群体与群体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冲突与对立。可以说,话语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起点。

标签:;  ;  

话语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_话语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