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工程具有工程量大、成本高的特点,而道路使用寿命对成本有重要影响。路基施工作为道路施工基础性工作,对道路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本文从路基施工技术要求出发,分析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工艺。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施工工艺
1路基施工技术要求
1.1强度
随着交通事业发展,车流量增大,各种重型车辆的出现也给公路带来巨大压力。道路强度要随当地实际交通情况相应提升,才能保障道路行车通畅,减少道路碾压变形等现象发生。为此,需要在道路路基施工中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力度来增加路基结构本身的强度,也可以优化材料、选用新工艺。
1.2稳定性
路基稳定性关系到整个道路工程稳定,与道路寿命息息息相关。路基稳定性受施工质量、地质环境、气候等方面影响。在道路施工中,通常会因为水的作用而影响路基的强度,尤其是冬季施工,在我国寒冷的北方较为明显,通常出现道路结冰现象,在此种情况下受水的温度变化所影响,在施工时就会出现路基翻浆或者是被冻胀现象,因此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控制水温变化,保障整个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2路基施工工艺分析
2.1路基填方
首先要对路基基底的地表杂土、杂物以及树根等进行清除,将可用于复耕的地表土推放置固定点,按照施工标准对基底进行平整压实处理,再根据基底土壤的性质和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对基底稳定性和填筑等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在进行路基填方的选材上,可以利用CBR值来对施工路面进行相关信息检测作为材料选择依据。通常厚度为0.3米的路床CBR值不应该超过8,可以尽量选取一些颗粒较大的材料进行填料操作,其材料的整体稳定较高,可以满足大多数施工区域的填料需求。在进行路基的填筑过程中,其每次填筑的高度不低于80cm。对被填筑的表层要进行翻松处理,翻松控制在30cm左右为宜,在对其进行平整压实后再次进行填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每次的土层填筑要有路拱,方便在工期内的路基排水畅通,对于每次填土都要超过相应标高下的路基宽度。通常对路堑的施工采用装载机进行作业,工艺采用通道式纵挖施工的方法进行,在施工两侧要确保每层都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可供临时排水的基础设施,在施工中可采用全站仪来检查边坡,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2路基压实
目前我国进行路基压实操作时主要是采用一些大型的压实设备,例如压路机等,不同的施工路段以及建设标准对压路机的型号选择不同。使用设备进行压实操作时,工作人员要需要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来进行,一般来说在高速路段中对路床下0.8-1.5m的位置应该保证其压实的程度达到95%,并且要保证其压实的均匀度,工作人员可以CBR作为参考依据,0.3m以上时应该将其控制在8以内,0.3m以上应该将其控制在8-12之间,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其压实的紧密度无法满足最低施工要求,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其施工路段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填补材料进行相关的处理,从而保证压实操作的施工质量。在路基的压实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先整平,再采取先轻压后重压的方式,先慢后快的步骤进行路基的基础压实处理。还要确保由路的中线向路堤的两边留有一定的横坡,横坡的幅度控制在2%一4%之间最为合适,要保持压实的均匀以免出现沉陷。当施工中用到分层压实的施工工艺时,每次碾压的厚度不能超过20cm,基础压实基本完成后再调用20t重的震动压路机在进行压实,压实的次数根据路基概况而定。在压实中对轮迹的重叠度要求控制在0.4m-0.5m左右,另外还需注意在进行直线碾压时有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由内向外侧进退式碾压,在压实结束之前,要对上述施工进行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路基防护工程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对路基进行防护施工其目的是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此环节在施工中不可或缺。一般情况都是采用浆砌片石的方法进行挡土墙,浆砌片石护坡以及绿化种植护坡,对所用砌石的质地要求非常高,该材料必须结构密实、能抗风化、并且无裂缝、质地比较坚硬的石材,抗压强度要求在30MPa以上,尽量使用个头较大的块料进行砌筑;对块石的选用上,要求形状较为方正,表面平整,其厚度不低于0.2m即可,宽度保持是厚度的1-1.5倍,长度要求是厚度的1.5-3倍,用作镶面砌筑时,由外露表面的四周向内稍作修整;在选用片石材料时,首先要求片石具有两个基本平行的表面,在片石的厚度上则要求不低于0.15m,片石的宽度和长度分别是其厚度的1.5倍左右,砌筑所用的砂浆配比要符合施工规范及要求。
2.4软土地基施工
2.4.1土质换填
软土地基无法满足施工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时,可以换填土质进行地基加固。通过对部分或整个基坑开挖,取出不合要求软土,之后选择粉煤灰、砂石等强度材料填埋,回填完毕后,进行夯实处理,以降低地基沉降量,强化地基密度,提高承载力。
2.4.2管桩加固
钢筋混凝土管桩加固:用专用机械灌注混凝土管桩,加强桩土摩擦,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具有良好经济性,且高效便捷、应用面广。碎石桩加固:通过振动与冲击在软弱地基打孔,挤压、填充砂石和碎砂,形成大直径、高密实砂石桩,用作承载层,强化软基承载力,可以防止地基变形,成本较高。夯实水泥土桩加固:通过对软土地基填充水泥、粉煤灰等材料形成水泥土桩,提升地基承载力,具有成本低、施工简单的优势。
2.4.3动力压实
动力压实法是常用处理软土地基方式之一。施工需要操作10-40吨重量物体从10-40m高空自由落体,以重力势能为动能,对地面产生强冲击力进而震动土体,通过多次重复持续冲击提高密实度,粘性土与淤泥地基不适用此法。
另外,当地基上部的软土层较薄并且含水量较大时,为了使其软土层迅速固结,可以在软土地基上铺上一层砂,从而使地基上部的砂垫层起到排水的作用,同时还能降低填土内的水位,起到上下兼顾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在路堤下面与地表之间铺设多层的土工织物。土工织物本身的高抗拉强度对地基的滑动变形能够起到稳定地基的作用,再进行适当的碾压,可以使当前路基能够迅速固结。
3质量控制
现在许多的传统施工工艺无法满足现代施工要求,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施工人员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施工理念,选择科学、高效的施工技术完成路基施工;在进行路基施工管理时,除做好对技术方面管理外,还应做好有关现场管理、材料的管理以及对施工组织队伍的管理。由于道路路基在施工过程中,会牵扯多种施工工艺,工序也较为复杂,其中很多工序都是同步进行的,所以要抓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施工人员要在施工期间严格把控施工细节,按照施工企业的相关要求,做好路基施工的各项措施,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完工。
结束语:
在交通日益发达的现代,良好的道路质量不止带来通畅的行车环境,提高物流效率,也是施工技术能力的体现。路基质量影响整个道路寿命与行车安全,是保障公路质量的基础,因此,强化路基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延虎.分析建设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J].中国标准化,2016(18).
[2]刘凤峰.浅述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措施[J].装饰装修天地,2016(11).
[3]张雄.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控制方法[J].商品与质量,2016(41).
论文作者:李淑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压实论文; 地基论文; 厚度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