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角色担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村官论文,角色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一、调查的背景、对象和方法
大学生“村官”群体从出现到现在,媒体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他们中间的成功案例,以此作为对这一政策的诠释和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引导。为了了解大学生“村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我们采取质性研究的方法,来到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的三个大学生“村官”集中居住点,对居住在那里、工作满一年的12位“村官”进行了访谈,并在其中7位的带领下,来到他们所在的村子,对部分村干部和村民进行了访谈。之所以这样选择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北京市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早,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得到中央认可。2006年至今,共选聘大学生“村官”8136名,基本实现了“每村有两名大学生”的目标。①第二,任期满1年的大学生“村官”已基本适应了身份和生活世界的变化,完成了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在此状态下,回顾当初的选择,审视当下的处境,规划下一步的发展,应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村官”的角色扮演,我们尝试以符号互动论为基础来解构“角色”这一概念。根据Thibaut和Kelley的理解,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②据此,可以从三个层面考察大学生“村官”的角色扮演:
(一)对角色的期望:政府、村干部和村民
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首先遇到的是社会和他人对这一角色的要求和期望。一般而言,为了更好地扮演角色,人们会尽力了解期望中的理想角色。就大学生“村官”而言,角色设置本身就内在地蕴涵着国家、社会对它特定的要求和期望。2005年6月,中央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两方面的矛盾:“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至于担任什么职务,这一职务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即角色规范)没有明确表述。紧随其后,北京市出台的《实施意见》也只是将进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定位于“基层组织管理职务,如村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至于“助理”的职责有哪些没有明确规范。在以后的实践中,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村工作,“他们有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村里制订发展规划;有的利用自身特长,帮助村里推销产品;有的结合所学专业,在种植、养殖、果树栽培等方面进行实验和探索……被村民形象地称之为政策宣传员、决策咨询员、科技普及员、信息调研员、档案管理员、村务协管员、文化小教员、活动组织员”。③其实,这里“八大员”的称谓,既是政府借村民之口对前期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总结,更是对以后大学生“村官”角色的期望。当然,政府只是从宏观上引导着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在现实中直接影响着“村官”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的还有村干部和村民的期望。
就村干部而言,作为上级政策的执行者,对选派而来的大学生“村官”还是接受的,基本认可“为新农村建设输送生力军”、“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新鲜血液”这种说法,但由于他们各自知识结构、政策水平、办事理念以及村子实际情况的不同,对“村官”的要求和期望也很不一样。在我们走访的7个村子中,3个村的干部对“村官”抱有很大期望,认为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提高,应该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两个村的干部对“村官”的使用表示茫然,说“大学生能干什么,我们也不清楚。接受他们来村工作,是上级布置的任务”。两个村的干部对“村官”的期望虽然明了但也简单,“农村本来就没什么大事,我们要‘村官’就是给我们写写材料、做做记录什么的”。
就村民而言,在我们走访的所有人中,都知道本村派驻有大学生“村官”。但当进一步问到是否和“村官”有过直接的接触和交往时,过半的人都说“没有”。谈及对于“村官”的期望,村民的说法五花八门:引进项目、带来技术、改变干部作风、活跃农村文化、辅导孩子功课等都有提及。但是,也有村民对于“村官”不报什么期望,认为“现在农村的事情太复杂了,指望这些刚毕业的学生,肯定不行”,“跟大队的人一个鼻孔出气,能有什么变化”。
(二)对角色的领悟:大学生“村官”的自我认知
角色扮演虽然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但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扮演者对角色的领悟。由于每个人思想基础、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以及所处环境不同,对同一角色的领悟常常有差别。
1.获得优惠条件的跳板
各地为了吸引高校毕业生进村工作,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条件。在北京,除了每月2500元的平均工资、政府代缴各类社会保险外,“村官”可能获得的优惠条件还有北京市户口、考公务员优先录取、考研究生加分、表现优秀的作为副处级后备干部等。从政策设置本身来看,大学生“村官”岗位从一开始就具有些许“跳板”意义。一方面,政府想通过户口、待遇等当前就业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吸引大学生进村工作;另一方面,政府没有也不指望把所有进村工作的大学生都长期“留”在农村,3年后他们还可有自己的选择,而且现在就赋予了选择时的优先权。一些大学生正是甚至只是看到了“村官”具有的这重意义,每年3、4月份,在求职、考研、考公务员相继失利之后,把最后一线希望转向“村官”。考上了,不仅能有一份稳定的、可接受的收入,而且能有一个明了的、可预见的未来。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工作稳定,不为租房的事发愁”,“等有了户口再作其他打算”。
2.积累实践经验的平台
对多数高校毕业生来说,从校门到校门,有的是书生意气、书本知识,缺的是实践经验、动手能力,这也是造成他们求职时屡屡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学校期间即以“实习”、“打工”的名义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积累经验。但这并不足以保证他们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到如意的工作,虽然以“村官”为跳板将来能在考研、考公务员、再就业时获得各种优惠条件,可这个“板”不是一下子就能跳过去的,在下面起码要待满3年。这3年如何度过?难道就是一个简单的“等”?大多数“村官”并不认可这一点,他们一方面承认当“村官”是在当前就业压力下的现实选择,另一方面又众口一词地表示“主要是来锻炼自己的”,“要为以后的发展积累经验”。
3.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政府开列那么多优惠条件吸引大学生进村工作,并不只是为了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市场的压力,更主要的是为了给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大学生受聘“村官”也不全是为了获得政策允诺的优惠条件,积累再就业的实践经验,他们中间确实有一部分人是怀着对农村的深厚感情,想利用自己在大学期间学习的知识,在“村官”岗位上成就一番事业的。正如在访谈中有“村官”所说:“农村天地广阔,有挑战也有机会。我是农村人,就应该为农民做点儿事。”“当‘村官’能让我真正到基层来,将我的知识和能力派上用场,这才是放飞梦想的起点!”
(三)对角色的实践:履职中的大学生“村官”
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望、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领悟,最终都要通过具体的角色实践表现出来。大学生“村官”履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角色实践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可以从工作、生活、心理感受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1.工作
不管社会的期望如何,也不管自己的领悟如何,大学生“村官”进村工作以后,一般都是从端茶倒水、接待客人、报送材料、打印文件、做会议记录等开始的。完成这些事务性工作,既是他们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工作性质的开端,也是他们在现实处境下最能发挥自己特长、“助理”村干部工作的起点和突破。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固然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科背景,但来到农村以后,这些专业上、学科上的东西大多找不到对应的工作领域,倒是专业、学科之外的综合素质,如计算机应用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等,却是农村工作急需、但一般村干部又不具备的,所以一下子就派上了用场。对于从事这样的工作,多数“村官”刚开始都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多多少少为自己整天“跑腿”、“打杂”而惘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村官”一般都能逐步适应自己“打杂”的身份和角色,按部就班地完成村干部布置的每一项工作。当然,对“村官”有着不同领悟的人,对“打杂”本身所蕴涵的意义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单纯地视“村官”为跳板的人,虽然也能应付日常工作,但看不到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有的坚持似乎都在等待政策允诺的优惠条件最后兑现。我们在调查中遇到的小周便属这种情况,她进村工作已满一年,但至今仍把自己当作农村工作的局外人,上班时间也不忘带着英语复习资料,有事没事地看上几眼,休息时间更是待在宿舍,基本上不与村民打交道。而多数更想在“村官”岗位上积累经验的人,一般都能积极、坦然地认识“打杂”的意义和价值,在繁杂、琐碎的工作中适应基层情况,虚心接受锻炼,认真做好每件事,力图用3年的成绩为自己谋条好的出路。
在“打杂”中熟悉了村里的情况后,一些“村官”就不再满足于这些日常性的工作了,而是希望把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发挥出来,实实在在地体现自己的价值。“从(北京市)平谷区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结果来看,80%的村助理做的是‘非实质性的’服务或文秘工作,但有20%的助理,比如黄腾宇,则以某种方式参与了村里的决策。”④在调查中,我们没有遇到类似黄腾宇⑤这样的佼佼者,但也有多位被访者谈及了他们在服务或文秘之外想过或做过的一些工作,而在谈及这些工作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两点:村干部的支持和村民的配合。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点,“村官”都不可能真正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到头来还是陷于“跑腿”、“打杂”之中。在访谈中,有两位“村官”谈及了他们上任后的一些情况:
大致了解了村里的情况后,我就向村支书建议,在半山腰修条路,山顶建个凉亭,发展村里的生态旅游业,村支书一笑了之。后来又说,村里应该建个网站,把出产的大桃、柴鸡蛋等挂上去,吸引城里人来购买,村支书很赞成,但也就是说说而已……慢慢感觉,他好像并不希望我多做些什么,完成他安排的事就行了。
来村不到一年,正赶上桃树的“黑点病”。我主动请缨,配合一位村干部开大会、上广播,对果农进行防病培训,可一些人就是不听,几次三番地强调也无济于事,到头来受害严重,几乎绝产。看到村民屋外堆放大量砂石和桃树剪枝,很不美观,我提议各家清理一下,村支书也同意了,可村民似乎就是不愿整洁。你跟他说,他还跟你耍刁,这可能就是有人所说的“官善民刁”吧。
2.生活
离开城市,来到农村,既是大学生“村官”所熟悉的校园生活的终结,也是他们踏进社会、独立营生的开端。这对于从小到大一直处于家庭、学校制度安排下的他们来说,应该是个不小的挑战。北京市从2006年接收首批大学生“村官”开始,就对他们的生活问题格外重视。在我们调查的北石槽镇,就是按照就近原则为他们安排了专门的居住点。距离镇政府较近的,住在镇上;稍微远点儿的,在条件较好的村子集中居住,或村委会,或敬老院,或小学校,不一而足。每个居住点安排几人到十几人不等,配有独立的卧室和厨房。上任之初,区政府还给每个“村官”配备了一辆自行车和一个工作包,为居住点统一配备了床铺、柜子、电脑、电视、电饭煲、冰箱、空调、炉灶等生活用品,上面都贴有“大学生村官专用”的标签。对于这样的硬件设施,大学生“村官”还算满意。但毕竟是在农村,又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日子一旦运转起来,一般要经历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仅就吃饭问题而言,在我们走访的一个4人(两男两女)居住点,起初大家一起下厨,共同做饭。可两个月过后,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改为男女分开,轮流做饭。又过了1个月,由于1位女生被抽调到镇里工作,不回来吃饭了,这种“家庭式”的生活就此终结。此后,女生的一日三餐尚能自我保障,而男生更多的是在街头小店随便应付。除了“懒得做”、“没法做”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要经常在外陪村干部喝酒、应酬。在访谈中,喝酒的话题被屡次提及,好像已成“村官”不能回避的工作任务。“在这儿动不动就要喝酒,而且喝得很多,不喝又不行。”“在学校我是啤酒都不喝的,可现在白酒也能喝三四两了,我们村书记到处都说这是他培养的结果。”物质生活虽然简陋,但在访谈中我们没有听到太多的抱怨,抱怨主要集中在精神生活方面。从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大学生突然变成了工作在农村的“村官”,即使做好了心理准备,可还是因缺乏娱乐和交流而感觉生活单调,孤独感强。比如,在我们走访的另一居住点,因“四网合一”工程尚未建成,村里的电脑不能上网,看电视也只有四个频道。“天一黑,没有任何娱乐,只能呆在宿舍干瞪眼。身边就那么几个同事,能聊的差不多全部聊完了!”这时,和“村官”们交往最多的就是村里的孩子了,“他们一放学就跑过来,我们给他们辅导功课,他们陪我们打篮球,没事净跟这些小孩玩了”。
3.心理感受
不管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来到农村的,也不管在农村工作、生活的状况如何,一年来的角色实践令大学生“村官”感受颇深。调查发现,他们一个普遍的感觉是自己“成熟”了。在访谈中,有“村官”就告诉我们:“与其他参加工作的同学相比,自己可能是外部变化最小的,甚至还要‘退化’一些……不过,最近参加同学聚会,明显感觉自己变了许多。有话知道憋在心里,遇事知道权衡再三,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知道该怎么处理了。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在村里看得多了,见得多了,跟我们书记一点点学的。”在为自己的“成熟”而感慨的同时,一些大学生“村官”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知识、能力的不足。正如有“村官”所说:“别想着在大学学了多少东西,一旦接触实际,就连处理文件、汇编制度这类简单的文秘工作,也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胜任的。”就这样,上任之初那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被慢慢地磨蚀掉了,村干部在他们的陈述中逐渐占领了统治性地位。有被访者就非常崇拜地说:“我们书记真的特了不起!哪儿有纠纷他都能解决,小孩要他抱,老人要牵他的手,他说话大家都听……跟他一比,自己不知差哪儿去了,还得虚心跟着书记学。”由现实到未来,大学生“村官”最感困惑的还是任职期满后的去向问题。尽管政府设计的政策方案已经包括为大学生“村官”建立正常的流动制度,比如鼓励他们担任村干部、推荐他们参加公务员考试、扶持他们自主创业、引导他们另行择业等,但所有这些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能否兑现、兑现的程度如何将是两三年以后的事情。在我们的访谈中,多数“村官”都表达了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担忧:想报考国家公务员,但成功率很低;想报考研究生,但荒废了专业知识学习,把握不大;想到城区自主择业,但缺少竞争优势;想续聘“村官”,但终不是长久之计。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他们有一个共同愿望:国家能出台实实在在的政策来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出路,“不能把我们推出校门、扔到农村就算了”。
三、讨论和总结
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的动态过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角色扮演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扮演者个人的实际行动,也取决于他对角色的领悟以及国家、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国家对大学生“村官”角色的期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如何“推进”,村干部的认识和态度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村干部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视野,才有可能对大学生“村官”的应然角色有个准确定位,大学生“村官”也才有可能朝着这个方向开展自己的工作。如果村干部把眼光仅局限在片面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层面上,那么理想中的“村官”就是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这对于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人脉,甚至还不善交际的大学生来说,实在有些勉为其难,他们是无论如何都扮演不好这个角色的。或如有的村干部,在土地承包到户、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本来就处于无事可干、无钱干事的状态,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乏善可陈,面对选派而来的“村官”,除了能让他们打打字、写写简单的材料,还有什么可干的?“助理”这样的村干部,只能是“接受磨炼,不需多事”了。所以,大学生“村官”要成功扮演自己的角色,首要的条件是其“助理”的对象——村干部要认真理解和领会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从大学生最擅长做的事情开始,比如组织农村的文化体育活动、搞农民的社区培训等,逐步确定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大学生“村官”自己对角色的领悟也直接影响着其角色扮演。不能否认,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一些高校毕业生报考“村官”就是冲着政府提供的优惠条件而来的,就是把“村官”当成了跳板。对此,大可不必担忧。一则从政策设计本身来看,任职期满后寻求新的发展乃是正常现象,党和政府固然欢迎有志青年扎根农村,但从来没有要求哪个大学生在“村官”岗位上呆一辈子。二则从大学生“村官”自身来看,尽管可以把“村官”当成跳板,但只要在跳板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助理”了村干部的工作,为老百姓办了实事,也就是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当然,要使大学生“村官”完全按照社会的理想角色沉下心来服务农村,还需尽最大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任职期满后的去向问题。只有让他们明明白白地看到了自己的前景与出路,才可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心态。其实,与其对“村官”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普适性的优惠,不如探索建立一套制度,把在农村工作达到一定时间、创造若干业绩的“村官”直接转为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这样势必增强在岗“村官”的角色认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大学生“村官”角色的成功扮演,最终还要落实到扮演者的工作、生活中。尽管每个“村官”对自己的角色都有所领悟,可一旦进入角色实践,面对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还是得不断地调整自我,以克服角色偏差,完成角色适应。为此,每个“村官”都应充分做好服务农村、奉献农村的思想准备,都应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都应耐得住寂寞。只有这样,才能很快适应农村有限的生活条件,坦然接受跑腿、打杂这类琐碎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给村干部出主意、想办法,主动找寻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这就要求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上更加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只有真正对农民有感情、对农村工作有热情的毕业生才有可能被吸纳到这个岗位上来,决不能单纯地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放松要求,把什么样的人都推向农村。同时,还应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使用机制,帮助他们了解乡土人情、农村政策、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知识,为他们确定合适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通过适当的指导和扶持,使他们在角色扮演中真正地锻炼提高、成长成才。
注释:
①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一项对首都发展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主要举措[J].前线,2009(7):46.
②Thibaut,J.W.& Kelley,H.H.1959,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New York:Wiley.
③辛铁樑.让村村都有大学生——北京市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07(17):35.
④北京首任“村官”三年执政报告[J].华夏星火,2007(6):39.
⑤北京市平谷区塔寺村大学生“村官”,到任后给村支书出了不少主意,试过利用废弃的桃树枝加工枕头、引进石灰厂、建立西红柿种子研制基地等,但效果都不好。后来,自筹资金成立了一家保洁公司,培训村民做保洁,为他们增收近万元。此举赢得村民的认可和赞扬,并获得平谷区优秀大学生村助理,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作过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