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超市联合采购能走多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远论文,能走论文,超市论文,采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联合采购初尝甜头
2004年元旦一过,由广州市港湾超市、胜佳超市、花都五华货仓商场、嘉福超市、福特玛超市、奥之星超市等6家广州本土民营超市企业共同组成的“联合采购中心”就开始盘算着对春节商品的集中采购问题。对于这6个“小舢板”式的超市企业来说,元旦前的5次采购,已让他们初尝联合采购的甜头:因单一商品的最大采购订单金额达到了500万元,6家超市的相关商品零售价降低了5%左右,与广州其他大卖场的同类商品价格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
在辞旧迎新的销售旺季,尝到联合采购甜头的还不只广州的这6家超市。上海家联采购联盟有限公司和河南的4家超市等,既是2003年联合采购的积极实践者,也是收获者。据湖南步步高采购中心品类经理刘晖介绍,“家联”的采购优势在去年12月份的圣诞礼品采购上就显示出来了。如2002年单个企业采购圣诞帽一顶的价格是0.75元,2003年则只要0.45元,下调了35个点。
危机催生“采购联盟”
采购联盟旨在通过联合采购,优化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提升联盟成员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它实行集中下订单,分开配送,各自结算的运作模式。
上海家联“采购联盟”的发起者们认为,虽然6家发起超市在其所在地区都是当地最大的零售企业,今年总店铺数将达到400到500家,但单个企业的实力与国内联华、华联等大公司都无法比拟,更不要说和跨国连锁超市较劲了。成立自由连锁性质的采购联盟,将弥补中小超市在规模上的不足。采购联盟有关负责人坦言,联盟将为成员企业大大降低采购成本,有利于成员企业在异地商品的采购。
上海连锁经营业专家吴建国认为,这一联合形式属于自由加盟,是海外中小超市对付大型超市的惯用手段,但是在国内属于首次。家联采购联盟旗下的超市,将提供更优惠的价格给消费者,提高其销售能力。但是具体影响如何,吴建国认为还要看这些民营超市之间能否严格履行协议。据预测,目前国内中小超市普遍面临着内外夹击的生存状态,内有本土巨头,外有海外巨鳄如沃尔玛、家乐福等,采购联盟的出现可能会引发中小超市的联盟风潮。
转化角色 比拼供应链
那么,采购联盟是否真的像有关人士估计的这么乐观呢?
在南京,“联合采购”这种在连锁经营业专家眼中,既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又能提高其销售能力和对抗大超市竞争力的好模式,却没能受到超市经营者的青睐。据了解,不少供应商早就有意无意地设置了限制中小超市联合采购的“障碍”。比如,很多大型的供货商在全国不同地区都设有一级经销机构。在不同地区,按培育型市场、成熟型市场和竞争型市场等分别对待,产品价格也有所不同。当超市企业跨区域发展时,采购联盟与供货商之间的矛盾就暴露无遗。在这个矛盾面前,原本就非常脆弱的采购联盟,很容易被瓦解掉。
另外,一般大型供货商是按最后的采购总量向超市返还“扣点”的,参与联合采购的企业之间如何分成,这不是谁销售得多就拿大头的简单问题,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比如第三方如何提成;各超市目前普遍存在入场费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无法解决,联合采购也就缺乏可操作性的基础。
东南大学经管学院有关专家则认为,中小企业规模有限,如果单打独斗,每一家都和供货商谈年度合同,就没有量上折扣的概念。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联合起来力量会大一些,在供应链上的折扣理论上也会多一些。台湾中华采购管理协会理事长赖树鑫先生也认为,目前,我国的集团采购还停留在议价、砍价模式上,采购人极力争取的是采购单价的降低。这样做,集团得到的经济效益并不大。在“SUPPLY LINK2003采购与供应管理年度大会”上,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管理设想:未来的集团采购不单是买到需要的物资与服务,而是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供应链,建立世界级供应管理。未来决定超市企业效益的关键因素是采购人完成由单纯的采购人到供应管理角色的转变。超市的核心竞争实质是供应链的大比拼,并不是建立一个“采购联盟”所能解决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