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经济增长论文,结构优化论文,民族地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民族地区通常界定为:内蒙古、宁夏、广西、新疆、西藏五个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三个多民族的省份。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构成,也就是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促进资源在各个产业中的有效配置,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我国民族地区人口稀少,但土地与自然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有很多民族地区省份直接与外国接壤,对中国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国家一直坚定地实行民族团结政策,努力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曾经运用实证研究证明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劳动与资本会不断地从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部门流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从而可以加速增长,因此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民族三大产业的比重自改革开放之后出现巨大变化,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整理八省区的统计年鉴及《新中国50年统计数据汇编》的数据,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民族地区自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变动的基本情况。首先,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其第一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38%下降到2008年的16%。其次,民族地区第二产业先下降后上升,总体来说处于上升状态。第二产业从1978年到1991年处于下降阶段,从1978年的41%下降到1991年的32%,这主要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所导致的;而1992~2008年处于上升阶段,上升到2008年的47%。再次,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分为两阶段:1978~1992年的急剧上升阶段和1992~2008年较为平缓的上升阶段。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民族地区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1978年的0.38∶0.41∶0.21到2008年的0.16∶0.47∶0.3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增长了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增长了6个百分点。
二、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度的测量
(一)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测度指标
我们运用专业的产业结构变化指标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更为精确的结果以及有预测性的建议。用于测度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有如下几个:库兹涅兹产业结构变化K值、Moore结构变动值、SPI专业化指数、地区专业化指数以及就业结构变动度等,各个指标分别测度的内容各有侧重。根据指标运用的广泛性以及本文内容的需要,我们选取库兹涅兹产业结构变化K值以及Moore结构变动值来衡量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
(二)民族地区结构变化K值分析
通过对我国民族地区八个省区的产业结构K值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多年来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快慢的具体情况,同时以全国产业结构变动K值为基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民族地区八省区的K值计算以这些地区历史上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数据为基础,由于某些省份的数据无法获得,本文用1978年左右的数据进行替代,由于连续时间数据的微小变化,其并不影响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库兹涅茨K值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分别获得八省区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计算的结果来看,我国民族地区八个省的K值大部分接近全国的平均K值1.5679,其中有两个省广西以及西藏,其产业结构变动K值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西藏自治区的产业结构变动系数K值为1.827,比国家平均水平高出17%,说明国家多年来对西藏给予的大量的经济辅助与支持产生了良好的效应,西藏的产业结构变化迅速。其余各省除云南省外的K值都与全国近似,并且与其它国家经济发展同时期的K值相比,这些省区的产业变动速度都高于同一历史时期的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现在仍是发展中国家,产业变动的K值应当是越高越好,其代表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速度越高,也说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国家应不断地实施与出台推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云南省的发展现状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必须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与边境贸易优势,为云南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找到新的路径。
(三)产业结构演变Moore结构变动值分析
Moore结构变化值,该指标运用空间向量测定法,以向量空间中夹角为基础,将产业共分为n个部门,构成一组n维向量,把两个时期间两组向量间的夹角,作为表征产业结构变化程度的指标,该指标称为Moore结构变化值。计算公式为:
整个国民经济可以分为n个产业,如果我们将每一个产业当作空间的一个向量,那么,这n个产业就可以表示为空间的n维向量。当某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发生变化时,它与其它产业(向量)的夹角就会发生变化。把所有的夹角变化累计起来,就可以得到整个经济系统中各产业的结构变化情况。
我们定义矢量(产业份额)之间变化的总夹角为θ,那么就有:
Cosθ=Mt,θ=arc CosMt
其中,θ越大,表明产业结构变化的速率也越大。
与库兹涅茨产业结构变动K值比较来说,Moore结构变化值更细致、灵敏地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与程度,故而我们用它来实证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速率。
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也可以使用Moore值进行计量。以民族地区八个省三次产业分别在1978~1985、1986~1994、1995~2008占国民经济总值构成数据为基础,将其代入Moore结构变化值公式进行计算。
根据民族地区八个省三次产业GDP构成数据,利用产业结构变动Moore测度值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下表,其分别显示民族地区八省区的从1978~2008年三个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动速率。利用表2,我们可以在民族地区八省之间进行比较,也可以与全国水平相比较,最终对民族地区八省在历史上与当前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由以上数据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自从80年代以来,中国整体的产业结构转变速度较快,产业结构也因此发生巨大变化,宏观上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各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逐渐趋于合理。从1978年国民经济总产值三次产业构成中农业占28.2%直到2008年仅占11.3%,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农业的比重的减少;而第三产业则经历了迅速的成长过程,从1978年的23.9%增加到2008年的40.1%,我国的第三产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其对于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从总体上看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不断优化的阶段,并且从历史上发展到今天也长期处于持续加速的过程之中。
2.根据表2当中民族地区八个省的Moore值以及相应θ夹角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将八个省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首先是U型产业结构速度变化曲线,其特点是产业结构的变动速率在1978~1985年间较快,但是在1986至1994年间变动速率减慢,甚至有些省区(比如内蒙古)在第二时期产业结构变动速率比第一时期下降了75%左右,而进入第三时期后,产业结构的变动速度又加快,有些省(比如西藏),其变动速度远远超过了第一时期的历史水平;其次是倒U型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曲线,其特点与U型曲线相反,并且符合这种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省份只有两个:广西省和云南省。这两个省的θ值变化除了呈现倒U型,还有其他类似的趋势:首先,两者第一时期的θ值都十分小;其次,两者三个时期的θ值有大致相似的比例结构4∶18∶11;再次,就是与全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一样的贵州省,其一直呈现逐渐上升的势头。
3.在U型曲线的省份之中,西藏、内蒙古与新疆的产业结构变动最为剧烈,以上三个省份作为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居住区,国家为了迅速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出台了大量有利于工业与第三产业发展的措施,同时也给予优惠的政策扶持。内蒙古地区由于本身优越的自然资源,因而在产业结构优化中具有天然的优势,特别是近几年内蒙古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当地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的结果。青海、新疆的产业结构有一定的增长,虽然没有达到内蒙古与西藏的水平,但是仍然有较大增长并且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宁夏自治区产业结构出现的“不温不火”的状态值得我们关注,在三个时期,宁夏省的θ值都有些偏小,并且三个时期的值差异都不大,虽然从1986~2008年间,工业的产值增加巨大,在2008年甚至高达52.91%,表明了该省的较高程度的工业化水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第三产业水平的产值仅为36.16%,与工业高涨的情况相比还是不匹配,这也是导致其产业结构变动θ值较小的原因之一,产业结构的变化并不大导致了这一结果。第三产业的滞后发展会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发展合理的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对于宁夏经济的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广西与云南省市唯一的两个出现倒U型曲线的地区,它们在经历了1986~1994年间的产业结构高速变动期后,在第三时期却出现了产业结构变动速度的减慢,其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两个省产业发展的速度较慢,产业优化政策实施效果较差;或者是因为两省的产业结构已经达到了合理的产业结构水平,其产业优化速度自然就会下降。根据这两个省历年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数据,我们可以做出广西与云南省1978~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构成趋势图。
图1 广西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广西统计年鉴2009》。
图2 云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云南统计年鉴2009》
从上面图1可以看出广西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该省三大产业国民生产产值的变动剧烈,2000年之后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则趋于稳定,因而出现较低的θ值。从图2则可以看出云南省自1990年左右,其三次产业的GDP构成结构也逐渐定型,从1990年至2008年都几乎保持稳定的结构而没有太大变化,在计算库兹涅茨产业结构变动K值时,云南省显著低于全国水平的平均K值1.108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减缓。云南与广西的三次产业2008年的产值构成分别为:18%、43%、39%以及20%、43%、37%。两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基本相同,同时也达到了比较合理的水平,说明这两个省基本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现在已经进入了稳定的阶段,这样的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历史上都出现过。由此看来,广西与云南两省必须要努力将本省的三次产业的发展集中于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与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上,努力刺激三次产业的科技创新,并进一步带动中国西南地区经济整体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计量分析
(一)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平稳性检验
大部分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因为对于时间序列数据来说,其数字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于此类数据,我们是不能够直接将其运用于数据的分析与计量方程公式的运算的,否则会引起严重的误差。对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通过差分运算得到平稳序列,所以在检验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之前,一定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通常使用的标准方法是单位根检验,本文选取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检验即增广迪基-富勒检验。
(二)经济时间序列变量的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的目的是决定一组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是否具有协整关系,也可以通过协整检验来判断线性回归方程的设定是否合理。利用ADF的协整检验方法来判断残差序列是否平稳,进而确定回归方程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的关系。如果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则回归方程的设定是合理的,说明两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我们对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运用协整检验来说明这些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于一阶单整变量的协整检验,从检验的手段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EG(Engle-Granger)两步法协整检验;而另一种则是基于回归系数的Johansen检验。本文采用EG的两步法进行检验。
对上式的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从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回归模型的残差μt的ADF值-3.436<t=-2.653,表明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说明以上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稳定的“均衡”关系。
由上述回归模型可知: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才是第二产业。对民族地区而言,第三产业每增加1%的产值,GDP就会增加0.48%;第一产业每增加1%,GDP就增加0.29%,但是第二产业每增加1%的产值,该地区GDP却只增加0.08%。从三次产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同的贡献率,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地区近几年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对于该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这样的趋势在产业结构变动Moore值中也得到一定的反映;作为经济较落后地区,农业一直是广大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虽然因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业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其仍然能够有效支撑该地区经济整体的发展;其中问题最大的是工业的发展,由回归模型方程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其他两个行业。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解决当地人民的就业问题,保证人民平均生活水平的稳定,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假如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第三产业,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会减弱,第三产业不能单独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中第二产业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不能为其提供主要的前进动力,最终会产生不良影响。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滞后必然会影响当地的工业化进程,同时也不利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一)坚持与把握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正确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速度经过了三个不同的时期,其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周期也是基本相一致的。特别是1995年至今,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逐渐增快,代表了这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的强劲潜力。但是,产业结构的变动速度较快,并不能全面代表产业自身生产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变动如果向合理化与高级化方向发展,其对产业自身的发展以及促进经济增长都有巨大的作用;但是,如果产业结构变动并非是优化升级,甚至是产业结构的失衡或者是优势产业的萎缩,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也看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三大产业贡献率,其中工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力明显不足,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会严重制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发展也十分不利。虽然民族地区八个省的Moore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值都表明各省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加快,但是由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我们则可以明显地看出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缺陷。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并不能只追求速度,在过程之中要严密把握各个产业发展的相对均衡,并要根据本省情况进行调整优化,比如在西藏就不太适合大力发展重型污染工业。
(二)确立民族地区工业化目标,以工业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1.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民族地区的八个省份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工业基础和工业体系,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它对当地经济的腾飞具有长期的推动作用。
2.提升民族地区工业化档次,以高科技推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持续发展。我国的民族地区应顺应国际与国内的潮流,积极地引进与开发新的工业技术,从工业技术的发明与创新的角度来为民族地区的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与提供新的动力,改变科技含量低,层次过低的工业发展的现状。
3.走清洁工业化道路,实现民族地区工业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我国广大的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态十分的脆弱,但是对于我国的整体环境的保护却有巨大的意义,比如西藏与青海的青藏高原的环境保护问题就成为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我国可以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把这些清洁技术运用于民族地区工业化之中,将工业生产品的污染值和污染度降至最小的范围或最低的程度,这既是迎合了我国民族地区工业化的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同时也顺应了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
(三)发掘民族地区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结合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特色,根据实际情况,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特色农业依据民族地区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对地区某些特有的农业产品进行重点突出,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最终达到地区农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民族地区可以依托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地理环境优势,以地区农业发展建设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用特色农业来支持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有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的优越条件,所以民族地区应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作物:比如在西南地区的广西、云南等地区建立蔗糖生产基地,发展优质甘蔗生产;在贵州可以大力发展烟叶、桑麻的种植;在新疆重点发展新疆棉花生产,尤其是大力发展近年来市场上走俏的彩色棉花生产。
(四)保持第三产业优势,深挖产业发展潜力
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中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同时实现其他行业的均衡发展。在某些情况下把一些行业作为重点来发展,可以说也是系统的协调发展原则所要求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不一定只是对产业未来发展有利的行业,当某个行业严重滞后阻碍了其他行业成长时,当某个行业需要超前发展才能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当某个行业的发展能够带动许多行业共同发展时,这些行业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内都可以成为重点发展的行业。这些重点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对其他相关产业也具有影响带动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发展重点产业,而忽视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从短期内看,可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看,某个产业由于忽视了其发展而严重滞后,会影响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因此要采取战略产业重点发展并兼顾其他产业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