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处理分析论文_许杰,刘洋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处理分析论文_许杰,刘洋

沈阳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珠海分院 广东珠海 519015

摘要:由于不同地区的水文地质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在市政道路的修建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文中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处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加固技术

导言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加强道路工程的稳定性,是我国城市化质量的保障,因此针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软土地基的问题加以处理,对于加强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1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路基在施工时的特点

1.1压缩系数高、抗剪强度低

从结构上来看,软如本身的结构性就很明显,如果外来作用较强的情况下,会破坏结构性,使得强度降低,甚至会造成土质的流动,不过如果外力作用消失后,随着时间,软土的强度也会恢复。软土层中,会存在一些孔隙,这种孔隙减弱了地基的承受能力,要及时改善软土的地基承受力,避免道路塌陷问题的产生,从而增加市政道路的寿命,使用年限更长,提高市政道路的建设质量,为今后道路的养护工作减少难度。

1.2高触变性与高流变性

软土地基很容易发生变形,尤其是在受到持续的外力和重力作用下,在具体的施工中,要选择适合道路具体情况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软土的流动性很高,很可能使得道路发生坍塌事故,软土地基的高触变性和高流变性对市政道路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得道路存在安全隐患。

1.3较高的含水量

软土中存在的水分比正常土质要多,含水量高,增大了软土中的孔隙。黏土和粉土组成了软土地基,这些组成部分含有了大量负电荷。这些负电荷的存在会把空气中的水分吸收到软土中,增加了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加大了软土中的孔隙。由于我国土地面积比较大,各个地区的土质状况也各有不同,在一些多雨的城市,空气中湿度大,软土的地基更缺乏稳定性,对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2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软土路基强度低

在道路建设中,软土路基强度很低,路基强度达不到要求,就无法保障路面质量,从而影响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耗费大量资源不说还会造成安全隐患。与普通路基相比,软土路基的地基土质比较松散,强度也比较低,施工难度比较大,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如果采用的施工技术不合理,那么就很可能使软土路基出现塌方或者凹坑等问题,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原材料,尤其是要对土质进行详细地检验,接着再在此基础上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从而确保路基的整体强度。

2.2边坡稳定性差

由于软土路基的土质比较松散,相应的压实度也比较低,其会在雨水冲刷作用下而出现路基结构破坏,进而会对相应道路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破坏道路路基边坡的路基结构。因此,在软土路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要重视边坡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具体需要借助相关的检测实验来监测道路路面的压实度情况。一旦发现边坡路基结构存在质量问题,就需要通过合理调整施工程序来确保道路路面压实度的合理性。

2.3不均匀沉降

路面压实度不均匀是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常见的一个特征,其会对道路路基表面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施工企业很难控制道路路面的压实度,具体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适当在其表面增加一层硬质土壤,并且相应的施工人员也需要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来进一步提升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做好雨水冲刷等相关方面的防范措施,从而全面确保道路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除了重视路基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外,施工企业还需要注重环境因素等因素对施工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所以必须要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来避免其他方面因素而对路基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从而全面避免软土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3根据实例探讨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技术

某道路全长为1067.391m,一标段设计范围K0+000~K0+160,长160m。此标段现状大部分为填土,周围有少量的鱼塘分布,路段在经过鱼塘、龙涌段存在软土路基。

3.1换填技术的应用

换填技术又称为换土技术,由于某路周围有许多填土,因此可以利用填土,改善该路段的不良土质。具体的做法是,通过人工挖掘,将优质土与软土地基内部的不良土进行置换,从而降低不良土质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沉降与破坏,从根本上提高了该路段的稳定性,规避因为土体的密度问题引发的道路沉降等现象。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注意的是,用于换填技术的填土的土质一定要高于软土地基的不良土质,以免加重市政道路的软土地基问题,影响其正常的交通使用。此外,在进行边坡路基处理工作时,要考虑到道路所需的剪力强度,从而在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整体性的基础上,使路基的强度达到使用标准。

3.2水泥搅拌桩的应用

在该路段的软基加固工作中,水泥搅拌桩能够提供良好的巩固效果,此外,施工地点离原料供应商近,也是相关工作人员使用水泥搅拌桩用于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处理的重要原因。水泥厂与某路仅仅只有两公里的距离,虽然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相比预应力加固技术与强夯法加固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由于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的施工工艺较为成熟,流程简单,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的软基加固工作中,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水泥主要发挥固化剂的作用,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市政道路工程的要求,适当的加入水泥,并且进行充分的搅拌,这一系列的过程,都需要在专门人员监控下进行,从而保证水泥搅拌桩能够充分的发挥凝固该路段软土地基的作用。一般来说,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的应用分为两个工序。第一,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对搅拌桩的位置进行调试,从而使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得到预想的效果。第二,在水泥的搅拌环节中,要保证泥浆的含量符合市政道路工程的要求,最终将搅拌好的水泥浆液在压浆之前放入集料斗当中。

3.3表层处理

在解决了该路段软基的地下问题之后,利用表层处理技术,解决软基的地表问题,也是增加该路段稳定性的关键。可适当的对某路进行增添材料、敷设及排水等方法,增加该路段路面的强度。在地表处理之前,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该路段的表层土质的强度系数、荷载量、含水量进行勘测与评估,在明确了该路段土壤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排水、敷设的方法。强夯法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土部分处理上十分常见,需要精确的数据支持,因此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强夯点进行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3.4土木合成材料的应用

土木合成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密实度,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工作中。土木合成材料的原材料成本较低,并且能够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适用于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加固工作中。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之前,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施工地点的勘察工作,确定软土地基的位置,软土地基的密实度以及松软路段的范围,在明确这些问题之后,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针对采集到的信息加以研究,从而选择合适的土木合成材料。土木合成材料的配比也是软基加固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土木合成材料的合成过程中,要求专业人员负责,保持对合成材料的一定频率的振动,从而实现土木合成材料的精确振动,保证土木合成材料的均匀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的加固技术措施处理是多样的,一般是多种技术一同处理。处理市政道路的软土地基时,要多方面考虑,考虑软土地基的类型、特点和形成原因,并结合所在地区的环境条件、资源配置和地理位置,制定出一套针对性强、适合自己的处理方案,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操作规范,从而加强软土地基的外力承载能力、沉降量减小,使得每个市政道路都能够最大程度的达到施工的标准,并完成验收。

参考文献:

[1]翟国辉.水泥搅拌桩技术及其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1:250-251.

[2]李新亮.基于软土路基的市政道路施工处理分析[J/OL].现代商贸工业,2016(16).

论文作者:许杰,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处理分析论文_许杰,刘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