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环境意识的培养_人文环境论文

人文环境意识的培养_人文环境论文

人文环境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文环境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环境科学有别于传统科学的最基本特点就是综合性。环境保护不仅属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同样还属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

人文环境意识是反映人、社会、自然环境、经济的相互关系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包括环境道德观、环境价值观、环境经济观和环境整体观。这些观念必须在大、中学校的人文类课程中有效“渗透”才能得以形成。

环境道德观:传统道德观认为。所谓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只有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道德的唯一相关因素是人的利益,因此,人只对人类才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人对大自然的义务只是对人的一种间接义务。而环境道德观则认为:大自然中的其它存在物也具有内在价值,其它生命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完整也是道德的相关因素,因此人类对非人类存在物(包括其它生命及土地、岩石和自然景观在内的整个自然界)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它促使人们思考:“环境保护”的意义仅只在于人类获得幸福的生活吗?为什么其它生命的欣欣向荣本身不是人类幸福的一个组成部分?校园的一角立了一块牌子:“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你是否能从内心接受它呢?

事实上新的环境道德观已经在许多领域得以体现,一个典型的实例是药物急性毒性LD[,50]试验的改进。LD[,50]值是用来评价一些药物的急性毒性的经典方法之一,它以导致一半试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即半数致死剂量来表示。1980年在英、美、日等国家的倡导下成立了废除LD[,50]国际委员会,并相继提出了代替LD[,50]的新的急性毒性评价方法。1988年美国FDA签署了一份声明,尽量减少试验动物数量,终止原有的LD[,50]试验法。1989年英国毒理学会提出急性毒性试验不以动物死亡为终点。1990年日本厚生省废除了原有的严格的LD[,50]方法。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LD[,50]的替代方法,并已在许多国家得以推广。

同时环境道德观也赋予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以新的理念,即引入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观念。富人(国)不能为了满足自己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剥夺穷人(国)发展经济的权力;当代人不得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为未来的、你永远无法与之谋面的“张三、李四”培养节俭的生活习惯,你愿意吗?

环境价值观: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水、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都是无限的也是无价的(或仅考虑了资源开采和获取的成本),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开采、无偿使用和任意废弃的,宝贵的自然资源往往就这样被滥用,被浪费、被污染。“环境有价!”这又是一个我们在环境教育中必须强调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评定不仅是以人类为尺度,而是以更深层次的人类自然系统为尺度;不仅是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在价值观念上,既承认自然界对于人类的各种价值,也承认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价值,即它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具有的存在价值,对于生命和自然界可持续生存的价值。

自然资源是有限和有价的,必须被珍惜保护,有偿使用,同时实施“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注重追求效率与公平,避免浪费和破坏。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就必须向自然“付费”。

环境经济观:《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作法,并有效地利用经济手段和其它面向市场的方法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些学者也对传统经济学中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产品成本核算体系等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对传统意义上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修正,提出了EDP(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将由于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及其对生态功能、环境状况的损害从GDP中扣除;对传统产品成本组成进行修正,提出了自然资源使用成本、环境损害成本。环境净化成本和用户成本(由于当代人使用了这一部分资源而使后代人无法使用的效益损失)等新的概念,促使人们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作为环境的一员,我们应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回收有重复利用价值的物品、使用绿色产品、清洁能源;我们应以实用和无污染作为消费理念而不是奢侈和攀比;我们应尽可能地“回归自然”。

环境整体观:人类居住在一个“地球村”中。从人的角度而言,地球环境是所有人(包括现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财富;任何国家、地区、或任何一代人都不可为了局部利益而置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于不顾;我们不仅要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而且要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当代人不能为了满足其所有需要而“透支”后代的环境资源。但是,即使在今天,这样的不平等却依然存在,一个美国人的消费水平是一个中国或印度人的20倍,事实上如果60亿人都按照西方的消费水平消耗能源和资源,那么,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将需要十个地球,而不是一个。

学校教育中人文环境意识的培养对提高青少年的环境素质和全社会的环境道德水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大、中学校的政治、哲学、法律、经济、社会类课程中有效“渗透”这些观念将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自然观、环境观的形成。这也是理、工科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标签:;  

人文环境意识的培养_人文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