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并在90年代初被中国正式接纳而成为《中国21世纪议程》的理念和构思跨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但人们一直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处理工农业生产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念,其意义在于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受到科技界与经济界的关注。而文化界、教育界对它并不特别关心。最近,我和一批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试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发现无论对于宏观的或微观的高等教育改革,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进行探讨,都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从物质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到文化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社会发展观,是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体说,以工业化水平)衡量社会的发展程度,并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主要指标。如以工业化水平划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作为经济发展速度的主要依据。传统的社会发展观在增进社会物质财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至今也仍有其现实意义。但是,这种单纯物质层面的社会发展观,也带来了浪费自然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导致今天地球上可利用的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危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在危机威胁的面前,自然科学家不断发出警告,舆论界不断进行谴责,理论界苦苦探索解困的出路,提出种种新的发展战略理论、方案,最终汇集成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社会发展观,有别于单纯工业化的片面追求产值增长的传统的社会发展观,为人们构思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开辟了一条广阔的思路。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表达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表述被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但它仅仅是一个原生的、基本的界定。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探讨和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认识逐步扩大、丰富与加深。
首先,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人们越来越感到某些传统的思想观念,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为传统的思想观念,是与传统的社会发展观共生的,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某些新的理念。也就是说,需要转变某些传统的思想观念:
—自然观的转变。传统的自然观是建立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对立斗争基础上,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人类物质生活要提高,就得不断地向自然索取,索取得越多,物质财富就越丰富,物质文明的程度也就越高。无穷无尽的索取,甚至贪婪的掠夺,不顾自然的承受能力,必然导致可利用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这种单向的征服、索取、掠夺的自然观改变为人类与自然“和平共处”、平衡协调的自然观;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爱惜资源,爱护环境。对自然的索取应当保持一种理性的节制,要对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不得超过再生的比率,对不可再生资源要尽可节约并寻求代替资源。
—价值观的转变。由于工业发达,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物质财富激增,形成了某种“供过于求”的虚假现象,使人们,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们滋生了物质消耗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的价值观。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使人们看不到或不愿看到日渐逼近的危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们把这种错误的价值观转变为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今世与后代公平、合理、和谐发展,以人类长远利益为崇高目标的人文理性价值观。
—道德观的转变。传统的道德观所指向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之维护社会的秩序。而可持续发展要求把道德的指向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其它生物的关系。要求人们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确立生态伦理观。在自然界中,生态系统是一个历经亿万年形成的整体。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生命都有一定的位置,都有持续生存的权利。不能任意破坏这个生态系统。要把关心和爱护生态系统纳入新的道德观念中,构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学。
—思维方式的转变。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纯科学技术的思维方式。人们对地球上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并不是80年代之后才发现的。但在80年代以前,一般上只是作为一种科学技术的问题来处理,按照纯科学技术的思维方式提出种种方案,做一些补救的工作。当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不能摆脱工业文明带来的危机。“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恶果,不可能靠工业文明传统的理念去解决”(杨贻移、张祥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深更远更全面。也就是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只在物质层面上谋求解决办法,而应在文化层面上开辟新的思路。当然,在具体操作上,离不开科学技术,但必须在人文理性的思维方式引导下合理运作。要把物质层面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层面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思维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社会发展观,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文化层面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的问题。前者必须得到后者的支持与引导。由于前者是明显的、具体的,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后者是隐性的、抽象的,对它的意义的认识要经历一个理性的思考过程。
其次,理论界在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逐渐抽象概括为若干反映其内涵实质的基本原则,从已有资料看来,下列原则是大多数研究所共识的主要原则:
—发展的持续性。这是可持续发展原生的,也是核心,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属性的原则。它的含义概括说,就是当前的发展要以未来的发展为前提。例如,制定发展战略,不仅要从历史背景、现实条件(优势与困难)、当前的需要出发,而且要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
—发展的整体性。地球是一个整体,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相互制约,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了,也将或早或迟波及其他地区;社会是一个整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制约,一手软,一手硬,最终会导致两手都硬不起来;大学也是一个整体,教学、科研、政治思想、管理、后勤必须兼顾,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一个单位也是如此,只顾个人利益,只求“一枝独放”,压制别人,互不团结,必将影响整体发展,最终也不利于自己的发展。这条原则告诉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着眼于整体的长远利益,增强“共同体”意识。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大问题上,必须采取全球性的共同联合行动。
—发展的公平性或称发展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的原生意义是指代际之间的公平。即当代人应公平地对待后代人,不应损害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应让后代人和当代人同样平等地享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在几次国际性会议上,第三世界的贫穷国家,尖锐地指责某些发达国家,过多地浪费资源、消耗能源,把大量污染工业和垃圾移向发展中国家,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掠夺发展中国家的物质财富。要求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应当公平、平等,否则难于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同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应当遵循公平、平等原则,国家、社会才能保持持续性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当前为了发展经济,可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才能可持续发展。
—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和谐发展。如果人类对自然资源无限制地掠夺而不顾其再生,资源枯竭了,必然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残酷地剥削而不顾及其生存与发展,以致发展中国家极度贫困化了,也必然影响发达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如果片面追求物质文明而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即使进入高科技社会,将由于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导致精神空虚,人情淡漠、吸毒、犯罪等等而破坏社会秩序,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
可持续发展这些重要原则,不仅适用于物质层面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适用于文化层面以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群体、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原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丰富、加深,明确这一理念的内涵包括了新的自然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以及持续性、整体性、公平性、协调性等原则,它的意义也就从物质层面扩大到文化层面,进入人文视野。从而表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必须提高到文化层面上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人是文化的主体,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位。而人是通过教育培养造就的。这就使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科林.N.鲍尔在《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一书序言中所说:“在将一种强制的关系转变为一种共同意识,教育是可供我们自由支配的为数不多的手段之一”。尤其是以培养科学家、工程师、高级管理人才、国家和地方的领导决策者为己任的高等教育,更为重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败的关键。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中,邓小平同志不仅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我认为,它的深刻含义就在于揭示教育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那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战略,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以及持续性、整体性、公平性、协调性诸原则,来探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全面与长远。可以说,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问题,从发展战略、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都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原则,得到某些启发,开辟新的思路,获得新的认识。概括起来,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探讨:其一是高等教育如何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其二是高等教育自身如何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原则进行改革。
(一)高等教育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科技工作者、生产管理者、政策制订者主要是从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他们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负有比一般群众更为重大的责任,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尊重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与社会健康地可持续发展,是他们神圣的责任。因此,高等学校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知识和能力,教育大学生,使他们既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识和责任感,又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领。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迅速,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家日益富强,但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急功近利往往驱使人们只顾眼前利益,出现违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短期行为。这些思想行为,不但对自己的发展前途产生不利的影响,阻碍他们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应当实现的崇高的自我价值,而且对于环境、对于群体、对于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害。例如,许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许多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例,应负主要责任者很多是我们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当我们愤怒地谴责他们的时候,是否也应反躬自问:我们所培养的是现代化的建设者还是破坏者?当然,教育不是万能,不能把责任都推卸给教育工作者。但是,没有对他们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知识、能力的教育,不能不说是教育工作的缺陷。当前,大家正在研究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研讨文化素质教育包含那些内容,如何进行。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知识、能力、行为,应该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渠道很多。如开设有关资源与环境、生态伦理学等课程;在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德育等等课程,以及有关的自然科学、工艺技术课程中,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知识、技能作为教学内容;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所高等学校,是所在地区的文化中心,应当负起可持续发展的普及及宣传工作,并让大学生参加这项活动。这是一种一举数得的活动;一方面,高等学校和大学师生,有责任对社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普及及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战略有所认识并形成群众性的行动和社会风气。例如,在群众中提倡、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正如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所提出的“消费结构要合理,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浪费资源的高消费”。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一种似是而非的“超前消费论”,认为高消费、超前消耗,才能刺激生产;还流传一次性消费方式,筷子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盒一次性,理由是方便与卫生。这种消费论与消费方式,都是假定地球上的物质资源是无穷无尽,可以任意索取,并且可以对环境污染置之不顾的。显然,这是违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战略的,应当在社会上反对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参与这种活动,对他们是一种最有效的自我教育。通过普及宣传的社会实践,不但可以在理念、知识上有所提高,而且能引起态度、感性、行为上的转变。
此外,还应鼓励高等学校师生,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工作。现在有些大学,已经开展了这一领域的科技研究和理论研究,但还不够普遍。这种科研工作的意义也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对推动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献计献策;另一方面,对参加研究者自身起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作用。
总之,高等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主要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知识、能力、行为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在科研与科普上作出贡献。
(二)探索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规律
高等教育系统,正如其它社会系统一样,它的改革与发展,也存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也有必要与可能,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原则,探讨、评价它的发展战略和改革措施。下面,只是就若干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探讨:
1.高等教育发展速度问题。 中国1996 年注册的在校大学生总数为583.91万人。按每万人口中平均大学生数仅有47名(1995)。不但远低于发达国家,也比许多发展中国家还低。但如果就绝对数说,则仅次于美国而高于印度和俄罗斯,占世界第二位。究竟是太少呢还是够多了?应该加速发展呢还是应该控制发展?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在高教理论界,有加速发展、控制发展、适度超前发展等等主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探讨,我赞成适度超前发展的主张。理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应当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专门人才的需求。但要受国家财力和毕业生就业机会所制约,并且要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平衡,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还要受自身的师资、设备、校舍等条件所限制。数量增长过快,势必降低质量,超过人才市场需求,就业困难,引起社会动荡;增长过慢或不增长,则不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只能根据种种条件,适度发展。但高等教育的周期较长,不能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后面,必须略为超前。所以,适度超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的。
2.多渠道筹集高等学校办学经费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经费,差不多全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这种单一投资体制,大大限制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很快,高等教育也相应有了较快的发展。而政府拨款增长不多,以致高等学校的经济拮据,困难重重。改变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以增加高等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就成为高等学校办学的紧迫问题。当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财政拨款之外的集资渠道,主要有:企业界和国内外热心教育事业人士的捐肋、校办企业的收入、成人教育学院所办各种培训班的收费、向学生收取学杂费、科研成果转让、有偿的社会服务、教师和职工从事第二职业等等。各条渠道和集资方式,哪些是有效可行的,哪些是不利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办学者必须心中有数。①对于那些有利于提高教学与科研质量的渠道,应当努力开拓;②对于那些有碍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应当有所节制,即使不得已而为之,也要力求减轻它的消极影响。以免由于“饥不择食”,急功近利,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科研水平下降,校风校誉败坏。总之,要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衡量得失利弊,作出抉择。
3.专业设置与调整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必须适应促进生产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设置新专业,调整旧专业。但是,人才市场的变化很快,而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一个新专业的设置,需要若干年才能办得好,设置之后,不能轻易停办。如果没有长远的人才市场预测,捕捉到一个新的人才市场信息就轻易决定增设新专业,调整旧专业,将会陷于被动。根据1996年一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表明,招生时的某些“热门”专业毕业时就业市场并不热,甚至相当冷,如外贸、经济法、管理(尤其是房地产管理);反之,招生时的某些“冷门”专业毕业时市场并不冷,如农林类的畜牧、兽医、农学、农机,师范类的大多数专业。许多师范专业,大办非师专业,这些非师专业就业比师范专业困难。高等学校办学不是开“皮包公司”,看到市场上什么商品热就做什么生意,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新设专业,一定要以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作为决策的前提。
以上,只是举几个例子说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例如,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问题、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孰重孰轻的问题、科学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问题、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问题、教学中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问题、学校管理中行政权利与学术权威的协调问题,等等。都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原则中得到某些启示,作出比较合理的判断。
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是一个新的命题,至今论及者不多。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探索。这篇论文,只是提出一种教育思想的新思路。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生态文化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