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玲 哈尔滨市中实学校 15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化学这一学科在不断的完善,初中化学新教材具有直观性、实用性较强,实验较多,模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体现主动、合作式学习式的特点,留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灵活学习知识、研究处理问题、动手操作实验、拓展思维的空间。教师要积极学习,用好新教材。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教材;使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105-01
引言
近年来,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关于学生的素养问题又一次吸引了大量的眼球,教育部也早在2014年印发了相关文件,即《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和“核心素养体系”,认为:“学生在各学段均需要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强化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关键品格和必备的能力。”由此看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化学,其也具有对应的学科核心素养。而要真正实现学生的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提升,就不得不重视初中化学教材的正确使用。
1.利用“单元图”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物质构成的奥秘”的“单元图”提供了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质量守恒定律”的“单元图”形象直观地把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前后质量保持不变的思想表示出来。“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单元图”结合自然界存在的各种金属矿产资源,展开讨论,使学生增强合理开采矿物,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2.以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突出物质的变化与平衡
对于初中化学教材而言,由于课程的安排,单看每个单元所针对的内容,似乎都是一个独立的板块。因此,很容易忽略单元与单元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而单个的进行讲解与学习。而变化往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复杂,是多个知识点的衔接与交叉融合。如果忽视了单元之间的联系教学,学生很难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形成的思维也相对的单一,更不要说物质变化与平衡规律概念的建立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先是督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进而采用多角度的探索的方法来促进对物质和规律的掌握,如从组成、性质、用途等方面,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在全局的观念上突出和把握物质之间存在的变化规律和相关平衡的知识。还可以结合课标中关于课程内容的分类,如一级主题、二级主题这样来融会贯通知识。
3.借力“调查与研究”和“课外活动”栏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中的“调查与研究”与“课外活动”栏目的忽视,已是由来已久。然而这些栏目能够很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调查与研究”栏目,其一般是以教材中学习到的某个知识点作为研究的主题,然后针对这个主题,提示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社区、网络、图书馆等形式,来查询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与同学、老师之间相互交流,进而筛选出自己想要的信息,最后再以报告、小论文、漫画、绘图等方式来对获取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最后经过思考与交流获得最终的结论。在这样的“调查与研究”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独立自主,严谨探究的科学精神,并获得相关的信息,进而对社会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而“课外活动”,在初中化学教材中相对比较简单,一般是一些有关于化学基础知识或者是基本原理的应用,制作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装置。因此,可以看出,“调查与研究”栏目相对能够比较综合的培养学生在化学学科上的信息素养和语言素养,这正是科学精神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课外活动”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不管是“调查与研究”还是“课外活动”,都涉及到与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接触,因此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学生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相应的学科基本素养,还会不断的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4.树立新理念,走进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课改”中蕴涵着丰富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把它变成具体的教学操作行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只有认真学习,自觉积极地投身到这场课程改革之中,才能逐步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带有“应试”痕迹的陈旧观念和行为。为此要努力构建学习型团队,加强学习,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除了学习“走进新课程”等多种“课改”理论书籍、观摩光盘上的专家报告外,还应采取多种方式来“洗脑”,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5重视“家庭小实验”的作用
“家庭小实验”全书共有10个,它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配合课堂教学而编写的,由学生在课外完成。该栏目的设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这些小实验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社会性,都需要学生自己操作,有的需要学生自己设计。虽然对学生要求高了,但学生在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伴随着需要的满足,悟性的获得等内在精神活动。如“保鲜膜保鲜能力测试”,“自制汽水,简易净水器”,“清洗餐具”等可让学生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兴趣,领悟新知识。“制作晶体模型”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等。“家庭小实验”的教学主要是教师的重视和学生兴趣的激发,学生的实验成果可以在班上及时展示,特别是对有创意的实验要在班上推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实验的要求和结论,教师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以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结语
总之,使用新教材上课,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处理方法,但只有适应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的课,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应真实客观凭借新教材,不迷信新教材,对新教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合理使用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参考文献
[1]徐田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与分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2):1-4.
[2]房宏.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6):5-8.
[3]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2015(5):78-81.
[4]杨梓生.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15):1-2.
论文作者:马金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学科论文; 核心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新教材论文; 单元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