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在促进韩国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_产业规划论文

论韩国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推进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作用论文,信息产业发展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产业使生产要素结构中知识与技术的作用增强,其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基本资源有明显的替代作用,通过科技创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价值。韩国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的技术创新一直处于前列,这使其自身投资结构产生相应变化,并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韩国信息产业取得的成绩得益于政府的强力扶持,其成功经验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韩国信息产业发展历程

      (一)技术引进培育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后期为起步培育阶段。1962年,韩国设立了科研机构——科学技术信息中心,它的主要职能是为产业管理和研究机构提供科技信息。信息技术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供给条件,因而韩国政府确立了引进和模仿国际先进技术为主的信息产业发展思路。1969年,《科学技术信息中心扶植法》的颁布为新兴电子工业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世纪70年代后期,韩国将信息产业和电子机械等列入优先发展的战略产业,一方面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来推动信息产业的开发生产,另一方面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推动信息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以带动信息产业良性发展。韩国信息产业培育期较长,主要以收音机组装、家用电器生产等技术含量低的初级电子产品为主,IT产业初步萌芽。

      (二)发展创新阶段

      20世纪80年代早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创新阶段。信息产业边际收益递增和正反馈现象,成为信息产业快速扩展的重要内在原因。1982年,“五五”计划初次提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体现出韩国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心。1983年,制定《半导体产业培育计划》,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升至战略高度,企业开始涉足半导体领域。1987年,“六五”计划中确立以“技术立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为根本任务,政府分步骤有计划地制定了一系列该领域的开发策略。1989年制定的《尖端产业五年发展计划》将半导体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半导体、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新媒体服务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1983年至1986年共投资2600亿韩元筑造半导体生产基地,先后开发出技术含量较高的64KDRAM和256KDRAM半导体,其后韩国联合体开发的4MDRAM威胁到日本电子产品的国际地位。到1987年,韩国信息产品产值已经达到48.77亿美元,其中半导体21.65亿美元,计算机16.16亿美元,通信设施10.5亿美元。[1]韩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向由信息产业支撑下的知识密集型转变,并形成产业集群,以提升其国际竞争优势。

      (三)成熟融合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为成熟阶段。1998年,韩国政府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产业政策方向及知识基盘新产业发展方案》,计划在其后5年加强发展计算机和半导体等28个知识基盘产业。信息产业是高渗透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产业。2009年,韩国政府推出《IT韩国未来战略》,欲实现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扩散,提升行业信息化应用程度。[2]2011年,韩国信息产业出口额为1588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五位,[3]半导体、智能手机和信息化基础建设等关键领域已居世界首位。2012年年末,贸易指数达78亿6千万美元顺差,创下历史新高。[4]同年,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商务GPS终端传播和商务模型融合成功,使得“LBS+增加现实”和“LBS+SNS”等多样基于位置服务模型出现,预计到2014年年底,每12户当中就有1户使用智能TV。受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韩国从落后农业国转型成新兴工业国,且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跻身“三二一”型发达的产业结构行业的国家之列。韩国信息产业增长率超过其他产业增长速度,对主体经济有着极高的贡献率,这使得失业率、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产生前所未有的高度兼容,用数据证明了菲利普曲线的理论缺陷。

      二、韩国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扶持

      韩国信息产业发展主要通过政府成立专职机构对市场进行恰当干预、规划、指导和监督,提供良好的宏观和微观发展环境,在扶持与市场竞争机制间成功寻求到均衡。

      (一)出台与完善发展战略

      信息产业是更新迅速的变动型产业,摩尔定律揭示信息产品呈现出边际成本下降的规律。因此韩国政府不断制定与完善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制度化与程序化是韩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从表1中可以看出,韩国政府每两三年就会推出进一步发展计划,甚至在1999年、2004年和2009年关键年份推出了多个战略。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韩国信息产业发展基本步入正轨。政府积极强化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相关因素,如1999年的《21世纪韩国精英工程》和2000年的《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发展计划》促进了信息产业人才培养,2009年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和2010年的《绿色增长基本法》加强了行业规范,2009年的《云计算全面振兴计划》推动了云服务在教育和气象等领域的应用,韩国预计2014年成为云计算强国。2012年,韩国启动的《下一代信息安全专家培养计划》将用最新功能的IT设备为各领域的网络专家进行差别化专业培训,以加强对网络攻击的应对能力。韩国在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采取上下结合的双项链,由政府制定发展规划,通过征求基层专家技术评估意见,为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并进行反复调整加以实施。

      过去几十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步,信息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已成为信息产业大国,但不是强国,在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与韩国相比,最大的不足是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战略部署,错过了一些信息技术升级换代的机会,如2009年制定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类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出台较晚,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战略性的信息产业服务体系。

      (二)重视资金支援

      信息产业的技术和智力密集性决定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韩国在发展创新阶段由于信息产业国际竞争的升级,导致核心技术的引进越发困难,转而开始以自主研发和创新等方式获取。仅在1893年韩国政府就给131个企业的182个自主创新技术研发提供了2800万美元的资助,[14]1994年共花费9亿美元收购了28家欧美企业。[15]从1996年以来,韩国政府在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和电子政府等诸多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软化投资结构。如表2所示,2009年和2011年为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韩国政府连续推出《云计算全面振兴计划》和《云计算扩散和加强竞争力战略》,共投入31164亿韩元,从2012年至2015年韩国将有90%以上的企业会使用云服务。2013年,韩国大幅度提升在IT行业创新投资。2013年7月,韩国总理郑烘原主持了国家科学技术审议会议,批准公布了《第三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明确了2013—2017年韩国将加大信息产业研发投入并提高其使用效率,增强创新能力。韩国政府通过直接拨款给研究机构、企业研发资助、对创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和提供无息贷款等形式进行资金扶持,确保信息技术整体实力紧跟世界先进标准。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主要建立在技术引进上,与韩国同属于技术跟踪型。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地位的提升,新型核心技术将更加难以引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我国电子研发投入达到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22]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相对韩国,我国在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升,另外还存在重复引进和分散研发的问题。

      (三)服务国民的政策方向

      国民消费结构将引起信息产业结构的变动,其社会需求为信息产业的形成创造必要条件。[23]韩国信息产业政策以向国民提供服务为主要宗旨。信息化振兴院信息规划总部在2012年针对100个对象进行了调研,其中政府及公共机关占33%,学术团体占35%、研究机构占16%,商业机构占16%。[24]

      

      如表3所示,社会网络服务与智能设备体现了智能化的高级应用与信息产业的结合,产生群聚效应,知识溢出非常显著。IT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智能技术”与“以人为中心价值”相结合,一方面韩国政府把社会网络服务战略性地使用到日常疏通、政治参与和危机情况的实时扩散;另一方面智能设备市场占有率急剧增加和手机应用程序功能的实用将激发相关市场的活跃。智能手机在2011年的预测发货量为4.72亿部,比2010增加55%,到2015年预计发货量将达到9.82亿部;2011年智能TV预测销售量为6 400万台,2013超过1亿台。[24]韩国将智能设备与社会网络服务相结合使政府能与国民实时沟通,进行政策制定与宣传,实现智能同感型政府,实时探究信息产业发展动态。韩国政府高度关注国民信息获取程度。如表4所示,《政府3.0推进基本计划》是通过开放、共享、沟通与合作对整个国家政府运行情况进行传播,以推进韩国政府信息体制革新。韩国政府从2014年开始,逐步实现政策迅速如实公开,目前开放率为14%,预计到2017年提升至40%,这便于国民实时掌握所关注的数据。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度尚不高,部分规范性文件不向利益相关公众公开,出于谨慎,有些人为地夸大保密范围,政府信息公开缺乏明确界定,没有强调公民的参与配合,公众迫切需求的可公开获取信息量较小。

      

      三、韩国政府的信息产业扶持作用对我国的启示

      现今世界正孕育着新一轮技术革命,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下,应把信息产业作为产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韩国的经验表明,后进国家通过有效的发展模式可以取得卓越成绩。中韩信息产业起步基本相同,人文背景相近,同属于技术追求型国家,韩国从落后农业国转变为发达信息强国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确保发展战略制定的科学性

      由于信息产业技术革新的特性,政府长期系统的政策扶持尤为重要。韩国政府通过制定卓有成效的产业发展规划、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和行业规范来培育其发展的宏观环境,及时完善不成熟的政策和战略,用三四十年实现发达国家用百余年完成的信息产业发展进程。我国政府应根据自身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科学规划发展战略,为其发展培育良好的环境。我国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较弱,发展战略的制定应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应继续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继续强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导向,坚定不移地执行“十八大”提出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我国信息产业战略制定涉及部门较多,在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相似度较高的项目,如科技部代表国家制定中长期规划、各部委制定部门或行业科技规划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科技规划,致使资源重复配置。因此,应设立独立的国家级战略制定机构和新兴产业信息资源服务组织,制定周密的高科技产业综合长期发展战略,并与灵活短期发展计划相结合,兼顾工业化和信息化共同发展的超前意识,在规划中明确我国信息产业的技术发展途径,为新兴产业的建设提供保障体系和相应服务。

      (二)稳定长期的政府资金投入

      信息产业作为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源含量和低资源依赖的战略性产业,对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拉动性很大,我国政府应保持稳定的科技创新投入,为信息产业的发展积累充足的创新成果。韩国信息产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是重视研发投入,其投入比例超过发达国家。我国正处于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应在关键环节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不仅重视研发投入,更要重视基础研究支持,为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成果储备。首先,应施行技术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策略,增加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通信业和信息服务业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并成立高科技产业的国家级研发中心,加强政府研究机构与国企研发机构的合作。其次,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信息产业投入,政府应通过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系,鼓励企业资金、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到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和成果分享,使得信息产业发展资金得以充分调配。

      (三)强化民众服务方向

      表3所示的2012年韩国10大IT趋势中有8项与国民服务相关,体现了韩国信息产业发展重视国民受惠程度。我国政府应高度重视公民获取信息的权益,加强相关部门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充分发挥其公众服务特性,通过电子政务提供高水平的政府信息服务。世界3.0时代,应该深刻意识到公民已从信息的接收者转型成信息的编辑者和公民记者,通过各种平台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汇集创意,在信息产业选择上以注重公民创意为优先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应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重视公民信息知情权概念,通过让公众参与使得政府公开信息更有效用,提升公众满意度。

      总之,韩国在信息产业发展中实施的策略和经验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我国可以从信息发展战略的制定、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强和关注公民服务等角度来加强力度,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国力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标签:;  ;  

论政府在促进韩国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_产业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