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教育科学发展国家报告(二)_教学理论论文

“十五”教育科学发展国家报告(二)_教学理论论文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学科发展报告(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科学论文,报告论文,全国论文,十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六)职业教育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更加强调教育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

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应用型人力资源开发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黄尧)把西部教育发展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紧密结合,以建立适应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体系为目标,开展了跨部门、跨地区、多学科的专题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相关的研究还有“我国不同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马树超)、“中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袁吉林)等。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研究成为重点。“职业教育与劳动准入制度互动性研究”(马叔平)探讨了我国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两者相互作用的途径、方式、体制与机制,揭示了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互动关系的本质和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互动关系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两者互动关系的政策设想,为我国新时期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和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的有机衔接,提供了理论上的说明、政策上的建议和可操作的实施模式。“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黄尧)针对双证互换存在的技术问题,建立了模块组合的解决方案,提出了推动双证互换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条件。与此相关的研究还有“职业技术教育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杨进)等。

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正在走向深入。“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欧阳河)论证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地位、作用,以及职业教育与相关要素的关系,初步构建出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理论框架。与此相关的理论思考还有“时代特征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研究”(石伟平)等。国际比较研究有“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姜大源)、“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策略的国际比较研究”(陈祝林)等。

职业学校管理与教学研究成为热点。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与改革实践研究”(许云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绩效管理模式研究”(何向荣)、“发展高职教育培养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研究”(孟庆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以及课程教材开发、评价与使用的研究”(王军伟)、“在高职教学中运用德国行为引导教学的实践研究”(李大卫)、“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研究”(王振如)等。

(七)德育研究

德育研究者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工作的特点、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问题展开了有益的探索。

德育的本质、德育的目的、德育的功能及发生机制、现代德育的理念以及德育研究的方法论等德育基础理论问题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在德育本质与目的的研究方面有“教育哲学的当代转向与德育课程的创新”(鲁洁)、“对德育本质与目的的哲学探究”(庞学光)、“两种‘利他主义’德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李萍)等。对德育机制的研究有“现代德育的激励功能及其发生机制”(申来津)、“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机制研究”(李玢)等。对德育功能的研究有“德育功能发展研究”(王仕民)等。对德育理念的研究有“关注生命:新时期学校德育时效性问题研究”(刘慧)、“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育问题研究”(刘铁芳)等。

注重学生的道德学习与实践研究。如“道德学习研究”(朱小蔓)、“道德学习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戚万学)、“道德学习的心理建构与迁移机制研究”(王建敏)、“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研究与实践”(孙云晓)等。

德育的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有所强化。如“文化交融与冲突中的西南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易连云)、“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德育研究”(刘惊铎)等。

出现德育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趋势。如“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建构研究”(檀传宝)、“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詹万生)、“德育课程实践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研究”(魏贤超)等。

重视对德育现实问题的研究。如“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杜时忠)、“高校德育发展研究”(郑永挺)、“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研究”(杨丽君)、“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学校德育研究”(曾长秋)等。

国际比较研究方面有“公民道德教育比较研究”(孙兰芝)、“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教育比较研究”(李明)等。

(八)教育心理研究

教育心理研究在前沿研究、应用性研究、理论研究及热点问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在前沿研究方面,“学生内隐社会认知(攻击、自尊、刻板印象)的特点和发展研究”(杨治良)从教育培养的角度探讨内隐自尊、内隐攻击性以及内隐刻板印象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积极面、有效克服消极面的学生人格培养策略。“样例特征对问题解决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莫雷)探讨了影响样例迁移的外部因素、样例表面特征与结构特征对问题解决迁移的影响以及问题解决的迁移机制等。“不同年龄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郑雪)通过跨文化的比较,对中国内地青少年学生,中国留学生以及日本、美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关于幸福心理研究的专著。

在应用研究方面,“青少年心理健康制约因素与辅导策略的研究”(刘华山)采用问卷法对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了个人自尊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指向问题解决的教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申继亮)从问题解决的发生过程角度,采用观察、实验、访谈、个案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问题提出、问题体验、问题解决以及教师的问题观念与其教学行为的关系等进行了考察。

在理论研究方面,“儿童个性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杨丽珠)构建出促进儿童特别是幼儿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揭示了3~12岁儿童的个性结构、类型及发展特点;探讨了儿童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及同情心等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编制出中国幼儿个性发展教师评定问卷,形成了八个系统评估儿童个性发展的工具;初步了解了生理、认知、气质、家庭及社会文化在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作用;摸索出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发展及儿童好奇心、责任心、自尊心、自信心及同情心等发展的规律,建构了培养儿童健康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热点问题研究方面,“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承受力的现状及教育疏导机制的研究”(车文博)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1)从生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多个视角对社会心理承受力的理论内涵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2)从个体自身特点和社会环境因素两方面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结构,系统探讨大学生社会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和基本特点;(3)从内在心理调节机制、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和外部疏导机制三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应对策略;(4)从家庭、地区、社会与个体特征几个方面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相关因素对大学生社会心理承受力的作用途径,建立大学生社会心理承受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5)开展大学生社会心理承受力的集体咨询、个体辅导与讲座,探讨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承受力的教育模式。“中小学生的欺负问题及其干预的研究”(张文新)调查了我国中小学生欺负或受欺负行为发生的基本特点,以及中小学生对待欺负的态度;揭示了欺负或受欺负经历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学校适应的消极影响;考察了教师对欺负的基本特点及对欺负干预的认识,采用行动研究模式,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中小学实际的欺负干预方法。

研究不断涌现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如“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的编制”(靳诺)编制了由4个心理健康相关量表和软件组成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该课题研究的突破和创新表现在:(1)第一次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构思和规划了适用于我国社会和文化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2)编制了第一套适用于我国大学生、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具有相当高的信度和效度、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心理测量工具;(3)确立了我国第一个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相关情况的常模;(4)量表的标准化工作所达到的规模较大(常模组人数达55000余人);(5)课题成果已被用于全国91所普通高校2004级36万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测。“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林崇德)研究了智力发展的心理机制,智力结构与多元智力、智力的脑电波,智力发展及其培养途径,着重探索了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和创造性学习的特征;研究了品德发展的心理机制、品德与社会性、德性培养的规律和方法等。“素质教育中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沈德立)选择了高效率学习的一种外在因素(知识呈现方式)和五种内在心理要素(选择性注意、元认知、学习策略、非智力因素、内隐认知),开展了35项实证研究,探索和揭示了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和脑机制,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模型。

(九)体育、卫生教育和美育研究

体育、卫生教育和美育研究在教育理念、制度建设、技术方法和评价体系方面有重要的进展。

在体育方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杨贵仁)根据我国学生体质的现状,参照国际上学生体质研究的经验,建立了以运动和健康素质为主的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课题研究基础上制订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已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在全国实行。此方面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还有“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研究”(廖文科)、“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季克异)、“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现状特点与发展规律及对策研究”(于可红)等。在理论研究层面有影响的有“对有中国特色体育教学理论体系建设与创新的研究”(毛振明)等。

在卫生教育方面,“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新的因素与机制的研究”(齐建国)应用测量鼓膜温度、体位血压反射、视力和大脑神经类型等生理实验的方法,对儿童身体与健康状况进行实证性测查,在体质评价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了多项我国有关体质与健康的测查方法和评价指标,为准确把握和提高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提供了对策参考。此方面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还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评价及对策研究”(张芯)等。

在美育方面,“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王耀华)从中小学音乐新课程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的挑战角度,研究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理念及培养规格,研制了“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钱初熹)以美术教育学、健康心理学、审美心理学、视觉文化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学校美术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与深入的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了学校美术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观点。此方面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还有“学校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及其实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周荫昌)、“高校普通艺术教育研究”(凌继尧)、“小学美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杜卫)等。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研究方面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万丽君)等。国际比较方面的研究有“音乐教师培养国际比较研究”(杨瑞敏)、“中外优质艺术教育资源的融通与共享”(林家阳)等。

(十)成人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研究更加关注学习与工作的相互联系,更加关注终身学习和社会学习。

在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研究方面,“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及其分类研究”(杜以德)对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论证,阐述了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必须遵循的原则、所应确立的逻辑起点、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与相关学科的基本关系、学科体系中的主要分支学科及其独特的使命与功能,以及学科体系建设需要持续推进的基本策略等,初步构建起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多序列、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网状结构体系。与此相关的研究还有“回应新世纪发展的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高志敏)等。

近年来,我国学习型组织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迅速发展,“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厉以贤)“、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叶忠海)、“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赖立)、“创建学习型学院的理论与实践”(凌培亮)、“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机制与模式研究”(张再生)等正是针对这一现实背景而进行的研究。

在成人教育培训方面,“农村县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与能力建设研究”(谢国东)探讨了县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地位与作用、学校能力建设的政策与措施、校长与教师的素质建设、学校的运行与管理模式、学校的网络建设、学校的办学效益与能力评估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关于新世纪我国成人教育培训与劳动就业问题研究”(王北生)、“成人基本文化技能素质评价模式研究”(张竺鹏)等。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成人学习成为研究热点。“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研究”(陈乃林)从动机与强化、态度与调节、方法与训练、教学成效等四个维度对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基于真实情景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和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四种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策略研究”(王松涛)提出了以学习目的为核心、集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三位一体的成人网络学习整体策略模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杨孝堂)以个性化学习资源库研究、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环境研究、远程教育中社会支持服务环境研究为三大研究板块,在构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方面作出了切实的探索。此方面有影响的研究还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研究”(孙绿怡)等。

在国际比较研究方面,“成人终身学习的国际比较研究”(郭宝仙)介绍了国外促进成人终身学习的主要举措,既关注到了学习政策、学习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又关注到了课程开发、教学策略、学习辅导等方面的问题。与此相关的研究还有“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乐传永)等。

(十一)民族教育研究

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我国的民族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问题受到关注。“西部大开发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哈经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民族地区女教师状况的调查研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为解决有关问题提供了依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立法研究”(陈立鹏)的研究成果为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提供了参考。“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研究”(王鉴)提出了促进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新政策框架,即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民族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和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战略,并具体论证了三大战略落实的相关政策,如设立“民族教育优先发展区”政策等。“中国云南与周边国家边境民族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陶天麟)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被云南省政府制定边境教育政策所采纳。“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滕星)从教育学、心理学、法学、人类学、管理学、政治学等角度,系统地介绍剖析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干部素质状况的调查”(王秀云)成果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促成了贫困地区教育干部的国家级培训。此方面有影响的研究还有“中国中西部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夏铸)、“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四川民族教育发展的社会适应性研究”(汪风雄)、“青海藏族牧区基础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及对策”(王振岭)等。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心理与教育研究近年逐渐活跃,如“伊斯兰文化背景中青少年主流文化与国家认同研究”(万明钢)、“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理论构建和实践研究”(何波)、“边远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及其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常永才)、“拉祜族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李文权)等。

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改革成为研究重点。“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李定仁)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殊性的因素分析,论证了该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跨文化性质;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基础上,就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民族学校对新课程适应性及办学特色研究”(靳玉乐)从民族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入手,探索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感、效能感和情感与教师所处的社会领域、学校领域以及个人领域诸多因素的关系,以及认同感、效能感和情感与教师对新课程使用水平的联系,分析民族学校对新课程的适应状况以及学校课程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民族学校提高对新课程的适应性以及构建学校特色所应该采取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体系。“藏区学校课程对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功能研究”(巴登尼玛)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进行既符合当地人民生存需求又适应未来发展及国家统一要求的课程建设,提出必须从文化视野来研究藏区社会整体发展,将文化各要素(宗教、习俗、语言、思维方式、行为动机、道德标准、群体心理需求、价值取向等)中所蕴含的内容与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找到学校教育功能的最佳着力点。

(十二)教育信息技术研究

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体现出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特点。

在理论研究方面,“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于云秀)从理论上回答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技术发展框架与策略;系统阐述了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事业和产业研究的范畴等。此方面有影响的研究还有“中国特色远程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构建及教师与基础教育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教改实验研究”(丁兴富)、“信息教育课程论”(王吉庆)、“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应用研究”(李康)、“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邓立言)等。

在发展模式研究方面,“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祝智庭)探索了信息技术所支撑的多种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了教育的信息化带动和促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模式与方法,以及如何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培养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素养等问题。

在实验研究方面,“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研究”(何克抗)提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该课题还探讨了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王珠珠)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环境归纳了促进整合的方法和策略,把教学模式归纳为:情境-探究教学模式、资源加工主题学习模式、科学实验模式。此方面有影响的研究还有“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李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董玉琦)、“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钟志贤)、“信息化教育环境中中学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李芒)等。

在农村远程教育研究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西部边远农村与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郭绍青)结合欧盟在甘肃实施的基础教育项目,围绕农村远程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建设与教学应用模式,远程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实践,展开了质的研究,深入探讨了目前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推进中的关键环节,如资源建设等问题。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方面,“西部高校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徐刚)提出,西部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必须与教育观念再造、教育模式再造结合,为教育信息化奠定管理基础;重新规划高校内部业务管理流程,为高校信息化奠定业务流程基础;建立真正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的高校内部教学业务流程,为建立校务公开、管理民主、教授治校的高校管理体制奠定网络信息技术基础;加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此方面有影响的研究还有“基于网络的创新人才评价及选拔系统研究”(宗俊峰)等。

在国际比较研究方面有“中外网上课程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研究”(汪琼)、“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国家比较研究”(赵国栋)等。

(十三)比较教育研究

当代国外重要教育思潮的研究、一流大学的比较研究、发展中国家教育研究、各国教育现代化与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研究等成为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研究的重点。

在宏观教育决策方面的研究有“教育宏观决策的比较研究”(周满生)、“国外妇女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郑新蓉)、“独联体国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叶玉华)、“美国教育改革的市场机制研究”(马健生)等。俄罗斯教育研究再度升温,“转型中的俄罗斯高等教育——大学、政府与市场”(叶富贵)、“20世纪初期中俄教育改革比较研究”(张男星)等课题,集中揭示了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新的管理机制的形成。

义务教育是比较教育研究关注的重要方面。“农村义务教育财税体制比较研究”(高如峰)探讨了中外各国农村义务教育财税体制的一般特点和成功做法。该课题研究成果得出的基本结论对于正确认识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农村义务教育财税体制确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具有理论意义,并为建立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提出政策建议。此方面有影响的研究还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普及高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徐辉)等。“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推进的比较研究”(江明)、“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比较研究”(王斌华)、“基础教育质量保证与评估的比较及实验研究”(赵中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钟启泉)等都体现了比较教育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前沿性探索和对改革实践的积极参与。

在高水平大学建设方面,“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王英杰)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作了深刻的剖析,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国际经验和政策参考。“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美、英、澳、日、中五国比较”(沈红)、“日本国立大学改革研究”(高益民)等都显示出比较教育研究对关乎国家发展的一流大学建设问题的高度关注。“大学评估机构与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李守福)从我国大学的实际出发,通过对评价主体、内容构成以及结果利用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力图在评价主体与目的的一致性、被评价大学(或专业)间的可比性以及增大社会成果(主要指毕业生数量与质量、科研成果社会化的程度)在评价内容中的比重和评价成果的科学利用等问题上取得突破,为开展我国大学评价活动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此方面有影响的研究还有“信息社会高等教育变革国际比较研究”(陈学飞)等。

比较教育理论建设方面的研究有“中国比较教育理论建设的研究”(王长纯)等。专题研究有“美国高等教育中学术自由问题之研究”(徐辉)、“中外当代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褚宏启)、“近年来英美两国教师教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研究”(许明)、“中欧环境教育的比较研究”(祝怀新)等。

(十四)国防军事教育研究

国防军事教育研究在军队院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重点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研究内容从宏观层面深入到微观教育教学。

“我军新型院校体系类型结构研究”(于清吉)从军事人才成长规律和院校培训性质的角度系统研究了院校类型结构,提出了按照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两大类型构建院校体系的思路,以及完善新型院校体系类型结构的对策性建议,为构建新型院校体系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外军官高等教育比较研究”(沈永平、匡兴华)提出了新军事变革的时代要求和“双化”建设的理论构想。“指挥军官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培养模式研究”(王培)按照指挥军官逐级培训的岗位任职教育要求,构建了11类指挥军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模型及其实现方式,为现代化教学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决策支持。“军队院校办学效益及对策研究”(许和震)、“军队综合大学建设发展研究与实践”(蔡风震)、“军队院校内部体制编制及其运行研究”(米东)等军队重点课题的成果,也分别对军队院校重大宏观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独到见解。

(十五)地方教育科研发展

地方教育科研重视教育的区域和民族特色的研究,注重校本研究,发挥了教育科研的普及和推广作用。

地方教育科研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北京市有“北京市民办教育发展研究”(线联平)、“首都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裴娣娜)、“深化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北京教育资源配置”(王善迈)、“加入WTO背景下北京教育政策研究”(吴岩)、“北京中小学建设标准现代化与建设条件均衡发展研究”(高洪源)等;上海市有“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对策研究”(吴启迪)、“上海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报告”(胡瑞文)等;天津市有“天津市教育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研究”(何致瑜)等;辽宁省有“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研究”(张德祥)等;山东省有“山东高等教育规模、速度、布局研究”(齐涛)、“创新教育研究”(张志勇)等;江苏省有“构建以生命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与模式的研究”(冯建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与扩大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研究”(李放)、“教育家内涵特征与成长规律研究”(孙孔懿)等;浙江省有“浙江省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沈敏光)、“多元办学体制下的制度设计与运作研究”(徐晓东)等;湖南省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许云昭、朱俊杰)、“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张放平)等;河南省有“调整河南国民素质结构,实施全民素质教育研究”(单培勇)等;江西省有“和谐社会背景下公民受教育权平等实现保障研究”(黎晓武)、“引进民间资金发展江西公办教育研究”(何恩良)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和行政支撑能力的匹配性分析研究”(宁耀)等;云南省有“云南省高等教育成本合理分担的制度及机制研究”(何天淳)、“云南与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冯勇)、“云南少数民族‘普九’中辍学问题研究”(曾传虎)、“杂居民族的教育研究”(卢宝康)等。

总之,“十五”期间,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有长足的进步,但从横向若干参照系比较,现阶段的教育科学研究在观念、投入、体制、队伍、成果、推广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研究大多停留在直觉观察水平,回答“发生了什么”和探索原因水平,不能回答迁移推广水平,还达不到探索规律阶段。区域间、单位间、学科间教育科研发展差距明显,从参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竞争力分析,第一层次有江苏、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天津、湖南、辽宁、山东等省(市);第二层次有河南、河北、甘肃、四川、江西、湖北、广西、重庆、山西、黑龙江、吉林等省(市、自治区);第三层次有安徽、新疆、陕西、内蒙古、云南、福建、宁夏、贵州、海南、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单位竞争力差距明显,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等,立项总数和比例都比较大。学科发展存在明显差距,第一层次有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第二层次有德育、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心理等;第三层次有教育战略、教育史、教育基本理论、比较教育等。民族教育、成人教育、国防军事教育属于特殊类型的教育,教育信息技术等属于新兴学科,尚处于发展阶段。从成果产出分析,教育史、教育发展战略、教育经济与管理等学科体系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工作体系的研究成果比较一般;卫生健康教育相对薄弱;特殊领域和特殊部门的研究水平相对较低。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选题低水平重复,研究主题空泛,研究投入不足,研究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成果推广机制不健全等。以上问题需要统筹规划,明确重点,循序渐进,逐步解决。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更新观念,完善制度,创新体制,提高质量和效益,使教育科研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标签:;  ;  ;  ;  ;  ;  ;  ;  

“十五”教育科学发展国家报告(二)_教学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