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所影响的范围十分广泛,同时鉴于当今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化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电力工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所起到的作用价值异常关键。当前以智能控制技术、动态安全监控系统、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为代表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关键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由此实现了对电力供应工作中人力、物力消耗的大幅度降低,促成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对于推动我国电力工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
1电气自动化技术当前应用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电力系统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了一门综合属性较强的跨学科技术,这其中就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网络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多种现代化高新技术类型,而且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强弱电有机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以及不同电子技术之间的相互结合,是综合性较强并讲求创新性的重要技术类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气工程就已经融入了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希望引领人类工业时代进入新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已迅速成为工业生产领域的重要核心技术,确保了当前工业生产的全面自动化。以下就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当前应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1具有很高的技术应用成本
从根本上来说,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的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工作中应该把专项设计系统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依托现在的管理系统,让操作系统可以更合理地运用,进而进行更妥当地研究。但是从整体上看来,步骤繁多,所以在设计成本上难以进行控制,除此之外,在后期的维护阶段和应用阶段,会为了让软件应用更为完善,就会耗费很高昂的费用。
1.2网络结构方面向复杂化发展
设计网络结构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繁重的工作,所以这个系统就存在着很高的复杂性。为了让电气系统可以更加有效而可靠地被利用,在实际使用中必须对整体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才能够让网络设计符合其指标方面的要求。电气自动化在进行应用的时候,需求方面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个体特性,但是为了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就应该在网络设计方面保持其自身多样变化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达到自动化系统的要求。但是因为结构设计十分复杂,所以设计的难度就提升了,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妥善处理。
1.3信息传递困难
这种技术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行业会发挥出来不同的作用,但是不同的行业都需要有较高的数据传输效率。所以这样看来,如果信息无法进行有效传递的话,势必会对自动化的发展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现在工程设计正在逐渐呈现出复杂化,网络信息存在着很多系统,所以信息传递要跨过重重阻碍,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造成了运营成本的上升,给电气化的后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阻碍。
1.4技术应用水平还比较低
总体上来说,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上呈现出专业性强的特点,针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很多工作人员思维僵化,有着一定程度的思维定式,这是有损创新能力的,非常不利于进行技术开发,在自动化技术应用方面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为电网智能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来说:
(1)变电站自动化。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电站运行技术直接决定了系统运行模式。以往,变电站主要通过电缆等,将电力控制设备整合到一起,不仅运行效率低,且操作过程难度较大,且极易引发设备故障。而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够对变电站各项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运用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对各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督和控制,以此来避免故障发生,确保供电稳定性。
(2)电厂自动化。电厂技术能够决定电力系统工作有效性,自动化技术在发电企业中的应用,更多的是能够对控制系统进行层次化处理,通过实施在线监测、监测等功能,对设备、发电机组等予以控制,如对于在线检测来说,检修人员运用自动技术,能够随时掌握系统运行状况,如若出现问题,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馈,以此来避免漏洞。在检测中,检修人员对设备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能够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及时完成修缮工作,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有效性。
(3)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当中,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也是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所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术内容。在这一系统当中主要就包括了:SCADA系统以及监视控制系统两项重要子系统,其核心技术即为自动故障检测技术,可借助于对电磁暂态的详实记录来就其中存在隐患缺陷的录波进行具体分析,具备极其优异的检测效果且十分有效,能够与GPS技术达成数据同步传输,并可促进对监控与维护效率的显著提升。此外,其还可实现对传统故障录波仪数据冗余问题的有效处理,能够大幅度提高数据的精确性与实用价值。
(4)智能控制。要想促成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就必须加强对智能控制系统的充分应用,这也是目前在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的一项主流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当前我国电力工业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其有效地解决了在传统控制技术背景下所无法解决的技术性难题与复杂控制问题,尤其是在具备不确定性系统和非线性等相对于适应程度要求较高系统内的运用,体现出了十分优异的控制效果。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
自动化电力系统的建立是推动其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自动化电力系统要想实现长效发展就应该从以下几点把握其发展趋势: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普及离不来专业人才,从目前我国自动化电力系统中的人才结构来看,专业人才的缺乏依然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是保证系统建设的关键,也是推动我国自动化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引进先进的操作系统,目前我国自动化电力系统在技术研发中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因此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系统,以更新不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电力系统设备,应用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仿真技术等,这不失为一条建设自动化电力系统的捷径;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计算器和网络设备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整个电网信息数据的收集与整合,提高对变电站的管理效果,提高计算机调度技术的效果,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
结语
总而言之,由当今世界电力工业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电力自动化技术必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便是实现电力自动化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手段,对此我国便应在电力工业领域内大力加强对相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应用,并以此来带动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确保电力工业自动化建设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李超.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发展[J].智能城市,2017,3(07):114.
[2]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77-178.
[3]黄振强.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3):49-50+53.
论文作者:孙淑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工业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