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分析论文_陈会云1,石东华2

浅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分析论文_陈会云1,石东华2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持续加快,人们日益加大了对建筑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就是一项亟待有效解决的重点工作,它不仅严重影响着城市的空气质量,同时也不符合当前环保理念下的建筑事业查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无论是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现象,还是房屋拆迁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都需要在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提升扬尘治理意识,使城市空气与环境得到一定净化。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有关扬尘治理方面的分析,希望可以由此提高城市的环境与空气质量。

关键词:城市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优化措施

1 引言

建筑施工扬尘在沉降至附近区域后,会继续成为二次尘源,以城市扬尘的形式反复进入环境空气,因此会严重影响着施工场地周边的环境。同时,扬尘有害成分会在稳定的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在气候、地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加速雾霾的形成,对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需要对施工扬尘在施工阶段及现场不同人群之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进行全面了解,以开展施工扬尘的测评研究,并结合测评结果对实际项目中相关人群所受施工扬尘的健康影响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以实现对建筑施工扬尘的有效防治。

2 建筑施工扬尘的基本特点

建筑施工扬尘是指在建筑施工阶段所产生的粒径在PM0.1-PM10范围内分布的大气颗粒物。建筑施工扬尘的特点包括:①由于施工场地通常不设围挡、料堆散放、地面不能及时清扫等原因,建筑施工扬尘必然是一种在自然因素(风等)和人为因素(施工活动等)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由各种单一尘源类颗粒物混合而成的混合源类;②建筑施工扬尘、土壤风沙尘等单一尘源类是共线性源类,但共线程度不同;与总悬浮颗粒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监测点与污染源之间的距离对其相关性的影响较大,而不同施工阶段对其相关性的影响较小;③某些构成建筑施工扬尘的单一尘源类颗粒物的部分在形态、化学成分上变化微小,而其他没有变成扬尘的部分,仍以原来的形态和结构存在;④建筑施工扬尘具有空间扩散规律,在建筑工地区域的边界外部,同一高度、同一方向的扬尘浓度和监测点与工地中心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自然条件和施工活动是影响其垂直扩散和水平扩散的重要因素。

3 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目标及扬尘控制标准

3.1 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扬尘控制制度、认真落实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措施、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相关单位扬尘污染治理考核等措施,有效防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3.2 建设工程施工“5个100%”扬尘控制标准

(1)确保“100%围挡”。项目工地周边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置全封闭围挡;土方、石方、渣土应当集中堆放,高度不得超出围挡高度,并采取苫盖或固化措施。(2)确保“100%苫盖”。严禁露天堆放渣土、砂子、水泥、石灰等易扬尘材料。苫盖要做到随用随苫,不能出现长时间的裸露。(3)确保“100%道路硬化”。项目工地出入口和现场道路必须全部实行混凝土硬化;钢筋加工区、搅拌区、生活区也要进行硬化。(4)确保“100%出入车辆冲洗”。项目工地现场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冲洗装置,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对物料运输车辆的车轮和车身冲洗,坚决杜绝车辆带泥上路。(5)确保“100%土、石方湿法作业”。项目工地在进行土方作业、结构层铣刨、混凝土破除等可能产尘的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同步采取雾炮降尘措施,并配备水车进行湿法作业。

4 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4.1 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治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已经逐渐得到了各地环境管理部门的重视。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扬尘治理研究,相关扬尘治理规定主要以防治措施为主,没有明确的扬尘控制指标以及施工扬尘排放标准,因此,不能对施工现场扬尘进行有效地定量控制。同时,工程施工扬尘污染的管理涉及到城市建设部门、政府机构、环保相关部门等多个管理单位,这些部门之间缺少相应的联动与合作机制。

4.2 施工管理粗放,组织不严密

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问题无人过问、无人监督、无人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虽然许多城市对治理建筑施工中的扬尘污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及治理措施,但是施工单位往往为了节省工程的预算,赶工期等,没有把治理措施落到实处。例如:工地现场应配置喷淋装置、洒水车、等降尘设备;根据工程占地面积每5000m2至少配备一台移动式喷雾机,但是施工单位往往重视经济利益,导致措施无人问津。

4.3 施工企业环保意识不强

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不仅需要有具体的法律法规依据,更需要施工企业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在我国的建筑行业迅速崛起的几年中,由于技术与意识的落后,还因为成本控制方面等主要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施工现场对于扬尘污染的治理未能有效开展,不仅施工人员对扬尘污染的危害意识不强,施工企业也对此重视程度不够,使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

4.4 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机制

当前很多城市的扬尘防治措施得不到有效实施,主要的原因有:缺乏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防治工作的任务不清晰,控制和监管主体不明确,对于监管者的问责机制不成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统一有效的监管机制对于控制城市施工扬尘污染是非常重要的,各地方政府需要高度重视,从来做到统一有效的监管。

5 建筑施工扬尘管理措施

5.1 提高建设工程施工单位文明施工管理水平

各施工项目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以施工文明责任人为副组长,以施工员、资料员、安全员等为组员的施工扬尘治理小组。组长负责扬尘治理工作统筹安排,副组长负责施工中扬尘具体治理,每个组员负责具体施工点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5个100%”控尘标准,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不准现场堆放未覆盖的裸土,确保控尘责任到位、治理到位。

5.2 建设和完善防尘及降尘设施,减少扬尘污染

建筑施工的防尘设施和降尘设施的建设是很关键的。防尘设施建设主要有:建筑现场的出入口、主要道路的地面应作硬化处理,积尘及时清扫。闲置材料的堆放区域,要根据其用途或者参照施工进度合理安排规划,材料不可裸露在外。在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处设置洗车场,安排专人负责,清洗车辆。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扬尘防治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度,严格落实扬尘污染处理的相关措施。降尘设施的建设主要有:施工现场配备移动式喷雾水炮、洒水车等降尘设备,在进行容易产生扬尘的作业时开启。集中堆放的土方应当采取覆盖、压实、洒水等措施,裸露的场地应该在季节适宜时播撒植物种子,这样可有效解决裸露土地扬尘问题。

5.3 有效落实施工现场扬尘制度

①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应采取全封闭式的建筑围挡处理,使建筑施工场地既不能进行开放式的施工,也不能出现遮挡不严的情况。施工现场在进入施工前,应对所有现场出入口,以及通道进行混凝土的硬化处理,保证道路的通畅性,而且还应对现场堆放进行合理安排,无论是相关的建筑材料,还是土方、沙石等,都要严格地进行覆盖,或者是固化处理,避免其露置在外出现扬尘污染,对于有粉尘产生的施工作业现场,不仅要求为施工人员提供防尘口罩,还应采取洒水湿润地面等措施进行有效的防尘保护。②还应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与废旧材料等进行严格的制度管理,而且应在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安装相应的车辆清洗装置,在确保车辆达到一定的洁净使用标准后放能放行,针对建筑运输实施严格的管理。对于实施拆迁的现场应进行喷淋设施的提供,而在进行运送施工现场土方与渣土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运输车辆实施有效的遮盖处理措施,同时还要避免建筑材料暴露在外。③实施安全文明施工需要在一定的费用拨款支持下全面展开,并要确保该费用的专款专用,无论是防尘网,还是防护用具等方面,都应进行全面购置,而且对于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工作,一定要在高度重视下进行严格的制度与措施管理。

5.4 统一扬尘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都会形成产生一定量的施工扬尘,从而为周边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而扬尘形成与产生的原因又具有多样化特点,为此实行统一的扬尘监督管理是进行城市扬尘优化控制与有效治理的重要举措,它不仅需要在进行建设施工过程中,科学系统地进行施工安排与合理规划,还需要在增强各部门的交流协作中逐步完善管理机制。与此同时,环保与建设部门还应针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措施进行共同的协商,并定期监督检查控制成效,使扬尘治理得以在合理的环境质量评估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并且要及时进行信息发布,实行双向治理,齐抓共管的局面,由此促进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5.5 加强建筑施工防尘降尘的宣传与教育

积极利用当下流行的新媒体平台以及采用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扬尘污染的治理的重要性,宣讲建筑施工防尘降尘的知识,促进全社会扬尘污染防治意识的提高,发挥出全体公民的主观能动性,让其积极参与扬尘污染防治。同时动员人们积极行使监督权力,对政府执法行为的监督及对建筑企业施工扬尘处理的监督,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对重大举报给予奖励。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污染已构成了大气污染的一部分。然而,因存在施工扬尘治理制度不健全、扬尘治理工作认识及文明施工管理不到位以及扬尘治理监督检查力度不足等问题使得建设工程扬尘治理工作开展地不是十分顺利。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几点建议: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治理制度;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参与者扬尘治理教育管理建立统一的监督机制;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单位文明施工管理;加大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督查力度,从根本上有效防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赫彦利.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区域颗粒物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

[2]彭康.珠江三角洲铺装道路扬尘源污染物排放及特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穆怀中,杜芳雨,赵志超.合同环境服务与城市扬尘PM_(10)控制策略创新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6,08:40-46+52.

[4]记者尹海明.《南宁市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考评方案(试行)》出台[N].南宁日报,2016-08-09001.

[5]高振.安家岭露天矿钻孔扬尘控制方案对比分析及优化选择[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

论文作者:陈会云1,石东华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浅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分析论文_陈会云1,石东华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