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环境及水生经济动物养殖生物学研究

水体环境及水生经济动物养殖生物学研究

杨勇[1]2004年在《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稻渔共作是水稻种植与蟹、虾、鱼等水生经济动物养殖二者互利共作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稻渔共作面积在我国急剧上升,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倍受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同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样,稻渔共作虽有生产实践方面先进的优势,但绝大部分仍停留在生产经验的水平上,缺少规律性的认识,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生产的水稻与水产品品质不优,产量不稳,不利于技术与生产成果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稻渔共作生态农业体系的科学试验与系统研究,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生产理论与技术体系成为当前稻、渔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在长江下游稻渔共作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江苏里下河稻区(兴化市)稻渔共作生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就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水稻、蟹(虾、鱼等)三方面要素的特征与相关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并进行技术效益评价,初步制订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与常规稻田生态系统及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相比,在系统结构与功能、水、土理化性状、物流能流特征方面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系统空间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上生态位呈现多样性,形成了由稻畦面向畦面沟、围沟、暂养沟不断加深的水体环境,为蟹、虾等提供了生长与栖息的多种生境,稻田内生物种类更趋丰富;系统内物流、能流途径增加,食物链得到加环而趋于复杂,可实现多层多级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稻田资源的利用率;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容重降低,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和孔隙度增加,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但也存在着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随稻渔共作年限增加,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作用逐步削弱等问题;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有机质及氨磷钾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性状改善,且随稻渔共作年限的增加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共作期间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供应好于常规稻田;系统内水温杨勇,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存在季节、昼夜、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变化,畦面沟与稻畦面表层水温低于围沟,底层略高于围沟或相近,暂养沟与围沟中水温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白天变幅大,夜间变幅小,畦面沟与稻畦面水温垂直变化不明显,共作期间稻畦面水温较常规稻田变化缓和且昼夜温差小;系统水体溶解氧含量受太阳辐射与水生植物光合放氧影响较大,稻畦面表水层由于受光不足,浮游生物光合放氧弱,溶解氧含量显著低于围沟等裸水面,但底水层则较围沟等为高,系统各生境中水体溶解氧垂直变化明显,水层越深含量越低,以1小16时为最高,垂直变幅明显,凌晨日出前较低,垂直变化小;系统内水体pH值全天中有明显波动,凌晨最低,16时左右最高,稻畦面低于围沟;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有机能的投入比例大,投能结构合理,能量产投比高,系统稳定性和自我维持能力强;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养分投入产出较为平衡,养分保蓄的生物学机制得到加强,养分在系统内部得到多级利用,再循环比例增加,并有利于稻田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 (2)以同期播种的常规栽培水稻为对照,对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栽培的半深水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分孽盛期直至水稻收获前7一10天处在20科ocm深度水层的水稻,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稻渔共作具有延长水稻生育期,增加群体各生育期生物量,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叶片的面积马延缓后期功能叶片衰老,增大茎秆粗度,增加氮素吸收,促进根系发育及伸长节上须根发生等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稻株基部节间长度增大,节间数增多,植株重心上移,后期根系活力降低等特征。在产量及其结构方面表现为茎孽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下降,粒重增加,若品种选择与栽培控制得当,可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并达到增产的目的。稻米品质性状上一致表现为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均有所改善。 (3)研究对稻渔共作水稻栽培中稻作方式、水稻品种、播栽期、种植密度、施肥技术、稻田病虫草发生与防治技术六个方面的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攻关。①稻作方式:与移栽稻相比,同期播种条件下,直播稻各主要生育期前移,全生育期缩短;高峰苗多但茎孽成穗率低,最终穗数减少,早直播出苗率及茎萦成穗率高于水直播;根数多且粗,干物重高,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减少;产量构成中穗数下降,穗粒数减少,结实率与千粒重增加,最终产量下降;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下降。②水稻品种:综合稻渔共作生产对水稻品种在生育期、个、群体特征、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等多方面的要求,从28个不同类型品种中筛选出86优8号、常优1号、华粳3号、武香粳14号4个综合评介较优的偏迟熟粳稻品种。③播栽期:稻渔共作水稻播栽期适当提前可显著增加水稻全生育期与稻蟹共生期,利用前期稻田生产条件发足分桑,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形成足够的穗数,增加冠层功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能叶面积和株高以适应深水层生态,达到增产与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早播会加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

孙淑红[2]2008年在《镉胁迫及其与稀土元素铈互作对泥鳅生理机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泥鳅为试验材料,利用泥鳅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测定、肝脏组织DNA彗星分析、肝脏组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0.025 mg/L、0.25 mg/L、2.5mg/L三个不同浓度Cd3+胁迫及其与添加0.5mg/L的Ce3+互作对泥鳅机体生理生化活动的影响,探讨镉胁迫对水生动物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稀土元素铈和镉互作对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及其缓解重金属毒性的效果和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通过对镉胁迫及其与铈互作下泥鳅肝脏内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当Cd2+﹤0.025mg/L,对泥鳅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影响较弱,在机体耐受范围内,当Cd2+﹥0.25mg/L,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能显著抑制泥鳅肝脏抗氧化酶活性,使肝脏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加;添加0.5mg/LCe3+对0.025mg/L~0.25mg/LCd2+胁迫引起的泥鳅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是有缓解作用的,而Cd2+﹥0.25mg/L,添加0.5mg/LCe3+对镉胁迫的缓解作用就非常有限。(2)通过镉胁迫及其与铈互作对泥鳅肝脏细胞DNA损伤的彗星分析研究表明,三个不同浓度Cd2+胁迫下泥鳅肝脏细胞的彗尾DNA%,TL/D,彗星尾矩值都较对照组极显著增大(P<0.01),其TL/D值都大于0.6,细胞损伤都在3级损伤以上,说明镉胁迫严重损害泥鳅DNA的完整,影响其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且不同浓度Cd2+对泥鳅肝脏细胞DNA损伤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添加0.5mg/LCe3+能缓解0.025、0.25mg/L Cd2+胁迫引起的DNA损伤,泥鳅肝脏细胞的彗尾%降低极显著(P<0.01),TL/D降低显著(P<0.05), 0.5mg/LCe3++0.25mg/L Cd2+处理组彗星尾矩较0.25mg/L Cd2+胁迫组降低极显著(P<0.01),但添加0.5mg/L Ce3+对2.5mg/L Cd2+处理组缓解作用不显著(P>0.05)。(3)通过镉胁迫及其与铈互作对泥鳅肝脏组织傅立叶变换红外图谱研究分析表明,0.025、0.25mg/LCd2+能引起泥鳅肝脏组织核酸构象发生变化,结构稳定性降低,2.5mg/LCd2+能够破坏泥鳅肝脏组织蛋白质二级结构,使膜蛋白空间结构稳定性下降,细胞膜功能受损;0.5mg/LCe3+能缓解0.025、0.25mg/LCd2+胁迫引起泥鳅肝脏各种基团成分、构象和含量的不良变化,而0.5mg/LCe3+与2.5mg/LCd2+起协同作用破坏各种基团的构象,降低核酸和蛋白质空间稳定。

吕军仪, 孙燕燕, 李秉记, 吴金英, 黄克[3]2003年在《有益微生物在大海马健康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实验用复合微生物由芽孢杆菌(Bacillusspp.)、红螺菌(Rhodospirillumspp.)、硝化细菌(Nitrobacterspp.)和硫化细菌(Thiobacillusspp.)组成,菌量比例分别为61.5%、27.3%、5.8%和5.4%。向大海马养殖池每10d使用1次,用量5mL/m3,菌液密度(2.0~2.5)×109/mL。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的试验组溶解氧比对照组(不加菌)提高了32.7%,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含量则分别降低了76.9%、97.1%和93.3%。对照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蓝藻、甲藻和隐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量的35.3%、22.3%和19.6%;试验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绿藻和硅藻,分别占69.0%和26.8%,其藻类多样性指数比对照组增大了1.2倍。试验池的异养菌增长率为55.3%,而对照池的异养菌增长率达274.6%。试验期间,水温23~26℃,试验组的芽孢杆菌的数量从0.15×103CFU/mL急剧增至55.63×103CFU/mL,但对照组的仍保持在(0.13~0.38)×103CFU/mL的水平。而试验组弧菌数量比对照池的降低了2个数量级。

黄海平[4]2012年在《水蕹菜浮床在精养鱼池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生物浮床技术被引入到水产养殖业中,用以净化养殖水质、提升养殖效益。本课题旨在通过水族箱试验和大塘试验,研究水蕹菜浮床对精养鱼池水质的净化特征及效果,分析水蕹菜浮床在精养鱼池中的综合运用效果,以期为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业和水污染治理中的运用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在水族箱(50L)试验中设置2种不同处理方式(密度和收割),研究水蕹菜对富营养水质的净化特性及效果。结果表明:室外培养12d,高密度组(10g/L)对NO2--N、NO3--N、PO43--P、TN、TP和Chl-a的平均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0.88%、93.98%、98.96%、82.36%、88.89%和89.33%,显著高于对照组(0g/L);收割有助于刺激植物加速分蘖、促进植物对氮磷元素的吸收固定,并改善水体的溶氧;水蕹菜组织氮磷含量在试验前后发生变化,并与生长水体中的氮磷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植物固定对水体中氮磷去除的贡献率与植菜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占高密度组水体中TN、TP去除总量的52.05%和40.41%,为试验组水体中氮磷去除的主要途径。(2)2011年6月-10月,在4口面积为7000m2的传统“四大家鱼”精养鱼池中铺设覆盖度为7.5%的水蕹菜浮床,2口不设浮床的池塘作为对照,研究了水蕹菜浮床对精养鱼池水质、浮游植物、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水蕹菜浮床对池塘DO的影响不明显,对试验池NO2--N、NO3--N、TN、PO43--P、TP和Chl-a的去除效果显著,去除率分别为47.68%、25.17%、24.75%、75.27%、49.70%和24.15%;试验末期调查结果显示,每平方米生物浮床可吸附400.94±199.85g悬浮物(干重),试验池透明度显著提高,对减少沉积物的产生有积极意义。②试验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99属236种(含变种),以试验池覆盖区检出种类最多,为8门89属215种;优势种数量变化趋势为:覆盖区(28种)>敞水区(23种)>对照池(14种),差异显著;试验期间,对照池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8.21±0.36)×108ind/L和195.89±9.81mg/L,均显著高于试验池的覆盖区和敞水区;生物多样性指数(H`、D、D`、J)分析结果均显示:覆盖区>敞水区>对照池,表明铺设水蕹菜浮床有助于提高池塘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③统计结果显示,试验池鱼类的总成活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池的87.7%;试验池摄食人工饲料鱼类的增长倍数显著高于对照池;试验池的利润为3757.51元/667m2,是对照池的1.74倍。试验池鱼类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39.07%和34.75%,显著高于对照池的31.64%和29.27%;水蕹菜浮床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5.77%和1.92%,比例较低,与铺设密度有关。综上所述,水蕹菜浮床在精养鱼池的应用中,具有净化水质、平衡藻相、降低养殖风险、提高鱼类成活率和增长率、提升鱼类能量转化效率、增加养殖收益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刘国才[5]2000年在《水体环境及水生经济动物养殖生物学研究》文中提出苏州河白鹤至浙江路段六个采样断面大型底栖动物隶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及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其中寡毛纲(Oligochaeta)4种、蛭纲(Hirudinea)2种、腹足纲(Gastropoda)5种、双壳纲(Bivalvia)2种及昆虫纲摇蚊科幼虫(Chironomidae)(未定种)。随着底质污染的加重,群落结构趋于简化。种类少、高度耐污是存活大型底栖动物的显著特点。从白鹤至华槽断面,高度耐污的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数量趋于增加,并在华槽断面形成明显数量高峰;北新泾、武宁路河段底质污染严重,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消失;浙江路断面受黄浦江“逆流”影响,寡毛纲动物再度出现,并形成一定数量。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污染水域水质净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底栖动物又是反映水质状况的指示生物,其本身又具重要渔业价值。因此,开展河流生态系统底栖动物研究,可了解河流环境污染状况及资源潜力,对环境保护及渔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苏州河大型底栖动物研究的背景资料极少,朱大白等(1988)在上海内河水系底栖动物调查中,就苏州河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的初步观察。有关苏州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数量动态的较系统工作尚未进行。为了解苏州河大型底栖动物现状,为苏州河污染生物治理工程提供依据,作者于1998年夏季对苏州河白鹤至浙江路区段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采样断面及采样点在苏州河上海市区段的上游至下游共设6个采样断面,分别是白鹤、黄渡、华槽、北新泾、武宁路和浙江路断面。每个采样断面又分别设3-6个采样点。1.2 研究方法用有机玻璃管底泥采样器采集各断面不同采样点泥样(0-200mm),经250μm金属筛筛洗,用4%甲醛对软体动物、70%酒精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双翅目幼虫固定保存。所采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分选、鉴定及计数。

杨丽萍, 蒙子宁, 刘晓春, 张勇, 林浩然[6]2005年在《中国大鲵野生亲代,人工繁殖子一代、子二代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中国大鲵(Andrias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由于人为过度捕杀及其栖息繁衍环境被破坏,数量锐减,已被列为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并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为恢复和有效利用大鲵资源,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许多单位对大鲵人工养殖进行研究,并已成功繁殖出子二代。在许多鱼类、爬行类在养殖过程中均出现遗传多样性下降等现象。大鲵繁殖周期较长,所处保护地位特殊,为防止大鲵在养殖条件下遗传多样性下降,有必要对各世代大鲵间遗传多样性变化做一检测。RAPD分析方法具有相对简单、易于操作,产物遗传多样性丰富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遗传多样性分析。本文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对从广东珠海市斗门金鲵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所采集的大鲵野生亲代,人工繁殖子一代、子二代各12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出条带较好的20条引物进行扩增,共扩增出91个位点,野生亲代同子一代、子二代间相似度为0.9477和0.9455,子一代同子二代间相似性度为0.9699,相似性较高,显示遗传作用较强。三代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6.15%、42.86%和39.56%,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787、0.2557和0.2301。结果表明,大鲵人工繁殖的子代和野生亲代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但随着人工累代养殖,大鲵多态位点比例及遗传多样性水平有下降趋势。

王倩[7]2008年在《水源调查和水生动物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水源是供水水质的根本。本文对西安市某地下水补给水源状况、出水截留物和水质进行了调查分析。该水源地受渭河、沣河、太平河、沙坑集水等地表水污染和农田径流的影响,地下水存在一定程度污染,管井出水浊度、氨氮、铁锰和COD_(Mn)等普遍超标。部分出水截留物中有线虫、颤蚓和水蚤等水生动物检出;重截留物主要为沙石和锈块,说明管井过滤器、沉砂管和其它部件有破损锈蚀现象。沙坑积水中优势水生动物为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尖膀胱螺(Physaacuta Draparnau)和泉膀胱螺(Physa fonlinalis Linnaeus),另有少量小土蜗(Galbapervia)。室内驯养,膀胱螺从卵袋产出到幼螺成熟需30~50天,幼螺孵出仅需5~10天。20~25℃是其最优生长温度,螺成活率高,产卵量大。蔽光比光照环境中的螺产卵量多10%~20%。膀胱螺对水质的要求不高:多在中污的有机质丰富、相对静止的水环境下生存;对弱酸、弱碱有较强的耐受力;对溶解氧没有特殊要求。实验了三种氧化剂对膀胱螺和耳萝卜螺的灭活效果。实验表明,二氧化氯的灭活效果略好,8mg/L、30min即可达对膀胱螺的100%灭活。高锰酸钾需10mg/L、24h达100%灭活。膀胱螺对次氯酸钠的应激性强,抗药性也强,8mg/L时的效果不及高锰酸钾。接触时间对灭活影响不显著,这是由于螺的机体结构复杂,比细菌、藻类等微生物高等,抵抗力强,药剂氧化性能有限等所致。不同温度下螺的活动能力不同,灭活效果不同。最适温度下的灭活效果最差;6mg/L高锰酸钾和二氧化氯在0℃和35℃时均能达到100%灭活。pH值对二氧化氯的灭活效果影响较大,碱性条件下的灭活效果强于酸性条件。耳萝卜螺的个体大,抗药性强,三种药剂达到灭活要求的浓度更高。中性条件下,灭活效果顺序为:二氧化氯>高锰酸钾>次氯酸钠。溶液pH值对耳萝卜螺的灭活影响不同,高锰酸钾酸性条件下略好,次氯酸钠酸性条件下较好,二氧化氯受酸碱度的影响不大。

朱新鹏[8]2014年在《梁子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梁子湖是长江中下游的草型浅水湖泊,全湖以中心梁子岛和南北咀一线为界,可划分为东梁子湖、前江大湖和中湖3部分。全湖港汊众多,不同港汊、湖区间水体混和和交换困难,使得梁子湖不同湖区的营养状况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组成及特点也不相同。本研究于2012年梁子湖不同湖区的浮游动物群落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群落优势种和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时空变化以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质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为梁子湖水环境保护和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并为梁子湖水体环境提出保护和恢复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采得浮游动物185种,其中原生动物80种(仅包括肉足虫和纤毛虫的种类,不包含鞭毛虫),轮虫89种,枝角类13种,桡足类3目,轮虫在各月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中所占比例达到了43%-58%,原生动物占32%-46%,表明梁子湖浮游动物是以小型种类为主的种类组成类型。其中,原生动物和轮虫种类数夏秋季明显高于冬春季,而枝角类和桡足类种类数较少,季节变化趋势不明显。在空间分布上,东梁子湖各采样点浮游动物种类数高于前江大湖,采样点1的浮游动物种类数最低,2号采样点浮游动物种类数最高,且由2号采样点到6号采样点的过程中,浮游动物种类数逐渐降低,到达7号采样点时,浮游动物种类数又恢复至较高水平。根据各月出现频次和优势度大小共筛选出梁子湖浮游动物优势种54种,其中有轮虫14种、原生动物24种,枝角类和桡足类16种。(2)全年浮游动物总密度为811-21445ind./L,年均总密度为11383ind./L;全年总生物量为0.88-12.54mg/L,年均总生物量为4.55mg/L。浮游动物总密度总体表现为夏秋季高,冬春季低的特点。原生动物和轮虫密度在浮游动物总密度中占据优势地位,是浮游动物总密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总生物量则表现为夏季高于其他季节,而春季最低。原生动物和轮虫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3.19%-32.23%,可见枝角类和桡足类生物量是总生物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是轮虫,原生动物在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最低。除采样点1的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最低外,东梁子湖各采样点的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前江大湖。水生植被繁茂的浅水区如2号采样点的浮游动物密度较高,湖心深水区如4号、8号、9号和10号采样点的浮游动物密度则较低;由采样点1向高塘湖以北,浮游动物生物量逐渐升高,至4号采样点处达到最大值。(3)对浮游动物密度与水环境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pH值、硝态氮、总氮、透明度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影响浮游动物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且因为浮游动物不同种类适宜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异。鉴于湖泊水体的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不易通过人为手段来施加影响,因此应采取控制梁子湖上游及周边的点源或面源污染,并投放适量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来减轻梁子湖内源污染。同时,增加各湖区沉水植被的覆盖率,提高浮游动物各类群的种类数,以增加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胡晓娟[9]2013年在《广东典型海域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选择广东省两个典型海域:珠海桂山岛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和汕头南澳海域(海水养殖规模大),采用微生物群落水平生理特征(Community-level physiologicalprofiling,CLPP)分析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分析技术,从微生物群落的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态两方面系统研究了两典型海区微生物群落功能和结构特征。进一步从龙须菜栽培体系分离筛选有益菌,将大型海藻修复与微生物修复相结合,初步探讨了龙须菜-有益菌对水质的协同净化效果,以期为养殖海区环境修复和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于2011年8月,采用CLPP和DGGE方法,研究了珠海桂山岛海域12个采样站点(S1~S12)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环境特征。结果表明,养殖区(S6、S7、S8)和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站点(S11、S12)表层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和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他站点。表层水体的主要优势菌群为变形细菌,以γ-变形菌和α-变形菌最多。除S10和S12站点外,其他站点的主要优势菌为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属于γ-变形菌。表层沉积物17个主要优势菌分别属于γ-变形菌、-变形菌、拟杆菌、酸杆菌、放线菌等五大类,所占比例分别为27.8%、19.8%、23.1%、22.2%和7.0%。γ-变形菌为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的共有优势菌类。基于CLPP和DGGE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发现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和盐度是影响桂山岛海域表层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养殖区域和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S6、S8、S11和S12站点的表层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受TP、盐度和TN的影响较大。表层沉积物中δ-变形菌所占的相对百分含量与沉积物中重金属Ni、Cr、Fe和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2.于2012年2月,对汕头南澳岛白沙湾养殖海域鱼类养殖区、龙须菜栽培区和对照区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功能和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龙须菜栽培区水体微生物群落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和遗传多样性。该海域表层水体优势细菌主要属于α-变形菌、黄杆菌、γ-变形菌、β-变形菌、厚壁菌、蓝细菌和放线菌等七大类。龙须菜栽培区主要优势菌种类与自然海区一致,为α-变形菌,所占比例分别为39.9%和34.5%,鱼类养殖区的主要优势菌种类为黄杆菌,所占比例为32.2%。龙须菜栽培区水体氮、磷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含量均低于鱼类养殖区。鱼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对聚合物、糖类、氨基酸、羧酸、胺类和其他等六大类碳源利用率均为最高,其次为龙须菜栽培区,对照区最低。该海域沉积物主要优势菌属于α-变形菌、γ-变形菌、δ-变形菌、ε-变形菌、酸杆菌、放线菌、厚壁菌、拟杆菌、浮霉菌等九大类群。不同功能区沉积物优势菌均为γ-变形菌和δ-变形菌,龙须菜栽培区这两类细菌所占的比例高达39.6%和19.9%。对照区、龙须菜栽培区和鱼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变形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0.1%,68.8%和66.8%。鱼类养殖区沉积物中总氮(Total Nitrogen,TN)、TP和总有机碳(TotalOrganic Carbon,TOC)含量显著高于龙须菜栽培区和对照区(P<0.05),微生物群落组成受沉积物中TOC、TP和TN的影响显著。3.从龙须菜栽培环境和龙须菜体表分离、筛选了6株优势芽孢杆菌(3株短小芽孢杆菌GS6、GS11和GS12以及3株地衣芽孢杆菌GS4、EGW1和EGS4),分析了上述六株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据此选择短小芽孢杆菌GS11作为龙须菜-有益菌协同净化研究的实验菌株。龙须菜-有益菌的协同净化实验表明,龙须菜-菌添加组和龙须菜-菌浸泡组(后称龙须菜-菌协同组)中的芽孢杆菌GS11均能在饲料浸出液生长;经过7d的培养,龙须菜-菌协同组龙须菜增重率达12.2%和11.7%,显著高于龙须菜组(P<0.05)。两种龙须菜-菌协同组均对饲料浸出液中的硝氮、亚硝氮、氨氮、磷酸盐和COD值有吸收或降解作用,尤其对氨氮、磷酸盐和COD的降解效果明显,降解率分别为51.3%和54.4%、63.0%和61.3%、53.6%和52.1%,均高于加菌组和龙须菜组。同时,两种龙须菜-菌协同组饲料浸出液的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龙须菜组(P<0.05)。综合考虑养殖海区的特点,可尝试采用有益菌菌液浸泡的方式,使有益菌与龙须菜协同净化海域环境。

汤佩武[10]2014年在《鱼—菜共生与生物絮团水质调控技术在西北盐碱池塘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鱼–菜共生和生物絮团水质调控技术为理论基础,于2013年5月至9月,在西北地区盐碱池塘设置不同覆盖率(5%和10%)的水蕹菜浮床,通过定时监测水质和浮游生物变化,探讨了水蕹菜浮床对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向池塘添加理论添加量100%、75%和50%的碳源(糖蜜),通过定时监测水质和浮游生物变化,探讨了碳源(糖蜜)添加对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以及确定了碳源(糖蜜)的适宜添加量,旨在为鱼–菜共生和生物絮团水质调控技术在西北地区盐碱池塘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在池塘置入水蕹菜浮床后,水体透明度明显提高,DO水平保持在3mg/L以上,但对水温、pH和电导率的影响较小;浮床水蕹菜对水体NH4+-N、NO3--N、NO2--N、TN、TP以及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8.2%、34.8%、53.8%、9.46%、39.3%和31.3%,整个试验期间设置浮床的试验池塘水体NH4+-N、NO3--N、NO2--N、TN、TP和COD含量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塘(P<0.05)。试验塘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和浮游动物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塘(P<0.05),但浮游动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塘(P<0.05);试验塘浮游植物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显著高于对照塘塘(P<0.05),浮床覆盖率为10%的试验塘浮游动物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显著高于对照塘(P<0.05)。不同覆盖率的水蕹菜浮床均可有效改善水质,但10%覆盖率的浮床对水质的改善效果较5%覆盖率的浮床好。(2)添加不同量的糖蜜均可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COD,但对TP含量无显著影响。糖蜜添加量100%、75%和50%的3口试验塘水体NH4+-N、NO3--N和NO2--N含量较对照塘分别降低58.20%、77.48%、39.81%和25.71%、31.42%、21.92%以及52.94%、76.19%、47.82%,差异显著。糖蜜添加对池塘蓝藻影响较明显,试验塘蓝藻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12.5~1263.0)×104ind./L和25.34~54.31mg/L,对照塘蓝藻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079.2~1216.5)×104ind./L和34.01~58.54mg/L,差异显著(P<0.05)。糖蜜添加量100%和75%的池塘浮游动物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下降15.18%和16.83%,显著低于对照塘32.56%的下降速度(P<0.05)。综合认为,池塘中添加理论量100%和75%的糖蜜均可降低有害物质浓度、限制蓝藻的大量增殖、提高浮游生物多样性或减缓其下降速度,达到活化水体、改善水质的效果,认为添加理论量75%的糖蜜更经济实用。

参考文献:

[1]. 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 杨勇. 扬州大学. 2004

[2]. 镉胁迫及其与稀土元素铈互作对泥鳅生理机能影响的研究[D]. 孙淑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3]. 有益微生物在大海马健康养殖中的应用研究[J]. 吕军仪, 孙燕燕, 李秉记, 吴金英, 黄克.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4]. 水蕹菜浮床在精养鱼池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黄海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12

[5]. 水体环境及水生经济动物养殖生物学研究[D]. 刘国才. 华东师范大学. 2000

[6]. 中国大鲵野生亲代,人工繁殖子一代、子二代遗传多样性分析[C]. 杨丽萍, 蒙子宁, 刘晓春, 张勇, 林浩然. 第二届中国动物学会比较内分泌学分会和发育生物学分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

[7]. 水源调查和水生动物防治对策研究[D]. 王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8]. 梁子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D]. 朱新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14

[9]. 广东典型海域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D]. 胡晓娟. 暨南大学. 2013

[10]. 鱼—菜共生与生物絮团水质调控技术在西北盐碱池塘的应用研究[D]. 汤佩武. 甘肃农业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水体环境及水生经济动物养殖生物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