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竹兰 桑彩娣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 225300
关键词:综述文献;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属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占整个急性胰腺炎的10%~20%。。其典型的改变包括新陈代谢改变、代谢亢进、分解代谢过度、高动力性改变等,营养支持治疗是本病基础的治疗方法[1]。近年的一些研究认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存在导管感染、代谢紊乱、肠黏膜失用性萎缩、肝内胆汁淤积以及费用高等缺点;肠内营养(enteralnut ration,EN)符合生理,能维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调节肠道免疫应答而备受重视[2]。早期经鼻空肠管给予EN避开了对胰腺分泌的刺激,已成为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可靠营养支持方式[3]。在实施EN过程中,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营养液的选择、输注方法等很重要,对SAP病人的心理护理、管道护理、临床观察、相关指标监测及并发症的预防也很关键,现综述如下。
1.肠内营养的选择与给予
1.1 开始肠内营养时间 梅海信[4]报道在发病后72h左右经鼻空肠管输注营养,患者耐受良好,只有少数不良反应,容易控制。张捷、杨勇等[5]报道的患者均在PN 2~4天后,肠功能逐渐恢复时逐步开始EN,大部分患者均能很好地耐受。陈惜遂[6]等研究表明在病人病情逐渐好转,腹痛消失,腹胀减轻时即给予插螺旋式鼻空肠管,插管后12 h行床边X线平片证实空肠管头端已进入空肠。先注入少量糖盐水,然后给予适量肠内营养液,观察患者情况,逐步增加肠内营养液量。雷荣兰[7]认为PN后1~2周逐步过渡到经空肠造瘘管或经胃镜置入胃肠管行全肠内营养(TEN)。
1.2营养液的选择 EN 对胰腺的刺激作用,长链脂肪酸强于中链脂肪酸,全蛋白强于寡肽,高渗透的物质强于低渗透的物质。因此,胰腺炎的初期,应选择以游离氨基酸或短肽类作为氮源、脂肪比例较低的要素饮食配方,随着胃肠功能的进一步恢复,可过渡到以整蛋白为主的制剂,并逐步过渡到口服饮食[8]。
1.3输注方法 置鼻肠管于空肠部位后,可采用蠕动泵和加热器控制滴注速度及温度,蠕动泵滴注速度40~120mL/h,温度保持在37~42℃。第1天先给予生理盐水250~500mL,以使肠道适应。第2天输注纽迪希亚公司生产的百普力500mL,缓慢匀速滴注。以后每天增加500mL,并逐渐增加输注速度(根据个人反应情况),最大量可达到2000mL/d。如患者出现腹泻,滴注速度应减慢至10~15滴/min[9]。
2.护理研究进展
2.1 心理护理 SAP 患者因安置鼻肠管后舒适状态改变,留管时间较长,治疗费用高,部分患者表现出紧张、焦虑情绪,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在行肠内营养前,向患者详细解释肠内营养的意义、重要性及实施方法,以及在输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说明置管是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告知患者配合要点,使其从生理心理给予支持[10]。
2.2 管道护理 由于病人活动、鼻肠管固定不牢固及长期营养液滴注等原因,鼻肠管的位置可能有所改变或脱出,可能误入口腔或扭曲、移位而阻塞[11]。管道应妥善固定,采用棉绳Y 形胶布法固定鼻肠管,即用长约 50 cm 棉线双重系结固定露出患者鼻孔处的鼻肠管,将两端系绳经耳廓上缘绕过枕后在面颊部打一活结,松紧度以一指为宜。再取约3cm×6 cm 棉质胶布,用剪刀将胶布较窄端剪出一个长约 3 cm 开口,形成一个 “Y ” 形;“Y ”形胶布下端粘贴在患者露在鼻孔外的鼻肠管,并包裹系绳结下方鼻肠管,“Y ”形胶布左右两端粘贴绳结两端系绳[12]。每日测量营养管体外部分的长度,观察营养管有无出脱出,并做好记录,严格交接班。保持鼻肠管通畅,翻身或改变卧位时,避免牵拉、受压、扭曲、打折,经常检查,防止管道堵塞,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前后用温开水20ml脉冲式冲洗管道,防止营养液残留堵塞管腔,由喂养管给药时,药品应研碎成粉末状,以防止颗粒过大堵塞管道。
2.3 无菌操作 肠内营养过程中严格的无菌观念对减少消化道感染非常重要,营养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因此应严格做好清洁消毒,确保输注器具未被污染,营养液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保存,即开即用,临用前可采用加温装置适当加温,24 h 内用完,超过未用的营养液应丢弃[13]。每天更换输注管道,注意无菌操作,防止输注过程中的细菌污染。
2.4 体位护理 肠内营养时无特殊禁忌症者应采取半卧位,以防液体返流引起呛咳。年老体弱、卧床及意识不清的病人,将病人床头抬高30 -45°,可减少反流和误吸,SAP 机械通气的病人注意将气囊充气,进行肠内营养的同时行胃肠减压,可减少误吸的发生[1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临床观察 进行肠内营养时,应观察病人营养状况、血清蛋白、有无腹痛、腹胀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病人肠道的耐受情况,严密监测胃残留量,每4h抽吸1次残留量,若胃潴留量<200ml,可维持原速度;<100ml 则加快输注速度20ml/h;>200ml 则暂停输注或减缓输注速度[15]。加强各种监测,在初期遵医嘱每6小时进行一次血糖、尿糖的监测,每日进行一次血电解质监测;定期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定期留取患者的各种标本进行送检监测;护理人员要准确记录患者的24 小时出入量[16]。
2.6并发症的预防 ①腹泻。是EN 营养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可达20%~40%。 肠内营养引起的腹泻为非感染性腹泻。其发生与输注营养液的温度、速度、浓度及剂型的选择不当和营养液被污染等有关。及时观察调整营养液的温度、浓度及输注速度。在开始实施的1-2d内,每日总量控制在500ml,肠内营养液的温度以37℃-42℃为宜,用温开水或米汤稀释后通过输液泵24h均匀持续滴注,最初以30-50ml/h速度滴注,以后逐渐加快,恒温营养泵持续喂养根据患者的胃肠道适应能力,精确调控各参数,避免肠道刺激,有利于肠内营养吸收得到改善。②导管阻塞。为预防营养管堵塞,间歇喂养时每次鼻饲前后用20-30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1次;持续喂养时每隔4h用50ml注射器抽吸温开水冲洗鼻饲管1次;经鼻饲管给药时,先用20ml温开水冲洗管道,每次注入1种药物,然后用5ml水冲洗,全部药物灌注完后再注入20ml温开水,切忌把多种药物混合一起或与配方饮食混合注入[17]。③代谢性并发症。主要有糖、脂代谢异常,有少数病例肠内营养2 d~3 d 开始出现血糖不稳定,经及时调整营养液中各营养成分的比例和输注速度后血糖稳定[18]。
3.讨论
早期空肠EN 治疗是SAP 的重要治疗手段,安全有效、痛苦小、易操作、经济。其目的不仅在于纠正和防止SAP患者的营养不良而且还包括维持肠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增加肠黏膜血流灌流和促进肠蠕动,是预防肠道衰竭肠源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措施[19]。另外,肠道除了有消化吸收功能外,还是人体的免疫器官,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提高CD4+/CD8+的比值以及吞噬细胞作用,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调动机体自身主动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使疾病早日恢复[20]。目前有报道对SAP患者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强化的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21]。因此,笔者认为早期空肠EN治疗对SPA患者的效果是安全有效的,适于临床的广泛推广应用,但在SPA治疗中对EN维持时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胡轶鹏,陈兵.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2011,6(13):1124-1127.
[2]许春芳,黄晓曦,陈卫昌.肠内与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1):510-513.
[3]龙润,冯志杰.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B):911-914.
[4]梅海信.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影响(附 38例临床报道)[J].当代医学,2009,15(3):60-61.
[5]张捷,杨勇.肠内肠外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J].肝胆外科杂志,2010,8(3):161-163.
[6]陈惜遂,应文娟,李映华,等.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3):240-242.
[7]雷荣兰,赵友华.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2):23-24.
[8]迟雁,王蔚.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5):56-57.
[9]张丽红,陈智敏.经鼻空肠早期营养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观察[J].现 代 临 床 医 学,2013,39(1)78-80.
[10]刘维,陈萌,南菁,等.肠内营养管在营养治疗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36-137.
[11]何晓兰,李晓玲,杨运娥。肠内营养鼻肠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全科护理,2011,9(3):578-579.
[12]孙琳,苏茜,郝昕,等.棉绳 Y 形胶布法固定普通型鼻肠管[J].护理学杂志,2010,25(2):60-61.
[13]陈玄.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2,5(7B):144-145.
[14]袁曼萍.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护理[J].医学信息,2011,03:1057-1058.
[15]张 玲.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其护理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3,4:106-107.
[16]李玉梅.重症胰腺炎肠内外营养治疗期间的系统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7:2094.
[17]赵媛媛,张 梅.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2,11(3):222-224.
[18]高转阁,陈景丽,张少青.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806-807.
[19]刘 伟陈诗华罗 刚钟芳萍.早期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21-22.
[20]刘建洛,薛玉龙,白明辉,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1):31-32.
[21]许强宏,严静,龚仕金,等.微生态制剂强化的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救治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09,31(3):301-304.
论文作者:吴竹兰,桑彩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营养论文; 胰腺炎论文; 肠管论文; 患者论文; 重症论文; 并发症论文; 空肠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