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青年研究巡礼论文

新中国 70年青年研究巡礼

黄志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摘要】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研究已发展成为共和国的一项事业。巡视70年的青年研究,可以从六大领域考察其发展与成就。青年观研究: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不断深化;青年本体研究:从静态的青年特点研究向动态的“代”与“后”研究延伸;青年发展研究:紧随新中国社会变革、发展与青年前行的足迹,跟踪研究各个年代青年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青年工作研究:青年研究与青年工作研究相融并进,推进青年工作的科学化;跨界别研究:青年研究从共青团界向科学界、教育界、文化界延伸,形成共产党领导下以共青团为主导、各界协同合作的青年研究新格局;学科化研究:青年研究从单学科向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运用多学科知识对青年作整体研究的青年学蓬勃兴起。70年青年研究事业有四项发展经验: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格局;坚持紧跟社会变革、追踪青年前行的动态研究;立足中国青年成长和发展的实际;坚守“以我为主,博取众长”的研究方针。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青年研究 青年本体研究 青年发展研究 青年研究格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居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视接班人的教育培养,十分重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特别发挥青年人的力量,对青年一代充满期望,寄予厚望。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的推动下,在教育界、科学界、文化界等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中,中国的青年研究事业蓬勃发展。如果说中国的青年研究发端于1919年的五四时期,那么新中国70年就是把青年研究发展成为了共和国的一项事业,使之日益茁壮地屹立于社会科学之林,极大地提高了青年研究的社会地位,放大了青年研究的价值功效。巡视70年青年研究事业的历程,可以从六大研究领域考察其发展与成就。

2)通常情况下,GM(1,1)预测模型要求所采用的数据序列必须是等时间间隔的,而在实际工作中,观测的原始数据往往是非等时间间隔的数据序列,所以,针对此种情况,需要进行数据序列的转换,即把非等间隔序列变换成等间隔序列[3]。

一、青年观研究: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不断深化

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青年,虽然在五四时期已有开端,但新中国成立前国内各种社会思潮的并存和争鸣使青年研究呈现多元化、缺少主导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居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庄严宣告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国的青年研究由此确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并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作为重点课题。

高校新进教师的岗位是不同的,一般包括科研岗、教学岗和行政管理岗三大类。不同岗位对教师的工作任务期待与专业素养也是不同的。科研岗的工作任务重点是承担科学研究任务,教师负责组建科研团队,指导学生从事科研项目,对其要求是具备科研创新能力;行政管理岗主要包括诸如班主任、科任教师、大队辅导员等等,这类工作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关心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工作等,所需能力主要为人际交往与学生沟通的能力。而教学岗的教师要求最高,需身兼科研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教学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最早始于中央团校青年工作教研室。该教研室于1955年成立之初,就有组织地从两个方面开展青年观的研究:一是通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选》《列宁文选》《斯大林文选》,研究汇编了《马克思恩格斯论青年》《列宁论青年》《斯大林论青年》;后又再读其全集,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充实,汇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青年》,于1980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二是系统整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论述以及中共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文献,研究汇编了《中共中央、毛主席和中央负责同志关于青年工作的指示》3卷;又经过多年分析研究,黄志坚主编的《革命领袖论青年和青年工作》于1984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些论述,虽然见之于通篇论述青年的只有马克思的《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恩格斯的《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列宁的《革命青年的任务》《青年国际(短评)》和《青年团的任务》、毛泽东的《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和《青年团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等几篇,大量的是分别摘自这些经典作家的其他文章,但仔细研读,就能领悟到所有这些论述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科学的内在联系,有一个青年观的知识体系。正是这个知识体系奠定了研究青年观的学术根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由此逐渐走向普及和深化。

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这一概念,并概述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知识体系的著述,可见之于1983年黄志坚的《青年特点与共青团工作》(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出版),该书在“青年特点”部分单立一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其后还有1987年发表的专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青年工作研究与参考》1987年第9-10期),1988年出版的《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出版)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列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知识体系和主要论点有:未来属于青年,青年是革命事业的未来和希望;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青年领社会风尚之先;青年是一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要特别发挥青年的力量;教育、训练、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坚定地相信青年,严格地要求青年;青年是各种阶级势力的争夺对象,要保持党在青年中的优势;支持青年创新,打穿压制青年的“死墙”;青年应当组织起来,青年团是团结青年的核心组织,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特点。

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与时俱进地发展到研究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的论述。研究邓小平青年观的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写的《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时期青年和青年工作》(红旗出版社1992年出版),郑洸主编、徐文新和李玉琦任副主编的《邓小平青年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等。邓小平青年观的主要论点有:青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跨世纪伟业的希望在青年;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树立精神支柱,精心培育青年的道德品质,增强青年的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青少年是科学的希望,提高青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引导青年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锻炼成长;精心选拔、大胆使用年轻干部;青年有特殊要求,共青团要有自己的系统工作。

研究胡耀邦青年观的有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编写的《胡耀邦论青年和青年工作(1949-1989年)》,陈启懋的《胡耀邦与“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时期的青年和青年工作》(《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10期),黄志坚的《科学地认识和对待青年——胡耀邦同志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论述》(《中国青运史辑刊》1998年第1期)和《胡耀邦共青团建设思想研究》(《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等。胡耀邦青年观的主要论点有:青年是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主宰者;青年是一支可以信任和依靠的积极力量,发挥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突击作用;青年人要树立大志气,培养好品德;学习是青年特别突出的任务,向文化进军,向科学进军;热情地爱护青年,严格地要求青年;关心青年的特殊利益和需求,了解青年的生活和痛痒;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现在,“后”的研究又发展到“00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群体理性”是00后价值观的底色》(《中囯青年报》2015年5月15日),指出“00后”生长在更加成熟的中国,吃喝不愁,而且是互联网原住民,价值观变化有五大新特征:更追求亲情和友情;更看重谦虚的品质;西部“00后”环保意识最强;富裕家庭“00后”更看重社会价值与集体利益;困难家庭“00后”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感知更深。

研究胡锦涛青年观的有房宁的《科学发展观与当代青年》(《中国青年报》2005年10月9日),黄勇、孙晔的《胡锦涛总书记关怀青年和青年工作纪实》(《中国青年报》2008年6月12日),黎陆昕主编的《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出版)等。胡锦涛青年观的主要论点有:青年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力量;奋斗是青春的底色,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需要青年一代的奋斗;青年最乐于改革,改革需要青年的觉悟和奋斗;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希望,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人为本,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为年轻人提供更大舞台更多机会;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论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发展。研究习近平青年观的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出版),倪邦文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理论品格——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吴鲁平、杨巧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及其新发展》(《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1期)等。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论点有: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青年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管青年,规划、推进青年的全面发展;共青团要把培养人的工作摆在首位。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后合并焦虑情绪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32~58岁,平均年龄(40.1±7.8)岁,体质量为48~73 kg,平均体质量(51.4±17.3)kg。对照组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33~57岁,平均年龄(38.8±8.1)岁,体质量为46~77 kg,平均体质量(53.7±16.9)kg。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在性别、年龄、平均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的不断深化有3个显著的特征:(1)与时俱进。对青年的分析始终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如关于青年的社会地位与作用、青年的历史使命和青年运动的主题、青年的培养目标、党与青年的关系、共青团的建设等都有鲜明的时代印记。(2)立足本土。对青年的分析,注重从中国青年成长的实际出发,如青年的时代特征、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青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青年的创造力开发等论述,凸显了中国青年的特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3)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一脉相承又富有新时代内涵的新发展。

二、青年本体研究:从静态的青年特点研究向动态的“代”与“后”研究延伸

一是建设祖国。研究各行各业青年满腔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开展增产节约的劳动竞赛活动,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向科学进军活动。这个年代出现的许多模范事迹和先进生产者,如“走在时间前面”的王崇伦,青年钻工倪志福,创造“转炉先进操作法”的蔡连成,创造“细纱工作法”的郝建秀,青年突击队队长张百发,“青年鲁班”李瑞环,回乡知识青年邢燕子、徐建春,城市下乡知识青年侯隽,保家卫国的黄继光、邱少云,都成了当时调查研究和报道的重点。邓小平对这个年代青年建设热情的评价,集中反映了上述调查研究的结论:“无数的事实表明了新中国的青年是敢于向前看的,是生气勃勃的,是对社会主义抱有无限热情的,是有强烈的上进心的。我们毫不怀疑青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将来。”[6]

政策视野的研究有陈涛、陆玉林的《中国青少年政策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出版),黎陆昕、戴裕民、杨长征的《青少年事务与政策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出版),刘卫兵的《青年与青年政策研究》(东方出版社2012年出版)。

此调查报告首刊于团中央研究室编发的《青年研究》1980年第36期。很快,《新华社对外新闻稿》第3 921期(1980年2月)以《共青团就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看法在青年中进行民意测验》为题刊出这个调查报告。《人民日报》1981年2月24日更是用近一个版面全文刊发这个调查报告,将题目改为《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现在这一代青年》。随之,《中国日报》(英文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以及许多省级大报都作了篇幅不等的转载。这项对经历“文革”的一代青年的调查研究,其社会影响大大超出调查者的预想,有力地证明了青年特点研究向“代”的研究延伸的必要。从此,随时代发展动态地研究青年时代特征成了青年研究的常态,紧接着出现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青年时代特征的热潮,研究成果包括胡锦涛的《英雄群体与当代青年》(《中囯青年报》1984年4月7日),黄志坚的《当代中国青年的追求》(《光明日报》1985年4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高校工作委员会编写的《对八十年代首都大学生纵向研究》(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出版),杨哲的《告诉你 80一代的样子》(《中囯青年报》2001年1月31日)。有一首歌唱“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流行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也在此时广为流行。

到了20世纪90年代,青年时代特征的研究又指向了90年代出现的新特征,如李健安的《九十年代的青年》(《青年参考报》1990年8月24日),黄志坚的《当代中国青年的素质缺什么》(《当代青年研究》1995年第6期、《人民日报》1995年11月9日)和《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2期),马宪平、浦卫忠主编的《九十年代北京青年研究》(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出版)。

进入21世纪,青年时代特征的研究又从“代”向“后”转移。青年研究中的“代”与“后”有何同与异?“代”与“后”指的都是“年龄集团”,是成长和生活在一定社会时期的年龄群体,由于有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相近的成长历程,而具有该时代的印记和特质。区别在于:“代”的年龄较为宽泛,覆盖青年期的15年年龄(14-28周岁),而且在10年为一代的时间里,每年都有1个年龄的人群退出和进入,有一定的流变性;“后”指出生于同一个10年的人群,有特定的年龄界定,稳定无变。“后”的研究起始于“80后”(即出生于1980-1989年的人群),最初受关注的是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青春作家春树、韩寒等这批年轻人,由于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的相同或相近和写作手法的先锋、前卫,他们被冠以“80后写手”、“80后作家”的称谓。随后“80后”流传开来,有了“80后网站”“80后杂志”,陆续出版有《我是“80后”》《80后职场新鲜人生存手册》《80后亿万富翁》《80后心灵史》,还有反映“80后”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的电视剧《奋斗》[2]。由于“后”的研究比“代”的研究更能精准反映生活在同一社会环境的同龄人的特质,因而进入21世纪以后“80后”成了青年时代特征研究的重要对象[3]

研究“80后”的时代特征的文献有相继有郗杰英主编的《新状态:当代城市青年报吿》(中囯青年出版社1999年出版)和《当代热门职业青年报告》(中囯档案出版社2001年出版)以及李松涛、汤涌的《“80后”——请别误读这2亿青年》和《你眼中的“80后”是什么样子》(《中国青年报》2006年4月3日)等,《中国青年报》还开专栏对如何认识“80后”组织了讨论。“80”后的特征被概括为7个方面:(1)崇尚实事求是,拥护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拥护改革开放,厌恶大话空话假话,拒绝形式主义;但在树立远大理想上岀现不同程度的轻视和忽视;(2)注重个性发展,自主精神强,喜欢张扬个性,但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有所弱化;(3)视野开阔,开放意识强,能够以现代化全球化的眼光观察世界,勇于吸收现代文明,但比较欠缺分析辨别能力,容易发生“食洋不化”;(4)喜新求新,崇尚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能够走在观念更新前列,勇于创新,但对打着新旗号的陈腐事物容易出现轻信和盲从;(5)热心社会参与,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平公正的事件敏感度高,但有时容易出现一些缺乏理性的过激和躁动;(6)追求生活多色彩,青睐时尚文化、新潮消费和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但节约资源的观念不够强;(7)重视人格健全与智商和情商并重的综合素质,但存在德才分离、知行脱节等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进入青年队列,“后”的研究又从“80后”向“90后”延伸,关于如何认识“90后”大学生的《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4]《“90后”的五大特质》等一批研究成果,分析出生于“独生”、生活于“市场”、生长于“网络”的“90后”,并指出他们的五大新特质:性格独立有余,生活独立不足;有广阔的发展舞台,又深受生存的压力;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和快慰,但缺乏对网络的主宰力;物质生活丰富多样,精神生活趋于“扁平”;热衷追求新潮和时尚,时而容易发生审美的错位[5]

研究江泽民青年观的有马桂兰的《论江泽民对毛泽东、邓小平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南方青少年研究》2002年第1期),甘霖的《论江泽民的青年观》(《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2期),黄志坚的《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和《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17日,《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7期)等。江泽民青年观的主要论点有:美好的未来要青年去创造,青年要肩负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党;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爱国主义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主旋律;年轻干部的培养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

从研究青年—般特点到研究“代”与“后”的青年时代特征,对新中国70年青年本体的变化轨迹的刻录,是正确认识青年的有力依据,是发展科学青年观的新源泉。

他跟我说,当时是毕业的男生最后回小学和老师道别。结果离开的时候下着大雨,其他男生都带着伞,他们说要去别处玩,要丢下没带伞的袁缺。他们打着伞在雨中蹦跶,嘲笑屋檐之下的袁缺。最后袁缺中了他们的激将法,拿起了我的伞。

三、青年发展研究:紧随新中国社会变革、发展与青年前行的足迹,跟踪研究各个年代青年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以每10年为一个年代计,经历了7个年代。每个年代青年的发展,都有当时青年最关心、社会最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青年研究一直保持对青年变化的学术敏感,坚持追随青年前行,跟踪研究热点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60年代,青年发展与青年研究的主要热点:

当我们在岁月里牵手行走,当我们成为了自己人,在面对一个话题时,我们的大脑会判断对方说的是一件小事还是大事,若是小事便会自动去忽略,继而腾出注意力去关注更“重要”的事。

青年本体研究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以前。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的《青年期的心理与教育》传入中国,催生了中国青年的本体研究,但那时的本体研究还只有为数不多的青年期研究和青年本质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年本体研究很快扩展到全面地研究人生青年期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点。1953年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提出:“青年团要照顾青年的特点”,“青年就是青年,不然何必要搞青年团呢?青年人和成年人不同,女青年和男青年也不同,不照顾这些特点,就会脱离群众。”[1]毛泽东关于青年特点的论述大大推进了青年特点的研究。中央团校率先在团干部培训中开设“青年和青年特点”课,引入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全面研究青年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社会地位作用和社会化特点、青年的特殊利益和需求;在研究和教学的基础上,出版了《青年特点与共青团工作》(黄志坚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出版)。

一般来说,温度裂缝并不是十分常见的状况,一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混凝土的室内和室外温差相对较大,并且必须的养护措施不到位才会形成。造成温度裂缝的原因一般来说有两个方面:①在季节性温差或是昼夜温差相对较大的情况下才会造成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出现。在一些大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长、时间跨度大,混凝土常常会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的改变混凝土的配料、配方或是做好恰当的保养措施,就很容易造成裂缝的出现;②如果混凝土的外层与水泥释放的热量相差较大的话也会导致温度裂缝的出现,并且这种原因造成的裂缝往往会比较深,这种裂缝常常出现在较为大型的混凝土结构中。

二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居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教育。1954年10月12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马小彦为什么会腐化堕落》和《中国青年》杂志1954年第20期刊登的《在歧路上》,刘导生的《培养青年共产主义的道德,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中国青年报》1955年11月2日),分析了在城市中一些青年道德滑落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措施以及青年团的重大责任。

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教师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在弄清主要原因之后,家长和教师又该如何改善孩子的学习情况呢?

三是向雷锋学习。1963年,人民解放军某部班长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乐于助人的事迹打动了广大青年的心。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更在全国青年中掀起学雷锋的高潮。对雷锋精神的研究,包括《像雷锋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学习雷锋,做革命事业接班人》《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写自己红色的历史》等许多来自青年的分析和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的10年浩劫,使青年研究事业同国家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受到严重的损害。“文革”结束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年研究事业继续前进。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青年有了更优越的发展条件和更多的发展机会,青年发展的热点更为丰富多样而且随社会的巨大变革不断出新。最早关注80年代青年热点问题、有组织地开展研究的,是团中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设立的青少年研究所。该所在1980年12月成立至1984年12月撤销的4年里,紧盯当时大量知青返城和青年劳动就业的问题,怎样认识当代大学生和青年德育的问题,青少年犯罪治理与预防的问题,组织调查研究,举办专题研讨会,出版研究文集,开创跟踪80年代现实热点问题研究之先。

作为超级计算机,“未名生科一号”的参数配置与常见的家用电脑不太一致。直观解释它的运算能力的话,就是可以在一秒钟实现587.8万亿次的浮点运算,这大概相当于5000台普通电脑同时工作的运算能力。

盘点对这个年代的跟踪研究,先后还有以下热点问题:投身四个现代化建设、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恢复高考,千万城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青年文化(港台流行歌曲、蛤蟆镜、喇叭裤、迪斯科和霹雳舞),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出国留学,“潘晓人生观大讨论”,以“蛇口风波”为标志的观念更新,学习张海迪,频发的“学潮”等。

其中,研究知青返城的有邓贤的《中国知青梦》(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年出版),刘小萌的《中国知青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出版);研究青年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有黄志坚的《青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希望》(《甘肃青年》杂志1985年增刊);研究“学潮”的有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等编写的《五十天的回顾与反思》(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船夫的《十年学潮纪实》(北京出版社1996年出版);研究学习张海迪的有黄志坚的《从张海迪的事迹中探讨一代青年的成长》(中央团校《团校学报》1983年第2期);研究青年人生观和观念变革的有黄志坚、吴鲁平的《大学生思想的新趋向》(《青年研究》1985年第1期),曹锡仁等的《社会现代化与观念的演变》(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王咏红、郭建新主编的《人生实践的理性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出版),邓卓明主编的《冲击、变奏、超越——西方社会思潮与我国青年人生观问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黄志坚的《中国社会变革与青年文化观念的变化》(香港《政策透视学报》1994年第4期、《瑞典青年研究文集1994》);研究留学热的有留学生丛书编委会编写的《新中国留学教育大事记》(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方方的《留学族遥远又熟悉的家园》(《北京青年报》2004年5月19日);研究青年文化的有武力平的《流行时装:当代青年的表情》(华夏出版社1993年出版),焦润明、张纯颖、刘秀英的《绿色市场波:当代青年消费文化流向》(华夏出版社1993年出版),黎陆昕的《流行歌曲:当代青年的家园》(华夏出版社1993年出版),金大陆编写的《南北城市青年流行语》(华夏出版社1993年出版)。此外还有黄志坚的《当代中国青年的热点》中的“改革”、“创业”、“求知”、“生活多色彩”研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88年7月16日播发、《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中共北京市委高校工作委员会等编写的《八十年代首都大学生纵向研究》(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出版)。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出现许多新热点: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崛起和青年下海创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青年“保护母亲河行动”为代表的环境保护等。追踪这些热点的研究有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编写的《奉献与光荣——上海青年志愿者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著的《啊!母亲河》(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出版),沈杰主编的《志愿行动》(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梁绿琦、余逸群主编的《志愿中国——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谭建光著的《志愿服务:理性与行动》(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邓希泉主编的《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报告》(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出版),陈卫东主编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20周年回顾》(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出版)。

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12月8日。联系人:Pascal Escande,Florence de Tezan;联系地址:Piano Campus - Journées Internationales de Piano, BP 30012 Pontoise, F-95301 Cergy-Pontoise Cedex, France;电话:(+33)

进入21世纪00年代,热点问题又包括:“独生子女一代”成为青年主体,如何评价和引导独特的新一代;与20世纪80年代的留学潮相对应,出现回国的“海归潮”;互联网技术普及,青年人网上冲浪,出现“互联网一代”。追踪这些热点的研究有罗国安著的《跳动的青春斑斓的色彩——青年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孙云晓、卜卫主编的《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王学锋的《2000年鼠标指点生存》(《北京晚报》2000年1月1日),郑琳的《千名留学归国人员调查》(《中国青年报》2000年2月15日),杜琛的《同网络一起成长》(《中国青年报》2000年10月21日),王辉耀的《海归成为科教创新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主力》(《北京青年报》2003年1月25日),邓琮琮的《中科院院士八成以上是“海归”》(《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1日),孔令军的《浅析大学生中的“网络常客”》(《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9日),罗迪的《当代青年网络政治时代的主角》(《中国青年报》2007年7月22日),纪秋发的《互联网与青少年成长》(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出版),由陈晨主编、陈卫东和郭开元任副主编的《青少年网络伤害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等。

21世纪10年代,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青年的最大热点,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筑梦、追梦、圆梦,还有高新技术发展与青年科技创新、青年发展规划的实施等。跟踪中国梦这个热点的研究有魏雁滨的《中国梦与青年担当》(《青年探索》2013年第6期),胡献忠等的《青年运动与中国梦》(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出版),石国亮的《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刘宏森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青年参与》(《青年学报》2018年第1期),王炳林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求是》2018年第4期),郗杰英的《改革开放造就新青年》(《青年发展论坛》2018年第6期),《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文章《家国同追梦,青春接力跑》(《中国青年报》2019年1月2日)等。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极大地增强了新时代青年的获得感,为新时代青年放飞青春梦想、施展青春才华创造了广泛的机会和广阔的天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切实实施和青年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青年研究的一大热点。跟踪这一热点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杨雄的《四个伟大:当代青年发展的基本遵循》(《青年研究》2016年第4期),谭建光的《世界新格局与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价值》(《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李士峰的《习近平关于青年发展的四维审视》(《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吴东华的《理论视野下〈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文本解读》(《北京青年研究》2018年第3期),谢素军、管雷的《中国青年发展规划实践的规律性认识》(《青年发展论坛》2018年第6期),张耀铭、张路曦的《新媒体时代青年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青年发展论坛》2018年第6期)等。

新时代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青年在科技创新创业中的主力作用日益显著,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参与者众多。在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青年已成为员工主体,例如,华为员工的平均年龄30.1岁,阿里员工的平均年龄32.2岁,百度员工的平均年龄29.2岁,腾讯员工的平均年龄28.9岁,由此出现了大量新青年群体和新型青年组织。跟踪这一热点的研究有甘霖、范旭的《生力军——民族地区青年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辛明的《现在是年轻人创业的最好时间》(《中国青年报》2014年3月2日),李侠的《把创新的种子种在文化高地上》(《中国青年报》2016年9月19日),董碧水的《青年创业空间:给梦想插上翅膀》(《中国青年报》2016年9月29日)等。

这些跟踪研究,见证和记录了新中国青年与共和国共同前行的青春活力,论证了新中国青年与时代共振的青春飞扬。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宋德福极力倡导创建共青团学,亲自到中央团校的团地、市委书记培训班讲授他倡导的《共青团学》,并将编写《共青团学》这个科研课题交付给1991年刚刚成立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由时任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张宝顺主编,李长江、李晨、黄志坚、徐文新任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团学概论》(红旗出版社1992年出版)面世。这部团学著作的出版提升了青年工作研究的理论层次,是青年研究与青年工作研究相融相通的学术结晶,标志着我国青年工作科学化迈上了新台阶。

四、青年工作研究:青年研究与青年工作研究相融并进,推进青年工作的科学化

青年研究为青年工作科学化提供理论支撑,青年工作的实践和研究为青年研究提供新鲜的理论滋养,二者互为依靠又互相促进,是中国青年研究的一大特色。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前青年研究的重心多为唤醒青年的使命意识、发起“救亡图强”的青年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则走向与党领导的青年工作相融并进。

新中国居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把党和国家的青年工作交付给共青团。共青团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把青年和青年工作研究作为共青团理论建设的组成部分,要求在团干部培训中开设青年工作专业课。在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耀邦的倡导下,1955年中央团校设青年工作教研室,专司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教学和研究。20世纪50年代,青年工作教研室的教学和研究内容主要有4项:(1)首开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汇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青年的论述,汇编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中共中央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论述,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体系;(2)系统整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资料,总结青年运动的经验和传统,编写教材《“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概况和经验》;(3)引入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研究青年期和青年特点,编写教材《青年特点与共青团工作》;(4)学习、借鉴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共青团的活动和自身建设,编写《共青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青团在经济建设中的生产活动》《共青团的组织建设》《保证党对团的领导》等课程讲义[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年和青年工作研究走向理论提升和创新发展。1982年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王兆国在团十一大工作报告中提出“共青团工作是一门科学”,1984年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锦涛强调“我们历来讲,青年工作是一门科学”,强化了共青团工作的理论思维,促进了共青团工作这门学问的研究。中央团校青年工作教研室为适应本校开设大专班的专业课教学和团干部培训的需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吸纳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探索共青团工作运行规律,合作编写教材《共青团工作理论》,于1985年出版发行。这部推动青年工作向科学化迈进的教材,首次构建出共青团工作这门学问的理论体系(见下页图1)。

当时有研究者主张将这部教材称为《共青团学》,但编著者认为这只是科学化道路上的一个初探,无论是学理学说还是理论体系都尚需进一步丰富完善,为留有发展余地而缓称“学”。

健康教育前后风险识别能力、寻求帮助能力、协商能力、拒绝能力等防艾生活技能分别为 (1.76±0.21)、(1.80±0.17)、(1.78±0.18)和(1.80±0.16)分,均高于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0.850、52.860、41.564 和 40.225,P<0.01),见表 1。

在此前后,研究青年工作这门学问的学术成果还有:丁耀民、李建一的《共青团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出版),张修学的《共青团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黄志坚的《共青团工作概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出版),罗成全的《中囯改革大潮中的共青团》(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宋德福的《共青团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出版),胡献忠的《社会变革中的共青团》(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年出版),刘俊彦的《共青团工作基本问题研究》(现代出版社2015年出版),吴庆、丁凯的《共青团改革对话录》(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出版),张良驯的《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年出版)等。

图 1共青团工作理论体系

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到,青年工作在科学化的道路上一直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对工作实践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不断在为青年工作这门学问增添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地丰富完善这门学问的理论体系。

五、跨界别研究:青年研究从共青团界向科学界、教育界、文化界延伸,形成共产党领导下以共青团为主导、各界协同合作的新格局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青年研究,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主要还在共青团系统,改革开放以后则很快向科学界、教育界和文化界延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带来了科学研究的兴盛。广大青年勇立改革潮头的地位和作用,更吸引了学术界关注的目光,许多界别的学者纷纷“横跨一步”,运用各自学科的理论知识来研究青年。这一盛况最早出现于心理学界。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1930年代沈履等作者的青年心理学著作的再版以及日本依田新、关忠文等国外青年心理学著作的引入,迅速掀起一个运用心理学理论研究青年心理的热潮。1982年,学者开始了引进心理学知识研究青年工作的探索,例如,黄志坚在《心理学在青年工作中的若干应用》一文中从4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学在青年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心理学为我们认识青年的心理特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心理学启示我们把青年的品德教育建立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智力发展规律为“四化”发现和造就青年人才;根据青年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人制宜地做好个别工作(《青年研究》1982年第27期)。心理学家王极盛的《青年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祝蓓里的《青春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等本土青年心理学著作的畅销,以及聂庆忠的《青年心理与青年工作》(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王希永、田万生的《青年心理学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出版)的出版,更把青年心理研究推向普及和深入。

此后,生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法学、组织学、文化学、人类学、人才学等众多学科进入青年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异彩纷呈。

生理学视野的研究有叶恭绍的《青春期卫生》(《青年研究》1982年第27期),余匡纬的《青少年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青年研究》1982年第27期)。

美学视野的研究有高友德的《青年与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出版),庞安福、田杰的《青年美育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郭定国的《青年人生美学》(作家出版社1998年出版)。

政治学视野的研究有李景鹏、宋定国的《当代中国青年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石国亮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吴鲁平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出版),倪邦文的《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

教育学视野的研究有安国启的《青年思想教育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出版),闫克俭的《青年思想教育导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梁锡棉的《价值与青年价值观》(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张良驯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出版)。

法学视野的研究有北京政法学院刑法教研室编著的《我国青少年犯罪及其预防》(群众出版社1981年出版),马结等的《中国青少年犯罪学概论》(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年出版),郭开元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理论和实务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路琦、赵智鸿、郭开元的《中国未成年人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胥骅[5]分析了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情况,择取8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分析结果。结果证实: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患,开展整体护理措施能够全面提升病患临床护理效果,可全面促进病情康复。

历经10年浩劫,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对历经“文革”的这一代青年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思考的一代”,“被荒废的一代”,“受害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了的一代”,莫衷一是且以悲观论者居多。究竟应当如何评价这一代青年,静态的青年特点理论已很难做出准确到位的回答,必须跟踪社会的发展变化以研究青年的时代特征,由此学界开始了“代”的研究。中央团校青年工作教研室从1979年开始,将“当代青年的时代特征”列为调查研究的重点课题。由黄志坚、樊新民、郑利华组成的课题组,引进民意测验的问卷调查法和运用数据统计分析的量化研究,按政治信念、理想取向、对共青团组织的认识、道德观念和文化生活、恋爱婚姻5个方面设计5张调查问卷,33个提问;由调查者到皖、闽两省的4市2县的5家工厂、1家商店、3所中学、2所大学、3个生产大队和2个街道对1 001名青年作问卷调查(不通过中介环节,由调查者亲自采集);经过对有效问卷的统计,作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当代青年的时代特征》。该调查报告概括出经历“文革”的这一代青年具有的五大特征:(1)对祸国殃民的极左路线深恶痛绝,对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普遍拥护;但在一部分青年中程度不同地存在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认识不足和对实现四化信心不足的现象。(2)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思想敏锐活跃,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强,因循守旧的东西比较少,走在思想解放的前列;但部分青年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辨别是非优劣的标准不稳定,有时甚至出现一些错误的倾向。(3)讲求实际,关心国家的经济发展,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热心学习科学技术、掌握真本领,极左路线那一套空洞的政治说教在青年中没有市场;但在部分青年中有厌倦政治的倾向,缺乏远大理想,政治的激励作用和英雄人物的感召力有所下降。(4)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美的追求日渐强烈,对林彪、“四人帮”搞穷过渡、实行物质上的禁欲主义和文化上的专制主义极为厌恶;但脱离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奢望在某些青年中有所增长,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不足,资产阶级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对青年的侵蚀还严重存在。(5)道德水平逐步提高,许多青年已成为树立社会新风的带头力量;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法制观念淡薄、道德修养缺乏的状况还需要进一步改变,某些青年的变态心理仍有待进一步医治。

社会学视野的研究有甘永祥的《青年社会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费穗宇、穆宪等的《青年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平章起、杨桂华等的《青年社会学》(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出版),吴广川、于新恒的《现代青年社会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黄志坚、张涛的《当代中国青年社会问题新视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谢维和、陆建华的《当代青年社会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出版),陈映芳的《“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出版)。

行为学视野的研究有何娟、于子明的《青年行为学》(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出版),谭刚强等的《青年行为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申平华的《青年行为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人才学视野的研究有施松青的《现代青年成才导向》(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罗则、周道柱的《青年人才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人类学视野的研究有曹兴等的《青年人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姜丽萍等的《青年文化人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文化学视野的研究有杨长征的《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出版),汪慧的《青年文化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历史学视野的研究有黄志坚的《古今纵横谈青年》(《青年研究》1982年第5期),李培肴等的《青春期的奥秘》(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马庚存的《中国近代青年史》(红旗出版社2004年出版),吴端的《寂静的青春》(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年出版),谢昌逵的《青春的奥秘》(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年出版)。

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技术进步与经济鼓励政策导致资本市场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各国的一级市场不断融入不同国家,因此资本市场的活动渐渐不受地理边界的限制,中国的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在满足目标国的上市要求后便能够在伦敦,纽约,或东京等海外市场筹集资金,中国企业赴美首次公开募股(IPO)迅速增加,从阿里巴巴到爱奇艺,再到最近的“独角兽企业”拼多多的成功赴美上市,都证明了世界资本市场变得越来越活跃。

组织学视野的研究有黄志坚、穆宪的《青年组织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出版),包志勤的《现代青年组织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出版),程刚的《青年组织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伦理学视野的研究有周元、江畅的《青年伦理学》(武汉出版社1988年出版),曹劲松、公永刚的《青年道德建设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邱玉霞、王章煌的《道德建设与青年人格塑造》(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出版),孙抱弘的《现代社会与青年伦理》(学林出版社2003年出版)。

众多学科学者如此关注青年、研究青年,颇有一派“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曾经有人批评那时“已出版的这样‘学’或那样‘学’,大多是脱离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脱离青年的社会生活实际,关门造‘学’,主观臆造出来的”(单光鼐:《青年研究动向的回顾与评述》,《北京青年论坛》1992年12月1日创刊号)。然而,客观的事实是,各界学者运用各自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青年,使青年研究从以往的平面走向立体,使青年的健康成长、青年工作科学性的提高、党与政府青年政策的制订,有了多视角、多侧面的理论依据和指引,也促进了青年研究事业的兴旺与繁荣,形成了共产党领导下以共青团为主导、各界学者协同合作的青年研究新格局。

阿杰是我的高中同学,一个非常腼腆、害羞的男孩子,在班里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连偶尔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声音也都轻得像是蜻蜓的翅膀划过一样。他很少与人交流,总是弓着身子低着头,静默地坐在位子上看书或做题。他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跟女生讲话时,脸和耳朵都会憋得通红,为此经常被男生取笑。所以,非必要情况下,他不会和女生说话。

这种新的研究格局,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又有两大新发展:一是“搭建智库平台”。为确保首部国家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贯彻实施,根据党中央的部署,我国建立了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为召集人、联合中央各有关部委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了由各界专家组成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参与该委员会的专家来自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运动与人体科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新闻与传播学、人口与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与管理、社会建设与管理等学科专业和领域。这样的“智库平台”对于提高我国青年发展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效性,推进我国青年发展由自发发展向自觉发展、由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由短期发展向持续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发挥有力的理论指导作用。二是开展“全国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团中央设立“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评审委员会,每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发布“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省部级课题,每项课题有经费资助),受理来自全国各界热心青少年发展事业、有研究能力和意愿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院所、学术单位、团组织或专家学者的立项申报,并组织结项评优。目前已出版有《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成果集萃》7卷。这样的课题申报、立项、评优和成果出版,既能激发社会各界投身青少年研究的积极性,扩大研究阵容;又能发挥并增强共青团在全国青年研究中的主导作用。

六、学科化研究:青年研究从单学科向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运用多学科知识对青年作整体研究的青年学蓬勃兴起

改革开放以后,青年研究学科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社会的大变革和青年的新发展,以往运用某一门学科知识研究青年某一侧面的单学科研究已显不足,凝聚、引领和服务青年的事业需要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对青年作整体研究的理论支撑,青年学这门运用多学科知识对青年作综合性研究的独立学科应时而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1985年建校之初,就把编写《青年学》教材作为重点攻关课题,并在编写出《青年学大纲》的1986年举办“首届全国青年学研讨会”,听取各界学者的意见和建议。1988年黄志坚主编的《青年学》教材出版,宣告青年学这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的诞生。这门新兴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充分体现出其多学科的综合特色(见图2)。

青年学

图 2青年学的知识结构与理论体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这部《青年学》,原本只是想作为本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青年学专业课的教材,但出乎编写者意料的是,这部教材很快得到国家教委的认可,国家教委当年(1988年)就把青年学列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专业课,并使用此教材;之后很快得到政府的首肯,当年(1988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评选的“第二届全国优秀通俗理论读物”二等奖;国家劳动人事部很快将“青年学”列入高级职称名录,1991年颁发给《青年学》主编黄志坚的教授职称证书的专业栏填写的是“青年学”;国务院1992年表彰《青年学》主编黄志坚“为发展我国社会科学做出特殊贡献”,并发放政府特殊津贴、颁发证书。社会科学界很快确认青年学在社会科学之林的学科地位,1990年将青年学编入《社会科学学科辞典》,并以《青年学》教材为据用两页篇幅作了介绍[10]。青年学研究很快从共青团院校扩展到高等教育界和社会科学界,国内兴起了青年学研究的热潮。至今陆续出版的青年学教材、著作和辞典有22部,其中作者属于教育界的有邱伟光、邹学荣、罗洪铁、龚海泉等著名学者的12部,作者属于社会科学界的有谷迎春、杨张乔、陆建华、文献良等著名学者的3部,作者属于共青团属院校的有黄志坚、金国华、樊新民、吴鲁平、吴广川、江洪等的7部。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学学科建设进入丰富完善的活跃期。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群团工作学科化”,2016年我国首部国家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要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加强青年学研究”,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央团校改革方案》提出“推进青年学等群团工作学科创建”,有力地促进了新时代青年学研究的繁荣与兴旺。如今,青年学学科建设正在走向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增设青年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为二级学会,并于2018年举办了“新时代青年学与青年工作研讨会”。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2017-2018年联合举办面向全国的“青年学研究征文活动”。教育部2018年决定将青年学列入高等教育专业学科名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并决定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增设“青年学”硕士点,2020年开始招生。

青年学的兴起和发展,为广大青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青年工作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专业课教材,为青年工作科学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党和国家制订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的政策法规提供了理论依据。一门以青年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已日益茁壮地屹立于社会科学之林。

七、新中国70年青年研究事业发展的趋势与经验

回首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青年研究事业始终与祖国的繁荣昌盛同频共进,始终与青年的发展进步相依同行,用研究青年的成果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提供科学理论的滋养和指引,成就斐然。总结起来,新中国70年青年研究事业的发展有六大趋势和四项经验。

六大趋势是:从平面研究向立体研究拓展;从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延伸;从封闭式研究向开放式研究转变;从工作研究向探索规律升华;从单学科研究向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深化;从随机性研究向有平台、可持续研究提升。

四项经验是:(1)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格局。70年来形成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共青团为主导、社会各界各学科协同合作的青年研究格局,是中国青年研究的最大特色。这保证了我国青年研究的主流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壮大研究者队伍,构建青年研究的学术共同体。(2)坚持紧跟社会变革、追踪青年前行的动态研究。青年研究的主题,从使命导向、教育导向、问题导向到发展导向,一直把各个年代青年发展的热点、青年工作的难点和青年研究的薄弱点作为研究的重点。注重青年研究的时代性,努力为不同年代青年的成长和青年工作的开展提供鲜活的理论琼浆。(3)立足中国青年成长和发展的实际。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既开阔视野,积极引进国外青年研究的知识和经验,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又重视发掘和运用本土的研究经验和学术成果,而且确立以后者为基的原则。无论是现实问题的解析,还是学理学说的阐释,抑或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努力形成中国的研究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体现中国的学术风格,冲破自我封闭,防止“食洋不化” 和“唯西方马首是瞻”。(4)坚守“以我为主,博取众长”的研究方针。青年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侧面、流变性强的群体,要达到对青年有整体的科学认识,必须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进行综合性研究,勇于学习、吸纳甚至移植各相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近代众多新兴学科的新知识新方法来研究青年,排除贬综合为“拼盘”之说的干扰。博,就是“海纳百川” 的学术视野和学者风度,广迎研究青年的“诸子百家”,不附和有某一门学科背景者的唯我独尊,坚持走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之路。

[ 参 考 文 献 ]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01页。

[2]赵 丰:《青年研究:从“代”到“后”的演进》,载《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3]田 丰:《改革开放的孩子们——中国“70后”和“80后”青年的公平感和民主意识研究》,载《青年研究》,2009年第6期。

[4]黄志坚:《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北京理工大学2009年团干部培训班教材。

[5]黄志坚:《“90后”的五大特质》,载《瞭望周刊》,2010年第2期。

[6]《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年工作》,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7]黄志坚:《“五四”青年:中国青年研究发展史纲》,载《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8]黄志坚:《共青团工作理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9]黄志坚:《青年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10]张光忠:《社会科学学科辞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第248-249页。

收稿日期: 2019-04-10

作者简介: 黄志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青年学、青少年教育和共青团。

(责任编辑:刘向宁)

标签:;  ;  ;  ;  ;  ;  

新中国70年青年研究巡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