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高层建筑预应力管桩静压施工技术论文_何悦

试述高层建筑预应力管桩静压施工技术论文_何悦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现在城市内的人口数量还在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城市建成区的面积不断增加,但城区用地逐渐紧张也是不争的事实。当前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普通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结构更为复杂,如果采用旧有的技术标准,难免会对其实际使用效果造成影响,只有不断优化技术,积极改良,才能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本文结合高层建筑施工的情况,探讨了预应力管桩施工,针对这种工艺的使用要点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高层建筑;预应力;管桩静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施工体系是非常复杂的,并且其中也涉及到了很多各施工项目,由于其环节和步骤繁多,所以其建设质量方面的要求就非常高。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建设人员不断改进当前的施工技术。由于高层建筑建设工作量很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人员非常密集。当前预应力管桩施工方式分为很多种方法,其中效果最好、最合适的施工方式则是静压法,本文针对这种施工方式进行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施工准备

(一)场地的准备

在施工场地的控制上,应该将场地的坡度控制在1%以内,并且保证场地耐压力大于每平方米140KN。另外需要保证该桩位没有铺设其他建筑的地基避免对该施工造成影响。保证桩基具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在其一半宽度的基础上多留出1米的距离,并且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其他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二)资质审核

由于这项施工对于技术具有较高要求,应该保证每个施工人员都具有足够的施工水平才能上岗。除此之外也需要针对组织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施工人员都已经通过了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且技术水平合格才能上岗,对于设计方案来讲也应该保证其具有最够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管桩质量审核

在管桩质量方面,首先需要管桩质量检测的报告文书,并且详细检查其规格和型号,保证外壁的厚度以及桩身长度,同时桩身的弯曲程度也是一项非常中风功能要的控制内容。这些参数都应该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来选择一个合适的规范。同时也应该针对其表面外观进行检查,例如是否存在裂缝、其他缺陷等等。堆叠过程中也应该保证小于4层,场地平整,避免场地不规则导致管桩的破坏。

二、高层建筑预应力管桩静压压桩技术

(一)预应力管桩测量放线与定位

在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准备阶段,要按照高层建筑设计和相关主管部门提供测量控制点,来测量布控高层建筑桩基工程的施工现场。用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和放线,标定出高强静压预应力管桩的桩位,确保桩位偏差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静压预应力管桩压桩机就位

根据高层建筑桩基工程的设计,做好静压预应力管桩桩机的就位工作。在平整施工现场的基础上,把管桩压装机移送到设计压桩的位置,然后对静压预应力管桩桩机进行安装和调试,使静压预应力管桩的夹持器中心对正桩位中心。

(三)静压预应力管桩就位

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的静压预应力管桩应在施工前就运输到压桩现场,这样可便于用桩机上的吊车起吊,从而可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措施。静压预应力管桩在插入桩机的夹持箱内的同一时间,必须打开夹持箱的夹口,然后以均匀的速度把静压预应力管桩慢慢地放入夹持箱内。在静压预应力管桩下放到距离地面10cm处时停住,然后用夹持器将静压预应力管桩夹紧,放松吊车的吊钩。夹桩的压力应小于5MPa,并逐次加压。把钢筋制成的Φ500mm的模具放在地面上,使得模具的中心与桩位中心对准相一致,两者的周边相互对齐。

(四)压桩

要保证整根压桩质量就必须压好第1节桩,控制好静压预应力管桩的定位和垂直度。压入时应在桩机的正面和侧面分别设经纬仪或吊线锤,来监控下桩垂直度,确保桩身垂直度偏差在0.5%的范围内,而且压桩速度应小于2m/min。如果桩身垂直度偏大,就应拨出已压入部分。根据经纬仪或线锤指示调整机台水平度来调整桩身垂直度,并记录好此时机上水平仪的偏差量作为下次调平的修正值,然后再压入。若桩身有异常偏移或倾斜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校正措施,只有在确认压入方向正常时,才能连续施压。根据施工实际和土壤特点,合理调配管节长度,尽可能避免接桩时桩尖处于或接近硬持力层,管桩接头数不能多于3个,同一承台桩的接头位置要相互错开。全风化岩面起伏变化很大,使得管桩终压的桩长不一致,对于露出地面的管桩应立刻截桩,截至地面以下300~500mm,以避免桩机行走时损坏管桩。对于超送桩要等待土方开挖后才按桩,按照超送桩长度选择人工挖孔、四周挖土接桩,或者降低承台垫层标高,但必须保证桩顶嵌入承台100mm。此外,现场测量员对压桩过程进行全程测点测量,这样才能确保桩的垂直度。在遇到压力值突然下降、沉降量突然增大;身混凝土剥落、破碎.

三、质控要点分析

(一)管桩质量检查

在管桩进入施工现场后、投入使用前,首先需要我们确认管桩的数量、保证其外观没有明显缺陷。如果其桩身有裂缝出现,管桩短板外观也有缺陷,则需要特别重视,如果质量检验不合格则不得使用。在调放的过程中,应该控制力度,避免对管桩造成损坏,如果出现严重撞击,可能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在该结构摆放中也需要支垫,避免出现损坏,并且结合其自身的长度以及使用类型进行归类来摆放。

(二)控制施工误差

为了避免给后续的施工造成影响,需要我们严格控制施工误差的出现,在第一节管桩打入土中之后,应该及时检测,确定其误差情况。正常来说,如果误差小于5‰则可以继续施工,在全部施工完毕之后应该将其误差控制在1%以内,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取得应有的效果,为后续其他工序提供有效的支持。

四、结语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所以我们应该不断革新技术,加以完善,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并且还有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施工工艺的选择上也应该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需要来加以选择,并且也要重视技术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在预应力管桩施工的工艺中,锤击施工较为简便,但实际上其未必能够符合当前高层建筑施工的具体要求,所以并不适合在高层建筑工程中使用。相比之下静压施工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要求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概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结合工程的具体需要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工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其自身的优势来。

参考文献

[1]王平.试论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中的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3(23):476-477.

[2]刘明.论高层建筑高强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4):44-44.

[3]张家礽.论述高层建筑基础中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4(5x):201-202.

[4]胡国安.高层建筑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广东建材,2008(6):118-120.

论文作者:何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试述高层建筑预应力管桩静压施工技术论文_何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