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居民规模收入分配格局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城镇居民论文,收入分配论文,格局论文,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 (2002)03-0037-07
一 规模收入分配与规模收入分配差距
现代经济学界普遍把收入分配分为功能收入分配与规模收入分配两种类型。功能收入分配是以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产品中发挥的作用或做出的贡献,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它从收入来源的角度进行研究,也就是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份额是多少,它体现了分配的经济效率原则。
规模收入分配,就是单独以居民个人(家庭)为主体对国民收入所进行的分配,即某个或某阶层的人口或家庭所得到的收入份额。它是为了说明不同的社会经济群体之间收入分配的形成和变化的趋势,它体现了经济公平原则。功能收入分配决定并影响着规模收入分配。功能收入分配差距越大,规模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本文主要研究城镇居民规模收入分配,由于测度规模收入分配格局实质上就是测度规模收入分配差距。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研究我国城镇居民规模收入分配格局。
二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自改革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表现为高低收入群体差距、行业收入差距、所有制收入差距及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一)高低收入群体差距
从表1的最高最低收入比可以看出,自1985年以来, 城镇收入差距大致经因了两个变化:一是1985—1991年先升后降的缓慢变化过程。收入差距由1985年的2.92倍升到1989年的3.29倍,1990年开始下降,降至1991年的3.01,增长量不大。二是进入90年代后,收入增长重新恢复而不平等加剧,由1991年的3.01上升到2000年的5.02。
表1
各收入阶层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比例(%)(注: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其中各阶层收入份额=各阶层每人可支配收入×权重/总收入)
收入组 10%最低 10%低
20%中等 20%中等 20%中等 10%高
10%最高 最高最低
年份收入户 收入户 偏下户收入户
偏上户 收入户
收入户 收入比
19855.657.0716.37 19.05
22.29
13.0816.49
2.92
19865.517.0416.37 19.09
22.35
13.0216.63
3.02
19875.596.9816.34 19.04
22.26
13.0316.77
3.00
19885.416.8316.09 19.00
22.35
13.2217.10
3.16
19895.326.7615.96 18.90
22.36
13.2117.50
3.29
19905.346.8016.05 18.97
22.42
13.2617.17
3.22
19915.606.9716.28 19.02
22.25
13.0316.85
3.01
19925.186.6715.89 18.89
22.41
13.3017.66
3.41
19934.916.3615.31 18.48
22.52
13.7118.72
3.82
19944.666.1515.05 18.38
22.66
13.9519.14
4.11
19954.816.2715.21 18.50
22.57
13.7718.86
3.92
19964.816.2715.16 18.50
22.64
13.8118.81
3.91
19974.576.0614.92 18.41
22.74
14.0319.27
4.22
19984.445.9214.72 18.34
22.83
14.1119.64
4.43
19994.335.7814.45 18.26
22.87
14.2920.01
4.60
20004.085.5914.21 18.13
23.02
14.5020.46
5.02
1.基尼系数分析法
为了更好地反映城镇居民各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我们需要计算相应的基尼系数。利用表1各阶层的收入份额, 可画出各年的洛伦兹曲线。限于篇幅,本文只画出2000年的洛伦兹曲线(见图1)。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求得1985—2000年各年的基尼系数,见表2:
图1 2000年洛伦兹曲线
表2
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注:本文的基尼系数是运用三角形面积法近似计算取得:
GINI=2Sa=2(S[,△]+S-1/2)=2[(1/2)∑(x[,i]-x[,i-1])(y[,i]-y[,i-1])+∑(x[,i]-x[,i-1])(1-y[,i])-1/2]其中Sa表示洛伦兹曲线中绝对平均线与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之间的面积。)
年份19851986 1987
19881989
1990
1991
1992
基尼系数0.163
0.166
0.167
0.175
0.180 0.177 0.168 0.185
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
1998
1999
2000
基尼系数0.205
0.216
0.209
0.209
0.219 0.227 0.235 0.245
据表2所示,基尼系数的变化也大致呈两个阶段。90年代以前, 基尼系数的变化不大,表明收入差距尚控制在一定范围。然而自进入90年代以来,基尼系数由1991年的0.168上升至2000年的0.245,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同时也出现一些波动。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明确后,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1993年失业率的上升,失业人口及临时下岗职工增加,导致基尼系数由1993年的0.205升至1994年的0.216。进入1995年后,由于困难家庭补助制和最低工资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低收入家庭的收入状况,使1995、1996两年的基尼系数有所缩小。但自1997年以后收入分配差距再次扩大,这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兼并破产速度加快,在短期内造成失业率的进一步上升,从而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如果考虑到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及居民的灰色、黑色收入等问题,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可能更大。
2.KUZNETS比例分析法
为了比较城镇居民收入不均等的情况,可以利用KUZNETS比例[1]。公式为:
KUZ=1/2SUM│P[,i]-F[,i]│其中:P[,i]为第i居民组的人口数占被调查的各居民组的人口总和的份额;F[,i]为第i居民组的收入数占被调查的各居民组收入总和的份额。
KUZNETS 比例在经济上可解释为:为了实现各居民组收入的绝对平均(相同的人口份额相应于相同的收入份额),较富的居民的收入的多少份额(占所有被调查的各居民组的收入总和的百分数)应转移给较穷的居民。
利用表1数据,计算我国城镇KUZNETS比例,结果见表3
表3 我国城镇KUZNETS比例
年份
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
KUZ
0.1186 0.1200 0.1206 0.1267 0.1307 0.1285 0.1213 0.1337
年份
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KUZ
0.1494 0.1576 0.1521 0.1526 0.1604 0.1658 0.1718 0.1799
由表3可见:1985—2000年的16年间,我国城镇KUZNETS比例由1985年的0.1186递增到2000年的0.1799。2000年,为了实现全社会总收入的公平分配,需要将17.99 %的全社会总收入由较富的居民转移给较穷的居民,可以认为2000年我国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比1985年大约加剧了51.69%。
(二)行业收入差距
计划体制下中国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不大。高工资行业为地质勘探业、采掘业、建筑业等艰苦且危险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中科技含量的提高,传统的工资格局产生了很大变化,收入分配行业差距扩大。中国工资最高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与工资最低行业的职工工资之比,1978年为2.17∶1,1985年为1.81∶1,2000年达到2.60∶1。1985年以来,传统的高工资行业(如建筑、地质、采掘等行业)逐渐被挤出最高工资行业之列。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原本工资不高的行业则陆续进入前三名。这些行业大都是国有化程度较高,非国有经济成分较难进入的行业。这从行业所有制垄断度[2]的考察中可以看出。
行业所有制垄断度=行业国有化比重=行业内国有单位人数/行业全部从业人数。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的数据,本文计算了10个行业的垄断度,见表4。
表4 2000年中国10 个行业垄断集中度与工资资料(注: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行业名称 垄断度 行业内国有行业全部从业 全行业年平均工资
国有单位年平均工资
K名次
单位人数(万人) 人数(万人)数值(元) 名次数值(元)名次
农林牧渔业 1.4210 47533355 5184 10 513210
采掘业 75.04
2
448597
8340 8
82838
制造业 17.59
7
1415
8043 8750 6
85547
电力煤气水 82.04
1
233284
128302
12458
3
的生产供应业
建筑业 10.47
9
3723552 8735 7
95126
交通运输仓储
27.06
6
5492029 123194
12613
2
邮电通信业
批发零售
11.33
8
5314686 7190 9
74149
金融保险业 61.16
3
200327
134781
13729
1
房地产业
60.00
4
60 100
126163
11626
4
社会服务业 34.09
5
314 921 103395
98475
我们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1-(6∑D[2][,i])/(N(N[2]-1))求得行业垄断度与行业工资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85,与国有单位平均工资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42,均为显著相关。以上数据分析大致表明:行业的垄断度越高,工资水平及行业内国有单位的工资水平也越高,它们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一般而言,行业的垄断程度越高,越可抬高产品的价格,除垄断部门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外,其部门的工资水平也较高。值得一提的是,表4显示采掘业虽然垄断度位居第二, 但其行业工资的名次却位居较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采掘业涉及有关国计民生的国家资源,为了保护资源,非国有经济成分较难进入,其垄断度较高;然而由于多年来石油、煤炭等产品价格偏低,使得采掘业等行业长年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经济效益不高,导致其行业工资水平的低下。
(三)所有制收入差距
1.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国有经济企业职工的平均收入高于集体企业职工的平均收入。1985年城镇集体企业的平均工资为967元,国有企业的平均工资为1213元。二者的绝对差距是256元,相对差距为1.25∶1。到2000年,集体企业平均工资为6262元,国有企业平均工资为9552元,相对差距扩大到1.53∶1。1985-2000年,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7.87倍,年均递增14.75%;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6.48倍,年均递增13.26%。 可见集体企业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也低于国有企业平均工资增长率。而非公有制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则普遍高于公有制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从其他经济单位与国有单位、集体单位的工资比重可以看到,集体单位、国有单位经济效益普遍低于其他类型单位。
2.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一般而言,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重工业领域,集体企业则大多集中在轻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领域。建国初期,我国致力于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强调发展重工业。在制定工资政策时,重工业工资定得比轻工业工资高,这是造成国有企业平均工资比集体企业高的原因之一。另外国有企业的技术装备率普遍高于集体企业。这样国有企业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带来的收益回报率相对也较高。
其次,非公有制企业激励机制较健全,它们作为市场主体能灵活地配置资源;税负水平低于公有制企业。对比之下,公有制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滞后,缺乏活力。这就造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平均工资高于公有制企业。
(四)地区收入差距
一般认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地区为东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个地区为西部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地区为中部地区。
表5 2000 年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家庭收入(元)情况(注: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项目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最低的地区 辽宁 5357.79
东部地区 最高的地区 上海 11718.01
其余地区5661.16-10349.69
最低的地区 山西 4724.11
中部地区 最高的地区 湖南 6218.73
其余地区4810.00-5524.54
最低的地区 宁夏 4912.40
西部地区 最高的地区 云南 6324.64
其余地区4916.25-6275.98
从表5可见,2000年东部的上海与西部的宁夏, 它们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已达2.38∶1,绝对差高达6806 元。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普遍低于6280元的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则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6-1999年,东部与中部人均收入绝对差距由239 元上升为2308元;东部与西部人均收入绝对差距由132元上升为.2022元;东中西收入比由1.3∶1∶1.13,变化为1.48∶1∶1.06[3]。东中西地区城镇收入差距扩大了。
造成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1.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业设施完备,科技水平较发达。中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也较好。而西部地区虽有丰富的资源,但地处边区,交通、信息闭塞。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国家政策的倾斜。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鼓励人员向西部流动,西部城镇人口的收入要高于东部地区。80年代,政策开始向东部倾斜,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率开始持续大幅度快于中西部地区。
3.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东部地区出口产业比重较高,贸易自由化对东部地区更有利,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浪潮也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能源密集型产业较多,受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较小。
三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计量分析
以城镇居民基尼系数Y作为反映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指标。 以城镇登记失业率X[,1],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X[,2],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比X[,3]为解释变量,利用《中国统计年鉴》1985-2000年16 年的数据得到下列回归模型:
Y=0.040+0.009X[,1]+0.0002X[,2]+0.035X[,3]
(14.79)(4.01)(3.09) (22.37)
R[2]=0.997,DW=2.23,F=1310.83
方程整体显著,拟合优度较高。表明城镇居民基尼系数Y与X[,1],X[,2],X[,3]有着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基尼系数相关关系最显著的是城镇居民的最高最低收入的极值比,收入比每上升1,基尼系数上升0.035。这说明近年来,城镇内部各收入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拉大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一定程度上的两极分化必定引致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
城镇登记失业率每上升1%,基尼系数上升0.009。失业率上升,不仅是低收入阶层的人数增加,更主要的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份额相对地甚至绝对地降低。而中等收入以上各阶层面临的失业风险较低,其获得工资外收入的途径也较多,收入水平也较高。因此,失业率的上升,必定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工资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难以获得居民其它收入的资料,我们计算的基尼系数也主要是只反映劳动收入的分配情况。基尼系数与职工工资增长率的相关性较前两个变量较弱,相关系数为0.0002。职工工资增长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基尼系数增加0.0002。我国已进行了几次工资改革,每一次改革一方面提高广大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在结构体制调整尚未完善的今天,不同部门、行业调整幅度不同,加上职工工资外收入的显著提高,随着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收入分配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
四 关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思考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使贫富反差日益突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缩小过大的收差距,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从根本上完善规模收入分配格局应从改善功能收入分配入手,增加就业、改善市场经营环境——限制垄断。
1.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机会,使城镇低收入群体实现收入增长将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通过“招工减税”的形式,对一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实行减免税待遇,让其多吸收下岗者。同时大力发展城市各种服务业,广开就业渠道,“以就业扩大就业”,人们就业后获得收入,通过消费,可促进另一批人的就业。
2.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当前应以加入WTO为契机, 摒弃行业经营中的非自然垄断因素,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营环境。对于垄断造成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应从根本上改变垄断产业垂直一体化的传统部门结构。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改变部门内部的单一所有制性质。通过制订“反垄断法”和“竞争法”,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3.调整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目标,在收入的初次分配中,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主,实行工效挂钩;在收入的再分配过程中,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保证社会公平。从而激励劳动者依靠自身素质及技能的提高来致富。这样就能在保持一定收入差距的同时,防止差距的不合理拉大。
4.依靠财政政策,为居民个人创造平等的机会。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缩小收入差距。对于高收入者的合法收入可以通过税收加以调节。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把纳税人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早开征遗产税、赠予税,防止高收入者利用个人财产和收入的转移而合理避税;开征特别消费税,对个人的一些高消费进行征税;强化代扣代缴制度,从源头上对个人所得税加以控制。
可以通过建立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转移支付,使收入分配向中低收入阶层倾斜,缩小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在现阶段,可以逐步扩大社保范围,建立合理的可持续的养老基金补充机制,给人们以稳定的预期。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就目前的环境而言,应在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条件下,依靠中央政府,对中西地区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等形式的政策支持,逐步增强落后地区的经济实力,以“对口帮扶”的形式,通过东部地区较富裕的一个省、市带动中西部地区落后的一个省、市。将东部地区的技术引入中西部,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生产,拓宽其就业渠道。通过建立地区发展基金,鼓励外地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形成充满活力的投资效应。
6.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严治理非法收入。违法非法收入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等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贪污腐败为核心的违法非法收入成为少数人暴富的主要来源,他们以所掌握的政治和行政权力造租、设租、寻租,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因此应从根本上建立政府体制之外的对于政府及其官员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坚决打击贪污腐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