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兼并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调整论文,企业兼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结构通常是指各产业部门间、各产业部门内各行业及企业间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接关系。现代经济的两大特点是高增长率、结构高变动率。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在拥有一定量基础上的增长是来自于结构聚合质量提高导致的效益增长。结构主导型增长方式已被许多国家经验检证。通过结构调整使产业间协调发展,促进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需求的产业结构优化已经成为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共同发展道路。
一、兼并与产业结构调整
1.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适宜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但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结构转换不仅仅是以部门划分的工业化过程,更需要部门内的结构高级化过程。因此,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转换一方面表现为特定产业的急剧扩张和产业间数量比例关系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产业分工不断细化和新产业不断产生。经济发展到工业由资本(资源)约束型转成市场(需求)约束型时,产业结构转换适应了需求的多样化要求。目前,世界范围内工业社会已由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向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转变。以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发展T型车为标志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 是向大众市场提供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的标准化、系列化和多元化产品,发现并占领市场,确定工业发展“核心”和“边缘”区域。伴随社会需求多样化发展,在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改进产品质量、产品多样化、工艺技术创新,并在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上竞争的创新与灵活性高度叠加的生产体制,即被称为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从长期动态过程看,长久以来一直受到批判的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有其一定的适用性。因为创造出有吸引力的产品自然就创造了需求。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已使全球范围内结构调整进入一个新时期,部门内结构优化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各国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本国条件,依据生产率上升基准、关联效应基准、高收入弹性基准及瓶颈基准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这些产业部门的超比例发展将大大提高动态聚合质量,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前三项基准虽然较全面地反映出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但无法反映出主导产业选择的时空范围。战后日本及印度均根据国际通用经验:人均国民收入在300美元至1000美元时, 按照如上基准可选择机械、钢铁、化工等作为主导产业,即选择重化工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结果却大相径庭:日本创造奇迹、印度保持停滞。可见,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性有着密切联系。
2.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产业结构变动对每个国家而言都是不可避免的,其变动途径有存量转移、增量配置两种。简言之,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原有规模的数量,增量则是超过原有规模的新增数量。在产业结构存量较小、全面短缺严重而长短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尚不突出时,增量调节作用明显。但在结构存量相对较大、过剩与短缺并存造成资源配置失效时,增量配置虽能满足某些部门生产能力扩大的要求,但却无法实现另一些生产能力的收缩,也无法最大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各产业部门间已有的生产能力或社会劳动占有量因产业结构自我调整能力差,难以在产业间流动,形成产业结构刚性特征。存量调节对打破产业结构刚性具有显著作用。
3.兼并与产业结构调整
兼并是一种产业结构存量调节方式,产业部门此消彼长出现的闲置资产与需要购置的资产并存状况,自然激发兼并。因此,在产业结构剧烈变动时期通常即是兼并高潮时期。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机制较成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较高,经济运行呈较高均衡性。发达的兼并机制促使存量要素,从而也吸纳增量要素不断向边际收益高的产业迅速流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后起国家,长短线部门失衡且持续时间长是结构刚性特征的主要反映。增量配置形成“面多加水、水多加面”局面,容易进一步激化结构性矛盾。存量转移的不可替代性使兼并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显著。以日本为例,战后日本自50年代中期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产业结构变化迅速,不断有一些产业部门在急剧扩张之后很快进入收缩阶段,出现明显的生产能力过剩。60年代后日本推行促进企业规模成长,由过度竞争向有效竞争转变,即“新产业体制”思想,并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得以实现。这一时期一系列大规模企业合并与通产省的支持有关。最为典型的是1970年由八幡制铁和富士制铁合并成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公司。日本通过企业兼并联合,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产业改组和集中化。因此,“合并与改组政策是战后日本产业政策体系中最得力的政策手段之一,它是改善产业结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所不可缺少的。”〔1〕
从微观角度,企业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有机组合,企业兼并行为使生产要素存量得以重新配置。企业生命动态变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途径。据对美国企业兼并史研究:大规模兼并通常发生在经济高涨时期,而每次兼并高潮都没有使企业的总数减少。适应所需的新生企业从数字上弥补了被兼并掉的企业。〔2〕正是在此过程中实现开发新兴部门、 改造传统产业部门的产业结构调整。有些部门的企业拥有先进技术,但因资本实力不足而抑制其建立起一定规模的生产体系。企业可通过兼并拥有资本优势的企业而获得外部现成的生产能力,其科技成果进一步得以推广运用;不同产业间企业相互渗透发展形成。在此领域的兼并行为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并使竞争更加激烈。此外,新技术使一些部门使用相同技术,不同部门的关系发生改变。技术共性使这些产业间兼并成为可能。现代经济中的企业兼并已经成为获取新技术、进入新领域及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1.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适应性
社会需求推动产业的发展,其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的原动力。一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后,消费结构通常会发生如下变化:(1)需求的绝对量增大;(2)需求多样化且不断产生新需求; (3)需求趋向高层次化。产业结构作为相对需求结构的供给结构,其适应性反应包括:(1)供给总量增大;(2)规模深化,表现为产业部门及产品创新和种类增多;(3)产业结构高级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及产业结构也在发生上述变化。
2.产业结构二元性特征
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独特形态,即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二元性特征也适用于我国需求、产业结构状况分析。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差异。以1989年为例,当年我国居民的7000亿元的剩余购买力中,城市居民约占4700亿元,占67%;农村居民约占2300亿元,占33%。而同年农村居民占总人口的73%。〔3〕购买力(货币支付能力)是实现消费需求的保证, 城乡购买力的差异决定我国需求结构二元性特征:城乡居民对同类产品需求存在需求量和消费量的不同、品种结构有差别、对价格敏感程度不同等差异性。因而1989年后出现的市场疲软,更确切地说在城市是由于意愿需求不足造成的,在农村则是由于货币支付能力不足(购买力低下)造成的。我国城乡居民需求结构二元性的存在使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出现两个时间差:城市居民消费收入提高速度过快使城市消费结构升级快于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长过慢使农村消费结构升级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二元性决定了我国居民需求结构较宽泛,但供给结构却无法根据需求结构的多层次产生相应的分工与专业化。需求与供给结构失衡导致我国产业结构生产能力过剩与产品短缺并存的二元性特征。
3.产业结构滞后性特征
80年代以来,我国的GNP分配结构不断向居民部门倾斜。 人均所得提高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快于产业结构升级、消费品和投资需求偏好高档化与国内生产能力相脱节,并引进进口依赖上升,这表明我国进入消费需求结构急剧变动的升级换代时期,即“消费革命”。二战后,美、日、西欧诸国都曾经历过以大量购买耐用消费品为主要特征的“消费革命”,这说明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必需品为主的消费阶段必然转变为以非必需品为主的消费阶段,这一转变是需求结构正常变动的反映。同时,耐用消费品较大的替代性引致需求结构迅速变动,对产业结构弹性效应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二次消费革命前的准备阶段,也是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最好时期,过去的经验表明:虽然可以通过引进国外的设备、装配线来满足国内的需求,但这种引进生产能力形成的新兴部门与国内中、下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容易发生断裂,形成一个闭锁的引入结构。由此引致的进口依赖是全面性的,不仅要引进生产线,而且要引进原材料。这种下游产业的需求外移进一步弱化消费品供给结构与投资品供给结构间的产业关联性,也为外国技术和产品提供了广泛的国内市场,对本国产业结构和工业技术升级影响不大。即便是具有了相当生产能力的企业,也难以抵御外国公司的进军,联营成为其生存手段。从商战策略来看,联营是一种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捆绑战略”,根本在于本国产业结构升级慢于需求结构变动。表现为:(1)高科技、高技术含量产业少。 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500强中排在前位的是烟草及饮料业。 美日两国以经济效益评价企业,排在前面的几乎都是高科技和高技术含量产业;(2 )国内竭力保住中低档产品市场占有份额,无力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档产品。需求结构、市场扩大后,产品结构无法及时调整,失去高利润市场。据有关部门对1994年我国市场占有率统计分析表明:移动电话、程控交换机、计算机、电子元件、轿车、机床、录像机等高附加值机电产品中,国外产品和合资产品占50—80%。以我国轿车工业为例,因在合资中没有保持住“联合设计”而造成长时间对外资方技术的依赖,无法走自主开发设计的国产化发展道路。大国经济满足内需的自主性要求推动本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致力于本国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占领本国广阔市场的根本途径。
产业结构滞后性的另一表现:基础产业发展落后于加工工业造成的“瓶颈”。经济发展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基础工业——重加工工业——现代服务业的顺序发展。其产业结构转换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因而结构关系比较协调、结构转换摩擦小。后起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则具有跨越性,通常是优先发展基础工业和重加工工业,拥有现代化工业基础后,再补农业、轻工业的课。因此后起国产业结构转换存在很大倾斜性,虽有利于加速结构转换,但转换摩擦较大。虽然后起国不必遵循李嘉图“比较生产费用”说,仅发展一些农轻工业,可为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而从动态的角度“扶植幼小产业”,发生产业倾斜,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受被超越的薄弱产业的制约,摩擦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其效应甚至可能被放大。我国在1989年后重工业增长速度超过轻工业,但这一重工业为主的增长格局实质并不是产业结构高级化,而是能源原材料等初级加工产品部门高速增长的结果。因为重工业可分成生产钢、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原料及生产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基础产业部门和生产机电设备为主的重加工工业部门,我国1988—1992年间基础产业和重加工工业部门平均每年增长20.7%和18.13%;从两大部门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看, 基础产业产值比重1993年比1988年上升了5.68个百分点,同期重加工工业仅上升0.64个百分点。〔4〕自1988年以来,国家投资向能源、 原材料倾斜。对能源、原材料工业需求急剧增加及对其投资迅速扩张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带动了整个工业增长速度。目前,工业增长的主循环是围绕对基础产业产品的需求供给产生的相关产业内部扩张冲力,而对机电产品需求相对减少,导致重加工工业无力开拓对其的需求,且难以选择发展后向关联, 造成以初级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增长格局。 这主要源于8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转换摩擦力的进一步释放,尽管利于对前期发展中基础产业滞后于加工工业状况进行调整,但也抑制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产业结构转换意味着某些产业扩张及产业间关系破坏和再组合,供给及需求的数量比例调整。这些调整因未能及时完成而导致供给结构的滞后性。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产业结构转换出现生产消费领域的供求缺口,是各国发展中较为普遍的经济现象。市场发育的并不充分使要素难以自由流动,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素重组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我国目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
三、以兼并机制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1.存量调整制度创新——兼并机制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实现增量配置和存量转移有机结合的问题。早在1961年国家就曾运用关停并转等行政手段调整产业结构。这种行政命令下的调拨仅表明企业不能再照旧开业,但没有合理的债务处理原则,界限不清。80年代初期,合并时有发生。80年代中后期以来合并和扭亏、调整结构相结合呈增多趋势。到1993年底,全国已有一万多家企业被兼并。但长期以来,资产存量不能在部门间或企业间转移,资产存量的固定性把投资结构调整的任务留给了新的投资。新投资对现有投资结构的调整能力却受到资产存量结构本身的限制。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行为不合理也可能导致投资增量结构失衡、加之调整新增投资方向的效力取决于资本当期积累率、积累量及其占前期投资的比例,因此只能取得边际调节效果。调整存量资产配置的效力则不受上述约束条件限制。兼并具有盘活资产存量的功能,不仅有助于抑制外延性投资膨胀,而且有助于缓解重点建设及短缺部门投资不足的困难。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兼并也可使固定资产从凝固向市场流动,改变资产运行机制。兼并通过存量转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我国目前存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性。以“三资”“三来一补”的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成长是增量推动,其制度创新需求更多来自于保证生产经营运行、引进外资等方面,因而对存量调整制度需求较弱。在综合加工型及重加工型省区,如上海、河北的石家庄及保定、湖北的武汉等,对大规模企业重组、实现存量调整的制度创新需求较强,上述城市也就成为企业兼并先行省。企业兼并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存量调整的重要方式。
2.企业兼并加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及支柱产业的发展
科技优势是国家、产业及企业产品竞争优势的核心。作为企业众多生产要素中的一种,获取科技优势的方法可有多种。除自主研究开发外,还可通过企业组织兼并、合资、购买专利、委托研究及整套或部分设备引进等方式获得。新技术的高度复杂性使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都极少能完全依靠自主开发、独立系统地掌握某一整套高新技术。普遍的作法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成型技术来取得技术优势,即“搭便车”战略。企业兼并成为企业更便捷地获取高新技术的方法。拥有资金实力或在科技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下的传统部门企业可兼并一些实力有限但拥有先进技术的中小公司,以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能力及科技优势。如我国煤炭采掘、石油勘探开采两大部门近年成为国家亏损大户,成本逐年攀升是亏损的主要原因。实力强大的两大部门可通过兼并一些拥有先进遥感技术的公司,实现以卫星遥感技术替代陈旧勘探设备,使成本大大下降。行业内部技术结构调整、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加之基础产品价格调整将有利于两大行业摆脱困境。
高新技术在单个企业应用或高新技术产品在单个企业进行一定批量的生产,仅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第一步。高新技术产业化要求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大中企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企业规模外延式扩张——兼并相互促进。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围绕科技进步而进行的跨行业间相互渗透兼并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兼并促成电讯工业和电子计算机工业相互渗透形成尖端通讯信息部门。我国计算机行业已涌现出一批著名的企业集团,如长城、浪潮、联想等,众多中小企业通过与这些骨干企业集团的联系与协作,共同主导了我国计算机产业。但这些计算机企业集团与电讯工业极少相互渗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尖端通讯信息部门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业化发展有赖于兼并机制的推动。
另一方面,企业兼并推动我国支柱产业的发展。1994年3 月国务院发布的《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提出:“努力加快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建筑业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国家支柱产业。”我国这些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总体上已初具规模,但平均规模水平却较低。兼并机制有利于这些产业规模扩张及规模经济水平提高。汽车制造业中一汽集团和东风集团已利用兼并机制进行外延式扩张。一汽集团在国家没有新增资本金投入的条件下,通过“承担债务、补偿经营”等方式将一批效益不高的国有企业进行重组、分工协作生产轻型汽车,形成了国内最大的轻型车生产能力。与新建同等规模生产基地相比,其总投资节约大约4—5亿元,建设周期缩短2—3年。同时挽救了一批劣势企业,并以其竞争优势抑制了国内对同类型车生产线的引进,避免了重复建设的浪费。一汽又于1995年2月通过购买金杯公司国家股权5.6亿元(分五年偿还)兼并金杯公司,实现国内汽车业中强强联合,优化了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东风集团现有成员企业500多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70 多家,参股企业150家,辐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 年生产能力达30万辆以上。兼并使东风集团得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机械电子业中的兼并更为活跃。陕西两家最大电冰箱生产企业“长岭”和“黄河”实现重组联合,并与甘肃长风保安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生产长岭牌电冰箱,这样西北三大品牌——长岭、黄河、长风在电冰箱生产上顺利实现对接。在外企兼并国有企业较为普遍的情况下,壮大的国有企业也对外企进行了兼并:广东惠州TCL 电子集团兼并港商独资深圳陆氏实业(蛇口)有限公司。机械电子业中优势企业利用名牌效应,通过兼并扩大规模,占领市场已成为一种趋势。
3.企业兼并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是我国的经济命脉。1996年国有资产清查结果表明我国国有资产总额为72 873亿元,占全社会企业资产总额的65%。目前国有经济面临着行业、地域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我国工业出现困境的行业与国际大体相同,日本战后陷入困境行业的顺序为:煤炭、纺织、冶金、传统机械制造。近年来我国这些产业也相继步入困境,并因国有企业在这些领域过度密集占用了大量的国家补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国家资本几乎占据了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使许多不适合国家资本经营的、以劳务为主而又分散经营的行业也由国家资本垄断,造成国有经济分布过广。国有资产也因存量组合不合理、使用低效、大量闲置及流转沉滞而造成严重浪费。据估计,国有企业3.6亿元固定资产中有1 /3处于闲置。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应遵循“收缩战线、扩大规模、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改变国有企业战线过长、分布过广状况。重点发挥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邮电、铁路、金融及提供公共产品的供电、供水、供气行业,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及竞争性行业的创利税大户的作用;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向垄断性公益行业及支柱产业集中,加大这些产业的扶持力度,选择进入壁垒高、代表技术进步方向和波及效应大的行业为重点扶持对象;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集中,以全国最大500 家工业企业为主。对于在老工业区的老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面临着重新选择有前途的新区位,这既是行业间转移的问题,又是区域结构调整问题,这种相关性使此类调整难度增大。国有企业改革总体上是产业转移、区域转移、企业制度三位一体的变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利用兼并完成部分国有企业的退出和重新进入过程与有前途企业扩张结合起来,实现把传统产业收缩与新兴产业扩张同步、国有经济有目的地进入与退出同步、加速国有企业改革。
注释:
〔1〕〔日〕小宫隆太郎:《日本的产业政策》, 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第十八章。
〔2〕杨宏儒:《工业组织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68页。
〔3〕国家统计局编:《94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统计出版社第78页。
〔4〕胡春力:《关于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增长的几个问题》, 《管理世界》1996年第4期第103页。
标签:企业兼并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存量资产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经济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