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 300392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逐渐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城市污染、交通拥堵、生态破坏等问题也影响着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基于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展开思考和探讨,提出几点促进生态城市规划的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的发展,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规划设计;生态城市;思考
引言
基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备受人们关注,直接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质量与效果,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为此,城市规划过程中有必要引入生态城市规划内容,站在城市规划层面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为解决城市建设问题提供保障。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越来越明显,使得对城市规划的危机感逐步得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广泛的共识,由此萌生了将城市功能与城市景观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综合城市观,总的来说,生态城市具有以下特点:①持续性,它更多的强调合理科学的对资源进行配制,从而确保以更公平的方式满足今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发展的需求;②高效性,生态城市提高了资源和物质的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将能量分级利用,还要有助于将各行各业和各个部门的关系进行调解;③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即呼吁人类要回归自然,将自然环境有机的融入城市系统,使其朝着更富有生机活力、人文情怀与向上精神的方向发展。
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分析
(1)和谐性特征。更加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从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活动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建设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但还没有能有效的创造出满足我们自身需要的环境需求,这就是生态城市建设所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2)高效性特征。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流转体系和转换体系,对于流转体系来说,就是在人、信息和能源等资源之间的流转,创设较为科学的环境条件。对于转换体系来说,就是在产出和投入间呈现出“倒三角”的模式,从而较好的降低城市污染排放,降低经济损耗。(3)整体性特征。整体性就是指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不仅仅追求环境之美,更深层次的是需要保持生态和经济的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一点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愈发深入人心,就是不能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就是要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决贯彻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
3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①许多从事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人员自身并不具备丰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经常对待工作玩忽职守且不够认真负责,难以充分调动起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②在工业化因素上,我国长期成为世界工厂,但工业化发展的层次较低,多以加工业为主,投资成本较高且产生的污染物较多,我国人口基数的庞大还造成人口控制的难度加大,人们过度开采、毁坏森林与围湖造田等行为极大的超出了自然支付系统的支付能力与承载力;③当前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迫待改善,例如“城市内涝、废渣堆放、湖泊缩小、物种灭绝、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等问题造成了巨大的显性与隐性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提升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有效策略
4.1因地制宜创建园林景观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景观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装点城市景观,也能够净化环境。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城市定位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园林景观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人文景观,此类景观主要是人文塑造的景观,以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呈现,人文景观更能够凸显城市文化与城市内涵。第二类是自然生态景观,此类景观是非人工下产生的,如当地的植物、水、花草等内容,自然景观更能够体现城市的生态状况,净化城市空气。
4.2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
要想从根本上切实提升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质量水平,最为直观有效的措施是不断增强城市交通规划水平,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应牢固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还要大力研发新技术、新能源交通工具,致力于为未来城市的交通打下坚实基础。另外,还要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还要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加强城市上风方向、城市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
4.3生态交通的发展
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对绿色能源进行规划建设,特别是公共自行车,应提倡无污染出行,将小汽车出行为主的形式予以取缔,进而全面保护自然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公共交通能够保证城市生态交通目标的实现,对城市污染予以有效地解决,尽量降低污染气体排放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发展来讲,还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式,借助具体的规则与制度进行约束,进而形成绿色出行习惯,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贡献。只有每一位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其中,城市才能够更具生态环保性能。基于此,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应将绿色出行融入其中,使人们切实感受便利才能够认可并选择。而对于规划设计而言,则需要践行以人为本理念,进而为人们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
4.4生态城市规划应秉持科学谨慎的态度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时,既要建设城市并发展经济,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及文化需要,还要大力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以确保各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因为往往城市规划编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着城市建设发展顺利与否,必须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再者,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还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致力于全面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并划定绿化用地范围,科学布局城市绿化结构,重视提高城市中心的区域绿化率。
5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思考与探讨
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历史较短,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借鉴国外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优秀经验,并结合我国不同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生态城市规划的设计,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还要实现社会、经济、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进而打造成生态宜居型城市,具备良好的生态体系,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结语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态城市是通过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将环境保护和居民生活互相协调,从而保证人和自然相互协调共处。环境是建设生态城市重点,在城市规划设计首要是任务探究这一城市的原本资源环境,力求在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力量推进生态城市的发展,构建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李起金.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3).
[2]王健.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科学与财富,2016(3).
[3]邵伟.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8(1).
[4]窦包仓,高余江.试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147~149.
论文作者:于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4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景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