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努力工作,我们才能成功--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李想_李响论文

只有吃苦才能成功——记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李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院士论文,科学院论文,中国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深圳市华茂实验学校的学生李响从小就信奉这样一个道理:“做人不要空等,要出去主动寻找,不要等别人找上门来帮助你。”

李响上小学的时候,每周一全校师生都集中在大操场升旗。升旗后就是每个人最渴望又最忌妒的时刻了,因为这个时候校长要走上台,宣布本周的优秀学生。在全校数百人面前,由校长宣布优秀同学的名字,并向全校介绍他的事迹,还有什么比这更荣耀的呢?几乎每个人做梦都想自己被宣布为优秀学生。

学校开展科技活动,提倡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李响发现深圳常刮台风,晒在阳台的衣服容易被风吹落,他就想做一个更安全的衣架,让风吹不下衣服。他发现有一种书包,开口处是弹簧式卡扣,用手一按,它就闭合,再一按开启。于是,李响就把它移植到了衣架上。

李响心想这一下自己该被宣布为本周优秀学生了。但是升旗完毕,他听到校长口中说出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这一天,李响直到放学都无精打采的。回到家后,爸爸劝他说,生气、伤心没有用,学校不会因为你伤心下次就宣布你为优秀学生,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好好做,下次才有可能被选上。

李响发现做值日的时候,别的事都好办,就是擦黑板挺麻烦。二年级的同学差不多都是8岁,个头高的拿着黑板擦也只能擦到黑板下面几行,稍矮点儿的,连下面几行都擦不到,只好搬来凳子站在上面才能全部擦完。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李响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说这确实是个问题。妈妈说,记得以前有人把教鞭做成像电视天线一样,可以伸缩,据说还作为小发明展览了呢?爸爸说当然算小发明了,只要以前没人做过的,做出来了就是发明创造。就在爸爸妈妈议论时,李响忽然想到,要是把黑板擦固定在一个可伸缩的木棒上,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不,不用木棒,就用电视天线!现成的。

第二天,李响把自己的主意告诉了爸爸。他让爸爸找来一个与黑板擦大小差不多的塑料盒子,在上面打一个洞,正好装下一个黑板擦,并把黑板擦固定在盒子中,然后在塑料盒子后面固定一根可伸缩的类似电视天线的拉杆,拉杆与塑料盒成30度角,用的时候手握拉杆的一端,另一端的黑板擦就可以够到黑板上任何地方了。等爸爸做好了,李响拿过来一试,嗬,还真管用。他很高兴,自己的主意真的变成了现实。他拿着新黑板擦到学校给自然老师看,老师说做得很好,问是你想出来的吗?李响点点头,老师又问,是你做出来的吗?李响说是爸爸帮着做的。老师说给你的小发明起个名字吧,李响想了想说:“就叫‘能伸缩的黑板擦’吧。”然后老师把这件发明作品报给了学校,让学校也做了几个,给低年级其他班的同学用。

又过了一周,当升旗仪式完成后,校长照样走上台宣布本周优秀学生:“本周的优秀生是二年级的李响同学,他发明了‘能伸缩的黑板擦’,解决了低年级同学擦黑板的问题。”校长讲完后,台下响起一片掌声。李响兴奋的眼里闪着泪花。“只要尽力去做,终究会得到别人承认的。”李响默默地想。

有一天,李响用钥匙开门时,看到钥匙后半部分只是与钥匙链相连,没有被充分利用。他想,能不能把后半部分利用起来,比如说让它稍大一些,在上面做出螺丝刀、瓶启子、撬钉子用的小刀等等,把这些用具做在一起,就不用像有的人那样,钥匙链上哗哗啦啦地挂一大串。爸爸是搞软金属的,做这些事他肯定能做得了。但是爸爸很忙,他能不能答应?没想到,爸爸挺痛快。第二天李响放学回家,就看见爸爸已经把这个多功能钥匙做出来了。

做完多功能钥匙后,李响又发明了“不沾手的粉笔”。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一件件小发明的好评,激发了他的创造热情。从这些良性体验中,他尝到了创造思维带来的乐趣,体验到做成功一件事产生的成功感。小发明小创造作为李响小学生活的一个部分,使他学到了书本以外的好多东西,一些从自己亲身实践中领悟的道理,不仅对发明创造,对他以后的学习、人生都有启迪,这些道理渐渐在他的心中沉淀下来,不知不觉中成了做人、做事的准则,成为他科学观、人生观的基础。上中学后,李响的主要精力转到学习上来了。“其实,学习和搞发明创造的道理是一样的,需要吃苦,需要创造,需要坚韧不拔。刚进校时,我属于中上等,现在我赶到年级前5名。怎么赶的?没有别的,就是能吃苦,比别人吃更多的苦,出更多的力。你想想,现在大家智力都差不多,都在努力,谁比谁差?要拉开差距,走到别人前面,没有任何窍门。”李响说。

标签:;  ;  

只有努力工作,我们才能成功--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李想_李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