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开放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师要做有心人
幼教工作是相当琐碎、繁杂而又极其重要的。对于孩子们的许多小事情处理得当与否,对孩子影响极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做有心人。
“有心”,就应时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源源现象”屡见不鲜。我认为应该这样做:教师前一天应告诉幼儿,家长明天来参观,看哪一位小朋友表现最好,使孩子们事先心中有数。不过,第二天小朋友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都来了,肯定都会比较兴奋。这时,应尽量避免孩子集体活动,可先安排一至两个家庭参加的小游戏活动,让孩子充分释放一下内心的兴奋情绪,或干脆先让孩子和家长相互交谈一会儿,一方面可以满足孩子表现自己的愿望,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然后尽可能安排富有吸引力、竞争性的活动,并用“家长们要看哪一个小朋友表现最好、最爱动脑筋”之类的话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源源不参加活动,在活动室里又跑又叫,这是他心情特别兴奋的表现,同时也是他爱表现自己的反映。教师可用游戏的口吻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啊,我们先让那匹爱跑爱叫的小马来参加游戏吧!”为了不让其他孩子理解错误,可接着说:“下一次可要请一个表现好、守纪律的孩子参加。”在源源参加游戏后要暗示他遵守纪律就更好了。决不能盲目批评、训斥。
总之,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心中要装着孩子,想孩子之所想,尽量做到事前预防、事情发生中积极引导、事后教育巩固,时时做一个有心人。
转移孩子的兴奋点
尽管每次家长开放日前一天老师都会对幼儿做些提醒,可总有一些幼儿一看见爸爸、妈妈来了就变得自由、固执起来。我认为面对源源这样的小朋友,要想使活动正常进行,达到预期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运用表扬鼓励的办法。教师只要抓住契机及时表扬鼓励,使源源成为幼儿的焦点,让他产生一种自豪感,树立榜样意识,再给他一定的表现机会,他肯定会做好的。
2.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分析源源兴奋的原因,无非是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让别人看看他在幼儿园是多么的“威风”。将爸爸、妈妈邀请到活动中,不但可以将源源的兴趣点转移,还可以通过各种与父母的竞争性游戏,激发更多幼儿的求知欲和自信心,从而提高活动质量。
尊重幼儿的情感表现
幼儿的身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情绪情感很容易受外界新鲜事物的刺激,欢乐与忧愁都会立刻通过表情、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而不会像成人那样抑制自己。家长开放日对于幼儿尤其是初入园的幼儿来说也可算是一种新鲜事物,所以源源在见到爸爸妈妈都来了时兴奋得在活动室又跑又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通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老师到幼儿家去家访或者幼儿家里来了客人时,性格外向活泼的幼儿通常会表现出极度的兴奋,而性格内向文静的幼儿则可能会表现出羞怯。源源的又跑又叫正是所有性格外向活泼的幼儿宣泄其兴奋情感的一种正常表现。面临此种情况,老师绝不能对孩子威胁恐吓,一定要尊重幼儿的情感表现,采用适当巧妙的处理方式。老师可以淡化幼儿的兴奋情绪,把幼儿的这种情感转移到另一种能吸引他的事物中去。例如,可以在源源又跑又叫时对所有小朋友和家长说:“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以及你们的爸爸妈妈做个好玩的游戏,我们请源源小朋友也来和我们一起做好吗?”或者说:“源源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难得来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今天源源非常高兴,我们请他和爸爸妈妈一起给大家演个节目好不好?”这样,源源的兴奋情感就会淡化,会很自然地转移到老师组织的活动中来。
促进 抑制 发展
在家长开放日,幼儿放弃教师组织的活动而大喊大叫并非不正常。幼儿心理学已明确:虽然幼儿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有发展,但两者并不均衡。幼儿容易兴奋,不易约束自己。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抑制能力不要提出过急的要求,更不要用过激的行为,强制、命令幼儿遵守规则,完成任务。但是,对“源源现象”也不应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应通过一些活动促进幼儿抑制过程自觉的发展,达到约束与反约束的平衡。为此,要做好家长开放日的准备工作。
1.适当满足,及时指导
老师要巧妙地设计丰富多彩的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尽量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使他们积极投入。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扮演心目中的偶像,如玩《警察与小偷》,可让其扮演警察。
2.切身体验,自发调整
通过故事、情景表演、讨论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如:在情景表演中,老师有意识地担任重要角色,在共同表演达到高潮时随意放弃表演,使幼儿感受老师的随意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时,老师再引导幼儿讨论:“老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幼儿把老师的表现与自己类似的表现感受相对照,就能体验集体观念,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的情绪并顾及集体完整性,从而促进内心自我冲突,自发调整。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给他们讲清道理。
给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
学前儿童中,像源源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这类孩子易兴奋,易受情绪感染,表现欲极强,又有较强的自尊心。因此,当源源看见爸爸妈妈来了,兴奋得又跑又叫时,如果老师强迫他参加集体活动,他是不会顺从的,甚至会依仗爸爸妈妈在场与老师搞对抗,闹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他展示自我的机会。首先,老师告诉他,今天是家长开放日,有好多小朋友的家长来观看你们活动的情况,其次,让他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今天希望他好好地表现,争取得到大家的夸奖。可让他先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他会乐意接受的。等到节目表演完,满足了他的表现欲,再让他和大家一道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来文集粹
对于父母的到来,孩子自然格外兴奋,难免跑来跑去。教师应在安全和不影响活动的前提下,给他一定的自由度。一来满足他的表现欲,二来教师可从他的表现中更客观、全面地观察了解他。孩子在这相对宽松的氛围中,自然真实地表露出的行为,也会使家长发现他在家里难以发现的问题。在横向对比中,家长看出孩子的优势和差距,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才能真正发挥出家长开放日的作用。
在开放日活动中,我们应该想到:孩子有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的欲望,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出色。教师可组织亲子活动,把幼儿的兴奋引导到与父母共同的活动上来。
家长开放日,孩子出现异常兴奋的情绪,应该说不奇怪。当我遇到源源这样的孩子,我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的父母融入活动中……如果是在游戏时间,我的指导对象则是源源的父母,通过对家长的显性指导达到对孩子的隐性指导。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从安全、遵守规则、亲情等角度考虑,都是利大于弊。
编后
“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但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摘自鲁迅《且介亭杂文》)
源源在家长开放日表现出兴奋心情,是很自然的事,无需见怪。只要以科学的教育观,正确分析孩子的这一心理活动,不难找出适当的处理方法。本期发表的这些文章,都是经验之谈。也有个别来稿,认为孩子太放肆,于是拉长脸训诲、整治一番。长此下去,孩子会变得唯唯诺诺、畏首畏尾、谨小慎微,那绝不是社会主义新人应有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