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一处长江外护圩堤在汛期高水位时出现的管涌险情处置过程入手,从中总结出该类险情查险和处置的相关经验及教训,希望可以对以后长江沿线汛期该类险情处置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管涌 险情处置 经验教训
一、江调圩基本情况
江调圩是长江同马大堤外护圩,是望江县五千亩以上的圩口之一,行政归属华阳镇磨盘村,圩内地势较平坦,属长江冲积洲,圩内面积5.80平方公里,统计耕地面积7560亩,其中水田面积600亩。旱地面积6960亩。江调圩居住人口5540人,堤身长8530米,堤顶高程20~21米,顶宽6~12米,外坡1:2,内坡1:3。
二、险情详细描述及抢险经过
江调圩胜利段管涌发生在同马大堤对应桩号82+400处,地点在江调圩胜利片7组大龙塘填塘固基后的排水沟内,该沟面宽7米,沟深1.5米,沟底高程约12.5米,沟内水面高程约14.0米,管涌点距江调圩堤防脚约50米处(当日长江华阳闸水位为18.81m)。
7月7日下午1点25分左右,巡逻人员发现险情,后立即向胜利段防汛人员及江调圩防汛指挥所报告,2点10分江调圩防汛指挥所接到险情报告后,全体人员马上赶到现场察看。4时10分,指挥部向县防指报告,请求县防指派技术专家到现场,一边组织了一台挖机进行围堰填筑,一边抢运抢险物资。县防指技术专家于4点40分到达管涌现场,经察看确认该险情为管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从发现时管涌口直系径约5cm,经过2小时后已发展到了约1.5米直径砂环,出水压力大且带出大量的细粉砂,管涌险情形势紧迫,如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应立即组织抢险,专家现场会商抢险方案,决定采用砂石反滤围井法处置,并利用挖机在管涌段排水沟两侧设置土围堰,围井内填反滤料,按级配先填中粗砂,再填瓜子片,碎石进行压渗。由于当时缺乏中粗砂,采用了土工布,经过6多小时抢险处理,发现管涌险情仍未控制住,经分析可能是在压渗处理过程中,使用土工布,翻砂堵死土工布空隙,导致渗水无法溢出,晚上11点10分,指挥部命令江调圩指挥所必须抢运中粗砂到管涌现场进行处理,11点50分,中粗砂运抵现场,专家组研究决定挖除土工布,重新按级配进行压渗处理,历时3个多小时基本控制住险情。
三、险情产生的原因分析
该险情发生地为历史老险段,曾出现过管涌群险情。管涌出流点地点高程约为12.5m,沟面水高程约为14m,江水位为18.81m,内外水头差较大,加上管涌处外江迎水侧为长江崩岸段,渗透路径短;另外堤身滩地基础为砂质强透水层,加上2016年对填塘固基所留的排水沟进行了一次清淤,破环了原始覆盖层,土层压重不够等多种原因,造成此次管涌险情比较严重。
险情发生处地理条件复杂,有排水沟及养渔塘,也给险情的处置带来一些影响和干扰。
四、抢险人财物的投入情况
本次共动用人员316人次,在江调圩内调用群众60人,在华阳镇各村调用防汛抢险人员256人,抢险共用去粗砂12m3,瓜子片28m3,24石子45m3 ,编制袋2000条,挖掘机12台时。
五、处理效果及经验教训
在后续的几天观察中,发现仍然有少量黑色泥砂随水溢出,且导渗体水位线持续上升,同时出现反滤体填料有下沉的情况。经专家研究决定,边观察边继续填石料,直到稳定为止。并于7月9日、10日晚上分别加填9m3、11.5m3砂石料,增加排水体压重。
至7月17日,长江水位逐降至17.38米,该处险情呈稳定态势,险情已经基本控制。
从本次险情的处置过程以及投入的人财机数量来看,抢险中投入较大,险情控制时间较长,关键问题是险情发现过晚,没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险情处理在萌芽状态。
另外,在本次险情处置过程中,曾使用到土工布,由于所选用土工布厚度较厚且较为密实,翻砂物堵死土工布空隙,导致渗水无法溢出,造成整个管涌面起鼓,压力水无法出流。
六、下一步的处理意见
汛期后,对管涌处砂石料进行清除,用粘土对管涌处及周边沟塘进行回填覆盖,并对全圩江堤堤脚沿线所留沟塘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堤脚200米范围内坑塘一律外运土方回填,盖重平面高程按不低于14.0米高程。(图1
论文作者:郝海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险情论文; 长江论文; 高程论文; 望江县论文; 排水沟论文; 土工布论文; 水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