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外观美观,还要保证建筑质量水平。建筑的工程实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质量体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效益。而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建筑施工工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对建筑整体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分析了建筑浇筑前主要的准备工作,建筑浇筑中面临的技术问题以及技术要点,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要用到混凝土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引言
现代高层建筑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彰显了一个国家的建筑技术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质量要求不断增加,其中混凝土建筑工程已成为主要的建筑工程,如果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将会对建筑安全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本文详细阐述了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现状、浇筑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浇筑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浇筑后的保养修护工作等四个方面,为以后的建筑工程中所用的混凝土结构提供技术借鉴。
1、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对建筑行业的消费逐渐增加,建筑行业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力争向着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从结构、外观、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发展。但是我们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建筑技术的改善和创新,不断总结以往建筑过程中的经验,正式现代建筑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是重要的技术点之一,对一个建筑工程具有重要影响。
2、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的关键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混凝土材料是一种混合型材料,包括水、砂石、水泥等组成,将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并不断搅拌,从而形成混凝土。将混合好的混凝土浇筑在建筑模板中,形成完整的建筑结构,该方法有很多优势,比如施工便利、成本低、结构强,常用于我国传统建筑中。
2.1全面分层浇筑法
全面分层浇筑是指设计人员首先划分好分层结构,再对每一次进行逐层浇筑。该方法适合从建筑短边开始向着长边浇筑,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平面适中的建筑工程。
2.2分段分层浇筑法
该种浇筑方法适用于工程量小浇筑强度低的工程项目,对于强度较大的结构,则不适用于此方法。分层分段浇筑是将一个混凝土结构分为若干段,再分别针对各段进行浇筑。
2.3余面分层浇筑法
余面分层浇筑适用于叫主场与为浇筑厚度三倍以上的混凝土结构中,一次性将混凝土浇筑到顶,并进行右下向上的振捣工作,从而提高结构强度。但该方法容易受到温度骤变的影响,温度冷热交替,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该裂缝对整个工程结构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又要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选择合适的粉煤灰做混凝土凝结的加速剂,并在浇筑后进行覆盖报文,防止冷热骤变,产生裂缝。
2.4混凝土结构的振捣要求
混凝土浇筑振捣有两个要求,一是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小于两米,二是注意振捣频率和对振捣点的控制。浇筑高度由钢筋密度决定,振捣要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缝隙。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
3.1混凝土的原材料
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和粗骨料组成,组成材料的质量决定着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原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整个建筑施工浇筑过程中至关重要。建筑材料优先采用经过样品检测的材料,并查看检测报告,比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可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既节约成本,又能将混凝土质量提高到最大,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此外还要严格设计工程图纸,需要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把关,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施行,标注好材料质量要求、数量要求、种类等,也要对所需基本材料进行抽检,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搅拌需要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严格控制添加各种材料的顺序与用量。再进行配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分配水、砂石、水泥以及外加剂的比例,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按顺序添加;(2)搅拌混合混凝土实时应注意交办的时间和力度,注意搅拌的均匀性,混凝土的组成成分的比例性,并进行混凝土质量抽检;(3)如果搅拌中有掺合物,需要延长搅拌时间,增加混凝土的粘聚性。
3.3混凝土的输送
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会有其运输过程,在输送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有全面了解。熟悉并掌握混凝土泵的技术和功能,一般包括移动泵和拖泵,在运输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对泵的功能详细了解,熟练使用和掌握相关技术,备用零件准备充足,制定好出现意外事故的紧急措施,加以应对;(2)在进行输送过程中,做好检查工作,选择性能优良的运输设备,减少事故发生,检查泵管是否干净,是否存有残留,做好清洗工作;(3)对管道和泵做好润滑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输送和维护,防止管道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堵塞现象。
4、浇筑施工方面
4.1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分析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技术也不断革新和成熟,具有相当丰富的技术经验,并得到广泛运用。下面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几个要点进行详细分析。(1)确保支模的尺寸、高度达到规定要求,注重浇筑时间和校准均匀性,确保没有杂物,对杂物进行清理,注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差较大的问题,避免裂缝出现;(2)安装振捣棒,避免钢筋骨架影响以及漏振现象,经常查看钢筋等是否有堵塞移动的情况,应及时处理;(3)在进行浇筑时要注意细节化问题,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标准执行,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2 浇筑时中断的时间
在浇筑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使浇筑中断,比如,天气状况恶劣,影响工程进度,或者浇筑面积过大,凝固状态不均匀,温度过大,冷热受力不均都会造成浇注中断。因此,要制定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前期规划,明确准备各种材料、工具,做好各种事故发生的应对措施,控制好浇筑终端的时间,避免影响工程的后续进行。
4.3 控制浇筑质量
浇筑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因此,施工团队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以及不同的设计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夏季施工需要注意温度控制,防止冷热不均出现裂缝,骨料的选择要选含泥量较小的粗细骨料,避免少振、过振等情况的发生。混凝土比例配合均匀,适量,要严格按照材料标准进行选择,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浇筑质量。
5、加强浇筑后的测温和养护工作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并不意味着其工程的结束,混凝土后续的保养和修护国祚也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其寿命长短。首先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十二个小时之内,就要始终保持其表面湿润状态。其次,要定期测量混凝土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同时注意温差不要过大,以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浇筑完成后,要盖上草席等保持温度和湿度,保持该状态不少于七天,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6、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建筑业越来越发达,但仍离不开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浇筑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本文从当前混凝土浇筑技术发展现状、混凝土浇筑关键技术要点分析以及后期养护工作进行详细的阐述,为以后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马永亮, 伍超.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19).
[2] 张子云, 苏道恒.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 工程技术:全文版:00125-00125.
[3] 李庭明.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1):251-251.
作者简介
石斌 1971-1-15,大专学历,工程监理专业,工程师职称,目前主要从事监理施工工作。
论文作者:石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