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之声--华侨学者对华语电影研究的反思_跨文化论文

渡口之声--华侨学者对华语电影研究的反思_跨文化论文

摆渡者的声音——对海外华人学者中国电影研究的一种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外华人论文,中国电影论文,学者论文,声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看来周蕾关于中国当代电影的后殖民批评之意义在于:相较于国内九十年代大陆立足民族主义立场对于张艺谋等“民俗电影”的一味批评和指责(22)周蕾却更关注如何在一种不平等的全球化文化交流过程中,通过策略性地引用来自西方的凝视,从而建构一种新的反抗叙事和主体性。后者的视角无疑对于当代中国电影和中国民族身份的重构更具建设意义。

最后,让我们用季进对于周蕾的评价来结束本部分的讨论:

贯穿周蕾三大研究主题的正是一种跨文化探讨。她徜徉在传统与现代、主流与边缘、精英与大众,以及‘第一’和‘第三’世界之间,试图打通文化隔阂、地域界限和种族区分,努力勾画并批判当前文化政治中各种流行的阐释类型、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细致描绘‘中华性’所涵盖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特征,松动了过去西方社会和主流文化对‘中国’单一、稳定的身份认识,恢复了中国文学和文化复杂的主体形态和情志世界。这是一个持续而又变化的认识过程,我们该抱持理解、讨论与借鉴的态度来看待它,而不是一味地将之视为西方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表演。(23)

三、电影批评的立场:跨越边界和身份意识

张英进在其文《电影理论,学术机制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兼论视觉文化》第二部分:“研究方法:本体,语境,视觉”开篇,从词汇语义的角度探讨了中文“跨学科”和英文“cross-disciplinary”之间的微妙差别。根据作者的阐释,中文的“跨”有“超越、一去不返之意”,难以体现英文“cross”中“穿越,往来,互动”的内涵(24)撇开该文对电影研究跨学科发展的历史评述和理论倡导的目的不谈,我想说的是,“跨越—”/“cross-”(25)(就这一批海外华人学者的学术实践而言,连字符之后我们可以添加的词汇诸如“文化”、“学科”、“媒体”、“地域”、“精英和大众”、“中心和边缘”、“东方和西方”,为了表述的方便,我用“边界”一词来笼统概括连字符之后所涉及的复杂面向)在某种程度上描述、代表和象征了海外华人学者的生存状态和学术批评的立场。而张英进本人也是实践“跨越—”/“cross-”式生存的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海外学者。

前文我们论述了鲁晓鹏和周蕾在跨文化批评中的身份立场和与此相关的学术表现,在张英进的学术生存中,“身份问题”同样占据着微妙而重要的地位。和前两位学者相比较,张的身份认同比较模糊,既没有鲁晓鹏对“文化中国”溢于言表的情感性,也不似周蕾那般激进地诉求于香港的文化本位,而是表现出一种滑动性,在谈到华人学者和欧美学者学术立场的区别的时候,他曾坦言这种身份上的双重认同:“他们的研究把中国作为一个他者和客体,而我们华人学者的主体是两边的,认同是双重的,存在着跟国内学术界的互动问题,所以在行文方面也许有所不同”。(26)我以为,这种双重认同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行文上的不同,而是影响到了学者本人的某些学术观点,并促使他对某些学术话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接下来我将结合对张英进“跨越—”/“cross-”式生存的分析将这一问题进一步展开论述。

就人生轨迹而言,张英进和鲁晓鹏、周蕾一样,以身践履了“跨越—”/“cross-”边界的生存方式:学术成长期从东方到西方,从福建到美国,从比较文学转战到电影研究,此后逆行,再从美国到中国,专注中国电影研究,和国内学界频繁互动,迎来学术成熟期。也许是基于对这种“穿越”式生存经验的深切体认,在学术实践领域内,学者本人也倾向于倡导一种“跨越一”/“cross-”边界的治学方略。

本质上而言,“跨文化”是海外学者(华裔和非华裔)对中国电影研究的一种基本立场(就此而言,“跨文化”意指跨越东方和西方文化的边界),而这也是张英进中国电影研究的起点和基本方略。需要注意的是,“跨文化”研究中所必然产生的“身份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学术立场和观点的不同。一般而言,海外学者讲“跨文化”研究,内涵的是对西方文化的身份认同,视东方文化为“他者”,用西方的理论方法来关照东方的文化现象。正是在这一点上,张英进清晰地表现出了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双重认同。一方面,作为一位身处欧美学术领域的学者,我们可以在他的学术著作中清晰地看到欧美人文学科理论对于批评研究的深度介入,可以看到他对比较文学、电影研究学科发展史和发展趋势思考,还可以看到他对美国学术机制带来的学科盲点的反思。立足海外学界的前沿,学者本人也有意识地对西方电影学界中国电影研究的历史、成果以及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介,(27)并结合国内电影研究的盲点选编海外研究成果。(28)另一方面,基于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认同,张表现出对“跨文化”批评中权力、权威问题的敏感和抵触,进而强调对中国历史和经验的具体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对该问题的关注、反思成为张英进学术写作中一个重要节点。《跨文化研究与欧洲中心主义——质询西方批评话语中的权威、权力,以及差异》是他集中思考该问题的一篇文章。文中,张审视了欧洲中心主义在学术上的种种表现,批评了裴开瑞无视中国语言文化语境,对孙瑜《大路》中台词的错误翻译和由此导致的误读、卡普兰对西方理论的倚重和邱静美缠绕于西方理论的架构以及面对东方原材料的无力感,从而提出超越欧洲中心主义和他者中心主义的二元架构,“寻找一种注重对话和多种声音的自省式的跨文化分析模式”。(29)除了该文之外,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和批评弥散在张的多篇学术文本中,比如他批评阿巴斯在讨论香港文化的消失时,专注于理论的构建,忽略香港本土学者的声音,无视香港人的本土文化经验。(30)在针对波德莱尔的“漫游者”形象是否能作为一种批评概念来描述新感觉派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上海漫游者”形象时,张认为李欧梵固着于西方概念的原创性、丰富性、可行性以及权威性,忽略了“漫游者”形象向“漫游性”这一批评概念的转变,从而不利于西方概念权威地位的解构和东西方研究资源的整合(31)。在谈到米连姆汉森和张真的白话现代主义的时候,张认为因为缺乏历史的具体性和意识形态的具体分析,白话现代主义不能概括中国早期电影的独特性(32)。在提出比较电影研究的框架时,张强调电影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阻碍了比较视野的建立,呼吁西方文化学者对自我文化格局和理论范式的反思(33)。张英进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评不仅仅局限在学术界,他还将这种反思延伸到了电影制作领域。在《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的演变》一文中,张通过对好莱坞制作的6部影片中华人形象和影片叙事模式的分析,阐明了建基于西方/男性中心之上的好莱坞影片对东方他者想象的策略性和虚幻性(34)。在其文《中国电影与跨国文化政治——电影节、电影生产及电影研究》中,张英进则讨论了国际电影节审视中国影片的政治性、色情性和窥奇性,以及这种电影节口味标准如何影响了国内的评论界和电影制作者。(35)

如果说“跨文化”是我们理解张英进电影和文化批评的一个切入点的话,那么“跨学科”和“跨媒体”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其“跨越”式学术生存的内在含义。在《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新视野》(36)一文中,张试图构建一个电影研究的“跨越式”框架,这一框架不仅囊括各种学科(历史研究、产业研究、类型研究、审美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而且可以使电影研究穿梭于各种媒体之间(文学、绘图、音乐、摄影和表演),该框架更超越了“跨国性”这一概念所内涵的地域和政治限制,从而将张英进“跨越式”学术构想表达地淋漓尽致。在另外两篇文章中(37),张英进结合电影理论以及北美比较文学和电影研究的学科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强调了“跨学科”研究方法对于电影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意义。除了这些直接呼唤“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文章,张英进在其关于都市现代性的文化研究中切实践履了跨学科、跨媒体的方法论。实际上李欧梵和米莲姆·汉森对于早期中国电影的研究本身就是将现代性研究导向了都市物质感官层面,都市印刷文化、电影、建筑、漫画、音乐……在感官现代性中交织成一幅斑驳陆离的文化图景。而文化研究则倡导跨学科的融合。张所编著的《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力图从机构与革新、再现与实践、建构与争辩三个层面将电影纳入到包含各种媒介、各种意识形态以及性别表现的范畴中来审视中国早期都市文化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心态史。而其关涉都市文化研究的话题,从早期对于新感觉派文学作品中都市漫游者的讨论到中国电影对娼妓的文化想象,从对全球化、本土化的格局中当代电影对于都市的文化表现和身份建构,到对都市怀旧的讨论,都杂糅了意识形态分析、文化研究,性别研究等多种学科方法。

以上我们分析了三位海外华人学者的跨文化批评立场和身份认同,如何以一种包容的心态看待两岸三地海外华人学者的批评范式和研究成果,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参差对照中推进对当下世界的理解,不仅关涉到大中华学术圈的建构而且也关涉到当代民族身份的主体建构,这是国内学界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马睿在其文章中详细地分析了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最初进入国内学术界时所引起的文化思想的震荡和学术焦虑,以及这种震荡和焦虑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随着海内外日益频繁的学术交流,这种“异质性”已经慢慢消失,国内学者逐渐可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将海外学界的成果视为学术传统和学术资源的一部分。参见马睿.当异质性冲击成为历史——对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研究,2009(2):41。

②“双重彼岸”的说法见李欧梵。

③曾有学者结合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将华人学者(主要是北美的)从代际上划分为三代:夏济安、夏志清兄弟为代表五十年代赴美的第一代,以李欧梵、王德威为代表六十年代赴美的第二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国的大陆中青年学者为第三代;从地域上分为来自内地和台湾两个不同的学术群体,以期切入对其学术特质的研究。参见李凤亮.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的几个问题[J].文学评论.2006(3):184。由于海外中国电影研究兴起地比较晚,这种代际的划分似乎并不明显,而来自不同地域的身份背景,则更突显了这一批入学术批评的多元色彩。而本文接下来将要讨论的三位学者:鲁晓鹏、张英进和周蕾,则分别来自于大陆和香港。

④关于这些经历的自述,我们可以在这些学者的回忆性文章里找到,比如鲁晓鹏的《我的学术经历》和李欧梵也曾在多种场合谈到自己早年在台大的学习经历。这里就不再详述。

⑤斯图尔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编著,文化身份问题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3。

⑥关于这种被边缘化,周蕾在曾这样抱怨到:“西方电影批评家们完全可以在不懂其语言的情况下对来自另一文化的电影加以评论,而非西方评论家想要在不懂其语言的情况下研究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央格鲁——美国电影则是不可想象的。”,参见参见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9。

⑦鲁晓鹏,我的学术经历[J].山花.1999(4):89张英进也曾经在访谈中谈到自己花时间编撰《中国电影百科全书》,力图改变西方媒体和学者对中国电影认识偏差的苦心,见李凤亮.海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新视野——张英进教授访谈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98。

⑧鲁晓鹏,文化镜像诗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87。

⑨鲁晓鹏,文化镜像诗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62。

⑩李凤亮,“跨国华语电影”研究的新视野——鲁晓鹏访谈录[J].电影艺术,2008(5):32。

(11)刘宇清,华语电影:一个历史性的理论范畴[J].电影艺术,2008(5):42。

(12)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0。

(13)该书译者孙绍谊对此书的评价,参见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M].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此书还获全美现代语文学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的“James Russel Lowell”奖。

(14)朱立立,视觉现代性与第五代电影的民族志阐释——以周蕾《原初的激情》为讨论对象[J].艺苑.2007年(7):36.此外,国内学界对周蕾的批评性文章还有:朱立立.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的偏执——评周蕾的《写在家国以外》[J].文艺研究.2005(9);柯倩婷.从边缘位置考问现代性——读周蕾的《妇女与中国现代性》[J].文艺研究.2009(9);陈林侠.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电影研究形态、功能及其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9(6);孙桂荣.经验的匮乏和阐释的过剩——评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4).这些批评性文章结合周蕾在90年代的三本著作展开批评:《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的阅读政治》(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The Politics of Reading,Between West and East,1991)、《写在家国以外:当代文化研究的干预策略》(Writing Diaspora: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1993)、《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Primitive Pas-sions:Visuality,Sexuality,Ethnography,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1995)。主要观点集中于:一、周蕾文章对于西方理论的玩弄,并由此带来的过度阐释,忽视了丰富的在地经验;二、周蕾文章中充斥着一种政治性批判,彰显了冷战意识的残留;三、周蕾对于香港主体身份的强调和对“大中华”身份的背离了历史的真实。在有关周蕾的评述中,季进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的文章《写在主流之外——论周蕾理论批评的边缘论述》是笔者认为比较公允的一篇论著,该文立足学术互补和大中华学术圈的构建,集中对以上我们提到的周蕾的三部专著进行了清晰、深透的评介,论者本人作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编者之一,表现出了相当的理论素养和开阔的学术心态,此点尤为难得。

(15)陈林侠,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电影研究形态、功能及其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9(6):65-66页。

(16)尼克·朗,陈犀禾,刘宇清,论西方的中国电影批评[J],当代电影.2005年(5)。

(17)季进也曾注意到周蕾的文化批评和个人生存经验上的胶着:“周蕾常常能从个人化的经验中生发出理论的思辨和价值的评判,学术和生活互为镜像,甚至可以说,她本人的生活与经验即是很好的文化研究文本。”参见季进.写在主流之外——论周蕾理论批评的边缘论述[J].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2):10。

(18)周蕾,写在家国以外[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此类意象出现在本书诸如第21、29、101、112页的描述中。作者在前文描述中把香港等同于孤儿,大陆的弃儿和杂种,但在后文中比如112页的描述中又矛盾地抛弃和否定这一意象,这一微妙的叙述举动已经证明了作者本人对于中华身份作为不可抹去的血脉背景的一种恩怨纠结。

(19)周蕾,写在家国以外[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112。

(20)陈林侠,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电影研究形态、功能及其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6):66。

(21)陈林侠,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电影研究形态、功能及其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6):65。

(22)丰林,后殖民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响[J].外国文学,1998年第1期。

(23)季进,写在主流之外——论周蕾理论批评的边缘论述[J].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2):15页。

(24)张英进,电影理论,学术机制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兼论视觉文化,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150。

(25)鉴于表述的习惯性,我们这里还是使用“跨”作为英文单词“cross”的对等中译词。

(26)李凤亮,海外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研究的学科意识——张英进教授访谈录[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6):32。

(27)张英进,《审视中国:20世纪中国电影研究在西方的发展》和《西方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选评》,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8)张英进,胡敏娜主编,华语电影明星——表演、语境、类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29)张英进,跨文化研究与欧洲中心主义——质询西方批评话语中的权威、权力,以及差异,影像中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7):163。

(30)张英进,中国城市电影的文化消失与文化重写的方式,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107。

(31)张英进,批评的漫游性:上海现代派空间实践与视觉追寻,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229。

(32)张英进,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131。

(33)张英进,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新视野[J].文艺研究,2008年(7):80。

(34)张英进,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的演变,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1。

(35)张英进,中国电影与跨国文化政治——电影节、电影生产及电影研究[M].影像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4。

(36)张英进,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新视野[J].文艺研究,2008年(7):79。

(37)张英进,《电影理论,学术机制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兼论视觉文化》和《文学史,电影史,文化史:20世纪美国入文学科变迁的思考》,这两篇文章均收录于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标签:;  ;  ;  ;  ;  ;  ;  

渡口之声--华侨学者对华语电影研究的反思_跨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