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14
摘要:目前,世界总人口已经超过了60亿,庞大的人口给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现在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建筑作为现代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在城市发展中运用生态学建筑理念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受限了阐释了生态建筑学基本理念,然后结合城市发展的现状就如何推动生态建筑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给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生态系统;观点
1 引言
所谓生态建筑,指的就是把新的建筑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生态系统,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建筑外部、内部空间以及其他元素的合理配置以及优化,使得建筑生态达到一个和谐的平衡状态。这样能够给建筑用户以更舒适、良好的使用体验,同时对于建筑行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对于建筑学而言,其建筑规划实际上即是由建筑物的总的造型来切入,用科学性以及专业性兼备的手段来对其建筑功能性加以完善,使得住房价值大幅度提升。即,在建筑工程师为其空间展开规划工作时候,必须要紧紧的绕着其空间利用率来充当该规划的核心点。此外,在对其建筑空间展开规划的时候,还必须着重于对建筑物事实上的外观情况以及其占地大小来给以综合性的考量,对其功能展开合理化的设置,以使得整个设计具备高度的实用性。另外就建筑设计来讲,其应当基于规划的整体方向,来尽最大限度的追求细致以及美观,譬如说,建筑的总规划之目的是要将住宅的高实用性突显出来,则建筑设计就应当要看重该住宅的总体美观性以及艺术性,设计师的根本任务即是对空间环境的整体规划加以考量后,充分的结合两者,以专业技术来更近一步的优化好该住宅的建筑结构以及其空间布局。
2 生态建筑设计的概述
从广义上来说,生态建筑包含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和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理论部分。因此,生态其实也是“绿色建筑”,一般来讲,生态建筑学是指人与自然以及整个社会的关系,它是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在认为环境世界中位置的学科。作为一个建筑设计者来说,要达到生态建筑的高度,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人、建筑、自然三者之前的联系。从外界来说,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保证这个建筑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从建筑本省来说,要为居住者提供适宜居住者的声音、光照、湿度、清新的空气、居住空间等条件。所以,生态建筑是需要长久研究的一个课题。建筑设计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社会产品,对开发商来说,它更是一个市场上的消费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上把所谓“绿色建筑”,推上一个“可持续发展”、“环保建筑”的制高点。当生态建筑、社区、小镇、生态城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时,概念营销大于建筑本身、甚至鱼龙混杂的情况便开始出现。也就形成了开发商用“生态建筑”来愚弄消费者。基于这种情况,彻底解决这种“扮猪吃老虎”的造假情况发生,就需要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道德等体制来激励开发商,否则,生态建筑的推广始终就会停滞不前。现阶段,不管是不良开发商还是想要将生态建筑彻底贯彻的政府部门,其实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目前生态技术正在停滞不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要完善好生态建筑技术,必须先从生态观本身入手,建筑设计师再将新理念融会到现有的技术中,并依靠政府的威严力,督促房地产开放商将生态建筑理念贯彻执行。
3 生态系统观与整体生态系统观
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生态系统”的释义是:在自然中,有机体和环境构成统一的整体。在这一统一的整体中,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限制,在一定期间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总之,生态系统是多个独立的个人一起生活的栖息地,而所有独立存在的个体能够生活得更好、更长、更幸福的前提在于这个栖息地的生态系统是否健康。也就是说,建筑的一所房子也可以称之为一个生态系统,而人就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也是这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态系统观与整体生态系统观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在于是否把整体内部中的一部分来看做整体的中心,是否把这个中心凌驾于其他所有组成部分之上。现在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是不能允许有“凌驾”这个词出现的。所以,想要达到生态建筑的标准,就必须要将人与周边的生态环境放在同一高度,甚至是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重视要略高于人本省。这也就折射出了整体生态系统观的中心思想:把是否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从整体生态系统观出发,建筑设计师应该在设计过程中,最大限度额减少建筑系统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在保护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中寻求一个与建筑相互发展的共同点,以此来达到建筑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
4 整体生态系统观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
整体生态系统,代表的是周围一切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生态建筑追求的是用最现代的技术来达到人、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友好相处。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给居住者提供一个最舒适的生活空间。方法上,追求设计追随自然。技术上,力求达到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相处,代表着不污染环境,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第一,在建筑房屋时是用节能技术。这个技术体现在,首先在比较高密度的住宅区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比如用增加公交车的方式来减少私家车的实用,减少汽车尾气对于环境的危害和减少资源的浪费。然后再建筑设计上,呀保证阳光的光照程度,在设计住宅间隔是,要留出足够的距离来保证冬季的日照时间,将建筑的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程度水平来减少单位建筑空间的能耗;第二,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要多多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能量,比如实用太阳能热水器,以此来减少电和煤气的用量;第三,由于我国人多地少,为了保证生态系统的循环性,所以对于建设用地的利用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过度占用耕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底下的空间,这也是生态节能设计原则之一;第四,在建筑中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比如在需要生态景观水景的规划中,要遵循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原则,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对景观水进行补充。所以一个整体,就是要保证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想要可持续发展,就要把周边生态环境的利益放到人的利益至上,用整体的生态系统观念,来提高建筑的寿命,保证人的舒适度也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的根本出发点,并不是改变环境,而是要与环境和谐相处。生态建筑就是旨在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环境。从国家来说,想要彻底推进生态系统的发展,除了有关工作者对于整体生态观有清晰的认识和应用之外。作为政府,更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出台相应的法令和政策,对于建筑开发商和老百姓都起到督促作用。更可以增加一些的资金激励,将国民对于生态建筑的建造和购买热情增加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滨.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简述[J].门窗,2017(11):148.
[2]周佳.生态建筑学视角下城市高层建筑设计研究[J].门窗,2017(6):128-128.
[3]李君.论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92.
论文作者:李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学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