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实践中的特点_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实践中的特点_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实践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在新的条件下付诸实践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实践特点,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实践中出现多模式

马克思主义从传播转入实践之后,开始与各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新的创造。这种结合中的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实地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实地化的结果,便产生了我们已经看到的多种社会主义模式。原因很简单: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中付诸实践,必然依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条件及其变化而作实践中的路线、策略方面的调整,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现实。若不从特定时代、特定国情出发,付诸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肯定会遭到失败。

多种社会主义模式中的每一种社会主义模式都有其特点,但它们之间有四个共同点:(1)它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都是为了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引的社会目标而创造出来的实践模式。(2 )与此相联系,这些模式都是处于实践过程当中的,在实践中必定伴随着成功与失败。但不论成功还是失败,其实践过程不会完结。(3 )它们都是发展着的,一定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时代的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而时代是变化的,条件也是变化的。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每一种社会主义模式都会发生变化,加上领导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政党和人们的理论准备、实际政治斗争经验都处于成熟的过程中,每一种实践又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各个具体的社会主义模式必然会在实践主体成熟过程中以及在超越局限性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这种进步自然会带来每个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变化。(4 )在明显背离乃至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社会主义”模式被摈弃从而淡出社会主义范畴之后,在冷静地承认各种社会主义模式之间的差异之后,各种社会主义模式之间是相互借鉴的。这种借鉴是相互弥补、相互带动的过程,当然也是丰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上述四个共同点表明:社会主义多种模式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否定马克思主义,相反,它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各民族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实践化的产物,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的长久、普遍指导价值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

多种社会主义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多种社会主义模式为马克思主义提供实践场所,起着在实践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作用;但每一种社会主义模式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之下产生的,它们是付诸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反过来又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新的阶段;而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反过来又对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起指导作用,在其指导下,各种社会主义模式在发展中不断增加新的更切合实际因而也更正确的内涵,校正个别偏离马克思主义、脱离实际的理论和行动。这一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接近其预定目标的过程。

产生多种社会主义模式的过程,同时也是产生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我们今天已经接触到了多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是游离于马克思主义总体系之外的单独的理论体系。它们处于马克思主义总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具体实践中的新的理论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内容的丰富和在实践中的发展。既然这些新的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创新,那么,它们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性就是显而易见的。

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实践中多模式化的意义在于: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民族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且接受马克思主义。第二,马克思主义渗入具体的民族的人民大众改造世界的斗争之中,成为人们具体地改造本国社会的有力武器。第三,它让全人类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多民族、多方面实践中波澜壮阔、丰富多彩、全面展开的情景,从而不断增强着对马克思主义必胜的信心。

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波浪式发展

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但不是直线式发展的,而是波浪式发展的。这种波浪式发展表现为:(1)从全球角度看, 马克思主义在传播、实践、变为现实的过程中,有高潮也有低潮,呈现出起伏的特点。(2)在特定国家、民族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当中,有成功, 也有失误甚至失败。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波浪式发展的原因,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变为现实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会遇到许多新的具体问题。实践主体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这些新的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就会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反之,马克思主义就会受到挫折。其次在于从全球来看,资本主义处于强势而社会主义处于弱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过程当中,受到了强大敌人的反对。在世界各国资产阶级的抑制、扼杀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付诸实践会受到暂时挫折。最后在于条件的变化。20世纪后期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已明显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之时,也不同于20世纪前期。条件的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新的条件及其变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更新自己的观点、调整自己的路线和策略,而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的低潮。在变化着的条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产阶级自身的变化。一是无产阶级队伍结构的变化,其中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数增多,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相对减少。二是无产阶级队伍中意识、观念上的变化,其中主要是多种意识形态的渗入而使这支队伍的观念多元化以及与此相伴而来的灌输马克思主义任务的艰巨性。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波浪式发展呈现四大特点: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它是不断前进的,但又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前进的。它的发展不可抗拒,它走曲折道路又不可避免。第二,马克思主义在曲折中不断接受新的实践的新检验。因此,它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并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第三,马克思主义在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在将其重心转向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制定出适合当时当地因而是正确的路线和策略,需要有一个反复探索的长过程。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实践中由低潮转入高潮的关键环节,在于马克思主义对于具体实践的正确指导。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波浪式发展带来两方面的结果: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波浪式发展中会更加深入现实人们社会生活当中,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具体运用来改造社会的武器。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在新的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丰富自己的内容。第二,马克思主义在波浪式发展过程中会伴随多种形式机会主义的出现。在当代,机会主义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了,但也不是不能认识。认识各种机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之一。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波浪式发展的特点,给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政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任务。这个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1 )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政党学会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无论在马克思主义处于高潮时还是处于低潮时,都能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调整策略,能够在新条件下的新实践中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力量。(2)学会同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作斗争, 排除干扰,保证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沿着马克思指引的航线胜利前进。

三、马克思主义在接受挑战中发展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处于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当中。它在此背景中付诸实践,必然会受到四大挑战: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必须适应新情况的挑战;二是受到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三是受到如何处理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关系的挑战;四是受到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挑战。

在20世纪前半期,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实践主体在斗争中获得了极大成功。但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使各个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都面临许许多多新的课题。这些新课题中主要有:(1 )如何适应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2 )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利益?(3)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本党内部、党和群众的关系?(4 )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争取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5 )正在争取胜利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在新的国际环境和本国特殊条件下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争取光明的前途?在新情况新课题面前,应该说,即使是在20世纪前半期比较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也面对着适应新情况的挑战,积累马克思主义与已经变化了的实际相结合的新经验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将在接受新挑战、积累新经验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在当代,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其特点是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个国家和地区互为市场,资本在国际间流动加快,大的跨国公司、财团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情况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提出了新的任务。这些新任务主要是:(1 )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认识并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利用其有利的方面,避免或者克服不利的方面,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环境?(2)尚未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利用世界经济全球化、 一体化带来的进步因素,综合运用各种斗争手段,争取创造发展无产阶级力量、争取社会主义前途的良好条件?(3 )每个无产阶级政党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后,国际资产阶级的力量、内部关系、统治手段、对待世界人民的策略等都有相应的改变,无产阶级政党如何认识这些改变,调整自己的力量和策略,在新的斗争中发展自己?

当代资产阶级大不同于从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调整了他们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这种调整发生在冷战后期,此后更为明显。其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调整。在和平环境中,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寻求市场,也为了其全球战略的某些考虑,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增多了,合作领域也广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学习,那里的资金,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利用。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国家千方百计向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力图用和平演变的方式颠覆社会主义国家,使之“西化”、“分化”,同时兼用经济的或军事的手段施压,甚至动用武力。上述变化,给无产阶级提出了一个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主要是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课题。无产阶级要正确解答这一课题,必须将合作与斗争两个方面正确结合起来,并根据斗争需要加以灵活转换。面对当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特殊关系,无产阶级必须善于同资产阶级进行特殊交往中的斗争,同时在斗争中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借以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力量。

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世界多极化趋向的出现,使当代世界意识形态出现了多元化。拿工人和农民的意识形态来说,除了其主流仍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而不断丰富、创新之外,也出现了流派众多的现象。加上各流派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状况和现代科技成果的认识,解释不同以及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等意识的渗入,出现了许多带有中间色彩的意识、观念。再拿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上层的意识形态来说,其主流仍然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坚持资产阶级基本理念,但也顺应当代科技发展,更新了内容和形式,产生了一些新流派。复杂的是,在工人、农民意识形态主流与资本主义社会上层统治者意识形态主流之间,出现了各中间流派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情况,使意识形态多色彩。在此状况下,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任务也多了。主要任务有三:一是根据人类的实践成果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使之更加强大,成为当代人类改造世界的最有效武器;二是在把握已经发生变化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缩小其影响;三是对各个不同色彩的或处于中间状态的意识形态进行剖析,吸纳其中的合理成分,摈弃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引导其更新、进步。因此,在当代,无产阶级单纯用两军对垒、批判斗争的思维定势处理意识形态问题已经不行了,需要进行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的转换。

在当代,对马克思主义来说,上述新的实践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深刻认识上述新变化,善于在新的实践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就会有新的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在两个主要实践领域中丰富自己的内容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有两个主要实践领域,这就是争取社会主义前途的革命领域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领域。在两个领域中实践的无产阶级各有自己的基本任务。处在革命领域里的无产阶级的基本任务是团结人民争取各方面力量推翻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处在建设领域中的无产阶级的基本任务是利用已有条件,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上述两个领域中的实践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实践。马克思在不同实践进程中所丰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革命领域中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因国家、民族不同而形成新的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特点是:(1)它们是在争取革命胜利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是以回答革命性质、 动力、前途、方针、策略等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2 )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但都因革命深入状况不同而呈现不同梯次。(3)它们都处在发展过程中, 尚须接受最终实践结果——是否取得了革命胜利——的检验。

在建设领域中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因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不同、环境不同而形成新的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特点是:(1)它们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 因此是以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具体地说,就是回答在不同国家里如何确定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任务、动力、路线、条件、步骤等内容的理论体系。(2)它们因在不同实践环境中形成, 因此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特色。(3)受社会主义国家历史不长, 无产阶级政党尚处于积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经验阶段的限制,它们虽然初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但其内容必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当代革命实践与建设中形成的各个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互相借鉴的。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吸收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无产阶级政党所建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丰富自己多方面的经验,并作前瞻性预测和准备。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无产阶级政党需要吸收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理论及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在各自领域里形成的各个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相互学习和吸收的情况则更为直接和明显。此外,当代每个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都有自己形成的实践根基和自我更新、发展的过程,有一个前后继承关系,在统一的思想体系中有一个发展着的线索。

五、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吸纳新科技知识中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近几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几大前沿科学持续进步带动了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而且一些新的科学领域也不断被发现、拓展。新科技知识的交汇、融合和贯通,使新学科不断涌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科学技术的旧面貌,许多过去人们预想到或者没有预想到的人间奇迹都出现了。新科技、新发明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领域,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观念。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也将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将吸纳新的科技成果而充实自己的内容。产生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当时科学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并且形成了相互联系。此点足以证明科技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更多的客观世界发展规律,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更多的方法,纠正了过去人们的许多错误认识,发现了人们过去没有发现的真理,使人们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创造了条件。本来就是在科学发展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要在当代得到发展,必然要进一步吸纳新科技知识充实和发展自己。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实践中吸纳新科技知识而充实、发展自己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在于:第一,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当代实践中对新科技及其发展状况作出分析,分辨出其中哪些是沿着科学大道前进的真正科学成果,哪些是非科学的或伪科学的产物。第二,面对科技迅速发展,更新速度加快,信息爆炸的现实,马克思主义必须及时把握科学发展的新动向,了解当代前沿学科的科技成果。第三,面对新科学技术在大范围合作中发展及其综合性的增强,马克思主义必须善于用全球眼光考察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第四,面对当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对社会面貌的改变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马克思主义必须善于从中发现社会发展的新的具体规律,用以补充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第五,马克思主义要善于吸收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所揭示的新规律,并将其转换为改造当代世界的武器。正确回答上述五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就具备了在当代实践中吸纳新科技知识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前提。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吸纳新科技知识充实和发展自己有三大任务:(1)对新科学技术知识及其所揭示的客观规律进行新的理论概括, 以充实马克思主义原理;(2 )用新科学技术知识修正已经过时的某些具体结论;(3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接受新的检验,在检验中发展自己。

这里有一个吸纳与指导的关系问题。人类文明史证明,真理对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长久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对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无疑具有指导作用。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真理对于新科技的正确发展,也具有指导作用。但是,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导当代科技正确发展,同时又从当代科技发展成果中吸取新的营养,充实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吸纳当代新科技成果而充实和发展自己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只有吸纳当代新科技成果才能使自己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具有指导当代科技发展的力量,可见马克思主义真理与当代新科技成果互为条件、相互提供发展动力,从而形成了互促共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新科技进步,统一于当代人类文明发展总进程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新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指导着人类进步。它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又反过来指导人类进步,由此形成了一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良性结构。由此亦可证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新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

标签:;  ;  ;  ;  ;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实践中的特点_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