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渝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中心小学校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1-118-01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一扇窗口。好的方法将为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让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从而汲取更多的营养。”新时代的气息,赋予教育以特殊的神圣使命,面对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面对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生活、如何创造、如何审美的教育工作,研究探索如何让《品德与社会》成为净化孩子们心灵的课堂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
一、注重新课导入的有效性
托尔斯泰曾说过这样的话:“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思品课的新课导入如果能充满悬念,引人入胜,富有情趣,就能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到教师设计的特定情境之中,学生精神抖擞,积极性定会大大提高。这就是有效的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方法多样,比如讲故事。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入学,有的害怕,有的兴奋,有的羞涩,为了让儿童感到上学的愉快,感受作为小学生的快乐,为了消除这些可爱的天使的紧张感,孤独感和在陌生环境中的不安,开学的第一节品德与生活课我用这样的方式介绍自己——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老师把自己的姓藏在里边。听完后,看谁最聪明能听出来。小朋友一听有故事,个个来了精神。有一只老虎到森林中玩,在过独木桥时遇到了一只小猴子,小猴子丝毫没有让过的意思。这时老虎生气地指着自己头上的王字说,难道你不知道我是一山之王吗?我边讲手边指着自己的头部,话音刚落,学生一下子就喊出了老师姓王。一节课在这样一种宽松、温暖的气氛中活跃起来。《熟悉他人》的新课导入也就水到渠成。
又如:猜谜语。为了让学生认识他们手中的新书,我先用猜谜语引出新书的话题:“一个朋友真稀奇,扁扁的身体长方衣,里面装着新知识,每天教我学本领。”孩子们一下子就认识到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书。然后我用欣喜的语气向他们介绍了他们手中的几种新书,并提出了本节课的主题与要求——说说你的新朋友。孩子们拿着手中的新书看看、翻翻、摸摸、闻闻,都愿意介绍自己的新朋友。这样的导入方式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如充分利用多媒体。一年级上册《祖国的生日》主题目标是领略祖国风景名胜的优美壮观,初步了解祖国的标志性建筑和代表性景观。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见识少,社会经验不足,没有什么获取资料的渠道。如何才能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壮阔与雄美?我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屏幕上那一段段动人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恰当的解说,让学生如临其境。每看一处,他们都发自内心地赞美祖国的伟大。通过观看录像揭示主题,学生兴趣盎然,为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
新课导入的方法各式各样,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学生聚焦到我们所谈的课题上,让新课导入发挥其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优化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跃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一定要铭记这个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有效的优化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活跃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跟学生一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教学,能增加课堂的活跃性,还能减少师生间的隔阂,使学生与老师成为朋友,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如果师生关系很僵硬,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缓解了师生关系,然后老师再鼓励学生思考、提问,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加深小学生对思想品德重要性的认识
除了学生真正参与的情景小故事,老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故事图像,对学生进行讲解、讨论。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在故事中学到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引领学生走进社会,探索实践。
在品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去勇于探索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其实,在这些方面,品社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如教学《长江两岸是家乡》中的《高峡出平湖》时,我就向学校领导打报告,充分利用学校与三峡大坝毗邻而居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学生带至三峡大坝、坛子岭,让学生在观察与倾听中确实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气势,知道了三峡工程具有通航、防洪蓄水、发电和补水的四大作用。深入了解三峡工程的建设历程,体验三峡建设者的艰辛劳动,感知科学技术在三峡工程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爱学习、爱科学的巨大热情和作为一个三峡人的幸福感、自豪感。这样的课外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有效性,是教室内的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小学生道德的形成,源于儿童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的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所在。
我们应该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有效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刘成渝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学生论文; 社会论文; 品德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新课论文; 祖国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