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82719870604xxxx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所以在施工当中,应当注意其基础保障和安全性保障,对于滑模技术的发展应当予以重视,不断完善技术的发展,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滑膜技术;具体应用;解决措施
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设施施工技术的运用对提升施工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滑模施工技术由于其自身低成本、高效率、质量保证率高的特点,一直是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非常特殊并且重要的施工技术手段。为了工程能够更好地实施,滑模设计时应充分结合施工条件,同时应当将滑模装置的调试与安装准备工作做到完善,进而圆满地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相关单位不仅要在技术方面精益求精,更要着力加强施工各环节的有效联合。只有滑模的施工质量做到更好,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1滑模技术
1.1滑模技术的优点
滑膜技术是一项具有现代特色的应用,在施工当中,因其采取机械进行建造,施工速度较快,为整体工程的工期提供保障,节约工程时间,相比于传统的施工方式,滑模技术更加能够适应现代施工环境,满足施工需求,在水平施工缝的工作当中,对于不同结构板也可以连续施工,帮助工程更加高效的进行,而且其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较少即可完成,减少了单位对于辅助材料的采购成本,而在施工结束后,其外观也更加完美,整体质量大大提高,维护与修缮工作较为轻松,甚至极少出现问题。
1.2滑模技术存在的问题
想要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引用滑模技术进行工作,对于施工单位虽然能够提供便利,但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考验,施工单位内部能够正确的应用技术以及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由于滑模技术的施工过程相比于传统技术更加迅速,在节约时间的同时,对于操作人员灵敏的反应能力和顺畅的工作进程要求较高,施工过程是否能够流畅完成,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一旦在其中出现失误,势必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日后的工作当中不利于整体进度的开展,如果施工单位不能够正确的应用该项技术,反而会造成不利影响。加强对滑模技术的管理,从每一项进度的推进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通过指派专业人才进行操作和管理,为滑模技术的进行提供一定的保障,在人才团队的选用当中,应当考验综合素质,无论是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是道德品质,都要具有一定的标准。
2滑模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分析
2.1 施工流程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滑模施工流程,主要包括测量放线、滑模的安装和调试、滑模施工技术运行操作和滑模的拆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安装滑模模板过程中,首先,必须对坡面进行处理,保证表面没有杂物,然后开展放线测量工作,标注好控制点,仔细检查对接模板和细部结构。可使用测量设备检测模板安装是否出现偏移等问题,保证模板对齐控制点,并利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封堵滑模底部的孔洞缝隙,最后使用吊线检查安装有无出现倾斜和变形等情况。其次,滑模安装结束后,对其安装质量进行检验,在达到标准后开展混凝土结构浇筑,在浇筑时要求必须保证施工的连续性,注意严格控制拌合物的质量,采用合适的入仓方式。在振捣时可适当提高模板,采用分层填料和振捣的方式,控制每层浇筑厚度和滑板的宽度范围,最后拆除底部模板,保证闸墩整体垂直度和闸墩施工质量。最后,拆除闸墩顶板多余的钢筋和滑模上的附属部件,使用氧焊切割滑模底部吊篮,拆除滑模墩头、中间和墩尾的螺栓,松开千斤顶,提升墩尾滑模,将滑模吊出。
2.2 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是水利水电工程滑模施工的基础,只有在坡面上放出面板横缝线,准确标出面板设计基准位置线,才能有效设置止水带和绑扎钢筋。在基面检验结束后再次校准分仓线,确定一序板和二序板,明确板块平面位置以及池顶的收仓线。
2.3 始滑
在完成槽内独立模板外模施工后,清除槽内杂物然后捆扎始滑段的钢筋并固定埋件,处理基础面施工缝后闭合滑模模板。完成组装后要保证始滑安装的质量,保证内部电气和液压等正常运行。之后开始浇筑混凝土结构,在浇筑第一层厚度时要控制其厚度保持在30 cm上下。其后采用循环方式向上滑升,注意滑动的速度和温度条件,当模板上部留空位置的混凝土浇筑结束才完成始滑施工。
2.4 钢筋的捆扎
在检查完结构模板后开展安装钢筋,首先捆扎模板底部还未下托梁,然后一边向上滑动一边捆扎,在水平方向上捆扎钢筋时要求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在30 cm范围内,垂直方向捆扎时要求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则采用塔接的方式。在同一个纵剖面水平方向上捆扎钢筋时要求接头数量不可超过全部钢筋数量的四分之一,此外,水平方向上的钢筋要安装纵向方向上的钢筋外侧,在同一个横向剖面上的纵向钢筋数量则不能超过全部纵向钢筋数量的四分之一。
2.5 浇筑混凝土结构和模体滑升
在浇筑混凝土结构时首先要保证浇筑高度在30 cm范围内,每一层浇筑时间控制在2 h内。在振捣时避免接触到钢筋和模板,且要求混凝土结构的浇筑和模体滑升遵循对半对称浇筑原则,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浇筑。在上层混凝土浇筑时候要保证下层处于可塑状态,不可超过初凝时间。此外,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若在白天则要控制在2 h内,夜晚控制在3 h内,如果是处于低温状态下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时间,如果温度过高则可适当缩短时间。在浇筑时还要求隔一段时间就要松一次模,最后利用水泥砂浆进行修饰,要注意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结构表面修饰均匀统一。
2.6 混凝土的养护
在完成混凝土结构浇筑后必须对其表面进行养护管理,要保证混凝土湿润,但也要避免出现积水现象以免破坏混凝土结构。另外,养护的时间不可少于15 d,养护时一般可直接观察表面结构有无出现裂缝等常见病害问题,在必要时则需要采用专业设备开展检测检验工作。
3水利水电工程滑模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滑模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施工问题。但是滑模施工要求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对于专业性和机械化程度要求很高,在实际施工中还要不同的工种互相配合,具有施工的强制性。所以为了真正提高混凝土结构浇筑效率和质量,需要采用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不仅可控制质量还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水利水电工程滑模施工主要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包括滑模安装位置不准确,没有对准或者出现偏移、倾斜、扭转的问题,另外在浇筑后出现结构表面裂缝、标新和爬杆弯曲等现象。分析这些施工缺陷可以发现,很多问题都是和机械设备工作荷载不均匀有关,因而使得混凝土表面对称性缺失,出现了纠偏过急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对结构表面的观测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解决。另一方面则在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做好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测,纠正千斤顶工作不同步的问题,使其运行满足施工技术标准。另外,在纠正时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出现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模板变形等问题。当模板变形问题不是很严重则直接采用撑杆加压的方式使模板复原,如果变形程度已经超出了可修复的标准范围则必须拆除模板重新安装。
结束语
滑模施工就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尽管在施工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对于施工连续性要求和机械化程度要求高,需要多工种、多专业互相配合,但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施工监督控制工作不断落实的情况下,水利水电滑模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正在不断提升,为施工单位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莉.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4):33-34.
[2]吴治国.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5):152-153.
[3]刘德艳.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论文作者:张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钢筋论文; 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作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