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第二中学 233300
摘 要:随着新课标对学生和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我们创新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导学案作为一种被广泛采取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如果能够良好地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养成高效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本文便是对于导学案教学的一些应用研究。
关键词:导学案 初中物理 应用
学校教学一直以学生为主体,而老师则为辅助,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便成为现在教学的重中之重。导学案教学的这种教学方式便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让学生能够更直接、更轻松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将知识的结构和框架更清晰和明显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尤其是在物理这样一门强调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学科中,采用导学案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导学案
导学案教学方式的优点如此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时我们就需要真正地了解一下什么是导学案。
1.导学案的定义。导学案是指老师对将要对学生传授的知识和课堂内容进行有针对性、有条理的备课和预习,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进行的有所针对的教学方案的制定。
2.导学案教学和初中物理教学之间的关系。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知识繁多,要掌握好物理学的知识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还需要有条理地对物理学的概念和知识进行系统的罗列和总结。而且物理学中的概念繁多,对于不同的概念就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当学生在头脑中有了对于物理学的大概印象之后,便是如何加深这种印象和理解这种概念。面对这种情况,导学案便能够在老师的运用之下,简单明了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学会理清这些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初中物理导学案教学的优缺点
作为一种事物或者说一种方法总归是有其优点和缺点。导学案教学的优点在于可以高效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通过课堂的讨论和学生的反馈、质疑、点评可以更准确地得知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点和思维误区,可以让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下作业的练习。导学案教学的缺点在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学习讨论时,由于学生的阅历和知识所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讨论的知识深度不够等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的不断讲解和补充。另一个缺点就是由于物理学本身的抽象概念较多,通过导学案来教学就需要老师通过各种穿插进课件中的插件来向学生展示了。但是这个插件却是不易查找并且对老师的素质要求很高,而老师所穿插的插件的质量对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学习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这也是导学案教学中一个比较大的缺点。
三、导学案在初中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案的定义及其和物理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大致说了一下,下面便是一些导学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导学案的编写。一份高水平的导学案是学生可以自己学习的材料、载体和航标。这就要求它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要把老师要教的东西变为学生可以学会的东西。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性质,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当将这些概念用简单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及时掌握教学的内容。编写的导学案应当体现出面对全体学生的层次性,而且要让大部分的学生可以理解和学习。另一方便是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上而不是放在以往的课下作业上。初中物理教学有许多实验的部分,这就对课堂上的操作和讲解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把握教学的重点。要做好这一点就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作业,因为预习作业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其二便是在导学案中多一些可以让学生理解记忆的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复杂抽象的内容;其三便是要深入浅出地介绍导学案中的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
2.导学案的利用。在设计好导学案之后需要做好的便是利用好导学案。利用好导学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需要一种适应导学案教学方式的课堂模式,大致而言便是“先学后教”,学生按照导学案的预习部分先预习课本中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概念等,然后记录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接下来是“交流讨论”,学生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加深理解和记忆;老师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对解题方式、概念等进行说明和指导,最后是总结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导学案的利用。学生对于导学案的利用必然离不开编写老师的指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高效地利用导学案是导学案教学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运行下去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最后一方面是老师要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因为学生尤其是初中的学生还处于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对物理学的接触也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学生可以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自己学习了,相反老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的学习道路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可以更好和高效地学习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甚至要把这种学习方法和态度用到课外学习上。
四、案例分析
如学习“杠杆”在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然后在导学案中设立出学习的目标,再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来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部分。学习目标可以是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原理,让学生学会画一些有杠杆原理的草图之类。其次是课堂的讲解和讨论,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让学生更具体地了解什么是杠杆,然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些课下作业来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最后是老师的课堂总结和对于学生反馈的解答。
五、总结
总之,导学案教学确实在老师的教学和课堂效率的提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对于物理这门过于抽象的学科来说,导学案教学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但任何事物都是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导学案教学也需要教师们不断地学习和改造,这也是我们对于学校建设的一个很大的期待点。
参考文献
[1]柏文标 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15,(29)。
[2]刘建兵 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数理化学习,2015,(05)。
[3]杨丽 利用导学案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关键[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论文作者:杨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学案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概念论文; 物理学论文; 初中论文; 高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