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网改造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大的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效率,有效的改善了电网运行的环境。
关键词: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问题;原则;策略
电网本身的运行效率与电网供电质量相关。而其运行效率主要通过管理来提高。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能够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另外,电网调度的工作也与供电的安全、稳定相关。而在实现了一体化运行后,可以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产生。从而保障供电的安全,使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因而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是现阶段及未来中电网的主要发展方向。而如何实现调度与监控的一体化,以及如何解决一体化障碍,是值得深思的。
1一体化系统的特点分析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以下称一体化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其主要由管理和分布监控构成。而管理的组成有远方终端与主站。而系统中的工作站任务是结合电网的生产、运行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分工而设定。主站的设施包括前置机、调度工作站等。主站连接各个功能节点,使各节点的信息传输无障碍。另外,系统中自备了SCADA功能。其能够独立完成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任务。在系统中,该系统可以对每个模块进行数据处理,使各模块的数据保持一致性。另外,该系统还使用Excel技术,独立完成报表,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和存储。对数据的智能化处理有效地提升了运行效率。另外,系统中安装有双网卡,其作用是将监控与信息两个系统融合,并将运行情况进行显示。通过信息系统还可以查看数据,获取报表。从而真正实现了监控和调度的一体化运行。
2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问题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现,特别是国家电网的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对于地方电网而言,在实施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变电所的设备陈旧。电网调度和监控的一体化需要依赖先进的设备,但是由于资金缺乏,部分设备未进行及时更新和改造,甚至一些本该淘汰的设备仍然在运行。为了实现电网调度监控的一体化,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二,电网行业的发展追求经济利益,而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明显,进而导致部分电网企业忽视对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重视,阻碍了一体化实现的进程。第三,电网行业规模庞大,分布范围广,加上变电所的分布较为零散,进而导致符合稀薄,不利于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此外,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缺乏是阻碍了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专业人员的缺乏难以对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推动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建立,需要针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一体化和自动化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首先要加加大对电网设备的更新和改造的投入,对于不符合运行需要的设备进行更换,对于损坏的设备进行改造和维修,为实现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其次,要充分认识到一体化系统对电网运行的促进作用,认识到实现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是电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电网的运行创造了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对后期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推动作用。
3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设计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关系到电网的运行以及电网行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顺应电网行业的发展,加强对调度监控一体化的重视,并结合相应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推动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现。
3.1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设计原则
首先,要坚持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网的运行关系到社会各个行业的生产和发展,因此需要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因此在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要遵循安全性原则,最大限度的为电网运行创造完全稳定的环境,同时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因此在系统构建中也要坚持经济性原则,既要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又要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要坚持系统性和科学性结合的原则。电网的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构建的目的是提升电网的运行水平,这就需要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技术支持系统和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要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即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指导,从电网系统的整体运行着手,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现。
此外,要遵循适用性和标准化相结合的原则。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会引发原有的工作业务和流程的改变,因此需要在原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电网的实际需求,按照适用性和标准化的原则,分解各项工作,进而建立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为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2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为了推动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现,需要采用整体规划并分步实施的策略。因为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涉及到工作流程、职责范围以及人员的配置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会对电网的整体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从电网发展的全局着眼,进行电网调度监控的整体规划,最大限度的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同时为了降低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实现的难度,需要将实施目标进行细化,分步实施,进而实现流程规范、权责明晰和优化人员配置的目标,提高了实施的效率和成功率。此外,要将电网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由于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在实施中要加强各个部门和环节的协调,最大限度的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进而充分的利用电网行业的各项资源,为提高电网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3.3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推行重点
首先,要加强对组织机构的设置,因此需要对智能电网建设的方法进行研究,进而选择合适的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制定各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人员配置情况、主要调度业务的流程及调度与变电工区业务划分界限、配网运行与检修范围,在调控一体化实施的各个阶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人员调整。
其次,要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即结合电网发展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技术支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例如变电站要重视对设备的综合化改造,而调度部门要积极构建自动化系统、大屏幕系统、视频监控等,为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还要加强电网运行管理制度的建设。作为电网运行新的尝试,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还缺乏相应的经验,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例如职责的变化和设备的改造,这就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指导和约束,这就要求必须建立新的管理体系,同时修改和完善原先关于运行管理的有关规程、标准和规章、制度。
4结语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是实现电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提升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和提高其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各个电网行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采取合理的措施推进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现,将调度与监控中心进行结合,实现信息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在节约投资的同时,还提高了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电网的运行会更加高效稳定,并逐步走向智能化、自动化和系统化的道路,必将有力的推动我国电网的改革和发展,为其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廷瑶,邓小明,常立民.浅析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建设[J].湖北电力,2012(13).
[2]刘秀娟,任睿华.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规划探析[J].供用电,2011(24).
[3]李也白,温尚龙.浅析调控一体化在县级电网的应用[J].浙江电力,2011(03).
论文作者:姜慧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原则论文; 设备论文; 新和论文; 经济效益论文; 效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