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朱平

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朱平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62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市政道路设计备受关注。随着市政道路设计不断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积极应用各种创新性技术,特别是BIM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市政道路建设在设计层面重大发展进步。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道路设计;应用

在BIM技术概念下的市政道路设计,是由不同的设计平台协同设计的。在城市建设规模增加的趋势愈加明显的今天,市政道路的设计由此可以摆脱传统的二维设计,并推动创新和促进三维模型设计领域的市政道路设计的发展,进行科学有效的布局、合理规划。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市政道路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推动当今社会市政道路设计的全面发展。

1BIM技术的简述

1.1BIM技术的概念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建模,来仿真模拟施工对象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并且通过三维模型,实现工程监理、物业管理、设备管理、数字化加工、工程化管理等功能。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运用该技术,设计人员就可以根据已建立的模型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

1.2BIM作用与优势

1.2.1模拟分析能力

该技术的应用,在城市设计中,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设计人员眼前,方便设计人员了解到设计中的细节,增加完工效率,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人员可通过观察,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给予正确的解决方案。比如,市政道路公厕和国内拓扑信息、市政道路整个工程信息、市政道路3D几何信息,此三种信息能够为市政道路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数据依据,得出较为精确的设计结果,能够有效提升施工交底的高效性。

1.2.2精确协调性

传统的二维模式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虽然也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是二维模型本身却存在较差的适应性,如果出现道路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若道路本身的起伏较大,对于设计道路的工程量便很难准确的估算出来,易出现误差,影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建设。将BIM技术应用其中,可利用其中对各种数据,确定具体的工程量,而且其精确性也能够得到保证。比如,可以应用BIM技术的数据信息模型,对道路曲面和自然地形曲面,两者之间的土方工程量进行计算,该计算为自动化,无需人工输入,能够有效节省人力资源。

1.2.3多领域协作

传统的二维设计,主要依靠分层图的复制与粘贴,完成设计工作中的合作任务,此法不仅会影响到一些细节问题,而且也将工作的难度有所提升,造成设计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当设计完成之后,因诸多问题的存在,还需要进行很多的检查工作。BIM技术的应用,有效增强多领域合作的便捷性,有效实现不同模型间的合作,增强多领域协调合作的质量与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路段边坡、交叉口、互通立交、绿化带、公交站等工作,由专人去完成,若应用二维设计方式,以上工作便很难达到一定协调性,在设计的平面图中,会涉及到很多有关联的文字、线条、数据,若只是将个人的工作成果相结合,工作难度会加大,而且极易出现错误。

2BIM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2.1BIM道路模型的建立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BIM技术的建模系统主要由地表模型、地形纹理、道路和从属基建设施、大桥、隧道、房屋、绿化、水面等要素组成。我们采用分割-归并的思想,根据相应要素的相应特点,建立模型,呈现出上述要素。然后以整合、增加分析共享模块等方式,组成完整的系统。具体的模型建立有以下部分。地形地质模型。所谓地形模型主要由初始地表模型、道路模型等组成。对于地质模型的生成,目前主要采用二维的钻孔资料,要生成三维模型,则要对二维钻孔资料进行拉伸。地面纹理处理。利用该技术,可以将地形图像作为地面模型的表面纹理,叠加在矢量地形图上,显示模型中相应区域的地形地貌环境。道路模型处理。道路设计的模型可以按专业细分为路线、桥梁、隧道、立交、市政管线、交通设施和相应的从属配套专业。在施工对象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通过取得施工对象的各种三维设计数据,形成设计对象所要经过的路线模型。立交模型处理。在市政道路模型中所包含立交桥模型的主线和匝道的连接段,可以采取加减速车道与主线重叠的方式,完成变速车道的三维设计。其余附属设施,可以根据定义起点位置、轨迹偏间距、高低偏距等参数,以路线中心线或边线为参照确定其空间位置。道路周边环境。道路周边建筑物特点所构成的空间环境影响了道路选线。对于一般的建筑,能够使用包括建筑的地理地点、外貌形状、所用材料等通用的设计模块,来建立数字信息模型。对于特殊外貌的建筑,可以设置对系统的外部接口,将相应建筑的模型导入到总的模型系统中。

2.2场地规划分析

将BIM技术应用于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首要应用环节就是场地规划环节。在场地规划过程中,先利用BIM技术将场地内元素以立体的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这样才可以将场地内的布置工作做得更好。在建立场地模型过程中,要运用专业软件导入现场地形,注意导入地形工作要严格按照标高方格网来进行,同时,对于市政道路的排水系统以及标高系统要提前做好策划工作,尽量减少临时建设的挖方填方。其次,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技术,要积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优化道路布局,进而保证道路设计工作充分智能化。

2.3地下管线综合设计

地下管线综合设计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内容:①要做好市政道路横断面的各个工程项目的布置工作;②要做好竖向高程的协调工作。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要提前了解地下管线的相关资料,迅速掌握规划管线的种类、管线的管径以及管线的走向等资料,从而通过借助BIM技术来实现管线排布模拟。借助BIM技术对地下管线实施综合布局,提前确定各个管件的尺寸,进而将管件尺寸上报给加工厂及时加工。此外,由于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预埋阶段,经常会出现因为施工不当而产生漏留孔洞、漏埋套管以及预埋位置不当等问题。这时就要利用BIM技术,对管线的预留孔洞实施精准定位,有效减少后期施工困难。

2.4道路景观分析

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利用BIM技术对道路景观进行三维模拟,进而便于科学分析景观布置。通过BIM技术可以将道路两旁的植物群视为一个整体,能够十分快速地将其导入到模型之中,利用模型对景观植物进行分类,对其空间布局以及养护高度进行合理规划,最终保障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的圆满完成。

2.5工程量统计分析

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通过BIM技术可以有效的完成工程量分析,将建设项目的工程量迅速提取出来,结合算量软件,让工程量可以实现自动统计,进而得出工程量清单。例如,斯维尔算量软件以BIM技术为基础的算量软件,利用该软件可以快速识别算量建模,根据不同规则,准确实现钢筋、土建以及混凝土工程量的精确测算,随后生成工程量清单,为后续的材料采购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结论

综上所述,BIM技术的应用,其优势非常明显,其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该技术的应用,为工程设计领域发展取得一定贡献,而且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其应用力度也会不断加大,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工程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鸿烈.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3):1157.

[2]余萌.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材,2016(2)p149—p155.

论文作者:朱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朱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